钢筋防腐规范_第1页
钢筋防腐规范_第2页
钢筋防腐规范_第3页
钢筋防腐规范_第4页
钢筋防腐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筋防腐规范篇一: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95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6 年 1 月 1 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5390 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1290 号文的要求,由化学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六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原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J4682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化学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五年七月三日 1 总则 为防止或减轻腐蚀性介质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腐蚀作用,使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受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防腐蚀设计,不适用于由杂散电流引起的腐蚀。 建筑防腐蚀设计应以预防为主,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介质的腐蚀性、环境条件、生产、操作、管理水平和维修条件等,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综合考虑防腐蚀措施。对生产影响较大的部位,危及人身安全、维修困难的部位,以及重要承重构件等应加强防护。 建筑防腐蚀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腐蚀性分级 Corrosiveness classification 根据腐蚀性介质对建筑材料破坏的程度,即外观变化、重量变化、强度损失以及腐蚀速度等因素,综合评定腐蚀性等级,并划分为:强腐蚀、中等腐蚀、弱腐蚀、无腐蚀四个等级。 腐蚀性水 Corrosive water 含对建筑材料有腐蚀作用的阴、阳离子的水。 污染土 Contaminated soil 受腐蚀性介质作用,改变了原有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质的土。 难溶介质 Slightly solube mediun 温度 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 2g/1 的碱、盐类介质。 易溶介质 Soluble medium 温度 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等于或大于 2g/1 的碱、盐类介质。 难吸湿介质 Slightly hygroscopic medium 温度 20时,相对平衡湿度等于或大于 60%的碱、盐类介质。 易吸湿介质 hygroscopic mediun 温度 20时,相对平衡湿度小于 60%的碱、盐类介质。 钢筋阻锈剂 Inhibitor of steel in concrete 掺入混凝土中以阻止或减缓钢筋锈蚀的外加剂。 玻璃鳞片胶泥 Glassflake mastic resin 以树脂为胶结料,加入玻璃鳞片和粉料等配制而成、可以刮抹施工的混合材料。 3 基本规定 腐蚀性分级 腐蚀性介质按其对建筑的腐蚀可分为气态介质、腐蚀性水、酸碱盐溶液、固态介质和污染土五种;各种介质应按其性质、含量划分类别。生产部位的腐蚀性介质类别,应根据生产条件确定,并可按本规范附录 A 确定。 各种介质对建筑材料长期作用下的腐蚀性,可分为强腐蚀、中等腐蚀、弱腐蚀、无腐蚀四个等级。多种介质同时作用时,腐蚀性等级应取最高者。 环境相对湿度宜采用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值或构配件所处部位的实际相对湿度; 室外构配件环境相对湿度的取值,可根据地区降水情况,比年平均相对湿度适当提高。不可避免结露的部位和经常处于潮湿状态的部位,环境相对湿度的取值应大于75%。常温下,气态介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应根据介质类别以及环境相对湿度,按表确定。当气态介质含量低于表中的下限值时,腐蚀性等级可相应降低一级。 续表续表注:介质对预应力混凝土的腐蚀性等级,可按钢筋混凝土确定; 介质对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的石砌体的腐蚀性等级,可按素混凝土确定。 常温下,腐蚀性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应根据腐蚀性介质的类别按表确定。 腐蚀性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 表 续表 注:当构件位于渗透系数小于/d 的土壤中时,表中类别一栏 S4S18 的指标值宜乘以系数; 介质对预应力混凝土的腐蚀性等级,可按钢筋混凝土确定; 介质对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的石砌体的腐蚀性等级,可按素混凝土确定。 常温下,酸碱盐溶液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应根据介质的类别按表确定。 酸碱盐溶液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 表 篇二:防腐规范正文为保证受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工业建筑物、构筑物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正常使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受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防腐蚀设计。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和防护结合的原则,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介质的腐蚀性、环境条件、生产操作管理水平和施工维修条件等,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综合选择防腐蚀措施。对危及人身安全和维修困难的部位,以及重要的承重结构和构件应加强防护。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腐蚀性分级 corrosiveness classification 在腐蚀性介质长期作用下,根据其对建筑材料劣化的程度,即外观变化、重量变化、强度损失以及腐蚀速度等因素,综合评定腐蚀性等级,并划分为:强腐蚀、中腐蚀、弱腐蚀、微腐蚀四个等级。 防护层使用年限 service life of protective layer 在合理设计、正确施工和正常使用和维护的条件下,防腐蚀地面、涂层等防护层预估的使用年限。 树脂玻璃鳞片胶泥 resinbonded glass flake mastic 以树脂为胶结料,加入固化剂、玻璃鳞片和各种助剂、填料等配制而成的、可采用刮抹施工的混合材料。 密实型水玻璃类材料 dence type water glass bonded materials 抗渗等级大于或等于的水玻璃耐酸胶泥、砂浆、混凝土等材料。 树脂细石混凝土 resin fine aggregate concrete 以树脂为胶结料,加入固化剂和耐酸集料等配制而成的细石混凝土。 3 基本规定 腐蚀性分级 腐蚀性介质按其存在形态可分为气态介质、液态介质和固态介质;各种介质应按其性质、含量和环境条件划分类别。 生产部位的腐蚀性介质类别,应根据生产条件确定。 各种介质对建筑材料长期作用下的腐蚀性,可分为强腐蚀、中腐蚀、弱腐蚀、微腐蚀四个等级。 同一形态的多种介质同时作用同一部位时,腐蚀性等级应取最高者。 环境相对湿度应采用构配件所处部位的实际相对湿度;生产条件对环境相对湿度影响较小时,可采用工程所在地区的年平均相对湿度;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或不可避免结露的部位,环境相对湿度应取大于 75。 常温下,气态介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应按表确定。 表 气态介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 续表常温下,液态介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应按表确定。表 液态介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 注:1 表中的浓度系指质量百分比,以“”表示。2 当生产用水采用离子浓度分类时,其腐蚀性等级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的有关规定确定。 常温下,固态介质(含气溶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应按表确定。 当固态介质有可能被溶解或易溶盐作用于室外构配件时,腐蚀性等级应按本规范第条确定。 篇三:防腐验收标准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的防腐蚀涂装标准 GB/T 18593-XX 标准说明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铁材料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防腐蚀涂装的材料、工艺规范、涂层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装饰性涂装。 本标准应用于接触食品的管道或结构件的涂装时,涂层必须符合 GB 9686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2 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工频下的试验(eqv IEC 60243-1:1988) GB/T 1410-1989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eqv IEC 93:1980)GB/T 1713-1989 颜料密度的测定 比重瓶法(eqv ISO 787-10:1981) GB/T 1771-1991 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eqv ISO 7253:1984)GB/T 6329-1996 胶粘剂对接接头拉伸强度的测定(eqv ISO 6922:1987) GB/T 6554-1986 电气绝缘涂敷粉末试验方法(eqv IEC60455-2-2:1984)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 3696:1987) GB/T 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eqv ISO 8501-1:1988)GB 9686-1988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 GB/T 16592-1996 粉末涂料 烘烤时质量损失的测定(eqv ISO 8130-7:1992) GB/T 16995-1997 热固性粉末涂料在给定温度下胶化时间的测定(eqv ISO 8130-6:1992) GB 50152-199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JG 3042-1997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 SY/T 0315-1997 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 fusion bonded epoxy coating powder 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成膜材料的热固性熔融结合粉末涂料,亦称“熔结环氧粉末涂料” ,本标准中简称“环氧粉末”。 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层 fusion bonded epoxy coating(layer) 环氧粉末涂料经熔融结合涂装工艺固化后形成的膜状物,本标准中简称“熔结环氧涂层” 。 涂层钢筋 fusion bonded epoxy painted steel bar 经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涂装的钢筋。 工艺管道及管件 processing pipes and fittings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而设计的管道,如直管、弯管、三通管、变径管等各种形状的管道。4 需方应向供方提供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号和本标准名称。 基体钢材和铸铁的牌号,规格和表面状态。 涂层的厚度。抽样和检验。 涂层产品应用环境或介质条件。 选定涂层的类别(第 1,2 或 3 类)和涂装工艺。 涂装产品包装。 5 涂层分类 第 1 类涂层 埋地钢质管道外壁防腐蚀涂层。 输运石油、天然气、淡水或海水的管道内壁防腐蚀涂层。 第 2 类涂层 钢筋防腐蚀涂层。 第 3 类涂层 重腐蚀环境中工作的钢或铸铁工艺管道防护涂层。 重腐蚀环境中工作的钢或铸铁结构件防护涂层。 6 材料 钢铁基体 每批待涂装的钢铁基体应有符合国家标准或用户要求的有关材质、制造和规格的证明文件。 对每批待涂装的钢铁基体应逐件(批)进行外观和尺寸的检查,剔除不符合制造标准或未达到合同要求的部件。 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 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应该是含环氧树脂和固化剂、颜料、填料的热固性粉料。 环氧粉末应具备生产厂的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和有关质量评定技术文件。 用于涂装接触食品的管道和结构件的环氧粉末,应有食品卫生合格证,其涂层必须符合 GB 9686 的规定。 每批环氧粉末产品的标签应标明:生产厂名、产品型号、批号、重量、生产日期、储存条件、储存期限。 涂装厂或车间应按照涂料生产厂规定的条件储存粉末涂料。 用于喷涂各类产品的环氧粉末性能应符合表 1 所列的技术指标。在喷涂前,对每一批环氧粉末涂料,应按表1 的项目在实验室进行检验,性能达到验收质量要求的,方可使用。 修补材料 修补材料应为以环氧树脂或改性环氧树脂为基料的双组份涂料或其他与原涂层相容且性能相当的材料。 表 1 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技术指标 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测试标准 1 外观均匀,不结块 目测 2 密度 g/cm3 附录 A(标准的附录) 3 挥发份 %GB/T 16592 4 粒度分布,粒径150um %GB/T 6554 5 胶化时间 s 第 1 类涂层 第 2 类涂层 GB/T 16995 90(180) 30(230) 厂商提供值20%1)对特殊用途的环氧粉末的密度值控制在厂商提供值20%以内 7 工艺规范 钢铁基体的表面处理 涂覆前应先将待涂装件表面棱角打磨或 R2mm 的圆角,其焊缝部位应无尖角、缺肉、气孔、裂纹、缝隙和焊渣;清除待涂装件表面容易引起针孔和涂层厚度不匀的疵点和缺陷。 铸铁待涂装件,必须预先经升温烘烤(约 300)足够的时间,保证充分去除铸件上微小缝隙和缺陷中残留的水分及其他挥发物。 涂覆前,必须用适当的方法将待涂装件表面的灰尘、油、脂及其他污染物清理干净。 按 GB/T 8923,对待涂装件表面进行喷砂或抛丸除锈,使之达到 Sa5/2 级标准,锚纹深度应在 40100um 范围内。 再次对涂装件进行目视检查,将所发现的疵点和缺陷消除。 用净化压缩空气或金属刷除去因上述过程残存在基体表面的残留物。 净化后的钢筋表面应按 JG 3042-1997 中附录 A 的要求进行检验,表面不得附着氯化物,洁净度不应低于 95%,方可进行 2 类涂层的涂装。 将待涂件不需涂装部位覆盖保护。 待涂装件表面处理后,必须在 38h 内进行涂覆,涂覆前待涂装件表面不得出现肉眼可见的锈迹,否则应重新进行表面处理。 预热 待涂装件可以不同方式预热,如采用加热炉或连续式感应圈加热。 预热温度根据各粉末涂料生产厂推荐的温度确定,但不得超过 275。 预热时若因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而致工件表面出现深蓝色或深褐色过氧化现象,应重新进行表面处理。 涂覆灭 可采用静电喷涂法、摩擦静电喷涂法、流化床法、静电流化床法等方式进行涂覆,保证涂层达到应有的厚度和均匀度。 使用无油空气压缩机,并配以空气干燥器,保证供粉用的压缩空气无油、无水。 涂覆一般应在一次操作中完成,第 3 类涂层在特殊情况需要复涂时,应在前一遍涂层尚未完全固化之前进行。涂层的固化 第 1,2 类涂层的固化是利用预热基体的余热完在的,无特殊需要时,不另行加热固化。 第 3 类涂层在涂覆后还需再加热固化,具体的固化温度和时间按环氧粉末涂料生产厂推荐的条件进行。 8 熔结环氧涂层的修补 第 1 类涂层局部出现少数针孔(12 个/m2)或面积小于 25cm2 的不合格部位,允许进行局部修补;第 2 类涂层缺陷面积不超过长钢筋表面积的 1%时,允许修补;第 3类涂层局部出现针孔时,应将有针孔的涂层除去,按第 7章涂装工艺进行复涂。 修补或复涂前,必须清除所有油污、铁锈、杂质、剥去疏松涂层,并将该区域打磨成粗糙面,修补层与周围完好涂层结合部位应打磨成羽翼状,再把表面清理干净。 修补剂可采用能与原涂层紧密结合的双组份高分子复合涂料或双组分环氧树脂涂 料。修补区涂层厚度应为涂层的倍,与原涂层搭接的宽度不小于 10mm。9 熔结环氧涂层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涂层的厚度应符合工程设计的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可根据涂层使用条件,参照表 2 的规定选用。 表 2 涂层的厚度 涂层类型 涂层级别 最小厚度 参考厚度 第 1 类 普通级 300 300400 加强级 400 400500 第 2 类 130 130300 第 3 类 普通级 300 300600 加强级 600 6001000 特强级 1000 10001500 注:对涂层厚度的要求,不包括由于涂层缺陷或破损而做修补的区域。 涂层的物理性能 涂装施工前,应在实验室内进行涂层性能测试,其物理性能应符合表 3 的要求,试件制备的规定见。 表 3 涂层的物理性能指标 试验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标准测试方法 第 1 类 第 2 类 第 3 类 外观平整,色泽均匀、无气泡 目测 抗冲击性(常温) J 12 9 18 附录 B(标准的附录) 抗冲击性(-30) J SY/T 0315 抗弯曲性(3,常温) 级 1 附录 C(标准的附录) 抗弯曲性(3,-30) 级 12 无裂纹 SY/T 0315 抗弯曲性(常温) 无裂纹 JG 3042 耐磨性(落砂法) L/um 3 3 3 SY/T 0315 附着力(撬剥法) 级 12 12 SY/T 0315 粘结强度 MPa 30 GB/T 6329 粘结结度(涂层钢筋与混凝土之间) 裸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 80% GB 50152 阴极剥离(24 或 48h) mm 8 SY/T 0315 阴极剥离 mm 8 JG 3042 电气强度 MV/m 30 30 GB/T 体积电阻率 2m 131013 131015 GB/T 1410 断面孔隙率 级 14 14 SY/T 0315 界面孔隙率 级 14 14 SY/T 0315 实验室涂装试件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件基体应为低碳钢或与待涂装件相同的基材。 试件表面应进行喷砂处理,其除锈质量按 GB/T 8923应达到 Sa5/2 级。锚纹深度应在 40100um。 基体预热和涂层固化的温度应按照环氧粉末生产厂的推荐值选定。试件涂层的厚度:对于第 1 类和第 3 类涂层应为350um50um;对于第 2 类涂层应为 250um50um。 对实验室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