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幼保健院赴美国参观学习心得与思考.doc_第1页
市妇幼保健院赴美国参观学习心得与思考.doc_第2页
市妇幼保健院赴美国参观学习心得与思考.doc_第3页
市妇幼保健院赴美国参观学习心得与思考.doc_第4页
市妇幼保健院赴美国参观学习心得与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妇幼保健院赴美国参观学习心得与思考市妇幼保健院赴美国参观学习心得与思考初秋时节,我受医院派遣,作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第四期赴美国加州参观学习学员,与来自全国 10 家妇幼保健院的 15 人一道,于 2016 年 9 月 7 日至 18 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进行了为期 10 天的考察学习。考察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使我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发达国家产科建设和围产期保健工作现状,认识到了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学习到了先进、规范的管理经验,使我收获颇多。一、前期准备赴美前一天,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王玲秘书长详细介绍了美中高级围产旧金山培训中心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强调此次赴美学习的目的、内容、有关要求及注意事项。指出大家此行代表的是中国、代表妇幼保健协会、代表中国妇幼人 、代表着你的医院,一定要牢记协会“刻苦学习、深入思考,主动提问、讨论总结,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宗旨,顺利完成本次学习任务。协会培训中心邢舒茶主任做了本次参观学习的行程安排。领队李泽华、国华老师组织大家成立了考察团的临时组织机构、临时党支部。据悉,美中高级围产旧金山培训中心是著名美籍华裔妇产科医生范渊达教授为了尽快改变国内高剖宫产率、高孕产妇死亡率 、高围产儿死亡率、高会阴侧切率的现状,推动中国大陆开展“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 xx”项目 ,于2011 年经过多方努力和协调,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与美国旧金山太平洋医疗中心结盟,在美国旧金山建立了美中产科(旧金山)培训中心,目前已接受了来自全国 5 个专业:产科、妇科、新生儿科、产房、麻醉科 200 多名医护人员的培训,并举办了四期国际妇幼保健院长论坛。培训学员回到自己的岗位率先改变,成为改革的骨干并且像火种一样迅速传播,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促进自然分娩减少医疗干预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地进步。其中,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武警总医院、北京大学三院、广东惠州第二妇幼保健院等单位的剖宫产率由原来的 50-60%下降至 30%以下;会阴侧切率也从 90%下降至 10%以下。二、学习见闻(一)参观考察“两个中心”美国太平洋医疗中心辖属 29 家医疗机构,是美国西部最大的私人医疗集团,在旧金山设立了 4 个医疗机构,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是其中一家。太平洋医疗中心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位于旧金山 3700 california street,建院历史 150 年,拥有员工 1200 余人,主要包括护理、医技、后勤保障等人,医生不固定共计 128 人,其中妇产科 78 人。拥有产待一体床 18 张,母婴同室 44 张 ,年分娩量 6000 余例 ,妇科手术8000 余例 ,年收入 2.5 亿美金。硅谷医疗中心是加州最大的公立医院,主要面向贫民及需要紧急救助的人,是加州灾难紧急救援的医疗中心。其妇产科拥有 40 张床位,新生儿科 40 张床位,医生 100余人 ,年出院患者 3000 余人次。在范渊达教授的安排下,我们分别参观了太平洋医疗中心妇女儿童中心(california pacific medical center cpmc)、旧金山硅谷公立医院妇女儿童中心(santa clara valley medical center)的产控中心、 ldr 产房、开刀房(手 术室)、产后观察区、产妇、新生儿短暂观察室、麻醉科、糖尿病、高危妊娠等门诊、胎心监护门诊 、范医生门诊、超声科、产前诊断科、妇科、新生儿科、新生儿窒息复苏训练室、后勤保障(保洁)等部门参观。详细了解美国正常妊娠及高危妊娠处置流程及规范、产控中心流程,和相关专家深入交流无保护接生、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产妇及家属沟通技巧、分娩镇痛、产科麻醉、小儿麻醉等相关技术经验。对美国公立医院的运营、经费来源、新生儿科目前的先进医疗技术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解。并在斯坦福大学高级儿科与围产期教育中心 stanford medical center for advanced pediatric and perinatal education(cape )进行了 4 天的新生儿复苏的魔鬼训练 。在模拟培训中心我们接受了世界最先进的新生儿急救训练方法(nrp 模拟训练)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师资培训中教与学的不同;模式训练可以学到什么和什么是基于模拟训练的学习;基于模拟训练的学习开始前、过程中 、结束后学员需要做什么;指导老师如何帮助学员做准备、参与学习过程;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场景;适合繁忙的专业医疗人士的讨论总结等。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新生儿围产期医学教育和培训部主任 lou halamek 博士亲自为我们颁发了新生儿围产医学教育培训师资证书。(二)医疗中心运行模式1.强调团队力量:多学科团队值班模式,保证医疗安全。产科值班团队:2 名产科医生、1 名麻醉医生、1 名新生儿医生;12 小时值班制。负责产控中心、产后病区孕产妇诊疗及急诊接产业务。设立抢救团队:2 名产科医生、1 名麻醉医生、2 名护士、1 名新生儿医生、3 名新生儿护士、2 名小儿呼吸科医生,遇到高危抢救团队协作;12 小时值班制 。护理团队:8 小时值班制,固定人员上早、中 、夜班,除护理经理外,每班安排 1 名值班护士长 ,负责人员调配、产妇床位安置、环境卫生等协调工作。所有人员均实行弹性排班,每个班次安排待(备)班人员。2.人性化服务:营造和谐、安全诊疗氛围,将“人性化”融入到医疗救治技术的一部分。他们从不把“以病人为中心”当做口号 ,而是融入到一事一物、一言一行实实在在的行动中。(1)人性化医疗设施在参观中心的儿科病房时让我们非常震惊!这简直就是一个儿童乐园!积木、滑梯、篮球、台球、绘画、小汽车儿童游乐设施一应俱全,墙壁上的图案也五彩斑斓,童趣十足。门上还非常有爱心提示到:please open the door carefully,children at play!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设置了一间“family room”,房间的设施如同在家一样,在这个具有特色、温暖舒适的“家 ”里,孩子们丝毫不会感觉到陌生和害怕,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人员(在美国产科小儿科医生、护士是不穿工作服的)在他们眼里是帮助他们的朋友,一点也不陌生。这些人性化的环境设施,无不体现着医疗中心设身处地为患儿考虑的“人性”。从医疗中心的建筑设计、卫生间、电梯间设施等的安装,到病房里的各种硬件设施、设备如无影灯的设置,床头一键控制器、输液架等摆放等无不体现的安全与人性化。(2)人性化流程例如:产科超声诊断流程:妇科超声 、产前诊断分区设置,分诊处分诊并提供孕妇基本情况,接诊技师准备设备 、检查床,接病人,确认病人信息,详细沟通产科超声的内容及注意事项,检查完后详细告知孕妇及家属结果(告知胎儿性别 )、打印图像、刻碟片交给孕妇,孕妇在诊断书上签字,与家庭(社区)医生电话沟通结果,整个过程约耗时 30-45 分钟 。在孕 18 至 22 周做一次系统超声,若正常整个孕期将不再做超声。负责任的态度,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流程确保诊断结果准确。(3)人性化服务。在医疗服务的整个过程中,都把“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在做剖腹产手术时,他们与病人的术前谈话是在非常放松的环境下进行的,每一个接触产妇的医护人员都对之报以热忱的问候,医生的幽默甚至会让病人开心大笑,宝宝出来后,参与手术的所有医生护士都会说一声恭喜你!胎儿娩出后产妇可以双手放在胸前,一方面可以方便抱孩子,另一方面手无需伸直,会舒服很多;此外术中、后常规睡枕头。最让我惊奇的是,在打好麻醉,铺好巾之后,孕妇的丈夫可以进来全程陪同,在妻子身边支持她,胎儿娩出后,丈夫可以对小孩拍照摄像 ,然后和妻子分享每个手术间都备有一个暖箱 ,可随时将手术液体和产妇及婴儿的用品加温,时刻处于备用状态,给人以温暖、舒适、贴心的感觉 。再比如 b超室的工作,b 超用的藕合剂都是预热的,让病人不会因藕合剂太凉而不适;医生做 b 超时会让病人家属陪同,并让他们看墙壁上的显示屏 ,告诉她们 baby 目前的情况,检查完后会把 6 张照片和照片的光盘给病人保存,并交代病人下次复诊带光盘,报告单会在 10 分钟左右给病人等等 。在所有的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不只是关注疾病本身,更关注病人的心理感受;不只是关注病人,同时也关注到其家属的感受。3.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确保医疗各环节规范,体现公平、公正(特别沟通内容的模式化,让患者享有充分的知情权)例如:保洁流程与规范保洁外包给保洁公司,人员按面积配备,产房 2 人、产后两个楼层各 2 人 、公用区域 2 人;病房实行 24 小时保洁、三班倒 。门诊、医技部分 8 小时工作制;工作人员职责明确,保洁人员负责环境卫生(病房、医护休息室、值班室、输液泵等);严格执行保洁标准,铺房、卫生间物品摆放都有标准 。污物、干净物品存放有严格要求。保洁时间:每个单人房 30 分钟,双人房 45 分钟;其间有主管巡査。保证病人出院后病房立即打扫、处于备用状态。4.全程预约服务,既保证了患者诊疗质量,又减轻了医疗就诊压力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所有病人都是通过预约进入妇女儿童中心的,门诊提前 15 分钟,住院手术提前 1 小时到医院,按照诊疗规范进行就诊或手术 ,妇科手术无异常者术后2 小时出院。正常妊娠 2 天、剖宫产 4 天出院。虽然诊疗人次不少,但整个医院公用区域非常安静,所有的忙碌都在诊疗区,门诊、病房还是手术室医护人员都在全负荷工作。5.表格式、流程化病历记录模式,减轻医护人员书写压力只记录客观的症状和体征及处理方式,护理文书记录量并不少,但操作性强,只用回答 yes 或 no,即可显示不同对话框,像临床路径管理一样,环环相扣,方便实用。全部实行电子病历 ,患者可登陆相应网站浏览自己诊疗记录。6.自觉的洗手、通风,养成习惯,节约医疗成本,保障医疗安全电梯口、每个病房门口、卫生间、病房内、诊疗区域随处可见手消毒设施,消毒洗手成为医护人员及患者习惯。每个手术室、产房使用完毕,很快打扫卫生、通风 ,处于备用状态。7.设施、设备配置合理,体现务实与效率整个医院设计感特别明显,各区域设置合理。产房、产后病区、开刀房、新生儿在同一楼层,开刀房与留观区一墙之隔,产房与新生儿科一墙之隔,保证协作抢救时 5分钟以内到位,方便医护人员。每个诊疗区域并不是非常大,基本上都是利用墙体设计的柜子,多而不乱,诊疗时随手拈来,非常方便。设备配置是一流的,实用性非常强,保证每个设备、设施高效率运转,体现价值 。8.一流的信息化建设,节约医疗资源,提高了医疗品质医疗中心信息化建设非常健全,全市一网通,医疗信息共享。9强大的后勤保障解放了医务人员,保障医疗安全(1)保洁 24h 在岗,8h 三班制,职责明确,包括清洁卫生,铺床都是标准化处理。(2)被服的收送,水电的维修工作到病房,有人员专门送手消、卫生纸、垃圾袋、病房床品,还有常规用药到病房。(3)水电消防巡查各负其责。(4)医院安全,巡逻犬,晚上只留急诊通道。(5)食堂供应:24 小时自助餐厅、医生餐厅、其他人员餐厅,产妇等病人送餐。三、学习感悟1、安全的医疗行为管理所有的治疗、护理、院感、后勤保障各环节均实行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确保医疗品质与安全 。2、可以借鉴的管理理念务实:科室设置、设施配备无不体现方便,实用;尊重:从清洁工到高层管理人员均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公平。有效:所有的制度、行为随时纠偏,做到及时有效。3、人性化服务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服务 ,营造关心、尊重、受重视的就医环境,尤其在沟通上,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4、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不过分强调和夸大专家的作用,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很重要。更看重团队中最弱的那一个,这就是所谓的“木桶原理 ”。人员聘用时首先考量协作性,重点发挥团队作用。四、对我市产科建设发展的思考1、转变服务理念:尊重、爱护每一个病人,一切出发点都要“对病人有利”,搞清楚病人想要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要什么,把“人性化服务”践行到医疗护理管理环节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2、转变服务模式:把原来替病人做变为教会病人自己做,并提供她育婴方面及产褥期常见问题处理的知识,使其出院后能持续做好母乳喂养并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即支持性照顾+教育性 照顾 +资讯性照顾。把健 康教育落实贯彻于我们医疗活动的始终。3、是否可以设立产控中心:真正起到“控”的作用。由主治医生或高年资住院医生对所有来院病人都进行检查,记录,把真正需要住院的病人及时收住,暂时不需要住院的做好登记 ,随访,确保其在院外母胎安全,把握入院时机。4、充分发挥 ldr 的 作用:缩短孕妇在 ldr 待产时间,增加使用频率 。产程活跃期或胎头拨露后进入 ldr 待产。5、充分发挥产房急诊手术室的作用:产房中转手术全部在产房手术室做,减少搬运及等电梯的时间,方便病人,尤其是胎儿窘迫手术,缩短胎儿缺氧时间,保障母婴安全。6、加强有效沟通,增加病人满意度:医患之间、护患之间、医护之间强调有效沟通,促进医患和谐,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7、加强急救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团队急救能力。五、对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一)ldr 产房模式改进1、ldr 产房 不是开刀房 ,产房属于非限制区,进入产房不需要穿手术衣换拖鞋;更不需要设置内外走廊、隔离墩,重点强调洗手,手是传播细菌的主要媒介,掌握洗手六步骤,加强监测与管理,形成制度,改变观念。2、允许丈夫,家属陪伴(鉴于国情陪伴可以限制 1 人)。家属进入产房只需认真洗手,不需要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特殊情况例外)。3、卫生制度改进:将目前 8 小时的卫生打扫制度改成24 小时,环境清洁卫生制度保证医院全天候卫生清洁与安全,将购买口罩帽子鞋套的经费用在卫生保证制度上,有效控制感染。(二)病历改进正常顺产病历表格化,以减轻医生负担,把节省的时间,更多用于和产妇沟通,指导产妇康复和指导母乳喂养等重点工作,教会产妇回家之后如何照顾好自己及孩子,也有助于增进医患感情。(三 )积极开展非药物镇痛及无痛分娩: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积极开展亲属陪伴 、导乐陪伴,加快麻醉师的培训,为无痛分娩提供人员保障,可以有效减少因恐惧害怕疼痛而选择剖宫产的比例。c(四)c脐带护理及新生儿出生洗澡改进新生儿断脐之后(脐带夹)脐带保持干燥,不必包纱布,直到自然脱落。新生儿出生之后立即给婴儿带上小帽子,在产房将新生儿全身血渍用温水擦干,注意保暖,住院期问不需洗澡,让护士有更多时间指导母乳喂养和解决产妇产后困难。c(五)cnicu 管理逐步开放 nicu,允许父母陪伴,父母参与照顾,母亲可以随时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