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革热的预防和护理登革热的预防和护理许彦燕许彦燕 登革病毒属黄毒科 (F1aviviridae)黄病毒属(F1avivirus)。以流行病学分类属虫媒病毒 B组,血清学上分 4个血清型,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班蚊)传播。 登革热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至今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 1779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首先记述有关节痛和发热的疾病, Bylon称之为关节热。 1780年美国费城以北亦发生本病流行,以后不断有类似记载。直至 1869年,本病才由伦敦皇家内科学院定名为登革热。概述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概念是由 登革热 (Dengue Fever, 简 称 DF)是由登革 热 病毒引起的急性 传 染病。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剧烈头痛、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概述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布雷图指数是评价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指标,也就是平均每一百户住户内有伊蚊幼虫孳生的容器数。该指数在 5以下,则属于安全范围;如果该指数高于 20,则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就可能在该地区造成登革热的流行。 伊蚊全球流行态势1、全球有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曾发生流行。目前主要流行地为拉美、东南亚、西地中海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世界各地主要流行区:巴西发病 73万,死亡 321例。墨西哥,发病 21406,死亡 23。洪都拉斯,发病 1.46万,死亡 16。多米尼加,发病 6600,死亡 36。哥斯达黎加,发病 6521。瓜德罗普岛,发病 3.3万,死亡 5。马提尼克岛,发病 2.6万,死亡 13。南美洲非洲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大洋洲。 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泰国5794070老挝 越南1291柬埔寨11117台湾315香港菲律宾70000501马来西亚31375100斯里兰卡18069孟加拉印度13702010年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登革热发病情况印尼1094241新加坡1659中国 中国流行病学患者在发病前 1天至病后 5日有传染性。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全体人群的1/3。在患者中,以轻型病例为主。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通常登革热在一个地区流行后,将有一段间竭时间,再发生第二次流行。在广东省珠三角,同一地区约间隔 7-10年流行一次。传播机制全球登革热流行态势Add your titleAdd your titleAdd your titleAdd your title登革热流行过程时间图 新个案 健康的人 新个案 + 健康的人 境外输入个案 + 时间 810 日 3 15日 810 日 3 15日 蚊媒 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 内潜伏期 新个案 健康的人 新个案 健康的人 蚊媒 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 外 潜伏期 有效预防时间 一代病倒 二代病例 登革热流行过程时间图新个案健康的人新个案健康的人境外输入个案时间 日 日 日 日蚊媒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内潜伏期新个案健康的人新个案健康的人蚊媒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外 潜伏期有效预防时间一代病倒 二代病例登革热防治总目标及时 发现 登革热疫情预防控制登革热 续发 病例避免出现 较大暴发或流行 ,减轻登革热的危害。怎样预防登革热? 目前,尚没有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一旦发现病例时,除了隔离病人,灭蚊、防蚊是防止登革热流行的关键所在。 预防措施 一、消灭蚊虫孳生地。 尽快 清除积水 ,是首要措施。 积水是重要的蚊虫孳生地,要迅速发动每家每户清理室内外积水,翻盆倒罐,填平洼地,疏通沟渠,使蚊子无产卵之地。 积水是祸源! 及时报告、就医。 近期应避免前往东南亚国家等高危地区,若近期有到过东南亚国家旅游或出差并出现发烧等症状的,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及时向防疫部门报告。 不幸感染登革病毒后,应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隔离治疗,切忌讳疾忌医或抱有侥幸心理,瞒报疫情。症状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登革热另一种 表现病情较重,除上述症状外,病者可发生皮肤大片出血、紫癜、鼻衄、呕血、黑便甚至脑出血或各种组织器官出血,这种病人为登革热出血热。更严重者,皮肤冰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这类病人叫做登革休克综合征,病死率高。【 辅助检查 】 (一)一般常规检查 1.周围血象 登革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起病【 辅助检查 】 (一)一般常规检查 1.周围血象 登革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起病时即有减少,至出疹期尤为明显;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见降低,并有明显核左移现象,有异常淋巴细胞,退热后 1周血象恢复正常。 登革出血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后者见于严重病例及有继发感染者,一般在 1万 /mm3以上。血小板减少,最低可达 1万 /mm3以下。 2.尿常规 可有少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有时有管型。 (二)病毒分离 取早期病人血液,接种于白纹伊蚊细胞株( C6/36)、分离病毒后须经型特异性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加以鉴定。 (三)血清免疫学检查 取双份血清作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以血凝抑制试验的灵敏性较高,而以补结合试验最具特异性。恢复期单份标本补体结合抗体效价达到 132以上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效价递升 4倍以上可确诊。 (四)其他 在登革出血热病例中尚可血液浓缩,出、凝血时间延长,血清谷草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电解质紊乱,血白蛋白降低,代谢性酸中毒等。各种凝血因子轻度降低,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原降解物轻至中度增加。并数以上的休克病例有 DIC表现。临床表现 1发病较突然,有畏寒、发热,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常为 24 36小时内达 39 40 ,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 2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3伴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4 表浅淋巴结肿大。 5 皮疹:于病程 5 7日出现为多样性皮疹 (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 )、皮下出血点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 3 5日。 6 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脑炎样脑病症状和体征。 7 有出血倾向 (束臂试验阳性 ),一般在病程 58日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胸腹腔出血。 8 严重的有多器官大量出血、 肝肿大,少数会引起休克。护理诊断 1.知识缺乏 2.体温过高 3.疼痛 4.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5.营养失调护理措施 1、心理指导,本病发病突然,重型患者症状明显,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认识不足,担心预后,从而产生 紧张 、 焦虑 的情绪,可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如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并告知本病普遍预后良好等,以消除顾虑,安心配合治疗,医护人员在施行医疗、护理措施时表现沉着、冷静,以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2、指导休息与活动早期患者宜卧床休息,恢复期 的患者也不宜过早活动,体温正常,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无 出血倾向 方可适当活动。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心率、血压、体温及出血情况等。 4、发热的护理 高热 以物理降温为主,不宜全身使用冰袋,以防受凉发生并发症 ,但可头置冰袋或冰槽,以保护脑细胞,对出血症状明显者应避免酒精擦浴,必要时药物降温,降温速度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库拆装协议合同
- 施工合同续签协议
- 合同协议平台
- 门窗转包合同协议书
- 托育园劳动合同协议
- 工厂运输协议合同
- 口头合同协议
- 企业间借款合同展期协议
- 集体合作社协议合同范本
- 医院康复科承包协议合同
- 加气站手续办理规定
- 精轧机组F轧机主传动系统设计
- GB/T 4357-1989碳素弹簧钢丝
- GB/T 31190-2014实验室废弃化学品收集技术规范
- GB/T 15103-1994绞盘机技术条件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精编练习题(一课一练+单元+期中+期末)
- GB 15631-2008特种火灾探测器
- 菩萨蛮黄鹤楼(毛泽东).中职课件电子教案
- 银行存款日记账课件
- 2023年保康九鼎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1江苏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