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危重病dic的诊治进展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7/26/0e09dc8d-1fd7-4919-90a0-f4d6e120cc6a/0e09dc8d-1fd7-4919-90a0-f4d6e120cc6a1.gif)
![[医药卫生]危重病dic的诊治进展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7/26/0e09dc8d-1fd7-4919-90a0-f4d6e120cc6a/0e09dc8d-1fd7-4919-90a0-f4d6e120cc6a2.gif)
![[医药卫生]危重病dic的诊治进展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7/26/0e09dc8d-1fd7-4919-90a0-f4d6e120cc6a/0e09dc8d-1fd7-4919-90a0-f4d6e120cc6a3.gif)
![[医药卫生]危重病dic的诊治进展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7/26/0e09dc8d-1fd7-4919-90a0-f4d6e120cc6a/0e09dc8d-1fd7-4919-90a0-f4d6e120cc6a4.gif)
![[医药卫生]危重病dic的诊治进展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7/26/0e09dc8d-1fd7-4919-90a0-f4d6e120cc6a/0e09dc8d-1fd7-4919-90a0-f4d6e120cc6a5.gif)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重病 DIC的诊治进展一、概 述(1)DIC的定义: 是一种在严重原发病基础上以机体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伴随继发性纤溶亢进为特征的获得性全身性血栓 -出血综合征。(2)DIC的病理生理特征: 体内凝血与抗凝血过程病理性的失衡,凝血酶生成,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在微血管内沉积,继发性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性减少,继发性的纤溶亢进。(3)DIC的临床特点: 微循环障碍 休克 出血倾向 血栓栓塞 脏器功能障碍 微血管性溶血二、病因感染、创伤、病理产科的综合征三类疾病占 DIC病因的 70表 1: 易引起 DIC的常见病因凡能引起内皮细胞损伤、组织损伤、红细胞、血小板或白细胞损伤,以及有促凝物质进入血流等任何一种因素,都可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因而就有可能发生 DIC。发病机制l 生理性的凝血、抗凝、纤溶机制生理情况下,体内血流通畅,由凝血、抗凝和纤溶三大系统构成两个平衡的精密调节来完成的。凝血 抗凝纤维蛋白形成 纤溶生理性凝血机制1、加速凝血酶原活化为凝血酶2、激活 F3、激活 F4、诱导血小板的聚集5、激活纤溶酶原生理性抗凝机制抗凝系统包括l 抗凝血酶( AT- )占血浆生理性抗凝活性的 75%,生成于肝和血管内皮,灭活作用与肝素有关,主要灭活 FXa及凝血酶,对 F a、F a、 F a有一定灭活作用l 蛋白 C系统 生成于肝和血管内皮,灭活 F a、F al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产 于内皮细胞直接对抗 FXa,在Ca2+存在情况下,抗 TF/F a复合物l 肝素 生成于肺和肠粘膜细胞,与 AT- 结合,灭活 FXa及凝血酶;促进内皮细胞释放 t-PA,增强纤溶活性作用生理性纤溶机制纤溶系统的组成l 纤溶酶原在脾、嗜酸性粒细胞、肾、内皮细胞表达l 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在内皮细胞合成l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PA)包括前尿激酶 (pro-UK)和双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l 纤溶酶相关抑制物( PAI)包括 2-纤溶酶抑制剂( 2-PI)、 1-抗胰蛋白酶及 2抗纤溶酶( 2-AP) 。有抑制 t-PA、纤溶酶等作用。内激活途径内激活途径表面接触 aPKK外激活途径外激活途径血管损伤t-PA、 u-PA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纤维蛋白原 交联纤维蛋白FDPX、 Y、 D、 EA极性片段(ABCH)B15-42, 1-42fdpX、 Y、 D、 ED-二聚体DD/e、 DY/YD YY/DXD-二聚体生理性纤溶机制凝血酶PAIFPA(A1-16)FPB(B1-14)A极性片段多肽三、发病机理: 可分为三类(1)组织凝血活酶大量入血:如暴发型肝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癌组织破坏和产科 DIC。(2)白细胞 (尤其是单核细胞 )产生的组织因子诱发DIC: 如败血症、全身严重病毒感染性疾病。(3)血管内皮细胞抗凝机制的减低和损伤:如血栓调节蛋白和肝素样物质含量的减低等。近代的概念认为 ,对 DIC起主导作用的是外源性诱发因素,任何原因引起组织凝血活酶(TTP)被释放或被激活都可能引起 DIC发病机制(可归纳为 5点)l 血管壁损伤l 血小板活化l 凝血途径的激活l 抗凝系统受损l 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发病机制(表 3)血液高凝状态广泛血管内凝血消耗凝血因子( I II VIII X XII )凝血机制障碍出血倾向PLT粘附聚集PLT减少消耗继发性纤亢进Fib降解FDP 低纤维蛋白质血症血液低凝状态 抗凝作用促凝物质入血或其它因素DIC病理生理仍划分为三个时期: 高凝血期 消耗性低凝血期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DIC病理学检查特征是: 纤维蛋白血栓形成 多发性出血 休克。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临床表现: DIC的症状和体征具有高度的可变性,其中出血及弥散性血栓形成为主要特征。DIC的基本症状有: 出血、低血压或休克、栓塞和溶血表 3 DIC特殊特点在急性 DIC病人,平均至少同时具有 3个无关部位的出血,并提示有诊断价值。表四 DIC微血栓所致的终末器官功能紊乱近年来不少学者将 DIC前的高凝状态称为 DIC前状态 (Per DIC)即:存在 DIC的诱发因素和凝血纤溶异常,但尚未达到 DIC的确诊标准,识别 PerDIC对临床治疗很重要,需借助实验室检查。(2) 实验室检查 消耗性凝血障碍 (凝血因子减少 )的检查a.血小板计数减少;b.凝血酶原时间延长;c.纤维蛋白原定量减少;d.抗凝血酶 ( AT-) 含量及活性降低:诊断和监测急慢性 DIC患者疗效的关键试验。e. 血浆因子 : C活性降低。 继发性纤溶亢进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测试a.纤溶酶原含量减少及活性降低;b.纤维蛋白 (原 )降解产物 (FDP)明显增多:仅表示有血浆素 (纤溶酶 )的存在;c.3P试验阳性、 3P试验阳性对 DIC诊断有帮助,但阴性不能排除 DIC;d.乙醇胶试验阳性。e.D 2聚体水平升高: D 2聚体是绞链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对诊断 DIC较 FDP测定更有特异性。 DIC和 Per DIC的实验诊断标志物a.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标志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前列环素 (PGI2)、 组织因子 (TF)、 内皮素 (ET)等。b.反映血小板激活分子标志物: 血小板球蛋白 ( TG)、 血小板因子 4(PF 4)、 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CMP140)c.反映凝血纤溶酶激活的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活化肽 (F2 F1 F2)、 FDP、 D 2聚体, 纤维蛋白肽 A(FPA)d.活化的凝血纤溶因子抑制复合物:凝血酶抗凝血酶 (TAT)复合物、 纤溶酶与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 (PIC)(3) 诊断标准 Per DIC实验室指标:符合以下 3项以上的异常a. T F 活性阳性;b. 纤维蛋白单体 ( FM )试验阳性;c. FPA(纤维蛋白肽 )增多;d. TAT 增高;e. FPB15 、 42 增高;f. PIC 增高;g. D 2 聚体增高一倍以上;h. AT 减少;i. APTT缩短;j. 血栓弹力图出现凝血亢进。临床分型l 按病理过程分型临床分型l 按临床经过分型 DIC诊断标准: (1999)年制定. 临床表现a、 存在易引起 DIC的基础病;b、 有下列两项以上临床表现: 多发性出血倾向 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 广泛性皮肤、粘膜栓塞、缺血性坏死、脱落及溃疡形成,或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功能衰竭(多发性微血栓症状、体征) 抗凝治疗有效 、实验室检查a、 主要诊断指标,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 血小板计数低于 100109/ L或呈进行性下降 (肝病、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可低于 50109/ L); 或有下述二项以上血浆血小板活化产物升高: -TG 、PF4、 TXB2、 GMP140。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1.5g/L;或超过 4g/L并呈进行性下降 (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 1.8g/L、 肝病 1.0g/L) 3P实验阳性或血浆 FDP 20mg/L(肝病 FDP60mg/L)或 D 2聚体水平升高 (阳性 ) PT缩短或延长 3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肝病者 PT延长 5秒以上 ) 纤溶酶原含量及活性降低 AT 含量及活性降低 (不适用于肝病 ) 血浆因子 : C活性低于 50 (肝病必备 )b、 疑难病例应有下列一项以上异常 : C降低; VWF: Ag升高; :C/VWF:Ag比值降低; 血浆 TAT浓度升高,或凝血酶原碎化1+2(F1+2)水平升高; PIC浓度升高; FPA水平偏高。诊断标准l 前 D I C诊断参考标准:(包括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个方面)( 1)存在易致 D I C的疾病基础( 2)有下列 1 项以上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栓塞,灶性缺血性坏死及溃疡形成等; 原发病的微循环障碍,如皮肤苍白、湿冷及紫绀等; 不明原因的肺、肾、脑等轻度或可逆性脏器功能障碍; 抗凝治疗有效。诊断标准l 前 D I C诊断参考标准:( 3)有下列 3 项以上实验异常: 正常操作条件下,采集血标本易凝固,或 P T 缩短 3 秒以上, A P T T 缩短 3 秒以上; 血浆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含量增加,如 -T G 、 P F 4 、 T X B 2 、 G M P - 1 4 0 ; 凝血激活分子标志物含量增加: F 1 2 、 T A T 、 F P A 、 S F M C ; 抗凝活性降低: A T 活性降低, P C 活性降低; 血管内皮细胞分子标志物升高: E T - 1 、 T M 。诊断标准DIC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需要密切观察。诊断需要实验室指标支持,超过 90%的患者可通过血小板计数、APTT、 PT、纤维蛋白原含量、 3P实验及 D-二聚体确诊,化验要求简单实用,先易后难 。基层医院或紧急情况下 DIC诊断: 血小板计数 20mg/L或 D二聚体增多 PT延长或缩短 3秒以上,或呈动态改变 外周血破碎红细胞 10% 血沉 15mm/h 血凝块静置 2小时出现溶解现象( 4)、鉴别诊断临床常需急性 DIC鉴别的疾病有:A.重症肝病:无血栓表现, 3P试验阴性,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淮北濉溪县社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导游资格证考试笔试模拟试卷: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2025农业发展周转金审批合同
-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卷与备考指导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行业安全规范)-安全文化建设与宣传试题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资源整合与教育心理辅导理论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导游资格证考试笔试模拟试卷:旅游地理知识与导游技能篇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核心考点特训题库(含答案)-班级管理篇
- 2024年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7人(第四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征信考试题库(征信数据)分析与商业价值挖掘试题
- 儿童太阳系知识科普课件
- 档案管理实务基础试题及答案
- 上海杨浦区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2024
-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DeepSeek在法律服务领域的应用前景
- 质控工具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2025年粮油保管员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DeepSeek人工智能的特点应用挑战与未来发展介绍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气象探测系统市场十三五规划规划与发展建议分析报告
- 皮肤病靶向治疗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课件
- GB/T 31114-2024冰淇淋质量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