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中医护理方案分析报告_第1页
消渴中医护理方案分析报告_第2页
消渴中医护理方案分析报告_第3页
消渴中医护理方案分析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消渴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 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中的病种之一,自 2014 年 10 月至 12 月,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在内分泌病科应用“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 154 例,其中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 154 例,患者平均住院日 8 天。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 120 例:气阴两虚 100 例,脾胃虚热证 20 例。2补充证候诊断的病例数 34 例:燥热伤 津证 5 例,肝郁脾虚 证 3 例,气虚血瘀证 6 例,痰浊中阻证 4 例,肝郁气虚 证 2 例,肝胃气滞证 1 例,湿瘀气滞证 1 例,痰瘀阻络证 3 例,阳虚血瘀证 3 例,肝 肾亏虚证 2 例,阴虚挟瘀证 2 例,肾虚水泛证 1 例,肝阳上亢证 1 例,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观察尿量、频次、 观察饮水量、 记录身高、体重、腰 /臀围、饮水指导、 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活动指导、排便指导、皮肤护理、眼部护理、安全防护、情志护理、辨证饮食指导等。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中药足部泡洗、耳穴贴压(耳穴埋豆)、中药贴敷、艾灸、穴位按摩、中药保留灌肠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主要症状 病例数 辨证施护方法 实施人次 百分比饮水指导 160 100%尿量增多 160观察尿量、频次 160 100%饮食指导 154 100%口干多饮 154观察饮水量 154 100%饮食指导 102 100%多食易饥 102 记录身高、体重、腰/臀围 17 17%饮食指导 47 100%倦怠乏力 47运动指导 45 96%皮肤护理 67 100%肢体疼痛麻木发凉 67 适量运动 60 89%眼部护理 51 93%视物模糊 55安全防护 51 93%皮肤护理 35 100%饮食指导 35 100%皮肤瘙痒 35情志护理 35 100%饮食指导 40 80%腰膝酸软 50适量运动 50 100%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主要症状 病例数 中医护理技术 实施人次 百分比尿量增多 160 耳穴贴压 70 44%2口干多饮 154 耳穴贴压 43 28%多食易饥 102 耳穴贴压 34 33%艾灸 12 25%穴位贴敷 18 38%倦怠乏力 47中药泡洗 10 21%中药泡洗 26 38%穴位贴敷 4 5%肢体疼痛麻木 发凉 67耳穴贴压 3 4%穴位按摩 1 2%腰膝酸软 50艾灸 6 1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中药泡洗、耳穴贴压和艾灸,其次是穴位贴敷。分析其原因:1中药泡洗、耳穴贴压、艾灸和穴位 贴 敷主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2无 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 实施。(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依从性(%) 满意度(% )项目 例数(人)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耳穴贴压 70 70(100%) 0 0 62(89%) 8(11%) 0中药泡洗 26 26(100%) 0 0 24(93%) 2(7%) 0中药贴敷 18 18(100%) 0 0 18(100%) 0 0艾灸 12 12(100%) 0 0 12(100%) 0 0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中药泡洗、中 药贴敷、艾灸依从性均较好。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中医护理技术:中药泡洗、耳穴贴压、中 药贴敷、艾灸护理满意度都较高。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消渴患者下肢麻木疼痛感、缓解各种机体不适等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 满意度也较高。本次总结中,穴位按摩的应用病例数较少,因此不做分析。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满意: 150 人(97%); 一般:4 人(3%);不 满意: 0 人。分析其原因:1 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2加 强了护患沟通,赢得了患者信任。-3-(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实用性强:26 人(17%); 实用性较强:101 人(66%); 实用性一般:7 人(17% );不适用:0 人(0%)。分析其原因:1 方案对于消渴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 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 导,使 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2 方案 中对消渴常见症状适用的中医护理技 术进行了系统梳理,并 对关键环节如:选穴、 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3系统规 范的中医专科护 理标准, 对于提高年轻护 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实施中存在的 问题:1中医饮食调护未落实到位由于我院营养食堂未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2部分中医护理技术因操作时间长难以完成本方案中的穴位按摩法,需要护士单独操作 30 分钟左右,且效果难以确认,故 难以开展。3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护理效果评价是由责任护士的主观认识及感受来进行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建议通过专家论证,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三、护理效果评价与分析(一)护理效果评价1评价方法对消渴的主要症状尿量增多、口干多饮、多食易 饥、倦怠乏力,次要症状肢体疼痛麻木发凉、 视物模糊、皮肤瘙痒、腰膝酸 软应用主要辨 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护理技术(包括应用次数及天数)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2评价标准将症状的护理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好、较好、一般、差。(二)护理效果分析采用以上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主要关键点为:以症状改善及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落实为主要评价指标。本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如下:护理效果(%)主要症状 病例数(人)好 较好 一般 差尿量增多 160 30(19%) 90(56%) 40(25%) 0口干多饮 154 25(16%) 104(68%) 25(16%) 0多食易饥 102 0 68(67%) 34(33%) 0倦怠乏力 47 14(30%) 25(52%) 8(18%) 0肢体疼痛麻木发凉 67 21(31%) 35(52%)12(17%) 0视物模糊 55 10(18%) 28(50%) 17(32%) 0皮肤瘙痒 35 0 35(100%) 0 0腰膝酸软 50 0 36(73%) 14(27%) 04通过开展辨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60%以上的患者认为中医护理配合治疗对改善消渴的主要不适症状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四、中医护理的作用分析(一)护理难点分析由于执行方案的 123 例消渴患者病情较轻,未发生强迫体位所致皮肤压疮患者。所以,本次报告中未对方案中护理难点进行分析汇报。(二)护理作用分析从护理效果分析可以看出,根据医生的辨证施治, 责任护士进行临症(证)施护、健康教育等方法,对改善患者的 临床症状, 预防并发症的的发生,提高生活 质量有一定作用。1减轻倦怠乏力指导患者起居有时,避免劳累。 进食补中益气类食物,如山药、鱼肉、香菇等。指 导督促病情稳定者适量运动,循序渐进。遵医嘱艾灸,取穴足三里、关元、气海,或穴位贴敷肾俞、脾 俞、足三里以调节脏腑气血功能,也可予活血化瘀之中 药泡洗双足。以上护理方法配合医疗措施可以减轻患者倦怠乏力症状,使用本方案护理的 47 例患者,护理效果好或较好共 39 例,占 82%。2减轻肢体麻木疼痛发凉指导患者进食活血化瘀食物,如黄鳝、木耳等。指导 患者合理运动,教授预防保健操达到调理脏腑养阴清热之功效,应用移情调志等中医情志护理方法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消除焦虑情绪,帮助其减轻压 力及负担;遵医嘱给予足部中药泡洗以祛风通络,活血通脉。穴位贴敷涌泉穴。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 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足等穴位。67 例肢体麻木疼痛发凉患者,护理效果好或较好共 56 例,占83%。3减轻口干多饮症状保持病室空气温湿度适宜。观察口干、口渴、每日饮 水量。指导患者多食生津润燥类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