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攸县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中国攸州 2008-5-28 22:18:13-攸县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2008-5-20 湖南城乡规划信息港攸县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图目 录 1 总 则. 12 规划区功能与规模. 13 土地利用控制. 24 道路交通规划. 45 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66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67 绿地系统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98 城市设计导则. 109 村民安置用地规划. 1110 附 则. 111 总 则1.1 规划依据、原则和目标1.1.1 规划依据(1) 、 城市规划法(2) 、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 、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 、 攸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22015) (5) 、攸县工业园开发建设指挥部关于攸县工业园的设想(6) 、攸县工业园“十一五” 发展规划(7) 、国家相关的法规、规范及条例(8) 、攸县相关的法规、规范及条例1.1.2 规划原则(1)、生态环境优先原则:力求保护并合理利用园区的自然山林水体,将园区的建筑景观设计与自然山水林地资源有机结合,以创造园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和建筑景观,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2)、系统性原则: 规划力求在园区的功能结构、道路交通结构、生态绿地结构等方面实现三个系统统一的原则,保证在不同开发时期园区的功能分区、道路网络结构及生态绿地系统等方面;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相互的关联性。(3)、高品位原则: 良好的形象、鲜明的特色与优美的环境是提升工业园区品位和优化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的关键所在。策划形象、塑造特色和美化环境是本次规划实现高品位原则的一个重要目标。(4)、分期开发原则: 本次规划园区开发用地考虑近、远期相结合,实施分期开发,以保证园区能实现有效、健康的可持续发展。1.1.3 规划目标根据园区开发建设的需要,将攸州工业园设计成为具有前瞻性、可持续性、可操作性的生态型产业园区,为园区近期开发建设提供一个理念超前、概念明确、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建设蓝图。1.2 本规划适用于攸州工业园建设开发用地,北至攸衡路,南达工业路,东以兴工路为界,西至外环路以西 9001000 米处,总规划面积 754.78 公顷。本规划范围内各地块的土地使用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1.3 本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纸、附件三部分。文本与规划图纸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如二者出现不相符部分以文本为准。1.4 文本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攸县工业园地段的实际情况并考虑今后的发展要求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湖南省、株洲市和攸县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1.5 本规划执行主体是攸县规划管理局,管理权限属攸县人民政府。2 规划区功能与规模2.1 本区位于攸县县城西部,用地包括乌坳村、西城居委会、江桥居委会、谢家垅村、胡公庙村和龙湖村的用地。规划区距县委 3.4 公里,距县政府 2.5 公里,距火车站 3.4 公里。功能定位为第四代复合工业园区,是以工业开发为主体,集办公、商贸金融、居住、生态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工业新城。2.2 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人口规模:规划区控制人口规模为 6.5 万人;用地规模:本区总用地面积为 776.32 公顷;人均用地:119.4/人。3 土地利用控制3.1 规划用地结构和用地功能布局原则、用地结构:根据园区划分和综合开发的实际需要,规划将园区用地布局为“一心四园” ,即管理中心服务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农产品生物医药加工区、轻工机电制造区和化工冶炼区。管理中心服务区配套有办公、商业、酒店、展示和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支持整个工业园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在规划区东南部和北部结合现状及拆迁安置需要,配套适量的商业、医疗设施、文化娱乐等设施。工业用地环绕管理中心服务区布置。工业园区内公共设施配备齐全,主要集中于管理中心服务区。整个工业园区可独立成为一座新城。规划中保留了龙山水库、白公塘等较大面积的水域,部分山体予以保留,开发做公园或防护绿地。在规划区西端和南端规划布置仓储用地。、用地功能布局原则:以工业用地为主,合理安排居住用地及村民安置用地,完善其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园区干道和重要的景观节点配套商业和公共设施,并且保护好工业园保留山体绿化及大面积水域等生态绿地。3.2 附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表 3.2-1)表 3.2-1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性质用地代号面积 (公顷)比例(%)备注1 居住用地 R79.5510.25 其中二类居住用地 R279.5510.25 其中中小学托幼 R229.381.21 2 公共设施用地 C22.582.91 其中行政办公用地 C13.110.40 商业金融业用地 C213.281.71 文化娱乐用地 C33.870.50 医疗卫生用地 C52.320.30 3 工业用地 M363.8246.86 其中一类工业用地 M1134.0817.27 二类工业用地 M2118.4915.26 三类工业用地 M3111.2514.33 4 仓储用地 W22.802.94 其中普通仓库用地 W122.802.94 5 道路广场用地 S140.9518.16 其中道路用地 S1136.6217.60 广场用地 S21.050.14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S33.280.42 6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16.712.15 其中供应设施用地 U14.160.54 其中供水用地 U111.200.15 供电用地 U122.960.38 交通设施用地 U29.301.20 其中货运交通用地 U227.280.94 其它交通设施用地 U292.020.26 邮电设施用地 U31.400.18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U41.850.24 其中粪便垃圾处理用地 U421.850.24 7 绿地 G129.9116.73 其中公共绿地 G131.294.03 其中公园 G1122.502.90 街头绿地 G128.801.13 生产防护绿地 G298.6212.70 总计 776.32100.00 3.3 本规划区共划分 174 个地块,地块的划分原则如下: 地块用地性质的完整性和相对单一性; 充分考虑各类项目建设的基本规模; 保证每一地块留有一边沿路; 考虑管理和招商的各种可能性。3.4 本片区位于攸县西郊,土地利用性质和强度的具体控制要求详见 。3.5 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表 3.5-1) 。3.6 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控制的基本要求为: 新区住宅建筑南北向平行布置的,间距不得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 1.1H;东西向平行布置的,间距不得小于较高建筑物高度的 0.9H。住宅建筑南北向垂直布置的,间距不得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 0.8H;东西向垂直布置的,间距不得小于较高建筑物高度的 0.7H。住宅建筑侧间距不得小于 6 米;两侧为高层建筑时,其侧间距不得小于 13 米。 多层公共建筑间距不得小于 1:0.8,侧间距不得小于 8 米,高层公共建筑的正面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物高度的 0.5 倍,侧间距不小于 9 米,侧面开窗时其间距不小于 13 米。 工业建筑间距必须满足消防要求,同时应考虑货物运输和装卸的要求。3.7 土地使用兼容性按下表执行,并由攸县规划局核定。在土地采用兼容性质后,原有各项配套指标应经过有关程序定期重新核定。攸县工业园土地使用相容性表土地分类 建筑分类 RCUGSR21R22C1C2C5 G11G12 住宅 中小学、托幼 单身宿舍 公寓 小区服务设施 小型农贸市场 邮电所 储蓄所 小型体育设施 小型文化设施 小型医疗卫生设施 小型商业服务设施 大型金融商贸设施 行政办公设施 商业写字楼 市级文化娱乐设施 医院 大型综合市场 小型仓库 市政公用设施 社会停车场注:为允许设置;为经批准后方可设置;其余为不允许设置4 道路交通规划4.1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4.1.1 道路系统功能构成及等级划分本规划区道路分为三个等级:工业园主干路(红线 46 米、40 米、36 米) 、工业园次干路(28 米) 和支路(20 米、16 米) 构成。快速路外环线穿过本区。4.1.2 路网结构工业园道路可概括为以工业园主干路为骨架的“三纵三横”的结构形式。三纵外环路(36 米) 、兴业路(40 米)和兴工路(46 米)三横攸衡路(40 米) 、新城路(红线 36 米,绿线 56 米)和工业路(36 米)工业园路网呈近似方格网状格局,园区主要通过攸衡路、新城路和工业路与主城区相连,方格网形状的布局形式既有利于工业园的土地利用规划,又保证工业园交通系统的通畅、安全。4.2 主要交叉口形式及其用地控制范围工业园内道路相交均采用平交形式,主干路相交时交叉口需展宽。主次干路交叉口均采用信号灯控制。4.3 道路竖向控制园区道路最高控制点标高为 99.00 米,最低控制点标高为 76.50 米,园区主干路纵坡控制在 0.2%-3% ,次干路控制在 0.3%-5% ,支路控制在 0.2%-6%,道路横坡在 1%-2%之间。4.4 公交停车港的布置要求:本规划区公交停车站台布置方式为沿人行道设置,公交车停靠时占用一车行道。公交站距为 500800 米。4.5 道路相关技术指标园区快速路网密度为 0.56 km/ k,主干路网密度为 1.63km/ k,园区次干路网密度为2.17km/ k,支路网密度为 2.86km/k 4.6 附“规划道路控制一览表” (表 4.6-1) 、 “规划路网密度一览表” (表 4.6-2) 、 “公共停车场规划一览表” (表 4.6-3)表 4.6-1 规划道路控制一览表序号道路名类别走向长度 (千米) 红线宽度(米)绿线宽度( 米)标准横断面备注1 外环路快速路南北向 4.4936360.0+4.5+3.5+2.0+16.0 +2.0+3.5+4.5+0.0 2 攸衡路主干道东西向 2.3940400.0+4.0+5.0+4.0+14.0 +4.0+5.0+4.0+0.0 3 新城路主干道东西向 2.42365610.0+7.5+21.0+7.5+10.0 4 工业路主干道东西向 2.3636360.0+4.5+3.5+2.0+16.0+2.0+3.5+4.5+0.0 4 兴业路主干道南北向 3.1740400.0+4.0+5.0+4.0+14.0 +4.0+5.0+4.0+0.0 6 兴工路主干道南北向 2.6746460.0+5.0+4.5+2.5+22.0 +2.5+4.5+5.0+0.0 7 兴旺路次干路南北向 3.6228280.0+4.0+20.0+4.0+0.0 8 商业路次干道东西向 2.3228280.0+4.0+20.0+4.0+0.0 9 禹王路次干道东西向 2.4228280.0+4.0+20.0+4.0+0.0 10 吉兴路次干道东西向 2.3628280.0+4.0+20.0+4.0+0.0 11 龙山路次干道南北向 4.1528280.0+4.0+20.0+4.0+0.0 12 内环路次干道南北向 2.4628280.0+4.0+20.0+4.0+0.0 13 南江路支路东西向 2.320200.0+4.0+12.0+4.0+0.0 14 支路一支路南北向 3.4220200.0+4.0+12.0+4.0+0.0 15 支路二支路南北向 1.7220200.0+4.0+12.0+4.0+0.0 16 支路三支路南北向 2.8620200.0+4.0+12.0+4.0+0.0 17 支路四支路南北向 2.6620200.0+4.0+12.0+4.0+0.0 18 支路五支路南北向 1.7520200.0+4.0+12.0+4.0+0.0 19 支路六支路东西向 0.4416160.0+3.0+10.0+3.0+0.0 20 支路七支路东西向 1.6820200.0+4.0+12.0+4.0+0.0 21 支路八支路东西向 0.7316160.0+3.0+10.0+3.0+0.0 22 支路九支路东西向 0.7316160.0+3.0+10.0+3.0+0.0 23 支路十支路东西向 0.216160.0+3.0+10.0+3.0+0.0 24 支路十一支路东西向 1.7116160.0+3.0+10.0+3.0+0.0 25 支路十二支路东西向 0.2516160.0+3.0+10.0+3.0+0.0 26 支路十三支路东西向 1.6116160.0+3.0+10.0+3.0+0.0 27 支路十四支路东西向 0.3416160.0+3.0+10.0+3.0+0.0 28 支路十五支路东西向 0.4720200.0+4.0+12.0+4.0+0.0 表 4.6-2 规划道路网密度一览表序号道路类别总长度(km )路网密度(km/k)备 注1 快速路 4.490.56 2 主干路 13.011.63 3 次干路 17.332.17 4 支 路 22.872.86 5 总 计 57.7014.43 表 4.6-3 公共停车场规划一览表序号名称用地面积()车位数(个)所在地块编号备注1 社会停车场一 4812137A-09 车位数按 35/车位计算2 社会停车场二 7211206A-253 社会停车场三 4983142B-354 社会停车场四 7606217C-115 社会停车场五 8188234C-486 总计 32800936 以上车位数按当量小汽车计算5 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5.1 本规划根据国家规范规则,按工业园人口及用地规模进行公共设施的配套。本规划区各类公共设施详见“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 (表 5.1-1) 。表 5.1-1 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数量(个) 建筑面积(m2/处) 所在地块1 幼儿园 31400B-06 B-31 D-352 小学 25600A-05 B-143 中学 1 D-364 医院 1 D-32 5 垃圾收集站 34150A-01 A-04 A-14 A-15 A-22 A-23 A-34 A-36 A-37 A-45 B-06 B-12 B-21 B-24 B-31 C-02 C-07 C-15 C-19 C-22 C-26 C-29 C-34 C-38 C-42 C-51 D-05 D-08 D-15 D-17 D-23 D-25 D-30 D-356 社会停车场 4 A-09 B-35 C-11 C-48 7 肉菜市场 4 A-06 B-03 B-33 D-358 居委会 230-50 B-31 D-359 派出所 2800 B-31 D-3510 公共厕所 730-60B-06 C-30 C-38 D-07 D-03 D-17 D-35 11 储蓄所 2150B-30 D-0712 门诊部 12500B-3713 文化活动中心 1 D-3314 变电站 3 A-33 C-06 C-3515 广场 1 D-0916 邮政所 3150B-03 B-37 D-3517 垃圾转运站 7 A-12 A-20 B-17 B-36 C-13 C-39 D-19 18 加油站 4 A- 08 B-23 C-24 D-2019 货运站场 1 A-1020 电信分局 1 D-3721 给水加压泵站 1 B-325.2 附“中小学规划一览表” (表 5.2-1) 。表 5.2-1 中小学规划一览表中小学规划一览表序号学校名称规模(班)用地面积()生均用地指标(/生)所在地块编号服务范围1 中学一 556064922.06D-36 主要服务于规划区南部区域2 小学一 181212413.47A-05 主要服务于规划区北部区域3 小学二 302098013.99B-14 主要服务于新城路与外环线交叉口周边地段总 计 483310413.79 6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6.1、给水规划6.1.1、水源及给水方案工业园近期以现有水厂为水源,分别从攸衡路、二环路引入进水管。远期因工业园距市区水厂较远,水压偏低,而且工业园位置处于洣水河下游,距县城污水处理厂较近,故新建水厂不符合实际要求。 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在新城路和二环路交叉处设置给水加压泵站进行二次加压, 供工业园大部分生活、生产、消防用水。6.1.2、用水量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及用地性质,得出各用地取水指标,算出最高日用水量为 8.33 万 m3/d。6.1.3.管网布置本工业园采用近远期相结合供水方式,管网环状布置。管径采用 DN100DN300 ,管道沿道路东南侧埋设;覆土深度由外部荷载,给水管 强度及管线交叉情况确定,一般街道为 0.8m1.0m ,人行道下 0.6m0.8m,管道材质选用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 沿主要干道,间距 120m 处布置 SS100 消火栓一个。6.2、污水工程规划6.2.1.排水体制规划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6.2.2.污水量工业用地的污水量按工业用地的日最高用水量(5.46 万 m3/d)的 80%计算,另外考虑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规划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 70%) ,园区工业污水量为 5.46 万 m3/d *80%*(1-70% )=1.31 万 m3/d。规划区污水除工业污水以外,其他的综合污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2.87 万 m3/d)的 80%计算,即 2.30 万 m3/d。6.2.3.管网布置根据工业园规划,依道路及地形特点,尽可能在路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沿道路东南侧埋设管道,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通过污水管排入洣水河,污水管道的出口位于桐坝电站下游的龙湖村口,在出水口上游 100 米,下游1000 米禁止设取水口。污水管道采用混凝土管或钢筋混凝土管。6.3、雨水工程规划根据规划的自然地形、地貌划分排水流域,将雨水分区排放,沿道路西北侧埋设管道,结合暗管、暗渠及盖板明渠方式,尽量利用地形,重力排入洣水河。雨水管道采用混凝土管或钢筋混凝土管。6.4、电力规划根据工业园区的用地性质确定其用电指标,测算出规划区内的用电负荷为 29.64 万kw,综合同时使用系数为 0.5,有功功率为 14.8 万 KW。根据工业园的用电负荷及实际情况,分别规划一座 220KV 变电站和两座 110KV 变电站,即新城路西北侧规划一座 220KV 变电站、新城路与兴旺路交叉处规划一座 110KV 变电站、吉兴路西南侧规划一座 110KV 变电站。另规划 5 座 10KV 开闭所用于提供工业园区内近远期的用电负荷。6.5、电信规划6.5.1、本规划采用直接接入市政电信网的方式布置电信网络,电信规划指标选取:a、 住宅: 80m2/对线b、 工业: 250 m2/对线c、 仓储: 200 m2/对线d、 公建: 80 m 2/对线6.5.2、邮政规划根据规划区内人口密度 0.8 万人/km2,则服务半径为 0.9km,确定规划邮政局所为 3处。6.5.3、有线电视采用有线电视和多媒体传输城市有线电视网络的全部频道、信号和信息。本规划区内是以生产一仓储一人居为一体的完善的体系,要求有完整的宽带网、电信、邮政、有线电视等服务体系。6.6、工业能源结构规划工业园能源结构以煤和电为主,拟规划煤所占比例控制在 50左右,电能源消耗控制在 38左右,燃气能源消耗均控制在 12左右。现状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为 1.352 吨标准煤,规划攸州工业园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 30,即万元产值能耗降低至 0.946 吨标准煤。6.7、环卫设施规划6.7.1 规划区共规划设置公共厕所 7 处,详细情况见“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 (表 5.1-1) ;规划垃圾转运站 7 处,分别位于 A-12、A-20 、B-17、B-36、 C-13、C-39 和 D-19 地块内。详见城市环卫设施规划一览表(表 6.71) 。6.7.2 附“城市环卫设施规划一览表” (表 6.71)表 6.81 城市环卫设施规划一览表类别序号名称用地面积() 所在地块编号备 注垃圾转运站 1 垃圾转运站一 436A-12 垃圾转运站 2 垃圾转运站二 9145A-20 垃圾转运站 3 垃圾转运站三 1692B-17 垃圾转运站 4 垃圾转运站四 641B-36 垃圾转运站 5 垃圾转运站五 410C-13 垃圾转运站 6 垃圾转运站六 568C-39 垃圾转运站 7 垃圾转运站七 5628D-19 总 计 18520 注:垃圾收集站、公共厕所等用地面积需求较小的项目附设在居住用地或公共设施用地内,不单独安排用地。6.8 城市防灾规划6.8.1 城市防灾标准与措施本园区防灾应加强人防工程规划管理,完善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并考虑防洪防涝设施建设。6.8.2 本园区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洪水位,设防标高为 76.20 米,规划区内应清除河道淤泥和障碍物,保证其泄洪能力。6.8.3 消防设施本次规划未设置消防站设施。城市给水规划应保证消防用水及设施需求,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 100mm。新建道路严格按照 120 米间距布置消火栓,改建道路按国家规范设置。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道路宽度超过 60 米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7 绿地系统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7.1 绿地系统布局形式7.1.1 规划区内的绿地主要由公园绿地、道路绿化、街头绿地及生产防护绿地、山体保留绿地等组成,并且园区内部绿地的建设与外围生态绿地保护有机结合。公园绿地:保留龙山水库及其周边部分山体绿地,保留禹王路与兴业路东北部的山体,并保留禹王路以南、二环线以西的绿地,配备一定数量的公共设施,建设成为工业区和居住区内的公园。道路绿化:沿新城路两厢各控制 10 米的绿化带,沿外环路两厢各控制 30 绿化带,并结合高压走廊生态绿地,形成完整的生态廊道系统。街头绿地:在攸衡路与兴业路交叉口以南规划街头绿地,在水渠两侧各控制 5 米绿化带,结合水渠规划街头绿地。生产防护绿地:保留白公塘及其周边山体绿地,保留规划区北部及东部部分山势较高的山地,结合高压走廊绿地,形成防护绿地系统。7.1.2 绿化树林配置遵循对比原则,高低搭配、点面结合,形成一个立体的绿化系统。7.2 城市绿地的控制要求及位置调整原则图纸所示的公共绿地在城市开发建设时不得侵占。若由于现实原因或特殊要求需改变部分绿地性质时,需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7.3 附“城市绿地规划一览表” (表 7.3-1)表 7.3-1 城市绿地规划一览表绿地系统规划情况一览表序号 名称用地面积(公顷)所在地块编号现状用地构成备注1 公园公园一 3.34D-03 山地减少工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公园二 16.33C-30 C-38 耕地、池塘及山地减少三类工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公园三 2.83B-09 B-11 池塘及山地居住区级综合性公园,为周边居民服务2 街头 绿地街头绿地一 0.68B-01 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二 0.19B-13 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三 0.02B-20 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四 0.28耕地、水渠及山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五 0.27山地、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六 0.33D-12 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七 0.34D-22 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八 0.23D-18 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九 0.72D-27 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十 0.39C-49 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十一 0.34C-45 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十二 0.14C-43 山地、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十三 0.26C-33 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十四 0.23C-28 山地、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十五 0.25C-20 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十六 0.18C-09 山地、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十七 0.22A-48 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十八 0.25A-42 山地、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十九 0.01C-13 山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二十 0.28A-38 山地、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街头绿地二十一 0.22C-17 水渠及耕地水渠及两侧控制绿地,局部地段硬化3 道路绿地 2.96 包括新城路和外环路两厢的绿化带山地、池塘和耕地减少噪音,美化道路景观4 生产防护绿地 98.62A-02 A-07 A-11 A-17 A-19 B-05 B-07 B-15 B-28 C-41 C-43 D-06 D-16 D-24 D-30 D-34 还包括高压走廊两侧防护绿地。 山地、耕地、池塘、园地及村镇建设用地需保留的山地和控制高压线走廊下用地,美化环境5 总计 129.91 7.4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7.4.1、环境空气质量保护规划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 ,本次规划将工业园全部划为二类环境质量功能分区。规划执行二级标准。7.4.2、声学环境保护规划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规划将工业园分为三个噪声控制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或商业中心区为二类噪声控制区,噪声控制标准为:昼间 60 分贝,夜间 50 分贝;工业区为三类噪声控制区,噪声控制标准为:昼间 65 分贝,夜间 55 分贝;新城路、二环路及外环路等交通性主干道两侧区域为四类噪声控制区,噪声控制标准为:昼间 70 分贝,夜间 55 分贝。7.4.3、水环境保护规划工业园总污水量为 3.61 万吨,所有污水均截流至规划的污水处理厂,采用生化二级处理法,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性污染物质(如 BOD) ,使废水排放达到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中的一级标准,并按照此标准执行。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90。7.4.4、固体废弃物处置目标一般固体废弃物实行控制区统一管理,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90%,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理率达到 100%,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 100%。7.4.5、产业发展环保政策(1)优先鼓励发展的产业、行业能耗低、用水少、污染轻、效益高的高层次、高起点、高技术和外向型的工业,如农副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2) 控制、发展的产业、行业有一定污染,但经治理能达到环境要求的;如生物医药业、食品工业、化工冶炼工业等。8 城市设计导则8.1 城市设计要素控制、引导原则与措施8.1.1 控制、引导原则注重建筑群等实体要素,完善本规划区城市轮廓线、空间开合度、韵律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7课 装扮美丽的花园教学设计 粤教版
- 人教版(2024)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 人教版(2024)七年级2025年10.1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教案配套
- 公司员工花名册
-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教案
-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6.学画思维导图 苏科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七章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吉林镇赉县鑫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体育教学设计(单杠和仰卧起坐)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案配套
- 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21实验与探究含解析
-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法竖式计算题100道及答案
-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 2024-2030年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DL∕T 1475-2015 电力安全工器具配置与存放技术要求
- 四川省泸州市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产褥期生活护理及月子餐制作含内容课件
- 投诉法官枉法裁判范本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正式版)G-B- 20052-2024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DLT 5285-2018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800mm以下)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