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鞘翅目12_第1页
实验四鞘翅目12_第2页
实验四鞘翅目12_第3页
实验四鞘翅目12_第4页
实验四鞘翅目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 鞘翅目 通称 甲虫 ,是昆虫纲中 最大的一目 。 体微小至大型, 体壁坚硬 。 复眼发达,一般无单眼。 触角一般 11节,形状多样。 不同类群变化很大,有线状、念珠状、锯齿状、栉齿状、 棍棒状、锤状、棒状、膝状、腮叶状等。 头 前口式或下口式,成、幼虫均为咀嚼式口器。 。 前翅坚硬、角质为鞘翅,后翅膜质 。 跗节数目变化很大, 多为 5节。 蛹 为离蛹 完全变态 。 幼虫寡足型或无足型,口器咀嚼式。蛹多为裸蛹。植食性、捕食性或腐食性。 植食、肉食、粪食类(金龟甲总科)分类 本目分三个亚目 : 管头亚目 Rhynchophora 肉食亚目 Adephaga捕食性食肉昆虫 多食亚目 Polyphaga 象甲科 Curculionidae 小蠹科 Scolytidae 虎甲科 Cicindelidae 与 步甲科 Carabidae 吉丁甲科 Buprestidae 与 叩头甲科 Elateridae 瓢甲科 Coccinellidae 天牛科 Cerambycidae 叶甲科 Chrysomelidae 金龟总科 Scarabaeoidea生物学特性n 完全变态 :卵、幼虫、蛹、成虫 4个虫态。 2. 芫菁为复变态 ,幼虫经历蛃型、蛴螬型和拟蛹几个时期。 n 世代 : 一般一年 1 4代,或数年 1代,仓库害虫几乎全年繁殖,少数天牛可生活 25 30年。n 多数以成虫越冬,少数以幼虫或卵越冬触角 不同类群中变化很大,有 线状 、 念珠状 、锯齿状 、 栉齿状 、 棍棒状 、 锤状 、 棒状 、膝状 、 腮叶状 等。在棒状触角中,末端膨大部分(棒节)的节数常作为关键特征。 足 一般为步行足。但由于生活习性不同,足功能和形态多变化。 金龟子 前足适于 开掘 ,生活于土壤中; 龙虱 和豉甲中、后足扁平而适于 游泳 ; 跳甲 后足腿节膨大,为 跳跃 足 跗节的节数、大小和形状是 重要分类特征。 有些甲虫倒数第二跗节非常小,倒数第 3节相对较大, U字 形,跗节数好象比实际少了 1节,若为 5节就称为 隐 5节 或拟 4节;若为 4节就称为隐 4节 或拟 3节。 芫菁、拟步甲 等跗式为 5-5-4,称为 异跗类 。 有的种类基跗节很小,只有当跗节角度合适时才能看见, ( 郭公虫科)翅 鞘翅缝 :鞘翅在中央相遇的直线,称为鞘翅缝。若翅尖分离,称为鞘翅末端分歧。 肩角: 鞘翅前侧角为肩角。若鞘翅在侧面突然向下弯曲,弯下的部分就称为缘折。 鞘翅形状、长短、质地等,是常用分类特征。翅面有时有沟、纹、斑纹、刻点等,用于分属、分种鞘翅 翅鞘翅通常在体背中央相遇成一直线,称为 鞘翅缝 。该缝可伸到鞘翅尖端,或者翅尖稍稍分离,这时称为 鞘翅末端分歧 。鞘翅的前侧角称为 肩角 。若鞘翅在侧面突然向下弯曲,弯下的部分就称为 缘折 。鞘翅的形状、长短、质地等,也是常用的分类特征。翅面有时有 沟、纹、刻点 等,在分属、分种上应用较多。腹部 第 1腹板 的形状是 分亚目 重要特征。 肉食亚目 :后足基节向后延伸,将第 1腹板切为两部分。 多食亚目中: 后足基节不把第 1腹板完全切开幼虫 幼虫寡足型 , 一般有胸足 3对,缺腹足 口器 幼虫、成虫都为咀嚼式 少种类具单眼。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幼虫分化出许多类型;根据形态和生活习性,大致可分以下 6类鞘翅目幼虫类型 ( 1) 蛃型 : 体壁坚硬,胸足发达、 5节,第 9腹节有尾突。行动活泼, 捕食性 ,如肉食亚目 瓢虫鞘翅目幼虫类型 ( 2) 金针虫型体壁坚韧,胸足不太发达,不太活泼。 植食性 ,生活于土壤内,叩 头甲科 。 鞘翅目幼虫类型 ( 3) 伪蠋型体壁柔软,胸足不发达,无腹足,不活泼, 食叶 。见于叶甲、皮蠹等鞘翅目幼虫类型 ( 4) 蛴螬型 体柔软,肥大而弯曲,呈 “ ” 字形,胸足退化,不善爬行,气门筛板状,生活于土壤内,金龟类幼虫。鞘翅目幼虫类型 ( 5) 象虫型体柔软、肥胖,近圆筒形,虫体弯曲,中部隆起,足退化,生活在隐敝环境中,见于象虫和豆象幼虫鞘翅目幼虫类型 ( 6) 无足型体细长、扁平,头小,足退化,在茎干内蛀隧道, 钻蛀型 害虫如天牛、吉丁虫和隐唇叩头虫等。 食性 甲 虫食性复杂: 1 植食性 :大多数甲虫为植食性,取食植物不同部位,叶甲吃叶 ,天牛蛀食 木质部 ,小蠹虫取食 形成层 ,蛴螬取食 根 ,豆象取食豆科 种子 ,皮蠹取食各种植物的 种子及其产品 。许多鞘翅目昆虫是农作物、果树、森林、储粮等的 重要害虫。 2 捕食性 :一部分甲虫为捕食性,如瓢虫捕食蚜虫,虎甲和步甲捕食小型昆虫,可由于 生物防治 。 3 腐食性:粪食性: 粪龟甲为粪食性,澳大利亚曾引入我国的神农粪 蜣解决草场被牛、羊粪便淹没而退化的问题,取得巨大成功。 尸食性 :埋葬虫为尸食性,埋葬鸟兽尸体。可帮助清 洁环境卫生。寄生性 :少数种类寄生性,如大花蚤幼虫寄生于蜚蠊体内或在蜂巢内营寄生生活。假死性 多数甲虫有 假死性 ,受惊时会立即收缩全部附肢,身体和足变得僵直而坠落到地面。 甲虫可利用这一习性躲避敌害。 采集标本和防治时, 振落法 就是利用甲虫的假死性。1.步甲科 Carabidae 体小至大型, 黑褐、黑色或古铜色,具金属光泽,少绒毛;触角着生于上颚基部与复眼之间,两触角间距大于上唇宽度, 肉食性 。如 金星步甲 。 步甲成虫捕食鞘翅目成虫特征 步甲科 头 窄于前胸; 前口式, 下颚无能动的齿; 鞘翅 表面具纵沟或刻点行。 后翅 常退化,不能飞,仅能在地面行走,故称为步甲 跗节 5-5-5式 幼虫 为典型的蛃型幼虫,黑色,足长,活跃,第 9节尾突发达鞘翅目成虫特征 拟步甲科 头前口式,前唇基明显; 触角棍棒状或丝状; 鞘翅有发达的假缘折,后翅退化; 前足基节窝闭式;跗节 5-5-4,爪不分叉; 幼虫细长,略呈圆筒形,形似金针虫 成虫 取 食植物种子、根、菌类等。在荒漠、砂丘、干燥地区常成群出现危害作物。 全世界 25000多种,我国 2000种黄粉虫、黑粉虫 等是重要的 仓库害虫。 鞘翅目成虫特征 虎甲科 身体 具金属光泽和鲜艳斑纹; 头 比前胸宽, 下口式 ; 下颚长,有 1能动的齿; 鞘翅 上无沟或刻点。 后翅 发达,能飞行。 幼虫 头和前胸大,第 5腹节背面突起上着生 1 3对倒钩,无尾突。 捕食小昆虫 。幼虫生活于土中隧道内,头在入口处,背钩防止捕食时被拖出。 跗节 5-5-5式 全世界约 2000种,我国 120余种,常见种有 中华虎甲腹部第一节腹板被后足基节窝分割为左右两半步甲:前口式,头较前胸狭窄,触角间距大于唇宽度。虎甲:下口式,头较前胸宽,触角间距小于上唇宽度。2.瓢甲科 Coccinellidae 体呈半球形或椭圆形,腹面扁平,背面拱起,形似瓢而得名。头小,后部隐藏于前胸背板之下 。 触角棒状 。跗节 “似为 3节 ”。 多数肉食性,成虫和幼虫都捕食蚜虫、蚧虫、粉虱、螨类等害虫 。如 澳洲瓢虫、七星瓢虫 ,少数植食性,如 二十八星瓢虫 。七星瓢虫肉食性二十八星瓢虫植食性肉食性七星瓢虫鞘翅目成虫特征 瓢甲 身体半球形,象一个倒转过来的圆瓢,腹面扁平; 分 肉食 (重要的天敌昆虫 7)和 植食 (多为害虫 11、 24,鞘翅多有绒毛)两种 触角短,棍棒状; 足跗节 为拟 3节。 幼虫 行动活泼, 蛃型 ,腹部末端尖削,体上生有很多带有刺毛的突起或分枝的毛状棘,有的附有白色蜡粉。 体半球形或卵园形,腹面平坦,背面拱起,前胸背板及鞘翅上有各种鲜艳的色斑;头小,隐于前胸背板下;触角棒状;跗节隐 4节。13.叶甲科 Chrysomelidae体小至中型, 成虫常具有金属光泽 。 触角丝状 ,一般短于体长之半,不着生在额的突起上。 复眼圆形 ,不环绕触角。跗节 “似为 4节 ”。 幼虫肥壮,具 3对胸足 。植食性。常见的有 恶性叶甲、泡桐叶甲 。杨叶甲榆蓝叶甲鞘翅目成虫特征 叶甲总科 跗节 5 5 5, 为 拟 4节; 外咽缝明显分离; 触角非棒状。 本总科的分类问题很多 ,究竟应分几科,目前意见还不完全一致。鞘翅目成虫特征 叶甲科 小至中型,椭圆形,体色鲜艳或有金属光泽。 触角短于体长之半 复眼圆形 幼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