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学实验室检查免疫学实验室检查1内容介绍 1.HIV实验室检查 2.梅毒实验室检查 3.丙肝实验室检查2简介简介艾滋病,医学全名为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 AIDS) ,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值得一提的是, 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 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为艾滋病病人。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不正当的性行为、吸毒和母婴遗传四种途径传播。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无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因此,艾滋病也被称为 “ 超级癌症 ” 和 “ 世纪杀手”3u 目前流行趋势u 从 1981年发现第一例病例起,至 2011年,已有超过 2500W人死于 HIV感染, 3400W人携带 /感染 HIV,年新增感染 HIV人数超过 250W,年死亡 170W。约97%的发病出现在中低收入国家,其中 15-24岁感染者约占总数的 39%。u 我国概况u 从 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 HIV病例起 ,截止 2013年 8月份,发现 HIV及其携带者超过 60W人,死亡超 12W人,近年 15至 24岁所占感染者比例逐年增加,同性恋之间感染所占比例也逐年上升,尤以男男性行为增加最为迅速, 50岁以上异性传播比例也有增长趋势。uHIV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中。故性接触(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介入性医疗操作等)和母婴垂直传播(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为其主要传播途径,正常的人际间交往如拥抱,共同用餐等不会传播 HIV 4HIV构造及其抗原构造及其抗原u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径约 120纳米,大致呈球形。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 gp120与 gp41; gp41是跨膜蛋白, gp120位于表面,并与 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向内是由蛋白 p17形成的球形基质( Matrix),以及蛋白 p24形成的半锥形衣壳( Capsid),衣壳在电镜下呈高电子密度。衣壳内含有病毒的 RNA基因组、酶(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以及其他来自宿主细胞的成分(如 tRNAlys3,作为逆转录的引物)。u gp120和 gp41构成感染因子主要结构。u HIV-1型与 HIV-2型区别在于含有 VPU基因, VPU基因为 HIV-1所特有,对 HIV的有效复制及病毒体的装配与成熟不可少。5艾滋病窗口期艾滋病窗口期u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血液中能够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段时间称为 “ 窗口期 ” 。u一般为 2周 3个月,有极少数人可长达 6个月。u在 “ 窗口期 ” 作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呈 “ 阴性 ” ,但是体内有病毒。u有较强的传染性,可以将病毒传播给他人。6艾滋病潜伏期艾滋病潜伏期u潜伏期:从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这段时间。艾滋病平均潜伏期为 7-10年。u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没有症状,体表外观等一般状况正常,与常人无异。对早期发现及预防造成很大困难。u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u有传染性,可以将病毒传播给他人。78HIV抗体检测抗体检测1.酶联免疫法( ELISA)可使用血液、唾液、尿液样品, ELISA多为单纯 HIV抗体检测试剂。 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可同时检测血液中 HIV-1P24抗原和 HIV-1/2抗体。 HIV抗原或抗体包被于固相载体,加入待检样品和酶标记的 HIV抗原或抗体,加底物显色,用酶标仪测定结果。有效试验的阴性和阳性对照必须符合试剂盒规定。 2.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这类试剂采用发光或荧光底物,既可检测抗体,也可联合检测抗原抗体。 HIV抗原或抗体包被于固相载体,加入待检样品和酶或荧光标记的 HIV抗原或抗体,加发光或荧光底物,用发光或荧光仪测定结果。有效试验的阴性和阳性对照必须符合试剂盒规定。 3.快速检测( RT)及其它抗体检测试验 免疫层析试验:以硝酸纤维膜为载体, HIV抗原线状固定在膜上,待检样品(血液或唾液)沿着固 相载体迁移,阳性结果在膜上抗原部位显示出有色条带。有效试验的质控带必须显色。其他还有免疫渗滤实验和凝胶凝集实验等。9HIV抗原检测抗原检测u 病原检测主要指用病毒分离培养、电镜形态观察、病毒抗原检测和基因测定等方法从宿主标本中直接检测病毒或病毒基因。由于前两种方法难度大,且需要特殊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因此仅抗原检测和RT-PCR(反转录 PCR)可用于临床诊断。u HIV-1P24抗原 检测可用于 HIV-1抗体不确定或窗口期的辅助诊断; HIV-1抗体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早期的辅助鉴别诊断; HIV-1抗原 /抗体 ELISA试剂检测呈阳性,但 HIV-1抗体确认阴性者的辅助诊断。P24抗原检测一般用 ELISA双抗体夹心法试剂u HIV核酸 检测可用于 HIV感染的辅助诊断、病程监控、指导治疗方案及疗效判定、预测疾病进展等。常用的 HIV病毒载量检测方法包括逆转录 PCR实验( RT-PCR)、核酸序列扩增实验( NASBA)、分支 DNA杂交实验( bDNA)以及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 。 10HIV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u 菌种的分类根据其危险性决定 (包括实验室感染的可能性,感染后发病的可能性,症状轻重及愈后情况,有无致命危险及有效的防止实验室感染方法,用一般的微生物操作方法能否防止实验室感染、我国有否此种菌种及曾否引起流行、人群免疫力等情况 )。依其危险程度的大小,我国的菌种分为四类。u 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可根据其易感程度分为四类,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属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u HIV抗体检测(包括筛查和确证实验)、抗原检测和相关的免疫学检测应在符合 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u HIV分离培养、浓缩、中和试验、细胞培养及研究工作及其它需要应用活病毒的研究工作,应在 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BSL-3)中进行。u HIV核酸提取和检测均应在符合 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u HIV病毒株应保存在符合 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BSL-3)要求的艾滋病实验室; HIV阳性样品,包括全血、血清、血桨和其他组织(液)、核酸提取物应保存在符合 BSL-2要求的艾滋病实验室。11二类生物安全实验室u 定义u 生物安全实验室( biosafety laboratory ), 也称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biosafety containment for laboratories), 是通过防护屏障和管理措施,能够避免或控制被操作的有害生物因子危害,达到生物安全要求的生物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u 二级实验室要求 :u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u 实验设施u 二级生物安全柜u 高压消毒锅u 普通冰箱u 恒温培养箱u 定时器u 冰冻离心机u 试管 试管架 移液管 无菌吸管 痰盒等等u 实验室安全制度u 准入制度u 个人防护制度u 标本接收制度u 废弃物处理制度12u 准入制度要点准入制度要点l 实验室应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并强化 “普遍性防护原则 ”安全意识,所有的血液、未固定的组织和组织液样品,均应视为有潜在的传染性,都应以安全的方式进行操作。所有管理和检测人员都应接受省级以上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主持的安全培训,包括上岗前培训和复训,并接受管理人员的监督。l 必须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清楚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通过考核等方式确认他们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后方可单独工作。l 必须对新调入人员、外来合作、进修和学习的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方可进入实验室。l 生物安全培训和监督应有客观详实的记录。l 实验室主任应详细了解所有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背景、特长、性格特点等。要根据人员特点、工作种类、所涉及的生物材料合理安排工作区域,要定期对实验室环境进行安全检查。u 个人防护制度要点l 鉴于我国性病 /结核病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实验工作内容 ,感染控制的原理 ,个人防护为是最重要的 ,也是最后一道防护屏障 ,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l 穿戴顺序 :口罩 ,帽子 ,防护服 ,护目镜 ,鞋套 ,双层手套; l 脱下顺序 :外层手套 ,护目镜 ,防护服 ,内层手套 ,帽子 ,鞋套 ,口 罩罩l 防护用品使用后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做废弃处置防护用品使用后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做废弃处置l 遇有手部皮肤有开放性伤口及其他不适于工作的情况,应暂停工作。l 皮肤的微小伤口、擦伤、皲裂等,应用防水敷料严密覆盖。l 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 HIV抗体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应接种乙肝疫苗。应每年对工作人员采血检测 HIV抗体,血清应长期保留。l 进实验室工作前要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l 严禁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l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防护服被污染应立即更换,如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换上新手套。不能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13实验室应设置应急 冲洗眼睛装置。u 意外事故处理l 发生意外事故时,应针对事故的类型立即进行紧急处理,主要包括:l 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应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 70%乙醇或其它 消毒剂消毒伤口。l 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如 70%乙醇或其它皮肤消毒剂。l 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污染部位。l 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l 污染物泼溅:小范围污染物泼溅,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和清洗。发生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l 发生空气污染时,可采用低温蒸汽甲醛气体对空气进行消毒,但甲醛有致癌作用,不宜用于生物安全柜和实验室的常规空气消毒。l 如果发生重大泼溅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l 从污染处疏散人员,但要防止污染扩散;l 控制污染扩散,锁门并禁止人员进入;l 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安全负责人等,查清情况,确定消毒处理的程序 。14u 标本接受制度要点l 检测方法不同,要求的标本不同 全血、血清、血浆、唾液、尿液 以及 DBS样品可用于 HIV抗体检测。 抗凝全血 可用于 CD4+和 CD8+T淋巴细胞测定。 血浆可用于 HIV-1病毒载量、基因型及耐药检测。 DBS样品可用于 HIV-1基因型及耐药检测。 全血、血浆、淋巴细胞富集液、外周血淋巴细胞( PBMC)及 DBS(干血斑样品)样品可用于 HIV核酸的定性检测。 PBMC、全血、淋巴细胞富集液 等可用于 HIV-1分离培养。l 样品的编码和记录 应制定样品编码的标准操作程序( SOP),规定样品编码的原则和方法,为样品制定唯一性编码(编号),保证其唯一性。 采血前,先对装有样品的离心管或滤纸进行标记,核对后编码。要将标签贴在试管的侧面,最好使用预先印制好的、专门用于冷冻储存的耐低温标签。 应使用专门的样品记录本或登记表记录样品,同时录入电脑保存。l 样品保存 用于抗体和抗原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短期( 1周)内进行检测的可存放于 2 8 , 一周以上应存放于 -20 以下。 用于核酸检测的血浆和血细胞样品 4天内进行检测的可存放于 4 , 3个月以内应存放于 -20 以下。 3个月以上应置于 -70 以下。 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检测的筛查阳性样品应及时送确证实验室,筛查阴性样品,可根据具体需要决定保存时间,建议至少保存 1 2个月。特殊用途或专项项目的样品根据具体要求确定保存时间。 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收到的筛查阳性样品,无论确证结果如何,均应将剩余的样品保存至少 10年,特殊用途或专项项目的样品根据具体要求确定保存时间。15u 废弃物处理制度要点 应按照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 GB 19489-2004)和 消毒技术规范( 2002年版) 处置实验室废弃物。 艾滋病实验室产生的所有废弃物,包括不再需要的样品、培养物和其它物品,均应视为感染性废弃物,应置于专用的密封防漏容器中,安全运至消毒室,经高压消毒后再进行处理或废弃。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物品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废弃物缸: 5000mg/L 次氯酸钠。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和仪器表面: 75%乙醇。溢出物: 5000mg/L次氯酸钠。污染的台面和器具: 2000mg/L 次氯酸钠 ,也可以用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器械可用2%戊二醛消毒。u 物理消毒法高压蒸汽消毒, 121 ,保持 15 20min; 干燥空气烘箱消毒(干烤消毒), 140 ,保持 2 3h。1617HIV孕妇检测流层孕妇检测流层18VCT的替代策略的替代策略19HIV感染孕妇所生儿童感染孕妇所生儿童20筛查实验室的一些工作要点筛查实验室的一些工作要点 做为筛查实验室,应有 2种方法不同但性能均符合要求的 HIV抗体检测试剂备用。 试剂间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应有区别(不一定两者均要达到很高的标准,不现实)以便进行复检时互为补充。 质控样品检测关系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应严格执行,使 HIV筛查工作质量能有保证。 科室的应养成生物安全观念,注意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的位置,在各区的行为均应遵守实验室 SOP中的规范。 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工作,记录的目的是保证实验室工作的可溯源性,也是保证实验室自身工作质量的可靠性的唯一证据。21梅毒实验室检查梅毒实验室检查 梅毒螺旋体,属于密螺旋体属,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Treponema pallidum subspecies pallidum)苍白亚种 梅毒苍白螺旋体 地方亚种 地方性梅毒极细亚种 雅司病密螺旋体属品他螺旋体 品他病22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23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染途径未经治疗的患者在感染后的 1年内最具有传染性,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到感染后 2年,通过性接触一般无传染性。 母婴传播在妊娠 7周时,梅毒螺旋体即可通过胎盘传染未经治疗者,虽已无性传播(病期 2年),但妊娠时仍可传染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 输血传染 间接传播:日常用品、接吻、哺乳、医疗器械等途径(接触部位附有梅毒螺旋体) 。24梅毒的分期梅毒的分期25梅毒的诊断梅毒的诊断 梅毒的诊断 早期梅毒(一期、二期和早期隐性梅毒)和晚期梅毒(三期和晚期隐性梅毒) 必须依靠病史、症状及实验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 结果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26梅毒血清学检测分类梅毒血清学检测分类1.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非特异性梅毒抗体)2.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特异性梅毒抗体)27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水工程施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财经大学《系统理论数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腾讯战略投资》课件
- 2025海鲜供货合同
- 2025至2031年中国化纤纺织原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尔夫发球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钢槽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线缆外护层开剥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糖果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罩棚吊顶喷漆施工方案
- GB/T 31539-2015结构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型材
-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 汽车吊起重吊装方案-
- 阴囊疾病超声诊断课件
- 最新体检信息系统课件
-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 信用修复授权委托书
- 危大工程验收记录表(脚手架工程)
- X射线光电子能谱-avantage课件
- 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检查内容的内部审核检查表【含检查内容】
- 面试人员测评打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