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LY/T 2244.3-2014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技术导则 第3部分:景观保护》是针对自然保护区中景观保护效果进行评价的技术文件。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景观保护成效评估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及程序,适用于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区的景观保护状况评价工作。

在目的上,该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景观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它强调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基础,综合考虑自然保护区内外因素的影响,实现对景观资源的全面保护。

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持续改进四个方面。其中,“整体性”指的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将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对待;“科学性”要求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来进行评估;“可操作性”意味着所提出的方法和技术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而“持续改进”则是指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和完善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涵盖了景观结构完整性、景观过程连续性以及景观功能稳定性三个维度。具体来说,结构完整性关注的是不同类型生境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空间分布情况;过程连续性考察的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自然过程是否顺畅无阻;功能稳定性则衡量了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其恢复力。

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调查、遥感监测、模型模拟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现场调查可以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支持;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大范围内的变化趋势;而模型模拟则有助于深入理解复杂系统内部机制并预测未来发展态势。

最后,在程序方面,该标准建议按照准备阶段(确定目标、组建团队)、实施阶段(收集信息、开展研究)以及总结阶段(撰写报告、提出建议)这样一个流程来进行。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要求,确保整个评估过程有序高效地推进。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4-08-21 颁布
  • 2014-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LY∕T 2244.3-2014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技术导则 第3部分:景观保护_第1页
LY∕T 2244.3-2014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技术导则 第3部分:景观保护_第2页
LY∕T 2244.3-2014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技术导则 第3部分:景观保护_第3页
LY∕T 2244.3-2014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技术导则 第3部分:景观保护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LY∕T 2244.3-2014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技术导则 第3部分:景观保护-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6502040 B65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24432014 .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技术导则 第3部分 景观保护 : Technicalguidelinesforassessingconservationefficiencyofnaturereserves Part3 Landscaeconservation : p2014-08-21发布 2014-12-01实施 国 家 林 业 局 发 布 LY/T224432014 . 目 次 前言 范围1 1 规范性引用文件2 1 术语和定义3 1 评估原则4 1 景观分类体系5 2 数据来源及处理6 5 评估指标及计算方法7 6 评估结果及评估报告8 10 附录 资料性附录 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的释义 A ( ) 12 附录 规范性附录 汇总统计表 B ( ) 17 附录 规范性附录 评估报告提纲 C ( ) 22 参考文献 24 LY/T224432014 . 前 言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技术导则 分为如下 部分 LY/T2244 4 : 第 部分 野生植物保护 1 : ; 第 部分 植被保护 2 : ; 第 部分 景观保护 3 : ; 第 部分 野生动物保护 4 : 。 本部分为 的第 部分 LY/T2244 3 。 本部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部分由北京林业大学提出 。 本部分由国家林业局归口 。 本部分起草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 : 、 、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崔国发 张建亮 刘方正 郑姚闽 张晓丽 李忠 郭红燕 : 、 、 、 、 、 、 。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 LY/T224432014 .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技术导则 第3部分 景观保护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成效的评估原则 景观分类体系 数据来源及处理 评估指标及 、 、 , 计算方法 评估结果以及评估报告格式 、 。 本部分适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和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成效的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 GB/T203992006 自然保护区名词术语 LY/T16852007 用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 卫星影像处理与应用技术规程 LY/T18352009 SPOT-5 森林资源调查卫星遥感影像图制作技术规程 LY/T19542011 3 术语和定义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LY/T16852007 。31 . 景观 landscape 一定区域内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组合 包括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两类 , 。32 . 保护性景观 protectedlandscape 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景观类型 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生境 , 。33 . 人工干扰性景观 anthropogenicinterferencelandscape 对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生境造成干扰和破坏的人工景观类型 。34 . 景观保护成效 landscapeconservationefficiency 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管理 自然保护区中保护性景观和人工干扰性景观的变化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