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说课PPT课件_第1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说课PPT课件_第2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说课PPT课件_第3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说课PPT课件_第4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说课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说课人:刘建英深圳市高级中学,人教版 必修2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1,说课环节,一、教材分析及教材处理,二、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设计,三、学习内容分析,四、学情分析,五、教学目标设计,六、教学重点难点,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2,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及教材处理,教材处理,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包含乙酸和乙醇,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2第三章 有 机化合物中第三节的内容。乙酸和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 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碳的成键特点和烃的结构与性质,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又可以通过本节两种烃的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学习模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后面烃的衍生物和选修5打好方法论基础。,本节课安排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乙醇,第二课时乙酸。,3,二、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设计,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设计,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根据学习科学的理解性学习精神,帮助学生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促进学生的深层理解。 同时,“教、学、评”一体化,将教学评价贯穿在教与学的每个环节中,及时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4-6人一组,小组合作学习,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选择运用证据推理、模型建构、科学探究、微观分析或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细节学习。,4,三、学习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包含乙醇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结构的探究,需要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相结合,使学生了解结构的认知过程; 性质的学习,需要科学的实验探究与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建构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用途的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恰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5,四、学情分析,知识基础,1、学生通过生活常识和初中化学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乙醇的部分用途。 2、学生已经学习了烃的结构及性质,了解了探究有机物结构的基本过程与方法,知道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乙烷的结构,并对“结构性质”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基础,1、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眼、动手能力。 2、针对市重点学校学生的特点,在乙醇的结构和氧化反应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大多数能够理解并结合实验得出反应的断键特点。,6,五、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2)掌握乙醇的组成和结构,掌握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相结合的方法;(3)掌握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氧化反应,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探究的能力,从定性探究到定量探究、从宏观辨识到微观分析;(4)掌握官能团的概念,掌握“(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学习模式。,7,五、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与方法,(1)结合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提取信息、总结乙醇的相关物理性质,并通过练习反馈,诊断学生根据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证据推理、模型制作、实验探究和微观分析,让学生认识乙醇的结构和相关化学性质;通过点评,诊断学生证据推理能力(视角水平、内涵水平)、实验探究水平(定性水平、定量水平)、分析水平(宏观视角、微观视角);(3)乙醇的用途穿插在相应环节学习,多元情境中的学习,既可以巩固相应性质,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多元、立体的认知;通过生活中的运用点评,诊断学生学科价值观的发展水平。,8,五、教学目标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善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并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模型制作、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精神,以及要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并培养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9,六、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和结构;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和乙醇的氧化反应。,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10,情境线,问题线,方法线,素养线,诗词大会,乙醇物理性质有哪些?,乙醇分子组成和结构是什么?,乙醇如何与金属钠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有哪些?,结构决定性质,乙醇的用途有哪些?,性质反映结构,喝酒这事儿,性质决定用途,归纳总结,实验推理、对比分析、猜想建构模型,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化学联系社会,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七、教学过程,归纳总结、抽象表征、巩固提升,11,?牧童遥指杏花村。,【问题一】乙醇物理性质有哪些?,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诗词大会”,,独酌无相亲。,借问酒家何处有,,青春作伴好还乡。,明月几时有? 。,,人生几何。,何以解忧, 。,,西出阳关无故人。,,欲饮琵琶马上催。,花间一壶酒,白日放歌须纵酒,把酒问青天,对酒当歌,唯有杜康,劝君更尽一杯酒,葡萄美酒夜光杯,12,【问题一】乙醇物理性质有哪些?,七、教学过程,【问题分解与思考】1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根据观察和生活常识,你可以总结出乙醇都具有哪些性质呢?(观察乙醇),【学生讨论】(组内讨论,展示后,组间补充完善)【投影】一、物理性质:乙醇是一种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跟水以任意比互溶,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俗名酒精。,【课堂练习】1、实验室要从溴水中萃取溴,下列试剂中,哪些可以用来做萃取剂( )A.四氯化碳 B.环己烯 C.乙醇 D.环己烷,【社会连线】医用酒精是 的乙醇溶液?(联系生活常识),【问题思考】检验乙醇中是否有水,可以用试剂 。(联系已有知识),75%,无水硫酸铜,AD,(说明:从社会连线到课堂练习,多元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全面的认知乙醇的物理性质),13,【问题二】乙醇分子组成和结构是什么?,七、教学过程,【过渡导入】“结构决定性质”,要想深入学习乙醇的性质,就要先了解乙醇的结构。【问题分解与思考】,(说明:1、通过问题分解与引导,可以带领学生体会有机物结构探究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有利于学生建构深层理解; 2、最后的验证,根据教材安排,学生只能通过实验验证的方法,这要结合问题三才能更好的解决。),引导学生找出完成,14,【问题三】乙醇如何与金属钠反应?,七、教学过程,【过渡导入】“性质反映结构”,要想最终确定乙醇的结构,可以通过性质来验证。首先来探究一下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实验3-2】(课本P73页)(学生实验,定性判断,完成表格),【问题分解与思考】如何借助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确当乙醇的结构呢?试推理猜想:,学生完成表格内容,引导学生完成推理猜想,15,【问题三】乙醇如何与金属钠反应?,七、教学过程,【实验设计与讨论】(引导小组讨论设计定量测定乙醇中活性氢的实验方案,组间展示交流,探讨实验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完善方案)(锻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思考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问题思考】已测得:2.3g 乙醇参加反应,把量筒中的水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为560mL。请通过计算确定乙醇的结构。(说明:由于本节学习目标以及气体体积的换算对学生的难度,所以,给出数据让学生进行计算),【结论】1mol 乙醇反应生成1/2molH2。所以,乙醇的结构为:,模型:,(说明:乙醇的结构最终确定),16,【问题三】乙醇如何与金属钠反应?,七、教学过程,【问题分解与思考】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由宏观辨识到微观探析,认识反应的实质)【投影】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的方程式:2Na2CH3CH2OH2CH3CH2ONaH2,【分析归纳】与钠反应的为OH,氢氧键断键。并且,OH1/2H2(引导学生分析,从定性到定量)【结论】像OH这种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常见官能团有:碳碳双键、X、OH、NO2等。(引导总结)(通过与氢氧根对比,强化对羟基的认识),【问题分解与思考】硫酸、水、乙醇中都含有OH,它们与金属钠反应的快慢是怎样的?为什么?,引入官能团的概念,【视频】(稀硫酸、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对比视频)(引导观察对比实验特点),引入学生归纳出,(说明:经过对比,学生对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实质就会有更深入的认识),17,【问题四】乙醇的氧化反应有哪些?,七、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中国酒文化由来已久,对于“喝酒这事儿”你了解多少?【问题分解与思考】这是纵横四海中周润发喷火的场景,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讨论】可燃性、挥发性(组内讨论,展示后,组间补充完善),【投影】1、燃烧完全氧化:,【追问】乙醇断键情况?(认识反应实质)【学生讨论】完全断键。,18,【问题四】乙醇的氧化反应有哪些?,七、教学过程,【问题分解与思考】有人喝酒脸红,有人喝酒脸白,你觉得哪种人能喝?不管是哪种人,又总有人说“没事,酒量是练出来的”,你相信吗?,【社会连线】【投影情境素材】乙醇的代谢过程:乙醇通过血液流到肝脏后,首先被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氧化为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进一步催化为乙酸。人体内若是具备这两种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中枢神经就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因而即使喝了一定量的酒后,也行若无事。在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大部分人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乙醛分解较慢,在体内存留时间较长,而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会引起脸色泛红甚至身上皮肤潮红等现象,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上脸”。当然,也有很少部分人缺少乙醇脱氢酶,使乙醇分解较慢,乙醇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在体内积累,有可能引发酒精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给出情境素材,学生阅读),【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的讨论,认识饮酒与健康的关系),19,【问题四】乙醇的氧化反应有哪些?,七、教学过程,【问题思考】在实验室,我们如何来实现乙醇转化为乙醛呢?【实验3-3】(课本P74页)(学生小组实验探究,完成实验记录),【问题思考】1、铜丝的作用?2、反应的机理是什么?(由宏观辨识到微观探析,认识反应的实质)【学生讨论分析】催化剂。催化剂还可以是Ag。(引导学生完成)乙醇断键机理:,(说明:难点,需要更多的分析引导),【投影】2、催化氧化部分氧化:,引导学生完成表格内容,20,【问题四】乙醇的氧化反应有哪些?,七、教学过程,【问题分解与思考】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你知道交警是怎么检查酒驾的吗?,【实验连线】(学生实验,验证乙醇与强氧化剂的作用),引导学生完成表格内容,【投影】3、被强氧化剂氧化为酸:,强氧化剂,【投影】酒精的快速检测:让驾车人呼出的气体接触载有经过硫酸酸化处理的氧化剂重铬酸钾的硅胶,可测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乙醇及乙醇含量的高低。,21,【问题五】乙醇的用途有哪些?,七、教学过程,【过渡导入】“性质决定用途”,请结合乙醇的性质和生活常识,总结乙醇的用途。【学生讨论总结】杀菌消毒、做燃料、乙醇汽油、有机溶剂、做饮料等。,22,七、教学过程,【课堂归纳总结与抽象表征】,(说明: 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模式,对问题建构更深入的理解),思路:方法:,测元素组成,测最简式,测分子式,猜测可能结构,确定结构,燃烧法,李比希氧化产物吸收法,求相对分子质量,依据碳成键特点,实验验证,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组成(结构),性质,用途,一、研究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思路、方法:,二、有机物学习的模式:,决定,决定,反映,反映,三、有机物性质学习的方法:,23,七、教学过程,【课堂练习】,2、等量的乙醇、乙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