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及其解决机制-硕士毕业论文_第1页
论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及其解决机制-硕士毕业论文_第2页
论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及其解决机制-硕士毕业论文_第3页
论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及其解决机制-硕士毕业论文_第4页
论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及其解决机制-硕士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域名作为 互联网每一个独立主机的标示,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 统的商务模式逐渐被电子商务所取代,域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所凸显出来的 商业价值不断被人所关注。但是作为后起之秀的域名发展与商标在现实中发生了 诸多纠纷。由于,法律具有滞后性,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机制解决域名与 商标的权利冲突,故而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研究和解决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 文从基本理论出发对域名的性质及域名与商标权利冲突的形成原因,结合司法实 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该部分主要对域名的基本问题及域名的法律属性,进行了介绍。域名是互联网中网络用户的名称和地址, 其作用除了具备技术性外,同时还有标识性的作用。域名与商标有本质的不同,但是,域名具备了知识产权客体的属性,它独立于人身权、物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种 新的权利客体,即域名权。域名权与知识产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把它纳入知 识产权来保护域名所有人的权益,笔者认为是可以的。 第二部分,该部分主要分析了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原因、类型。在原因方面,外因主要是由于域名注册制度,缺乏 实质审查;域名抢注,商标被淡化等问题,没有相应的制裁制度所造成的。内因主要是由于域名和商标都具有标识作用,两者的地域性不同。通过分析域名与商标 冲突的三种类型,使域名与商标之间的权利冲突更加清晰,能更好的保护两者的利益。 第三部分,该部分是国内外解决域名与商标冲突的立法例。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四个发达国家的对比,尤 其详细分析美国的联邦商标淡化法和反网络侵占消费者保护法 ,为我国调整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方面的立法提供了借鉴。 第四部分,提出了解决我国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法律对策,通过对现行我国域名注册制度及司法途径解决域名与商 标的权利冲突的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域名注册制度及进一步确定侵权 和不正当竞争构成的要件,以便发生冲突时选择合适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关键词:域名权;商标权;权利冲突 s by of of as of it in is no of of of of of in In of of of to of is n of is in as is in it of it is a of It so is to it to of In of of to of or is of is of is no of is of of or it of be of In a of of at of s of by a ct aw of of of of of s aw In of of of be of by of of to of of is to to of 录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域名的概念及法律地位 . 1 名的渊源及概念 . 1 名的渊源 . 1 名的概念 . 1 名的结构 . 1 名的法律属性 . 2 名是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 . 3 名非独立的知识产权 . 3 2 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原因及类型 . 6 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产生原因 . 6 部原因 . 6 部原因 . 6 名与商标的权利产生冲突的类型 . 7 名侵犯商标权 . 7 标反向侵夺域名 . 9 名不侵犯商标权 . 10 3 国内外调整域名与商标冲突的立法例 . 13 国 . 13 联邦商标反淡化法 . 13 反网络侵占消费者保护法 . 13 本 . 14 国 . 15 商标法 . 15 反不正当竞争法 . 15 德国民法典 . 15 国 . 16 国 . 16 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 16 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 . 17 V 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域名注册及纠纷的相关规制 . 17 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 18 4 解决我国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的建议 . 19 国司法途径解决域名与商标权冲突存在的主要问题 . 19 商标法现行规定难以直接对域名纠纷予以调整 . 19 反不正当竞争法不足以解决域名与商标权利冲突 . 19 判标准不统一 . 19 决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所应遵循的原则 . 20 名与商标不应随意扩大保护原则 . 20 名商标特别保护原则 . 20 护在先权利原则 . 21 利独立原则 . 22 决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的具体建议 . 22 行实质性的审查制度 . 22 立域名分类注册制度 . 22 立域名注册检索制度 . 23 域名作为一项民事权利来保护 . 23 5 结 语 . 24 致 谢 . 25 参考文献 . 26 1 1 域名的概念及法律地位 名的渊源及概念 名的渊源 每一个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都有一个且是唯一的身份标识,有了该标识,互联网的其他计算机可以方便的找到和识 别自己。支配计算机身份识别码的网络规范被称为“国际互联网协议” ,即 互联网上,每一台计算机都被称作主机,每一个主机都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地址,称为“互联网协议地址” ,即 址。 “互联网协议地址是以四组用圆点隔开的阿拉伯数 字,其每一组由阿拉伯数字 0分别对应 8 位二进制代码; 四组最多为 12 位阿拉伯数字,对应于 32 位二进制代码” 。1但是,这四组数字组成的 址很难被人们记忆,不利于网站的推广,由此人们又设计一种 更为人们记忆的网址,该网址就是由域名组成的。然而这种地址和 址一样是一一对应的,因此互联网中的每一台计算机的名称都是唯一的。 万维网是英特网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链接在一个超文本格式里的内容所组成。浏览者要想获得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必 须在本地计算机上启动一个程序,通常是网络浏览器,并键入网址。网址被称为是“全球资源定位器” ( ,由一个“通讯协议” (它告诉网络浏览器远程传递的信息应当如何进行转换)和域名组成。 名的概念 域名是指由任何域名注册员、域名登记机 构或其他域名注册机构注册或分配的任何包括文字与数字的名称,作为互联网络之上的电子地址的一部分。2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将其定义为, “域名是指互联网络上标识和定位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式的字符标识,与该计算机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址)相对应” 。 中国司法界认为,域名是互联网上用户在 网络中的名称和地址,域名具有技术性和标识性两方面的功能。技术功能, 是指引域名注册人在网络上的地址;识别功能,是指域名注册人在互联网上代表自己的标志。3因此,域名定义涉及两个关键词“ 址” 、 “标识” 。 名的结构 顶级域名 域名有不同层次,从右往左读分别为顶级 域名,二级域名,服务商和超文本传输协议标志。顶级域名分为三类: 1)国家顶级域名( 。用国家或地区的英文名称缩写两位组成,如中国为“ ;日本为“ 。 2 2)专用顶级域名。如“ 际联盟、国际组织可以在 “ 络管理、服务机构等。 3)通用顶级域名( 。指任何国家、组织和个人均可注册使用,如“ 表商业团体和组织; “ 表教育学术及研究机构等。 二级域名 二级域名是指除顶级域名外,由域名注册 人根据自身的需要并能体现注册人的个性的网上标识。商业组织一般都使用 自己的商标、商号或其他商业标志作为自己的二级域名,如“ 。二级域名由字母、数字或字母数字组成(随着中文域名系统的发展,中文也可以成为二级域名) 。然而,商业组织将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标识作为域名,域名注册管理机 构对所申请的域名进行审查时,都要求域名应该由规范性词汇组成,然而,规范 性词汇是有限的,这样限制了域名的数量。于是就出现了三级、四级域名。除了 表示注册人类别和功能的二级域名外,其他二级、三级域名是由域名注册人设计 体现使用者的特殊性,并据以同其他人的域名相区别的字符串,称之为核心域名。例如 :个域名中 顶级域名, 二级域名 ;而在 个域名中, 顶级域名, 二级域名, 三级域名。其中 别是由域名注册人自己设计的区别于其他使用者的标识,属于核心域名。 由此,可以得出不管是二级域名还是三级 域名,都是商业组织代表,起到的是标识作用,只不过这种标识作用主要发 挥在互联网上,且在互联网上只能有一个且是不相同的标识,这充分体现了域名的唯一性。 名的法律属性 域名是网络发展的产物,在电子商务背景 下域名功能得到扩张,体现了其较高的商业价值。但对这一新时代的产物 ,网络上的域名应当作何法律评价;即域名的法律属性,法律地位究竟如何,有何等 权利,其权利又是何等属性等,这些具有理论性和现实性的问题值得研究者不断 的探索和研究。实践中,由于解决域名纠纷的相关法案并没有明确域名的法律属 性如何,各自为政,匆忙下判。此举造成了域名纠纷司法决断的不统一,更有甚 者相互冲突,有的甚至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增添了新的不公平,由此在一 定程度上背离了诉讼目的。因此,研究域名的法律地位颇具现实意义。事实上, 域名只有在被认知和明确其法律属性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解决有关域名的法律纠纷问题。 理论界,实务界对域名的法律属性的研究 十分活跃,对域名的法律属性的探讨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没用统 一的定论,但理论学术界大致有两种观点: 3 名是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 学术界、实务界有不少肯定了域名的知识 产权属性,他们一般都肯定域名的法律地位及其与知识产权之间存在某种联 系,现在都一致认为域名具有知识产权的特征,其本质两者都具有价值,且都应受法律保护。 首先,域名是智力劳动成果。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利,是智力 成果的一种体现,而域名同样也经过人的设计、创意和构思而产生的并且具 有新颖性。商业组织或个人在申请注册域名前就结合自己的商品和服务的特性构 思并设计出能够体现其个性的“网络标识”即:域名。有的域名是直接将企业原 有的商标或标识作为域名,由于商标或标识本身就是受法律保护的智力成果,将 其转化为域名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变化,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随着电子商务的发 展,域名在互联网标识作用越来越受到商业组织的重视,如何发挥域名的标识作 用,设计一款耳目一新的域名,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域名的构成不是简单的 字母数字组合,而是智力劳动成果的体现。 其次、域名具有知识产权的特征。 知识产权的三大特征“专有性” 、 “地域性” 、 “时间性” ,域名恰恰同时具备前述三个特征。域名作为网络标识,就决定 了它的唯一性,只有这样才能被准确识别,同时这也是网络技术的必然要求,即 使在不同的顶级域名下不会出现两个相同的域名,计算具有强大的识别能力,细 微的差别也能被识别出来。也就是说,一个域名被注册,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再注 册与其相同的域名。因此,域名的专有性极强。在理解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上 ,常常认为地域一般限于国界或地区,随着地球村概念的出现,世界各国在保护传统知识产权合作越来越密切,如专利、商标,在一定程度可以说它们受全球性保 护。域名一旦被注册其发挥的标识作用是在互联网上,而在当今世界,互联网基 本上普及到世界各地,因此,域名的地域性体现在互联网中,即有互联网的地方 域名就延伸到那。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是指受保护知识产权客体在一定期限受法律 保护,超期就成为公共资源,不在受法律保护。而对于域名来讲,注册域名实行 年检制度,也就是,域名是按期缴纳年费,域名注册人就能继续使用。换而言之 ,只要域名注册人不按时缴纳年费,域名将被停止使用,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域名符合时间性的特性。 名非独立的知识产权 近些年,我国各地法院相继因域名纠纷案 做出了相应的判决。从已形成的判例,我们不难发现,当域名与商标权利发 生冲突时,人民法院首先从保护商标权出发,并没有把域名作为一项新的知识产 权平等的受到保护。我国司法机关在处理域名与商标权纠纷时的法律逻辑为:首 先看域名是不是已注册的商标,如果是 4 就直接运用商标法认定域名注册人侵 权,如果域名不是已注册的商标或受法律保护的商业标识时,如果域名注册人的 注册行为与商标权利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人民法院将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 认定域名注册人侵权,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依据商标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在域名与商标权出现冲突时,人民法院有权对注册商标进行驰名商标认定的权 利,只要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基于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原则,而域名的合法 权利更谈不上保护。不难看出,我国司法实践在调整域名与商标权纠纷时,并没 有把域名作为一种独立的域名权或知识产权。在 2000 年 4 月 30 日正式通过的互联网名称及地址的管理:知识产权议题综合报告中,明确指出, 不存在域名创设成为一种新类型的知识产权,也没有给赋予在于网络空间之 上的知识产权以更高层次的保护。 1999年 11 月,美国国会通过的知识产权与电信综合改革法是直接涉及域名的第一部法律修正案, 其也没有规定域名本身属于知识产权。4知识产权所具有的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的三个特征。就时间性而 言,知识产权是一种附期限的权利。经过一段时间后,任何人都可以无偿的占有 、使用而不构成侵权。但是,没有法律明确规定域名的权利期限是多久,域名注 册人只要按规定交纳年费,就可以无限期占有该域名。就域名的地域性而言,知 识产权存在与现实的物质社会关联,它的保护范围是以现实的国家或地区为单位 。而域名存在于无边界的虚拟社会,在虚拟社会中不存在国家的概念。因此,也就不存在地域性。5综上所述,否定论者认为:目前国内外没 有域名是一种权利的明确规定,互联网仅仅是企业商业运作的新型手段,是 一种权利载体,无须创设一种新的域名权及知识产权。6笔者认为是否将域名认定为一种知识产权 的争论,不具有现实意义。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域名同时具有定位与标示 的双重作用,因而域名在电子商务领域内具有巨大的作用,并且具有了交换价值 ,能够给所有人带来经济利益。任何一种利益保护要求上升到法律层面就是要求 法律赋予其权利。因此,域名是不是知识产权、名称权或其他权利并不重要,重 要的是域名作为一种新型权利,应该受到相应的保护,这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关 键。该权利是否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笔者认为没有实际意义。不过,随着电子 商务的不断发展,在当今社会,知识产权的范畴其实出现了一种扩大化的趋势。 根据传统的知识产权的构成要件来看,域名权是无法归入到知识产权的概念范畴 的。不过,从这些年的发展来看,知识产权的概念发展其实得到了相当大的拓展 。在以前,商业秘密并不算是一种知识产权,现在对于商业秘密是否属于知识产权基本上没有什么歧异了。因此可以说,知识产权本身的概念范畴也是在不断发展 的。就名称权来说,一般来说由于其属于人身权的组成部分。因此,不可能属于 知识产权的范畴。不过这一说法也有偏 5 颇的成分。如果是人的名称,可以予以特 别的考虑,因为现在一般来说,为了体现对“人 ”的尊重,常常喜欢将涉及人的问题单独加以考虑。但是对于企业或法人的名称来说,是否应当归入到人身权,就 值得商榷了。同样,对于某一标示商品的标示(商标)来说,却恰恰是明确归入 到知识产权的范畴的。因此,仅仅根据域名具有名称标示这一属性,即否认其属 于知识产权的范畴,我们认为这样的论证是不充分的。出于考虑到现在知识产权 客体的扩大化趋势,以及域名所具有的种种特征,我们认为应当给予域名产权保 护,而将这一产权性质归入到知识产权的范畴,应当是可以的。7 6 2 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原因及类型 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产生原因 域名与商标的权利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主 要有两方面。第一,由于域名本身所具有的商业价值及域名系统的技术性要 求所决定的。第二,由于域名注册制度与保护商标法律制度之间存有效的衔接。 产生域名和商标之间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部原因 域名是由具有特殊意义的字符来表示,在 网络中起着标识的作用。任何商业组织及个人要想在互联网上从事商业活动 ,第一步的工作就是在互联网上注册域名,只有注册了域名,互联网中的其他用 户才能在找到属于自己的网站或主页。因此,域名的作用就和商标作用相同,即 标识性作用。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域名的商业价值逐渐的显现出来。 域名在网络中起到商标的作用,这是域名与商标冲突的内在原因。随着互联网技 术的不断完善及在线支付安全性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将是未来商业模式发展的趋 势。然而,电子商务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充分的发挥域名的标示性用。换言之, 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将是如何发挥域名的标识功能,域名怎么能被公众认识 和熟知。于是,实体企业将已获得的商标、商号等标志词作为域名,这样可以使 广大用户直接识别并且利用该商标、商号在现实中的影响力,能吸引更多的潜在 客户。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性,能更好的宣传企业。因此,域名可以说企业的“网上商标” 。 部原因 域名的绝对排他性与商标的相似禁止。 商标权的专有性不仅及于商标本身,而且 及于其商标近似的标记。商标权人有权禁止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注 册与其在先注册之商标近似的商标。商标的地域性特点,商标权只能在其注册的 国家或地区内受到保护,也就决定了商标的排他性是相对的。而域名一旦被注册 ,世界上就不可能有与之相同的域名出现,也就是说域名具有全球性,这也正是 域名系统要求域名具有严格的唯一性的体现。 域名的相同性禁止与商标的相似性禁止。 商标一旦被注册,商标权人就要求同种或 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不能注册与其相近似的商业标识。对于驰名商标权利人而 言,可以阻止不同种类的商品或服务相同或相似的商标。相比较域名来说,由于 计算机的识别功能很强大,无论两个域名有多么的相似,计算机是能精确的辨别 出来的。当商业标识被注册为近似的域 7 名,权利争议便由此产生。 国际通用域名注册制度的缺陷。 国际域名管理组织制定的关于国际顶级通 用域名的注册规定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当初的设想是由于域名只是在互联 网中起到一个标识性的作用,类似于电话号码一样,任何人都可以申请顶级域名 ,申请注册域名者所注册的域名是否是商业标识的权利人或者是利益相关人,只 要注册后,按照规定交纳相应的费用,域名申请者就可以永久拥有该域名。正式 由于这种不合理的注册申请制度,域名抢注者就可以轻松地获利。 域名注册审查制度的缺陷。 域名的获取有两种方式:国际注册(顶级 域名注册)和国家注册(除顶级域名注册以外) 。国际注册实行形式审查制,即“申请在先”原则,即谁先申请,谁就获准。我国申请实行形式性审查,是限 制性注册,依据中国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及中文域名注册管理 办法的规定, 申请中文域名的主体是依法登记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均 可申请注册域名。但并未规定,域名申请人与注册商标是同一权利人。换而言之 ,只要是依法登记了组织,申请注册什么样的域名都可以,不排除依据注册了的 商标。当申请的中文域名与我国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时,商标权人与域名注册人 产生冲突,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 ,域名注册机关也不负责裁决,而是交由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制定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但是该机构 并没有司法裁判权。因此,当纠纷发生时,纠纷双方往往求助司法机关处理。 名与商标的权利产生冲突的类型 对权利冲突纠纷的类型化,实际是以一定 的法律为依据,运用法律逻辑思维方法,对冲突表现的行为、事实等法律上 的定性划分。纵观目前有关的域名与商标纠纷的分类,多是以商标权为中心的“ 商标本位”的定性划分。笔者认为域名与商标的权利产生冲突大致分为三类: 名侵犯商标权 域名侵犯商标权主要是指他人注册、使用 域名时出于不正当目的,侵犯已注册的商标。笔者结合已发生的案例,归纳了域名侵犯商标权的类型有二类: 恶意抢注域名 所谓恶意域名抢注,是指个人或公司将其 他公司企业的商标、名称或名人的姓名及这些标记的相关变形恶意注册为域 名,并通过恶意使用以从中牟利或其他不正当目的的行为。8由于域名的唯一性及域名注册实行“申请在先”原则,这就给域名抢注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域名注册 人将他人的商标注册为域名,使商标权 8 人不能将自己的商标注册为域名。商标权 人要想得到该域名,只能通过赎买的形式获得,这样域名抢注者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 从恶意抢注者对商标权侵犯目的分为二种类型: 第一种,为了不正当竞争而抢注商标权人 的商标。此种情形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域名申请人将他人的商标注册 为自己的域名,用在相同种类的商品或服务上;二是域名申请人将他人的驰名商 标注册为域名,用在不同种类的商品或服务上。此种恶意抢注域名的本质是域名 注册人通过抢注他人的商标,将域名使用在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上,利用注册商标 或驰名商标的影响力,使公众误认为该商品或服务与注册商标有某种联系或就是 注册商标企业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达到不正当竞争的目的。如果域名注册人提供 的商品或服务与商标权利人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之间的差别很大,此种情形就不能 认定为恶意抢注,依据“申请在先”的原则,域名注册人的合法权益还是应当给 予保护的。由于域名的唯一性特点,在不同一个顶级域名下,由两个完全相同的 二级域名所组成的域名,此种情形两个域名是完全不同的,那么处于相互竞争的 两个企业,为达到不正当竞争的目的,可能将他人的商标注册在其他不同顶级域 名下,此时,其他的商标权人就会提出争议。 对于此种恶意抢注行为,只要该行为被认 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那么商标权人可以向域名抢注者主张赔偿损失或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二种,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抢注。由 于域名管理系统对域名申请实行形式审查和“申请在先原则”的制度漏洞, 投机者将他人的商标注册为域名,而又不使用。由于商标权利人要从事互联网业务,首选就是将自己的商标注册为域名,充分发挥原来商标的影响力及号召力,能 将更多的客户吸引到互联网上,节省了为域名宣传的广告费用。然而,此时商标已被他人注册,商标权人要想获得域名,只能向域名持有人支付巨额的转让费,才 能获得该域名。此种域名抢注是典型的恶意抢注,随着各国及国际相关组织对域 名注册制度的进一步改进及相关立法,此种行为明确是侵权行为,权利人一旦主 张,抢注的域名就直接可以转让给商标权人,且不需支付任何费用。 域名对驰名商标淡化 驰名商标是指在本国或该地区被的公众所熟知,并享有较高商誉的商业标识。任何一种商标的商品或服务只有经过商标 权人长时间,持续不断的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并得到公众认可,该 商标才能驰名。驰名商标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商业活动成功的标志,其赋予了 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使其在法律上特殊的扩大保护,是名至实归的。故而各国 对驰名商标都给予了扩大保护,即使在与不同种类的商品或服务使用驰名商标都 是不被允许的。法律上对驰名商标的保 9 护扩大化,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 6 条之 2 关于驰名商标的特别规定,至今仍是各国制定对 驰名商标保护的直接或重要参考性质的国际条约规范。依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 公约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受到两个条件的限制,一是,商标相同或相似;二是,用于同类商品。 议打破了第二条的限制,规定在不同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也是对驰名商标的侵犯。此外, 议还就如何认定驰名商标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美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最初统称禁止对 驰名商标的淡化,后发展为两类诉讼污化和模糊化。域名污化驰名商标是 指域名持有人将域名用于各种有损驰名商标的商品或服务。 “ 名案,原告 司于 1951 年注册联邦商标“ 。 “ “糖果乐园” 、 “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