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含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全册_第1页
苏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含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全册_第2页
苏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含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全册_第3页
苏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含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全册_第4页
苏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含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内容 纲要 、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每课包括“唱”、“认”、“做”、“听”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 一起。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 唱:学习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学习用轻柔 或有力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认:认识全音符,断音记号。 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题目,比如: 听音选择,合唱练习,用直线乐句合唱练习,选择结束音。 听:欣赏歌曲,简单介绍人声分类常识 几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 器乐:学习表达不同音乐风格,不同音乐情感的乐曲,提高演奏能力。 本学期 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 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 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年级的学生在上课时纪律比较一般,有些学生很认真,总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接受能力不错,各班 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占 整体学生的 30% 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 50% 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 但又由于自身 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 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乐观。这些学生在班级中的人数不多,但他们对全班同学的影响 很大,给班级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这些学生上课时乱叫,音不准,作小动作等。但我相信,经过 这学期的努力后,他们一定会有所改善。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歌曲表演,音乐练习,欣赏。 教学难点:感受各种拍子的特点,欣赏能力,审美情操的培养。 本教材体现了以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音乐教学大纲中的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 育观,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与 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培养。着重对声音技巧训练及二部合唱 能力的训练,拓展欣赏的范围,中外名曲地方音乐,培养对欣赏能力的提高,还得注重对学生听辨 旋律、音高能力的培养: 1、 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 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 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 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 他们最大限 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 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 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日期 教 学 内 容 备注 1 原赞歌 2 原小姐妹、好一个土娃子 3 声里的中国、绿色的中国 4 色的桦树林、森林狂想曲 5 园英秀、美丽的喀纳斯湖 6 调、谁说女子不如男 明放假 7 野在召唤、急急风 8 蜻蜓、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 9 船歌、致春天 放假 10 婆的澎湖湾海滨音诗、 11 色的多瑙河、凤阳花鼓 12 根芦柴花、 13 系江淮、花鼓 14 手右手、萤火虫 15 的喜悦、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16 只鸟仔、斑鸠调 17 鸟朝凤 午放假 18 复习 第一单元 童声中国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 草原赞歌 , 并能歌表演草原赞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服饰、风俗等特点。学习骑马、挤奶、摔跤等律动,感受蒙古族的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2)欣赏具有蒙古族风格的儿童歌曲草原赞歌,体会歌曲中的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了解草原英 雄小姐妹的故事,体会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深厚情感。指导学生用欢快自豪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并初步掌握蒙古族歌曲的演唱风格。 2、能力目标: 通过演唱和表演,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感及想象力,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草原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歌曲,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通过课件的欣赏,感受草原特有的风光和辽阔。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特点,丰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教 学难点: 通过欣赏、演唱、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A、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精美的图片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在轻音乐声中播放蒙古草原的图片。 B、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 课件出示:在辽阔的草原上,居住着许多勇敢、热情的人们,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民族吗?( A、汉族 B、傣族 C、蒙古族) C、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课件播放蒙古族的 相关图片:蒙古包、蒙古袍、骑马、摔跤等。 2、 新授歌曲草原赞歌 A、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非常好听的草原赞歌吧。 聆听并思考:歌曲的速度 歌曲的情绪 B、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不仅旋律而且歌词也美,那么大家就一起有感情的朗诵一遍歌词吧! C、 给出节奏,念出并用手拍出。 D、识谱 听老师唱一遍歌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乐句。 学唱歌谱。边学教师边指 出注意点。 E、学唱歌词 用“ 唱。边哼唱边用手划拍子。 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来演唱呢?特别是哪句呢? 注意:要唱得圆满、喜悦并饱含激情,才会表现出蒙古人豪爽奔放的性格。 跟唱两遍,然后齐唱,个别唱。 3、 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 A、大家说这首歌曲好听吗?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听的故事,和这首歌曲有关叫草原英雄小姐妹 。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介绍主奏乐器:马头琴 C、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 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D、完整欣赏。问:除了马头琴,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E、简单介绍协奏曲: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F、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让我 们再一次一起饱含深情的演唱这首歌吧! 4、 表演草原赞歌 A、下面老师教大家学习几个简单的蒙古舞动作:扬鞭、耸肩、骑马等。 B、边唱边跳, C、小组合作表演唱,可自编动作,队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好一个土娃子 教学目 标: 1、能有表情的表达歌曲,感受歌曲的内涵。 2、初步唱准变化音升 、培养学生间合作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唱出歌曲的语气; 2、体会歌曲,掌握歌曲“声断气连”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导言:你知道哪些歌唱祖国的歌曲?你能唱上几句吗?在上个学期我们学过我爱我的家 乡,大家想一下,是歌唱家乡的什么?我们怎么来演唱歌曲的?那大家一起来唱唱吧! 一、学唱好一个土娃子 1、初听、感受 那今天我们 来学习一首 好一个土娃子 ,先来听一听,然后说一说它跟 草原赞歌 有什么不同。(情绪、歌唱的内容、演唱形式) 2、跟 音乐哼 唱 轻轻跟着和,感受一下轻巧的声音。 3、发声练习 为了更好的演唱好歌曲,大家先来通过一简单的乐句来练练嗓子。(出 示练声曲) ( 1) 看歌词,谁来生动的读一读。(提出要求,从读中领悟乐 句的情绪) ( 2 范唱( 3)学生学唱 4、视唱歌谱。 ( 1) 边打拍子边视唱旋律,注意唱准音高和节奏。 ( 2) 结尾处的拍子的变化要看着老师的指挥手势演唱。(注意 X 0X X ) 5、跟 音乐 轻唱 相信大家能用更好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了 6、跟琴声唱,解决学生在 歌曲中难以把握的。第六乐句时不要过分强调休止符的学习,在聆听范唱的过程中体会“声断气连”的方法。 (学谱 唱词) 7、跟 伴奏 唱 这首歌曲是按照怎样的速度来演唱的那?如果我们用慢速来演唱呢?试一试,会有什么效果。(比较交流) 8、完整的演唱歌曲这首歌曲总的演唱要求是唱出三拍子的韵律和歌曲的语气,要热情、深情、亲切。注意结束部分二声部的配合以及从3/4 拍到 2/4 拍的转换,唱出坚定、昂扬的气势。 (指挥) 一边唱一边随音乐动,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二、总结下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 好一个土娃子 这首好听的歌曲,知道了美丽的 祖国是由无数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所创造,希望大家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位有用的人。 这首歌,现在大家都可以用连贯、流畅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了 1、思考课后的几个问题。 2、背唱 好一个土娃子 。 三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草原小姐妹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 2背唱草原赞歌,表现歌曲中的自豪感。在听 唱活动中,认识波音、下滑音、倚音等记号,并感知这些记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3结合歌曲分辨“ 4”和升“ 4”的区别,唱出音高;了解琵琶音色,和协奏曲的形式。 4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尝试不同方式表现音乐形象,表达内心感受。 教学重难点: 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起热爱祖国的崇高品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 看一看。 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 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介绍主奏乐器:琵琶 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完整欣赏。 重点欣赏第 1 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新授歌曲草原赞歌 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 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 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 接龙唱谱。 用“ 唱旋律。 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歌曲处理。 完整演唱。 表演草原赞歌 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 弹舌、扬鞭、耸肩、骑马 师生互动。 课堂小结:高唱赞歌,学习英雄,当无愧于新时代的好儿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童声里的中国 教学目标 : 1、 通过学唱童声里的中国,体会生活在美好时代的幸福 2、 唱准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同音连音线 教学重点、难点: 视唱歌曲,感受四拍子的韵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好一个土娃子。 教学时,可以将第 5、 6 小节及第 11、 12 小节的合唱部分作为合唱练习。要注意第二声部第 6 小节的导音“ 7”的音准和三部合唱连续的同音进行。提醒学生控制好气息,保持声音的位置,唱稳低音。合唱训练的过程应该由二声部过度到三声部合唱。引导学生倾听和声的美妙效果。 二、新授 导言:上课前,来个“儿歌大集合”的游戏, 采取小组比赛的方式,每组能说出儿歌的名字 +1,能唱出其中几句旋律 +2,能唱又能说出是哪个地区的儿歌 +5,积分多者为胜,抢答的节奏为 X X X X | X 0 | 我要来一 个 ! 获胜小组获“儿歌小组”,个人荣获“儿歌小天王”,不得重复。看来,大家对我们新时代儿歌还比较熟悉,这样的现象非常好,也同样希望大家不断的积累。 (一)、 学唱童声里的中国 1、 初听、感受 我们现在听到的是戚建波作曲的童声里的中国,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2、 出示歌谱。 3、 作品介绍:童声里的中国是一首 4 拍子儿歌,音乐舒展豪放、旋律优美,为单乐段分节歌的形式,唱词为两乐句唱一句词,节奏较宽,有较多的附点节奏。 4、 视唱旋律学唱歌词。 ( 1) 在老师引导下边拍手边唱。 ( 2) 在老师指挥下,注意换气。 ( 3) 提示 4/4,感受四拍子韵律。 5、 练习时要求学生自己学唱,以训练学生的独立视谱能力。注意连线的处理,拖腔 高音要有气息支持,做到圆润、连贯。 6、 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复习本单元教学内容 1、背唱草原赞歌 2、背唱好一个土娃子 3、复习草原小姐妹 四、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绿海林涛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绿色的祖国 教学目标: 1、感受独唱、重唱、轮唱等演唱形式的表现力,并能用适当的演唱形式来表现音乐作品。如在森林水车每句结尾处准确加入水车转动声的伴唱。 2、能比较投入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采用视唱、听唱结合方式学习歌曲演唱,感受歌曲更丰富的层次感。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 说一说 师:绿荫是妈妈敞开的胸怀,绿荫是妈妈捧起的爱心,绿荫是妈妈付出的辛劳,绿 荫是妈妈给我的亲吻。绿荫中我们幸福地歌唱,绿荫中我们读懂了爱心,绿荫中我们茁壮地成长,绿荫中我们学会了做人,绿荫织成了美丽的童话,绿荫化作明天的星辰。我们的祖国需要绿荫,需要我们去开垦绿色的家园。 播放录音范唱绿色的祖国。 二、学习歌曲绿色的祖国 唱一唱 1、教师请学生想象自己生活在绿色的祖国中的情绪。(自豪、轻松、愉快) ( 1)跟着录音做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情绪。 ( 2)跟着教师的琴声,学生用“蓬”轻声哼唱的方法演唱歌曲旋律。 2、用视唱、听唱结合的方式学习歌曲演唱 1 8 小 节采用视唱的方法学唱。 9 19 小节采用听唱法学唱。 3、完整演唱歌曲。 4、引导学生用明朗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绪(形象地描绘了植树造林因后的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达自己生活在绿色祖国中的自豪感。 5、请学生回顾以下所了解的演唱形式。(合唱、重唱、独唱) ( 1)分组讨论这首歌曲适合用何种演唱形式来表现。 ( 2)由学生个体设计合适的演唱形式演唱。 ( 3)请于同伴合作表演,比一比哪种演唱形式更适合表达歌曲的意境、情趣。 三、欣赏歌曲森林水车 听一听 师:这里是一座大大的森林,这里有一片 浓浓的绿荫,这里是小鸟快乐的天堂,这里有家给我永远的温馨。下面请你们欣赏歌曲森林水车。 1、请学生聆听歌曲第一遍。 听听两个版本的演唱,比较它们在听觉上有何不同。说出它们的演唱形式。 (男声独唱、男声四重唱) 2、再听,学生说说歌曲表达的意境。 (描绘了宁静的森林情景,“咕噜咕噜咕噜”来描绘水车轮子和磨盘的转动,形成欢乐的气氛,歌唱劳动,歌唱春天)。 3、请学生观察课本中两幅插图,比较它们在视觉上有何不同。 ( 1)依据痛感原理,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想法:两种插图与两种演唱形式。 ( 2)说说 插图与演唱方式中,谁与谁的表现方式是一致的。 4、采用歌曲中的两种演唱方式唱一唱歌曲。 5、在歌曲第一部分每乐句的长音处按 5 5 5 5 1 5 (咕噜咕噜 咕噜 )加入伴唱,感受歌曲更丰富的层次感。 四、拓展:护林工人的故事 找一找请学生在课后找一找有关的故事或其它形式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银色的桦树林 教学目标: 1、感受乐器及其所塑造的形象、演唱形式及其所表达的形象。 2、感受轮唱的演唱形式的表现力,并 能用适当的形式来表现音乐作品。 3、让学生在歌曲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品中森林的多姿多彩,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绿色,世界会怎样? 教学重难点:解决歌曲中双声部的乐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森林水车 唱一唱 ( 1)请学生说说这首歌曲运用的演唱形式。轮唱、重唱。 ( 2)全班演唱歌曲森林水车 要求:有感情地,在“咕噜咕噜”的地方加入伴唱,使歌曲有层次感。 二、欣赏卡农歌 听一听 1、教师播放录音范唱,学生仔细聆听歌曲的两个声部,加深对轮唱这一演唱形式的认识。 2、请学生说说 自己所理解的卡农的意思。 3、教师讲解。 4、分声部演唱卡农歌。 感受歌曲的活泼流畅,感受和声效果的丰富而错落有致。 5、请个别学生演唱。 分角色检查:男女生、组别 6、完整演唱歌曲卡农歌,要求演唱轮唱时要听听别人的声音。 三、欣赏第一交响乐曲第三乐章(管弦乐) 1、教师介绍第一交响乐曲。是马勒根据儿童画猎人的葬礼创作的一部音乐作品。第三乐章小调色彩,速度较慢,音色由淡到浓,烘托出承重而伤感的气氛。 2、欣赏乐曲第一交响乐曲 学生感受伤感的气氛。 3、请学生复 习歌曲两只老虎,说说歌曲的情绪。 4、听音乐,听出乐曲中与歌曲两只老虎旋律相似的主题并哼唱。 5、讲学声分组尝试,将主题音乐进行二部、三部轮唱。 6、感受乐曲主题所表达的情绪。 7、再次欣赏第一交响乐曲,学生跟着演唱。 四、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 1、看看听听:多媒体出示加拿大桦树林风光及银色的桦树林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画面及音乐带来的氛围。 2、说一说:学生说说画面看到些什么。 3、读一读:出示歌词,学生合着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轻声朗读歌词。 4、唱一唱:跟琴学唱歌词 。 ( 1)最后四小节注意跨小节音符时值的变化。 ( 2)第二段歌词中第二句“我向”注意一音多字的变化。用比较法演唱歌曲。(以慢速、快速两种速度演唱歌曲,体会不同速度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 5、 敲一敲: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与同学合作为歌曲伴奏。 五、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2熟悉乐曲各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3了解民族乐器曲笛,进一步了解小提琴音色,感受乐器音色的丰富表现力。 4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体验、感受,能用深情 、和谐的歌声、乐声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一起生活多愉快”的欢乐心情。并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创造和谐的乐声 森林狂想曲。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分辨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在了解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用具:钢琴、字母图片、竖笛、音响、打击乐器、有关乐谱、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人。 阶段目标:开门见山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去,你们听 二、完整听赏全曲 教师播放音响 (课件 1)。 学生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情绪。 师:谁能告诉老师,在这首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在乐曲中你听到了几处没有音乐旋律伴奏的声音?(教师提示是在乐曲开始、结尾、还是中间?) 生:听到了蝉声、蛙声和溪水乐曲开始、中间、结尾共三处。 师:大家再来听一听这神奇的声音。听一听这三处的力度有什么不同?好像什么? 教师分别播放乐曲开始、中间、结尾的音效。(课件 2) 师:谁能来学一学这好听的声音? 生 1:吹口哨学鸟叫。(可能) 生 2:学布谷鸟叫。(可能) 师:他们学得太棒了!我们大家都来学一学好吗?可以用你 的小乐器或竖笛。 学生即兴演奏、模拟蛙鸣鸟叫。 师:大家学得简直比音乐家现场录的还像,老师都陶醉了。 师: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们觉得这首乐曲应该叫什么名字? 生: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 师:同学们请为这首乐曲起个名字。(可能有:美丽的大森林森林的早晨等) 师:同学们给乐曲起的名字真好听,音乐家也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 森林狂想曲。 教师出示课题 森林狂想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台湾有一位音乐家,有一天看了一则“残忍”的生态故事:在南美洲有一种体积很小的鸟类,每年都从南美洲飞到 北美洲的森林区里去产卵,并固定在森林中下蛋。而政府为了经济利益,将森林部分地区开垦成牧区,而以牧区牛身上虫子为食的游牧鸟,自己不会筑巢,便将自己的蛋下在这种季节鸟的鸟巢中,还把巢中原有的蛋拨走。由于游牧鸟的体积很大,蛋孵化之后,老是跟季节鸟的幼鸟抢食,季节鸟的幼鸟老是吃不到母鸟喂的食物,食物都给游牧鸟的幼鸟霸占去了。一个多礼拜之后,只见游牧鸟的幼鸟茁壮成长,季节鸟的幼鸟却眼眶凹陷,身处饥饿,丝毫没有成长。后来生态学家仔细研究之后,才知道是开垦森林的结果。 这位音乐家看到了这段故事,不禁热泪盈眶,眼看着生命就 这样一个一个没有了,一种对自然的感动与保存之心油然而生。为留下宝贵的森林原始声音,他邀请了荒野保护协会理事长徐仁修,跋山涉水,历时 5 年,深入热带森林,共收集蛙鸣、鸟叫、溪流近 100 种自然声音,再配以悠扬的乐曲,创造了这动听的乐曲。让我们大家都来做保护大自然的小卫士吧! 三、听辩情绪 师:这首乐曲这么好听,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第一主题。 师:这个主题的速度是什么样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教师播放第一主题。(开始的 A 段)(课件 3) 生:速度稍快,旋律跳跃。 师:大家来唱(奏)一唱(奏)这个主题,感受它欢快的情绪 。 四、听辨结构 阶段目标:听辨乐曲结构,了解曲式特点。 1记忆第一主题 师:现在我们在来完整地欣赏一遍音乐。当听到第一主题时用一种动作表示,如拍腿或拍手等。听听这个主题出现了几次?(课件 4) 教师播放全曲。 学生用动作表示第一主题,并回答共出现了 7 次。 师:当听到主题 A 时,用“啦”演唱,再听一听还有几个和第一主题不同的旋律? 教师播放全曲。(课件 5) 学生用“啦”演唱主题 A,并回答还有两个和第一主题不同的旋律。 2听辨多段体结构(可机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听辨结构) 师:同学们听辨得非常准确,全曲共由 三个主题交替构成。我们分别用字母 示三个主题。现在我请两位同学来到前边,将三个主题曲式结构用字母排列出来。其他同学听音乐表演(第一主题坐着拍手,第二主题起立二人对拍,第三主题可离开座位转圈等,音效部分模拟自然声音)。除三个主题外,听到的声音用你喜欢的图案表现。如: 教师播放全曲。(课件 6) 学生活动:听音乐表演。学生板书。 师生评价:结构图正确与否。 五、听辨音色 阶段目标:分辨民族乐器 曲笛和西洋弓弦乐器 小提琴的音色魅力及演奏方式。 师:这首乐曲的主题多次出现,欢快的旋律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 乐。那明快的音色你们知道是什么乐器主奏的吗?让老师告诉你们吧! 乐曲主题是由两种不同类别的乐器主奏的。一是民族吹管乐器 笛子;还有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西洋弓弦乐器 小提琴。它们同属于高音乐器,音域很宽,高音明亮,表现力非常丰富。现在老师放两段音乐片段,你们听一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可以模仿一下这种乐器的演奏姿势。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 美丽的喀纳斯湖 感受乐曲营造的轻松、热情、明朗,洋溢着幸福的气氛。 2、了解铜管乐中各种乐器的音色,并能用自己的 方式来模拟该乐器的演奏姿势。 教学重难点: 感受乐曲,并了解 交响 乐器组的各乐器的名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 课前搜集有关铜管乐合奏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铜管乐合奏) 美丽的喀纳斯湖 走进教室。 二、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听到刚才那这首乐曲心情是怎样的?(轻松、愉快) 2、 (出示课题:认识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师:这首乐曲名字叫 美丽的喀纳斯湖 。它是由铜管乐器演奏的,铜管乐音响宏大,气势雄伟,在生活中常常用来渲染气氛。你能举个例子来说说吗?生:结婚时、开幕时、公司 开业时等等。师:很好,今天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了解铜管乐器(出示课件:铜管四兄弟)。 三、介绍铜管乐器 多媒体展示几样乐器,师请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来介绍一样乐器。 a:我叫小号,是高音铜管乐器,音色辉煌嘹亮,富有英雄气概。请听!(多媒体播放音色) b:我叫圆号又称法国号,属中音铜管乐器,管身弯曲成圆形。请听!(多媒体播放音色) c:我叫长号,是一种装有伸缩拉管的中音和低音乐器,长号的音色庄严有力,适宜表现深厚、雄浑的感情。请听!(多媒体播放音色) d:我叫大号,音色低沉浑厚,是最低音的铜管乐器,常用以造成宏大 的气势。请听!(多媒体播放音色) 师:下面我们请铜管四兄弟带领我们进入铜管乐的美妙境界!(分别聆听小号、园号、长号、大号的演奏片断,学生模仿几种乐器的演奏姿势并用象声词模拟这些乐器的音色)。 四、欣赏乐曲 美丽的喀纳斯湖 1、再次聆听乐曲。 2、请你合着乐曲轻轻拍手或敲击打击乐。 3、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变化时,就变换另一种形式或停止拍击;在听到相同的音乐再现时,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击,以示乐曲的分段及结构。 4、跟音乐哼唱旋律 5、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 体舞动作。 6、合着乐曲声,试跳集体舞,并群策群力进行修改。 7、完整地合着乐曲边跳边唱。 五、小结 第三单元 梨园英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梨园英秀 教学目标 1、乐于模仿戏曲中一些简单的身段、动作,并与同学合作表演“急急风”中“走圆场”,增强与他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感受京剧的独特表现力。 2、能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梨园英秀,体会剧中融合的锣鼓经、数板、西皮音调等诸多戏曲元素。 教学重点 唱好融合了京剧元素的儿童歌曲梨园英秀 教学难点 了解锣鼓在京剧中的重要地位,并能跟着音乐演一演。 教具准备 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一、听:京剧锣鼓 1、看京剧的录象 2、了解京剧锣鼓的作用 锣鼓在京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唱、念、做、打都离不开它。它的特点是音响强烈,节奏鲜明;作用是加强节奏,营造气氛。京剧锣 鼓有许多锣鼓点子,叫做“锣鼓经”。 “锣鼓经”主要分为开唱锣鼓和身段锣鼓。开唱锣鼓是唱腔前打的锣鼓,作为先导引出唱腔。身段锣鼓是配合表演武打的锣鼓。下面请同学们听京剧锣鼓(急急风),说说它属于哪一种锣鼓经? 3、听赏京剧锣鼓 生:开唱锣鼓 4、念一念、奏一奏 5、跟着(急急风)学走圆场 二、唱:梨园英秀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少儿京剧表演 1、欣赏 7 岁小票友刘小园的京剧表演 2、初听歌曲,找出曲中京剧的特点?(锣鼓经、西皮风格旋律、数板等)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分组演唱歌曲 (一组念锣鼓经、一组数板、一组演唱) 5、歌表演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锣鼓经”、“ 数板”、“走圆场”进行表演。 三、拓展:京剧脸谱欣赏 1、搜集脸谱: 课前搜集京剧脸谱(如“邮票上”、“舞台上”、“烟盒上”、“电话卡上”) 2、说唱脸谱: 欣赏说唱脸谱 的歌曲,师介绍脸谱的由来和相关知识,了解颜色与人物性格、品质、命运之间的关系。 3、画脸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画一画京剧脸谱。 小结下课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谁说女子不如男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感受女英雄的气概,体验豫剧音乐风格的美感。 知识与技能:了解豫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豫剧的演唱风格;能演唱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其中的几句,并辅以简单的身段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中的演唱风格。 教学难点:能描述本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因素。 课前 预习: 1、什么是豫剧;豫剧有哪些代表作有哪些 2、了解木兰从军的故事; 3、了解河南方言 4、初步感受京剧、越剧、黄梅戏、桂剧等唱腔特点。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4 分钟) 师生问好,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游戏,我给出几个关键词,看谁能猜出她是谁?(依次出示关键词:将军、屡立战功、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她是(花木兰)出示图片,谁能用一个词语来赞扬花木兰? 师总结:是呀,这样一个女中豪杰,人们争相用各种形式赞扬她,有电视剧,动画片,电影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戏曲是怎样塑造花木兰的英雄形象的。“ 中不中”。 刚才老师和大家说话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河南方言)河南简称“豫”,位于我国的中部,你们知道河南的地方戏曲叫什么吗?(豫剧)我们知道,中国的戏曲种类有很多,一共有 360 多种,而豫剧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剧种之一,它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豫剧的世界,去聆听豫剧中的代表作谁说女子不如男,(出示课题)中不中? 二、新授 (一)出示 “豫剧大探索” ( 1)初听,小组合作( 7 分钟) 请大家听一听,戏曲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从唱腔、歌词、旋律、节奏、伴奏等说) 四人小组交流印象深刻 的地方, 1 号为组长; 2 号为监督员; 3 号为记录员; 4 号为发言人。从 1 号开始,说完之后 1 号举手示意老师。 ( 2)小组汇报(师出示板书:唱腔,声大音重,下滑音,甩腔) (若说到方言:是呀,我们许多民间音乐都和当地的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从它的语音语调发展出来的。) 师总结:是呀!歌曲浓重的方言,独特的唱腔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3)复听(请大家打开课本 38 页)( 4 分钟) A:独立聆听,听一听唱腔上有什么特点?(若学生之前说了唱腔上的特点,老师可以再次补充完整:除了大家说的这些以外,你还有那些发现) B:个别生答,师板书 ( 4)再次聆听,看谁模仿豫剧的唱腔特点模仿得最像( 2 分钟) 师总结:大家模仿得真像。 ( 5)师示范( 3 分钟) 看着大家模仿得这么带劲,老师也忍不住想来演一演,你们想看吗?你们来看看我哪些地方模仿得最像。(提示:老师也应该在唱时特别的突出刚才学生总结到的一些唱腔的特点) 生个别答 师提问,除了唱腔上的特点之外,刚才老师的表演还加上了 动作和夸张的表情。是的,这就是戏曲区别与其他歌曲的最大特点,身段和夸张的表情(板书)。这也是我们学过的戏曲中的表现手段 做。 ( 6)介绍豫剧的动作( 3 分 钟) 刚才谁观察到老师用到了那些动作?剑指、亮相动作等,注意跟人物形象联系起来。 这些动作在豫剧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你能不能模仿一下?(个别生模仿)全班跟着小老师模仿 (二)“豫剧模仿秀”( 10 分钟) ( 1)看视频,默唱 我也只是在模仿,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原汁原味豫剧演员的表演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表演得咋样? ( 2)再次看视频,带动作演唱 让我们也来模仿艺术家的表演,带动作演唱。(可以请个别生起立表 演)(生评价) ( 3)介绍常香玉 豫剧演员的表演真的是唯妙唯俏,但是,你们知道吗?谁说女子不女男的第 一位演唱者是谁?是 常香玉奶奶。她是豫剧的一代宗师,她被人们尊称为豫剧皇后。她在 70 年的艺术实践中 ,不断精益求精 ,千锤百炼 ,在豫剧界中独树一帜、自成“常派” ,成为豫剧演唱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同时她也是一位爱国艺人,在朝鲜战争时期,她将自己全部收入向志愿军捐献了一部战斗机。正是因为她是这样一个女中豪杰,因此在能讲花木了演绎得这么活灵活现。 ( 4)听范唱,生模唱 让我们跟随着豫剧皇后完整的演绎歌曲吧。 三、小结( 3 分钟)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 师总结:是呀,今天我们了解了我国三大剧种之一的豫 剧,戏曲是我国的瑰宝,我国还有其他 360 多种地方戏曲,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接触更多的剧中,去了解我国多彩的戏曲文化。 四、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京调 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并能区分西皮和二黄。 2、通过欣赏京调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的基本结构。 3、在听、唱的欣赏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我国“国粹”的兴趣与喜爱。 教学重点: 1、感受京调欢快活泼的情绪,并分辨它的曲式结构。 2、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能区分西皮和二黄这两种唱腔。 教学难点: 1、通过聆听音乐,分辨京调 的乐曲结构。 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好! 生:钱老师,好!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听完请 你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师: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 ,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 黄脸的典韦 , 白脸的曹操 ,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 同学们应该知道我国是一个戏曲大国,有很多的戏曲种类,而这首歌曲中就有戏曲色彩,你觉得它属于哪种戏曲呢? 生:京剧 师:是的,这个蓝脸、红脸 、白脸等是京剧当中的脸谱,每个脸谱都代表京剧当中的人物形象。而京剧还是我国的国粹。你对我们的国粹京剧了解多少呢?请你说说 生:回答 二、简单介绍京剧: 1、师:看样子你们对于课外的知识还是比较丰富的,那么我就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到底有多厉害! 师:有谁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是什么呢? 生:回答(如回答不出,那么由老师介绍) 师:京剧的四大行当就是生、旦、净、丑。(出示图片) 生:男性正面形象。(分别展现老生、小生、武生、文生、娃娃生) 师:同学们,现在请咱们班的男生跟着老师来学学小生的简单动作。 ( 欣赏小生的简单动作,学生一起来模仿,教师带领做) 师:同学们表现的不错,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旦。 旦:女性正面形象。分青衣、花旦、武旦和老旦。 师:(分别出示图片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角色)请女同学来学学花旦的动作,我们也来做一回花旦吧! (教师做简单的花旦动作,女同学一起学着做一做)。 师:同学们的动作真漂亮,像极了真正的花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净和丑。 净:性格鲜明的男性人物。(出示图片) 丑: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出示图片) 师:了解了京剧的四大行当,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小曲儿,请大 家说说这段小曲儿中的人物是属于哪个行当的? 2、欣赏苏三起解 问:这段京剧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 生:旦。 师:嗯,完全正确,这首苏三起解是选自我国戏曲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表演的玉堂春。请同学们一起再来听一遍,请大家听听他在唱时用的是真嗓子还是假嗓子? 3、再次聆听苏三起解 问:他在唱时用的是真嗓子还是假嗓子呢? 生:假嗓子 师:对,京剧唱腔用的都是假嗓子。(如果答不出,那么教师用声音示范真声与假声,再让学生做出判断。) 4、唱一唱 师:请看(出示:苏三起解第一句曲谱)这是苏三起解的曲谱 第一句,咱们也来唱一唱。 师先唱,学生再唱( 2 遍),注意用假嗓子唱。 师:同学们唱的不错,呵呵,在我们的京剧唱腔中主要有两种:西皮和二黄。 (出示西皮和二黄的概念) 西皮:西皮的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流畅明快,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的情绪。 二黄:旋律较为平稳,节奏舒缓,唱腔凝重浑厚,更宜于抒发沉郁、悲愤的情绪。 师:请问:你觉得苏三起解属于哪种唱腔呢? 生:西皮 师:对,这首苏三起解属于西皮唱腔,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与苏三起解有着相似之处的京调,同学们来听听它的第一主题,它们到底 有什么联系呢? 三、 欣赏京调 1、聆听京调第一主题 师: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什么 ? 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 生: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竹笛,情绪是欢快的。 师:同学们的感受都是正确的,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引子,它运用了京剧“过门”的曲调,首先渲染了京剧音乐的气氛。引子过后由笛子吹出了清脆明亮的旋律,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京剧唱腔,使人感到 轻松愉快。但它到底哪里与刚才我们听的苏三起解有联系呢? 生:回答 师:真厉害!原来它们的音调是一样的。(如果答不上,老师唱京调的 第一主题旋律。)请同学们也来唱唱京调的第一主题。 (学生再次聆听第一主题) (教师出示:第一句的曲谱,学生随教师的钢琴唱曲谱,教师提示乐曲的情绪)。 师:这是京调的第一主题,按照曲子的曲式结构,我们把这第一主题叫做(板书:引子 + A) 2、聆听京调第二主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听它的第二主题。 问:听听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在节奏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生:节奏慢下来了,情绪变得优美,舒缓。 师:是的,第二主题节奏舒展,旋律流畅,情绪变得优美、舒缓。 师:(出示第二主题旋律:请学生唱唱第二主题旋律,教 师提示旋律优美,舒缓的情绪表达)。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听,这是京调的第二主题,我们把第一主题叫做 A,那么这个第二主题叫做什么呢? B。 (板书:引子 + A + B ) 师: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的耳力,听听在接下来的音乐当中,是否还有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呢?如果有,那么它们的顺序是怎样的?也看看大家听音乐时是否能一起静心的欣赏! 3、欣赏第二部分音乐: 问:这部分音乐当中你有听到熟悉的旋律吗?生:有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的旋律 问:那它们的顺序是怎样的呢?生: A + B + A 师:太厉害了你们,真不错!完全正 确,我们再来听一遍,一起见证你们的完美回答。 (再次欣赏这部分音乐) 师:这部分音乐再现了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 4、聆听结尾部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听听,这样是不是音乐就结束了呢?主题旋律还有再出现吗? (聆听结尾部分音乐) 问:是结束了吗?生:是的。 师:对了,这就是这整首乐曲的结构了。(引子 + A + B + A + B + A 结尾),它是一首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引子 + A + B 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再现的 A + B + A ,第三部分是结尾。 5、完整欣赏京调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完整的欣赏 这首京调,一起听听音乐中除了我们熟悉的笛子外,还有哪些乐器是你知道的呢? (欣赏京调) 问:从音乐中还有哪些乐器是你知道的呢? 生:二胡、 师:同学们有些还是能 听出来的,这首京调它是由笛子与乐队演奏的,主要是笛子,乐队指的是民族管弦乐,弦乐有胡琴、二胡等,这首京调(笛子与乐队),是顾冠仁于 1960 年根据京剧西皮原版和西皮流水音调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乐曲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表现了一种欢快喜悦、生动活泼的情趣。刚才我们听的苏三起解是选自梅兰芳的玉春堂,而这个京调的第一主题旋律与苏三起解相似,所以我们今天聆听欣赏的京调就是根据京剧苏三起解改编的,属于西皮原板。 四、延伸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京剧中的两大唱腔,西皮和二黄,也欣赏了西皮腔 的曲子,京调和苏三起解,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二黄腔的曲子,一起听听看看二黄腔的京剧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聆听二黄腔的京剧片段)望江亭片段 五、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急急生 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中乐队伴奏的形式。 2认识乐队中的主要乐器。 3欣赏急急风。 教学重点:欣赏急急风。 教学难点:合作演奏急急风。 教学准备:板鼓、大锣、小锣和铙钹。 教学过程: 一、乐队介绍 1认识乐器及乐队介绍。 师:京剧伴奏是京剧演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自始至终联系剧情的纽带,在剧中起渲 染气氛、烘托人物、掌握节奏的作用。为京剧伴奏的乐队称为“场面”,有文场和武场之分。 生:什么是文场? 师:文场即“管弦乐”。京剧最初形成时伴奏乐器很简单,仅有京胡、月琴等三大件。随着艺术日趋完美,才逐渐丰富起来。 教师播放乐器课件,介绍各种乐器。 京胡:这是京剧文场中的主要乐器,从西域传入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