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期末理解性默写材料_第1页
八下期末理解性默写材料_第2页
八下期末理解性默写材料_第3页
八下期末理解性默写材料_第4页
八下期末理解性默写材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下期末理解性默写材料(附答案)理解题意,用诗文原句填空,并请在括号内填写该篇的作者和朝代。1. 在北冥有鱼( )一文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 。2.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 , 。3. 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志向,其中“ ”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4. 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 。5. 虽有佳肴( )中,用美味来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_; , , 。6. 大道之行也( )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 , 。7

2、. 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与之相近的语句是 , 。8. 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的基本特征: (1)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爱,天下亲如一家:(2)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9. 优秀的人才常常需要识才的慧眼去发现,马说( )中曾发出人才常有而发现人才的人不常有的感叹: , 。10. 马说中描绘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11. 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1)根本原因是: ;(2)直接原因: , , 。(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为: , , 。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情怀

3、的诗句是: , 。1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 。 14. 卖炭翁( )中表现老人饱经风霜、苍老艰辛的肖像描写的诗句是: , 。15. 卖炭翁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诗句_,_。16. 卖炭翁表现卖炭翁一早运炭环境恶劣的诗句是: , 。17. 卖炭翁表现卖炭翁强忍饥寒赶车,精疲力竭的诗句是: , 。18. 卖炭翁表现“宫使”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是: , 。19. 卖炭翁表现宫使仗势欺人、专横跋扈的一连串动作描写的语句是: , 。20. 卖炭翁以强烈反差来表现宫市的掠夺本质的诗句是: , 。21. 题破山寺后禅院( )中描绘山寺

4、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 。22.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空寂的环境使人心纯净,富有禅意的诗句是: , 。23.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的诗句是:“ , 。”这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24. 送友人( )中,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的诗句是: , 。25. 送友人诗人用比喻、对偶的手法,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26. 送友人诗人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 。27.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中营造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的诗句是: , 。28.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写万物销

5、声匿迹,只有孤鸿隐约掠过的诗句是: , 。29. 词中匠心独运地通过写鸿来表达作者贬谪黄州时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诗句是: , 。30. 卜算子咏梅( )中写暮雨黄昏的愁苦,梅花处境悲凉的诗句是: , 。31. 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 , 。32. 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 。答案1.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5.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6.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7. 故

6、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8.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男有分,女有归。(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9.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0.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1.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2.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3.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4.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15.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16.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17.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18.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19.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20.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21.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2.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23.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24.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25.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26.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