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级工理论知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只有1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1储集层具有( )两个基本特征。 (A)孔隙性和相容性 (B)孔隙性和渗透性 (C)粘滞性和渗透性 (D)孔隙性和饱和性2毛细管孔隙直径在( )之间。 (A) 1.00.50mm (B)0.20.0002mm (C) 0.50.0002mm (D)0.020.0002mm3储集层的孔隙性实质是储集岩中( )的空间部分。 (A)未被固体物质所填充 (B)未被液体所填充 (C)未被油气水所填充 (D)已被固体物质所填充4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以( )为主。 (A)原生孔隙 (B)次生孔隙 (C)裂缝 (D)
2、溶洞5储集层的类型分为( )三种类型。 (A)砂岩、碳酸盐岩和岩浆岩、变质岩及泥页岩等 (B)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C)碎屑岩、变质岩和其他类型 (D)石灰岩、粘土岩和碎屑岩6孔隙度是为了衡量( )而提出的概念。 (A)岩石中孔隙体积的大小以及孔隙的发育程度 (B)岩石体积的大小以及发育程度 (C)岩石中孔隙体积的大小 (D)岩石中孔隙的发育程度7具有孔隙裂缝或空洞,能使油气流动、聚集的岩层是( )。 (A)生油层 (B)储集层 (C)盖层 (D)油藏8岩石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孔隙称为( )。 (A)原牛孔隙 (B)次生孔隙 (C)有效孔隙 (D)绝对孔隙9岩石中所有的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
3、百分比称为( )。 (A)有效孔隙度 (B)绝对孔隙度 (C)相对孔隙度 (D)总孔隙度10岩石中相互连通的、流体可以在其中流动的孔隙称为( )。 (A)绝对孔隙 (B)有效孔隙 (C)次生孔隙 (D)原生孔隙11岩石中的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称为( )。 (A)有效孔隙度 (B)相对孔隙度 (C)渗透率 (D)原生孔隙度12在储集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中,一般( )增高,渗透率增大。 (A)孔隙度 (B)绝对孔隙度 (C)有效孔隙度 (D)总孔隙度13下列选项中( )是各油田开发实际需要提出的概念,即在一定条件下,流体可以在岩石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与该岩石(样)总体积的比值。 (A)
4、有效孔隙度 (B)绝对孔隙度 (C)相对孔隙度 (D)流动孔隙度14流动孔隙度是与油田开发技术有关的( )。 (A)概念 (B)特点 (C)方法 (D)知识15岩石渗透性的好坏用( )来表示。 (A)孔隙度 (B)渗透率 (C)岩石孔隙发育程度 (D)含油饱和度16孔隙度与渗透率是储集岩层的两个基本属性,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的函数关系,因为影响它们的因素很多,一般来说( )。 (A)有效孔隙度大,则绝对渗透率也很高 (B)有效孔隙度大,则绝对渗透率较低 (C)有效渗透率相同,则绝对渗透率也相同 (D)孔隙形状越复杂,则渗透率也越高17在一定压差下,岩石本身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能叫( )。 (A)孔隙性
5、 (B)连通性 (C)渗透性 (D)流通性18当岩石孔隙中有( )流体通过时,测得的渗透率叫绝对渗透率。 (A)一相 (B)二相 (C)三相 (D)多相19当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相流体通过时测得的渗透率叫( )。 (A)相对渗透率 (B)绝对渗透率 (C)有效渗透率 (D)渗透率20岩石有效渗透率( )绝对渗透率。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21在岩石孔隙中同时有两相以上流体时,岩石孔隙允许某一相通过的渗透率,称为某相的( )。 (A)渗透率 (B)绝对渗透率 (C)有效渗透率 (D)相对渗透率22在岩石孔隙中,有( )相以上的流体时,岩石孔隙允许某一相通过的渗透率叫某相
6、的相对渗透率。 (A)一 (B)二 (C)三 (D)多23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叫( )。 (A)相对渗透性 (B)相对渗透率 (C)相对渗透系数 (D)相对系数24相对渗透率是衡量某一流体通过( )的能力大小的直接指示。 (A)岩石 (B)岩层 (C)油层 (D)地层25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接近于26岩石中所含油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百分比叫( )。 (A)饱和度 (B)孔隙度 (C)含油饱和度 (D)含油度27岩石中含水体积与岩石中孔隙体积百分比称为( )。 (A)孔隙率 (B)孔隙度 (C)含水饱和度 (D)含水
7、率28孔隙度与渗透率是储集岩层的两个( ),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的函数关系。 (A)基本函数 (B)基本属性 (C)同一概念 (D)外在属性29孔隙度与渗透率是储集岩层的两个基本属性,它们之间( )。 (A)没有严格的函数关系 (B)有严格的函数关系 (C)成反比例函数关系 (D)成正比例函数关系30孔隙度与渗透率是储集岩层的两个基本属性,一般来说有效孔隙度达,则( )。 (A)绝对渗透率很低 (B)绝对渗透率也很高 (C)相对渗透率也很高 (D)相对渗透率低31油层广义概念是指储集层内凡是含有油气的岩层都叫油(气)层;在地质上有把它进一步划分为:单油层、隔层、夹层、( )、油砂体等。 (A)层段
8、 (B)层系 (C)油层组 (D)断层32下列选项中( )是油层分布状况、油层性质基本相同,是在一套相似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油层的组合。 (A)单油层 (B)隔层 (C)油层组 (D)夹层33下列选项中( )是指上下有泥岩分隔的具有含油条件的砂岩、粉砂岩等岩层。 (A)单油层 (B)隔层 (C)油层组 (D)夹层34下列选项中( )是油层剖面中渗透率相对很低或不渗透的岩层。 (A)单油层 (B)隔层 (C)油层组 (D)夹层35下列选项中( )一般是指某井某层段的砂岩(岩层)的厚度或油层组整体厚度 (A)油层厚度 (B)有效厚度 (C)隔层厚度 (D)夹层厚度36下列选项中( )是某一油层(或油
9、层组)在现有开采工艺技术条件下能够开采出具有工业价值的原油的油层厚度。 (A)由层厚度 (B)有效厚度 (C)隔层厚度 (D)夹层厚度37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是油田开发过程中方案调整、挖潜等两个非常重要参数;两者之积叫( ),是油层(单井、区块等)产油能力的主要参数(标志)。 (A)采油指数 (B)采液指数 (C)压缩系数 (D)地层系数38如果金属导体两端电压一定,则通过的电流与( )成正比。 (A)横截面积 (B)导体长度 (C)导体电阻 (D)电阻率39已知3个1的电阻用导线连接后,总电阻为1/3,则它的连接方式为( )。 (A)串联 (B)并联 (C)先串后并 (D)先并后串40把三个
10、相同的 电阻用导线连起来,共可组成( )种不同类型电路。 (A)5 (B)4 (C)3 (D)241电压一定,电流通过金属导体,其功率与( )成反比。 (A)导体截面积 (B)电流 (C)时间 (D)电阻42若导体两端的电压提高一倍,则电功率是原来的( )倍。 (A)4 (B)2 (C)8 (D)143若通过一导体的电流增加一倍,则电功率是原来的( )倍。 (A)1 (B)2 (C)4 (D)844 1度电=1kWh = ( )。 (A)36106J (B)36105J (C)36104J (D) 36103J45电阻器通常是指电路中使( )相匹配或对电路进行控制的元器件。 (A)负载与电源
11、(B)电流与电压 (C)电阻与电压 (D)电流与电阻46电阻器的规格通常是指( )。 (A)导体截面积 (B)最大电流 (C)储存电能量 (D)功率及阻值47图( )是电阻器通常用的符号。(A) (B) (C) (D) 48电容是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具有( )功能的电器元件。 (A)储存电能 (B)交流隔断 (C)直流通路 (D)单向导通49电容规格(技术参数)主要是指( )。 (A)导体截面积 (B)最大电流 (C)电容量 (D)功率及阻值50电感线圈主要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 )与其他元件相互配合使用的电气元件。 (A)电源感应 (B)磁场感应 (C)电压 (D)电阻51电感线圈的技术参数通常是
12、指( )。 (A)感应面积 (B)最大电流值 (C)电流互感比 (D)功率及阻值52图( )是电感线圈通常用的符号。 (A) (B) (C) (D) 53不是变压器技术参数的是( )。 (A)额定容量 (B)相数 (C)额定频率 (D)额定电阻54某单相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0,则输入与输出的( )不变。 (A)电流 (B)电压 (C)频率 (D)相位55某变压器铭牌型号为SJL-560/10,其中,560表示( )。 (A)输入电压 (B)输出电压 (C)额定容量 (D)额定电流56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电路中,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的( )倍。 (A)3 (B)3 (C)2 (D) 257通
13、常所隘的220V单相交流电,其最大瞬时电压为( )。 (A)2202V (B)220V (C)156V (D)380V58线电压为380V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若使用Y型接法,则相电压为( )。 (A)380V (B)382V (C)220V (D)222V59某抽油机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参数名牌标有Y280M-6数据,则电机转数是 ( )。 (A)740rmin (B)980rmin (C)1000rmin (D)1200rmin60抽油机运行时,电动机温度一般不得超过( )。 (A)40C (B)60C (C)80C (D)85C61电工常用的必备绝缘保护用具有( )。(A)绝缘手套和电工钳
14、(B)绝缘手套和验电器(C)绝缘手套和绝缘棒 (D)绝缘手套和熔断管62不是电工常用的必备绝缘保护用具的是( )。 (A)电工钳 (B)绝缘手套 (C)绝缘棒 (D)绝缘垫63高压零克棒是( )必备用的。 (A)换电灯 (B)换电机 (C)换大理石熔断器 (D)高压熔断器64有关电流表用途的叙述,其中用来( )是不正确的。 (A)测量电机电流 (B)测量电路电流 (C)测量电路电阻 (D)测量电灯电流65有关电流表的分类叙述,其中( )是正确的。 (A)电流表分为高压电流表和低压电流表 (B)电流表分为直流电流表和交流电流表 (C)电流表分为直流电阻表和交流电阻表 (D)电流表分为大功率电流表
15、和小功率电流表66有关电压表用途的叙述,其中( )是不正确的。 (A)测量电源电压 (B)测量电路电流 (C)测量电路电压 (D)测量电机电压67有关电压表的分类叙述,其中( )是不正确的。 (A)微伏表 (B)毫伏表 (C)伏特表 (D)千伏表68有关电压表的分类叙述,其中( )是不正确的。 (A)有交流、直流之分 (B)交流、直流可相互代替 (C)直流表有正负极之分 (D)交流表没有正负极之分69有关钳型电流表组成的叙述,其中( )是正确的。 (A)主要由一只电流互感器和一只电磁式电流表组成 (B)主要由一只电流互感器和一只电磁式电压表组成 (C)主要由一只电压互感器和一只电磁式电压表组成
16、 (D)主要由一只电流互感器和二只电磁式电流表组成70钳型电流表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圈( )。 (A)为通电导线 (B)为被测导线 (C)与电流表相连接 (D)与二次电流表相连接71油田开发方案简单地说就是( )。 (A)开发设汁和投产 (B)开发设计和打井 (C)打井和投产 (D)注水和采油72油田开发设计和投产是( )的内容概括。 (A)开发原则 (B)开发方案 (C)开采方式 (D)开发层系73油田开发原则就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时,依据国家和企业对石油的需求,针对油田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 )。 (A)采油速度和稳产期限 (B)采油工艺技术和增注措施 (C)开采方式和注水方式 (D)开采政
17、策和界限74不属于油田开发原则所制定出的具体内容的是( )。 (A)采油速度和稳定期限 (B)确定开发层系 (C)确定合理布井原则 (D)设备配置75不属油田开发原则所制定出的具体内容的是( )。 (A)采油速度和稳产期限 (B)员工配置 (C)确定合理的布井原则 (D)确定开发层系76在油田开发中,同一套开发层系用( )进行开发。 (A)不同井网 (B)两套井网 (C)同一井网 (D)各种井网77把油田内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一套井网进行开发称为( )。 (A)开发方式 (B)开发层系 (C)开发原则 (D)注水方式78在同一套开发层系内,上下必须具有良好的( ),以防止不同层系之间的
18、窜通和干扰。 (A)隔层 (B)油层 (C)砂层 (D)储层79根据开发层系划分原则,在同一开发层系内的各个油层,其构造形态、油水分布、( )应接近一致。 (A)压力系统 (B)原油性质 (C)地质储量 (D)压力系统和原油性质80对于独立的开发层系必须具有一定的( ),保证油井具有一定生产能力。 (A)采收率 (B)储量 (C)采油速度 (D)采出程度81油藏的驱动方式有( )。 (A)弹性驱动、水压驱动、气压驱动、重力驱动四种 (B)弹性驱动、水压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动、重力驱动五种 (C)弹性驱动、水压驱动、气压驱动、驱动力、刚性驱动五种 (D)气压驱动、溶解气驱动、重力驱动、刚性驱
19、动四种82油气在油层中驱动的能量是指( )。 (A)保留油层本身的天然能量 (B)保留人为补充能量 (C)油层本身的天然能量和人为补充能量两种 (D)地层能量83油田在初期自喷开发阶段,驱动油气的能量是( )。 (A)天然能量 (B)人为补充能量 (C)注水驱动 (D)注气驱动84油田注水具有( )的全部特点。 (A)水压驱动 (B)气压驱动 (C)重力驱动 (D)弹性驱动85水压驱动可分为( )两种。 (A)弹性水压驱动和气压驱动 (B)刚性水压驱动和气压驱动 (C)弹性水压驱动和刚性水压驱动 (D)溶解气驱动和重力驱动86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完全依靠水柱压能驱油的驱动方式称( )。 (A)刚
20、性水压驱动 (B)弹性驱动 (C)气压驱动 (D)重力驱动87依靠油区和含水区的弹性能驱油的方式是( )。 (A)水压驱动 (B)重力驱动 (C)弹性驱动 (D)气压驱动88在( )方式下,油层内的含流体饱和度一般不发生变化。 (A)气压驱动 (B)弹性驱动 (C)重力驱动 (D)溶解气驱动89在气压驱动的油田中,井底和近井地带的地层压力( )饱和压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90依靠溶解气体的弹性膨胀能将石油驱向井底的驱动方式称( )。 (A)气压驱动 (B)弹性驱动 (C)弹性水压驱动 (D)溶解气驱动91原油依靠本身的重力位能流向井底,这种驱动方式称( )。
21、 (A)重力驱动 (B)气压驱动 (C)水压驱动 (D)溶解气驱动92对于靠重力驱动的油田,油井产量( )。 (A)高 (B)低 (C)有时高,有时低 (D)较高93我国油田目前主要采用( )开发方式进行开发。 (A)注水 (B)天然能量 (C)注聚合物 (D)注热油94不属于开发方式内容的是( )。 (A)注水 (B)天然能量 (C)注聚合物 (D)原油加工95为取得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所需要的资料而钻的取心井叫( )。 (A)注水井 (B)生产井 (C)资料井 (D)调整井96用来采油的井叫( )。 (A)注水井 (B)生产井 (C)资料井 (D)调整井97用来向油层内注水的井叫( )。 (A
22、)注水井 (B)生产井 (C)资料井 (D)调整井98为挽回死油区的储量损失,改善断层遮挡地区注水开发效果,以及调整横向上和纵向上采油效果差别严重地段开发效果所钻的井叫( )。 (A)注水井 (B)生产井 (C)资料井 (D)调整井99行列切割注水方式特点的是( )。 (A)便于调整注水方式,有利于地面生产工艺简化及管理方便 (B)水淹区分散,动态分析和调整较复杂 (C)一口生产井能同时受周围几口注水井的影响,易收到注水效果 (D)采油速度比高 100在四点法面积注水系统中,生产井和注水井数比为( )。 (A)1:1 (B)1:2 (C)2:1 (D)3:1101在四点法面积注水系统中,每口注
23、水井给周围( )口生产井注水。 (A)1 (B)2 (C)4 (D)6102五点法面积注水也叫( )。 (A)反五点法面积注水 (B)反六点法面积注水 (C)反七点法面积注水 (D)反九点法面积注水103在五点法面积注水系统中,每口生产井受周围( )口注水井影响。 (A)1 (B)2 (C)4 (D)6104在面积注水的五点注水系统中,生产井和注水井数比为( )。 (A)1:1 (B)1:2 (C)2:1 (D)3:1105依据注水井井网分布的几何形状,面积注水可分为( )注水。(A)四点系统和五点系统 (B)九点系统和反九点系统 (C)五点系统和七点系统 (D)四点系统、五点系统、七点系统、
24、九点系统和反九点系统、不规划的点状系统106在反九点法面积注水系统中,生产井和注水井数比为( )。 (A)1:I (B)1:2 (C)2:1 (D)3:1107在反九点法面积注水系统中,每口注水井给周围( )口生产井注水。 (A)2 (B)4 (C)6 (D)8108在面积注水系统中,井网几何形状为正方形的肯定不是( )。 (A)四点法面积注水 (B)五点法面积注水 (C)九点法面积注水 (D)反九点法面积注水109配产配注就是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为了保持地下流动处于合理状态,根据注采平衡、减缓含水率上升等开发原则,对( ),确定其合理产量和合理注水量。 (A)单井及小层 (B)井组、单井直至
25、小层 (C)区块、井组、单井直至小层 (D)全油田、层系、区块、井组、单井直至小层110配产配注就是对于( )的油田,为了保持地下流动处于合理状态,根据注采平衡减缓含水率上升等开发原则,对全油田层系、区块、井组、单井直至小层,确定其合理产量和注水量。 (A)自喷开发 (B)注水开发 (C)机械强采 (D)电泵开采111累积采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的百分数叫( )。 (A)采油速度 (B)采出程度 (C)采收率 (D)采收比112采油速度的定义是( )。 (A)年产油量与可采储量之比 (B)年产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 (C)日产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 (D)地质储量与日产油量之比113注水压差是指( )与注
26、水井静压之差。(A)注水井套压 (B)注水井油压 (C)注水井泵压 (D)注水井流压114注水井注水时,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差值叫( )。 (A)注水压差 (B)注水压力 (C)吸水指数 (D)注采比115注人物所占的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的地下体积之比叫( )。 (A)采油比 (B)注采比 (C)注入比 (D)采出比116注水井在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叫( )。 (A)吸水指数 (B)注水强度 (C)注水系数 (D)比注水指数117某油井测得静压为38MPa,正常生产时测得井底流压为32MPa,日产液量100t,其中油量90t,则该井的采液指数是( )。 (A)263t(MPa
27、d) (B)313t(MPad) (C)150t(MPad) (D)1667t(MPad)118某油田地质储量6104t,1996年末采出程度27,综合含水58,1997年末采出程度42,综合含水65,则该油田的含水上升率为( )。 (A)7 (B)467 (C)117 (D)112119某油田累积注人水10104m3,累积产油5104m3,累积产水量8104m3, 则注水利用率为( )。 (A)80 (B)50 (C)20 (D)30120注采平衡是指注采比为( )。 (A)0 (B)0.5 (C)1 (D)10121在油田开发管理上要做到注采平衡与( )平衡。 (A)产量 (B)含水 (C
28、)压力 (D)注水122油田综合递减率是衡量油田一年来( )的产量变化幅度指标。 (A)措施增产后 (B)不含措施增产 (C)新井投产后 (D)自然产能123年注入水量与油层总孔隙体积之比叫( )。 (A)注入速度 (B)注入程度 (C)注人强度 (D)注入量124吸水能力一般用( )来衡量。 (A)注水强度 (B)注水系数 (C)注水波及体积 (D)吸水指数125通常用( )的变化表示注入水的流动阻力。 (A)流度 (B)流度比 (C)含水饱和度 (D)注水波及系数126油水井结构的共同点是都有( )。 (A)套管、油管 (B)套管、油管、配产器 (C)套管、油管、配水器 (D)套管、油管、
29、配水器、采油树127抽油机井结构与注水井结构的不同点主要是在于( )的不同。 (A)套管 (B)油管 (C)套补距 (D)井口装置128有关套补距的叙述,其中( )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套补距是不变的 (B)套补距是以完井时的方补心为基础 (C)套补距在作业施工中会用到 (D)生产井的套管加高套补距会减少129注水井就是往( )注水的井。 (A)套管 (B)油管 (C)配水器 (D)油层130注水井生产原理可以简述为( )。 (A)地面动力水,直接从油管对油层进行注水 (B)地面动力水,直接从套管进到井下,经配水器对油层进行注水 (C)地面动力水,通过井口装置必须从油管进到井下,经配水器刘
30、油层进行注水 (D)地面动力水,通过井口装置从油管或套管进到井下,经配水器对油层进行注水131注水井注水时,井筒中的水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井筒压力( )。 (A)不断升高 (B)不断降低 (C)保持不变 (D)经常波动132自喷井采油就是把( )的油通过然能量采到地面。 (A)套管 (B)油管 (C)配产器 (D)油层133自喷井采油原理可以简述为( )。 (A)油层流人井底的油,自接从汕管抽到地而 (B)油层流人井底的油,直接从套管抽到地面 (C)油层流人井底的油,由喇叭口或配产管柱进人油管再经井口嘴喷出 (D)油层流人井底的油,靠自身能量由喇叭口或配产管柱进入油管,再经井口油嘴喷出134自
31、喷采油时,原油从油层流到计量站,般要经过( )种流动过程。 (A)两 (B)三 (C)四 (D)五135自喷生产时,原油沿井筒的流动称为( )。 (A)垂直管流 (B)渗流 (C)段塞流 (D)雾流136自喷采油时,井筒中的原油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井筒压力( )。 (A)不断升高 (B)不断降低 (C)保持不变 (D)经常波动137自喷采油的动力来源于( )。 (A)渗滤阻力 (B)饱和压力 (C)油层压力 (D)油层气138自喷采油,原油在井筒十流动时,主要是克服( )和原油与井筒管壁的摩擦阻力。 (A)渗滤阻力 (B)粘度阻力 (C)滑脱损失 (D)液柱重力139抽油机井采油就是把( )的
32、油通过深井泵往复作用采出到地面。 (A)套管 (B)油管 (C)深井泵 (D)油层140抽油机井采油原理可以简述为( )。 (A)油层内的液体不断地流入深井泵通过油管液体就会不断地经井口装置喷出地面 (B)油层内的液体不断地流人深井泵,通过井下深井泵往复抽吸,液体就会不断地经井口装置抽出地面 (C)通过井下深井泵往复抽吸井筒内的液体,在液体不断地经井口装置抽出地面的同时也降低井底压力,从而使油层内的液体不断地流人井底 (D)通过井下深井泵往复抽吸井筒内的液体,在液体不断地经井口装置抽出地面的同时,也保持井底压力不变,从而使油层内的液体不断地流人井底141有关抽油机井采油原理的描述,其中( )是
33、正确的。 (A)油层流入井底的油套管井口装置地面 (B)油层流入井底的油套管油管深井泵井口装置地面 (C)油层流人井底的油油管深井泵井口装置地面 (D)油层流人井底的油深井泵油管井口装置地面142电动潜油泵井采油就是把( )的油通过潜油泵采到地面。 (A)套管 (B)油管 (C)多级离心泵 (D)油层143电动潜油泵井采油特点的叙述,其中( )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电动潜汕泵井采油和抽油机井采油在原理上基本是相同的 (B)电动潜油泵井采油对斜井、超深井均适用 (C)电动潜油泵井采油时不能降低井底压力 (D)电动潜油泵井采油是种人工举升采油的方法144有关电动潜油泵井采油原理的描述,其中(
34、)是正确的。 (A)油层流人井底的油套管井口装置地面 (B)油层流人井底的油套管油管多级离心泵井口装置地面 (C)油层流人井底的油油管多级离心泵井口装置地面 (D)油层流入井底的油分离器多级离心泵油管井口装置地面145抽油机井采油可分为( )。 (A)机械采油和有杆泵采油 (B)有杆泵采油和无杆泵采油 (C)有梁式抽油机井采油和无梁式抽油机井采油 D)电动螺杆泵采油和电动潜油泵采油146采油方式中( )不属于机械采油。 (A)无梁式抽油机井采油 (B)电动螺杆泵采油 (C)自喷井采油 (D)电动潜油泵采油147属于无杆泵采油的是( )。(A)无梁式抽油机井采油 (B)电动螺杆泵采油(C)自喷井
35、采油 (D)电动潜油泵采油148根据管式泵和杆式泵两种抽油泵的特点,( )适用于较深的油井。 (A)两者均 (B)两者均不 (C)杆式泵 (D)管式泵149根据管式泵和杆式泵两种抽油泵的特点,( )适用于产量低的油井: (A)管式泵 (B)杆式泵 (C)两者均 (D)两者均不150根据管式泵和杆式泵两种抽油泵的特点,( )适用于含砂较多的油井: (A)杆式泵 (B)管式泵 (C)两者均 (D)两者均不151根据管式泵和杆式泵两种抽油泵的特点,( )适合于气量较小的井使用: (A)两者均 (B)两者均不 (C)管式泵 (D)杆式泵152管式泵和杆式泵相比,( )具有内外两层工作筒。 (A)管式泵
36、 (B)杆式泵 (C)两者均 (D)两者均不153管式泵和杆式泵相比,( )具有工作筒、活塞、游动阀和固定阀。 (A)两者均 (B)两者均不 (C)管式泵 (D)杆式泵154管式泵和杆式泵相比,( )具有泵定位密封部分。 (A)两者均 (B)管式泵 (C)两者均不 (D)杆式泵155抽油泵型号CYB 57 T 4.5-1.5-0.6中的数字57表示的是( )。 (A)泵公称直径 (B)泵筒长 (C)柱塞长 (D)泵最大排量156抽油泵型号CYB 57 T 4.5-1.5-0.6中的数字1.5表示的是( )。 (A)泵公称直径 (B)泵筒长 (C)柱塞长 (D)泵最大排量157抽油泵型号CYB
37、70 T 4.8-1.5-0.6中的符T表的示是( )。 (A)杆式泵 (B)管式泵 (C)整体泵 (D)组合泵158不是杆式泵基本参数的是( )。 (A)泵公称直径 (B)泵筒长 (C)柱塞长 (D)泵筒型式159不是管式泵基本参数的是( )。 (A)泵下人深度 (B)泵筒长 (C)柱塞长 (D)泵公称直径160双游动阀深井泵,两个游动阀装在( )。 (A)活塞上端 (B)活塞下端 (C)活塞中间 (D)活塞两端161深井泵活塞上行时,( )。 (A)游动阀开启,固定阀关闭 (B)游动阀关闭,固定阀开启 (C)游动阀固定阀均开启 (D)游动阀固定阀均关闭162深井泵活塞下行时,( )。 (A
38、)游动阀、固定阀均关闭 (B)游动阀关闭,固定阀开启 (C)游动阀开启,固定阀关闭 (D)游动阀、固定阀均开启163深井泵活塞上行时,油套环形空间液柱压力与泵筒内压力相比( )。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两者相等 (D)为l3164在深井泵两个冲程中,深井泵应完成( )。 (A)一次进油和一次排油 (B)一次进油和两次排油 (C)两次进油和两次排油 (D)两次进油和一次排油165抽油杆型号CYG252500C中( )表示抽汕杆代号。 (A)CYG (B)25 (C)2500 (D)C166通常抽油杆的长度为( )。 (A)9m (B)10m (C)7m (D)8m167抽油杆型号CYG252500C中“25”表示( )。 (A)抽油杆代号 (B)材料强度代号 (C)短抽油杆长度 (D)抽油杆直径168常用抽油杆的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民小区厕所建设项目合同模板
- 会计师事务所财务信息保密办法
- 城市污水处理用地管理办法
- 游轮甲板植物布置租赁合约
- 豪华酒店真石漆装饰协议
- 食品安全及疾病防控
- 粮食应急管理培训
- 阿尔茨海默病英文
- 骨折康复治疗方法及阶段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复习试题5-北师大版
- 美国FDA关于食品接触材料的塑料制品法规要求
- 应用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判别沉积环境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
-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 2016出资证明书(货币出资)(共1页)
- 商务英语教学课件:unit5 Travel and Visits
- 民航概论课程标准
- MACD二次绿柱缩短的选股公式.doc
- 尾矿库闭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
- 化工企业事故案例分析(中毒事故)
- 儿童日常习惯培养积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