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肺【知识研究】_第1页
6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肺【知识研究】_第2页
6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肺【知识研究】_第3页
6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肺【知识研究】_第4页
6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肺【知识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肺,肝,脾,肾,中 医 藏 象 学,五脏系统,1,资料类,【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2. 掌握肺的生理特性; 3. 掌握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能力教学目标】 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各体现于哪些方面?宣发与肃降的关系。 肺为水之上源 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2,资料类,肺,肺为五脏之天 明 绮石理虚元鉴,解剖部位 表里关系:大肠 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 联系功能 五体: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五官:开窍于鼻 五志为悲 五液为涕 五时与秋气相通应 属性: 阴阳属性:阳中之阴 五行属性:金,3,资料类,4,资料类,5,资料类,一、肺的解剖,解剖位置:肺位胸腔,左右各一,上

2、连气管,通于喉咙,开窍于鼻,肺在人体诸脏腑中位置最高,故有“华盖”之称 灵枢九针论“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 素问痿论“肺者,藏之长,为心之盖也” 形态结构:分叶器官,其叶白莹,质地疏松,“虚如蜂窠”;肺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过鼻与外界相连,易为外邪所侵。故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气,称为“娇脏”,6,资料类,二、肺的生理特性,1.肺为华盖:肺位居胸腔,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肺为华盖,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华盖” 居高位,主行水“水之上源” 宣发卫气,保护内脏“五脏六腑之盖” 首犯温邪,易合外邪诸邪易侵之脏,7,资料类,2.肺为娇脏:肺叶娇嫩,通过口鼻直接与外界相通, 且外合皮毛,

3、不耐寒热,易受邪侵。,肺为娇脏,易被邪侵,肺脏清虚娇嫩 上通天气 外合皮毛 治疗宜轻清、宣散,3.肺气与秋天相通应,8,资料类,一、肺主气、司呼吸(呼吸之气、一身之气) 二、肺朝百脉 三、肺主宣肃 四、肺主行水 五、肺主治节,三、肺的主要生理功能,9,资料类,含义:气体交换,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体内浊气,呼浊吸清、吐故纳新, 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生理: 肺主呼吸有赖于肺的宣降运动,是其具体体现: 肺气 宣发呼(浊气) 宣降正常,散纳有度, 肃降吸(清气) 则呼吸调匀有序。 在呼吸过程中必须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清肃,使气 道通畅,呼吸自如。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新病在肺,

4、久病在肾,肺司呼吸,主要表现:呼吸调匀,气息平和 主要病变:呼吸不畅,胸闷咳嗽、气喘。,10,资料类,含义:主持调节脏腑经络之气,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 生理: 参与宗气生成:由肺吸入清气(降)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升)结于膻中。促肺呼吸,贯通血脉 调整全身气机:通过肺气的升降入出,带动全身气的升降入出,而调节全身气机。,肺主一身气,素问六节藏象论: “肺者,气之本”,临床病变:呼吸无力,少气懒言,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气虚之征,11,资料类,病理表现:胸闷、心悸、唇舌青紫等,肺朝百脉,含义:肺通百脉,全身血液汇聚于肺,肺呼吸,清浊之气交换,将富含清气之血输注全身脏器。 生理作用:助心行血,肺主

5、气,司呼吸,司清浊运化,助血运行;心主血脉,依赖气之推动,随气机运行全身,故助心行血,为相辅之官。 “人身之气,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医学真传-气血,12,资料类,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宣发:宣通发散,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功能(气机之升、出)肺气向上、向外运动。 一、排出体内浊气,肺之气化,通过鼻孔、腠理、皮毛将水液蒸发于体表或外出为汗 二、输布精微和津液布散全身,外达皮毛,润养四肢百骸、脏腑、肌腠皮毛 三、宣发卫气于体表、护卫肌表,调节肌腠开合(汗),抵御外邪侵袭 宣发失常:呼吸不利、胸闷、咳喘、鼻塞、喷嚏、无汗或易感冒等肺气不宣,13,资料类,肺主肃降: 清肃下降

6、,指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气机之入、降),人体脏腑气的活动规律,在上者以降为顺,在下者以升为和,肺居胸中,于脏腑最上部,故其气以下降为顺。,14,资料类,肺气的肃降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吸入自然界清气,令其向内向下收敛而降,将吸入之气下达于肾。 二、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气向脏腑布散,以营养和滋润。 三、肺为水上之源,通调水道,水液下输于肾,甚之气化将浊液经膀胱排除。 四、肃清呼吸道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肺虚如蜂窠,不容杂物) 病理现象:呼吸短促、上气、喘鸣、咳痰等肺气上逆之症。,15,资料类,生理: 呼吸通畅 气的生成、升降出入运动正常 津液输布正常 血液运行正常 病

7、理:失调呼吸失常,气、血、水液代谢障碍,相互制约 相互为用,一升一降 一出一入 相反相成 相互协调,外感引动内饮,肺气失宣,则胸闷气急或发为哮喘 肝火上炎,耗伤肺阴,肺失肃降,则喘咳气逆, 宣发与肃降的关系 是肺气的双向运动,二者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两种运动形式,不可分割。,16,资料类,一升一降 呼吸运动 维持气体交换 一出一入 向上向外 宣发肃降布散精气 全身各处,无所不至 (气的升降运动) 向下向内 上从皮毛而出为汗 水液代谢 水液恒定状态 下从肾与膀胱而出为尿 病变 二者常同时出现,相互影响肺失宣降,17,资料类,肺主行水,含义: 指肺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疏通和调节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8、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一、肺气宣发:向上向外营养脏器、排泄 二、肺气肃降:向下向内营养脏器、排泄,素问经脉别论“通调水道” 清汪昂医方集解 “肺为水之上源”,18,资料类,生理: 肺气宣发 布散全身,外达皮毛 汗呼气 精微(津液)脾 肺 肺主肃降 原尿 肾与膀胱的气化 尿 病理: 肺失宣散 无汗、皮肤水肿 宣肺利水 “提壶 揭盖” 肺失肃降 小便不利、水肿 降气利水 肺失清肃 影响疏通水道,向上 向外,向下 向内,散精,代谢后,水液不能外达皮毛 腠理闭塞,水液不能下输膀胱,痰湿阻滞 肺和呼吸道失洁净通畅,可至,治,治,19,资料类,生理: 肺主气司呼吸 生成宗气 贯心脉,推动血行 助心行

9、血 肺气宣发肃降 治理调节气机 敷布调节血行 病理: 肺气壅塞 肺:咳、痰、喘、闷胀 心血行不畅甚血脉瘀滞 心:心悸胸闷唇舌青紫,清气 + 水谷精气,肺心病,20,资料类,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治节,含义: 或指肺辅助心脏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作用(君主之官 相辅之官),肺司呼吸:通过有节律的一呼一吸运动,维持机体内外正常的气体交换 调节气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气的升降出入,保持全身气机调畅 助心行血:是通过肺朝百脉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辅佐心脏促进血行 调节水液代谢: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治理和调节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21,资料类,(四)肺与形、窍

10、、志、液、时的关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在窍为鼻 在志为忧(悲) 在液为涕 与秋气相通应,22,资料类,含义:肺与皮毛有密切关系,皮毛的功能由肺所主,皮毛又能“宣肺气”。 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皮肤致密、毫毛光泽、抵抗力强。 皮毛汗孔宣肺气汗孔开合有度,有助于肺的呼吸通利。,生理意义,病理意义,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合皮毛,肺气不足,宣发无力皮毛憔悴、卫外不固、多汗易感。 外邪侵袭,影响及肺腠理闭而无汗、伴呼吸急促、咳喘。,23,资料类,肺在窍为鼻,含义:鼻为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故 称鼻为肺之窍。 肺气和利 嗅觉灵敏 生理意义 鼻的功能正常 肺津滋润 气道通畅 外邪袭肺,多从口鼻

11、而入 鼻塞流涕 病理意义 鼻痒气热 肺脏有病,多反映于鼻 咳喘等,开窍为鼻,24,资料类,在志为忧 (悲),含 义:指悲忧的情绪变化或情感反映,由肺精、肺气所化生, 是肺精、肺气生理功能的表现形式。 生理意义:悲(忧)属七情之一,属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映,悲动 于心而肺应之。 损伤肺中精气 悲易伤肺 肺气耗伤而呼吸气短无力 影响宣降运动 肺病生悲肺气虚,气机消沉易悲伤。,病理意义,在志为悲,25,资料类,肺在液为涕,含义:鼻涕由肺精所化,由肺气的宣发作用布散于鼻窍。 肺气宣发,促进肺津至鼻窍而为涕。 生理意义 正常情况下,鼻窍得润而涕不外流。 肺寒鼻流清涕。 病理意义 肺热流黄浊涕。 肺燥鼻干,在液为涕,26,资料类,(五)与秋气相通应,含义:五脏与自然界阴阳相通应,肺主秋。 生理意义: 时令至秋,暑去而凉生,草木皆凋 肺与秋同属五行之金 同气相求,故以肺应秋。 肺主清肃下行,为阳中之阴 秋季肺的制约和收敛功能强盛,养生当顺应秋气而使人气渐收。 病理意义: 秋季气候凉燥,肺体清虚,喜润恶燥,秋季易见秋燥之证。 治疗肺病时,秋季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