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_第1页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_第2页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_第3页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_第4页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实词推断方法,2,课堂练习,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 -柳宗元,3,课堂练习,水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

2、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4,考点阐释,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 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要求:多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同时要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与技巧。,5,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一、借助语境法: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

3、件加以仔细研释。,6,1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di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欺骗”,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褒义,顽皮,学以致用:,7,丰则贵籴d ,歉则贱粜tio 你能推断出“籴” 和“粜”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籴:买进粮食 粜:卖出粮食,二、想一想,借助字形,8,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方法二:借助字形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9,第一板块例题展示:讨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的词义。,1、“启听淮北取籴d ” 2、冀得一归觐,加点字“籴”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字

4、形,推断 为会意字,跟“粮食”有关,意思是买进的粮食。,加点字“觐”虽比较眼生,但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 解释为“拜见”。,10,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3.生而眇者不识日 4.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学以致用,田 地,绳索,瞎 ,双目失明,砍,11,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点) 你能推断出 “蚤”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三、想一想,辨明通假,12,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三、通假推断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

5、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2.风吹草低见牛羊 3.张良出,要项伯,通“背”,背叛,通“现”,出现,通“邀”,邀请,13,学以致用,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3、秦王还柱而走。,(“顾”通“雇”,雇佣),(“翼”通“翌”,第二天),“还”通“环”,环绕着。,14,1、文过饰非 2、前倨j后恭 你能推断出“文” 及“倨”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四、想一想,文,掩饰,倨,傲慢,借助结构分析,15,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四、结构观察法: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

6、,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破下,攻破,终日须臾,片刻,愈弥,更加,16,(一)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怎样解释? 1、“忠不必用,贤不必以” 2、“变姓名,诡踪迹” 3、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由“用”可以推出“以”为“用”的意思。,由“变”推出“诡”为动 词,是“隐蔽”的意思。,“赢”也与上句的“余”处在相同的位置,其意 思也是“多”。,能力训练,17,将军身披坚执锐,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 “坚”解“ ”, “锐”解“

7、 ”才能搭配。,坚硬的盔甲,锐利的兵器,五、想一想,借助语法知识,18,方法五:借助语法推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19,信誉,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形容词,为“ ”之意。,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信义著于四海 (赤壁之战),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 ”之意。,确实,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 ”之意。,真实,20,例题展示

8、 :解释句子中的“信”。,1、烟涛微茫信难求 2、楚王贪而信张仪 3、信义著于四海 4、今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信”为状语,副词,可推断为“实在”的意思。,“信”为谓语,带宾语,应是“相信”的意思。,“信义”为主语,肯定是名词,可推为“信用” 的意思。,“无”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是名词,为“ ”之意。,信物,21,六、想一想 相如因持璧却立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 望而却步,(倒下,后退),所向披靡,借助成语,22,成语是古汉语遗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化石”,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众多语言现象。,方法六、 借助成语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23,1、斯言虽小,可以喻大 2、(07年福建)今姑贷汝,联系: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通晓,联系:成语“严惩不贷”,宽恕、饶恕,学以致用,24,例题展示:讨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的词义。,1、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2、薄而观之 3、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4、“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索求”之意。,可与成语“日薄西山”相联系都是“靠近”“逼近” 的意思。,联想到成语“严惩不贷”,作“饶恕”讲。,“治”即“长治久安”中的“治”(太平),25,1、除南清河太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