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对立性反抗疾患.ppt_第1页
认识对立性反抗疾患.ppt_第2页
认识对立性反抗疾患.ppt_第3页
认识对立性反抗疾患.ppt_第4页
认识对立性反抗疾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認識對立性反抗疾患,姓名 :曾雯青,什麼是對立性反抗疾患,對立性反抗疾患亦有稱為反抗行為障礙。對立性反抗疾患的定義如下: 如果兒童經常不聽話,甚至公然反抗、老師或保育人員,就會造成人際關係的破裂,甚而引發更嚴重的行為問題如攻擊、自傷、哭鬧、反社會等行為,使得學校課業的學習及日常生活功能,無法順利進行。 根據美國心理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DSM-IV)的診斷標準,反抗行為障礙是指故意和反抗的行為持續六個月以上,並出現下列情況至少四種以上(施顯烇、洪儷瑜,民85): 1.經常發脾氣。 2.經常與成人爭執。 3.經常公然反叛或不服從大人的要求或規定。 4.經常故意激怒或惹惱別人。 5.經常把自己的過失

2、或不良行為歸咎於他人。 6.經常暴躁易怒。 7.經常生氣或表現憎恨的態度。 8. 經常懷恨或有報復的心理。,大多數的孩子都會順從大人的指令行事,且在合理的範圍內取得溝通,但若孩子的不順從行為節節高漲為公然反抗時,就是一項惱人的問題。而孩子公然違抗大人的旨意是不順從行為中最嚴重的的一項行為,美國精神病診斷協會甚至把對立性反抗疾患(也稱作反抗叛逆症,Oppositional DefiantDisorder)列為心理症狀之一種。 對立性反抗疾患是一種精神醫學上的症狀,其特性有以下兩方面的問題,即具有侵犯的特質與傾向蓄意去激怒或擾惱他人。這也是ODD患者會尋求治療的主要原因。需注意的是,若ODD伴隨A

3、DHD、妥瑞氏症、情緒低落、焦慮症等其他症狀一同出現時,孩子的狀況會更加惡化。舉例來說,ODD伴隨ADHD的症狀會比單獨指出現ADHD的症狀來的嚴重。,可能病因,沒有人確切知道ODD 症狀產生的原因,而通常問題行為會開始出現在孩子1-3歲之間。若仔細思考,許多行為在孩子2歲時都尚是正常的,但症狀並非因此而消失。一般說來,孩子在2、3歲足歲後,就會漸漸聽從父母 的指令,完成一些簡單的工作。然而,有些孩子會在3 歲之後逐漸顯示出不聽話甚至違抗的傾向。此種行為的形成可以從過去經驗和制約因素、認知和態度因素以及情況和環境因素三點來探討: (一)過去經驗與制約因素 (二)認知與態度因素 (三)情況與環境

4、因素,過去經驗與制約因素,1、行為發展觀點:從行為發展與孩子成長的觀點,可以清楚的知道不順 從與違抗行為的形成,是經年累月的經驗。孩子在2、3歲之後逐漸瞭 解父母的語言,並以基本的技能來完成父母交代的使命。而父母的教 養方次也逐漸以口語來代替行動,從直接控制進入到間接的管教。舉 例來說,兩歲以前的孩子若尿褲子,媽媽會一言不發帶他去廁所弄乾 淨並換上新褲子。而三歲以上的孩子,媽媽可能幫他弄乾淨,叫他自 己換上新褲子。父母與子女交往之間的轉型帶給孩子更多獨立自主的 機會,但也製造了一些不順從的行為。假若父母與子女之間從為建立 起良好關係,父母命令與孩子聽話之間出現裂痕,且越演越烈的話, 便造成孩子

5、行為問題的產生。 2、父母教養:研究指出,當孩子有不聽話的傾向出現時,如果父母採用 說服、理論或教訓的方式,雖然孩子不順從,但會使用置之不理或討 價還價的策略;相反的,如果父母採用高壓、強制或懲罰的手段,則 孩子會出現更激烈的公然反抗、迂迴躲避或挑釁的行為。以行為分析 的觀點來看,父母對要求的撤除或採取高壓手段都會造成孩子的負增 強,結果都增長彼此的不當行為。,認知與態度因素,孩子的認知和社會態度深深影響他對大人指令的抗拒。要是孩子對大人懷有敵意,認為老師、父母的好言相向是找他麻煩,那麼要求孩子聽從 指令就十分困難。 捷革和土利爾(Geiger& Turiel,1983)認為孩子與父母的立場從

6、完全一致到完全不一致之間有各種不同等級。採取對抗的態度或認知,顯示出與大人之間的摩擦,而實際行為便是把師長化父母的話當成耳邊風,並藉此引發衝突。研究指出,要改變孩子的負面行為,必須從認知方面著手,根本改變其負面看法和態度才能革除違抗行為。,情況與環境因素,威廉斯和霍翰(Williams& Forehand,1984)在研究中發現,大人的命令若清晰具體、直接了當且明白指出合理時間讓孩子從容完成指定工作,則孩子的順從度較高。反之,若指令含糊籠統、依個命令併發數個要求,且對行為的要求沒有適當標準,則容易導致孩子無所適從並增加孩子鑽漏洞的機會。指令的品質也會影響順從的行為,短時間內給的指令越多,順從行

7、為越少。當然,指令下達的時機也是順從與違抗之間的一個重要關鍵。若孩子玩得正開心,或心情不好時,大人不適當的強行介入,就很容易引起衝突(施顯火全,民89)。 另外,有些仍在調查的理論認為造成ODD的原因可能如下: 1.可能與孩子被對待的模式或父母親對待孩子的方式有關 2.ODD的問題傾向來自於遺傳因素 3.可能是大腦的問題造成ODD 4.可能是大腦中不安定的化學物質所致,盛行率,在家族中,若雙親為酗酒者且曾觸犯法律,約有18孩子們會患有ODD 。且雙親中若至少一人本身就具有對立性反抗疾患、情感性疾患、品行疾 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或反社會人格等病史的家庭,則子女罹患ODD 的機 率也會較多。此外,

8、有些研究認為罹患憂鬱症的母親有較多子女亦具有ODD 。而在婚姻不協調的家庭中,ODD的孩子更為多見。 ODD患者通常在8歲以前即會明朗化,而一般不會比青春期早期更晚。 對立的症狀經常最先出現在家庭內,但隨著時間的推宜也會開始出現在其 他場合。一開始出現的典型為漸進式,通常會在幾個月會幾年內發生。有 相當多的ODD患者是發展成品行疾患(CD)的前兆。 根據調查顯示,ODD 患者的盛行率約為2-16。而一再中途更換照 顧者而干擾孩童照料的家庭以及用嚴厲、不一致或疏忽的管教方式來照料 孩童的家庭都具有較高的罹患率(孔繁鐘,民89)。,輔導策略,介入的行為目的是要他們能夠做事。也就是說,讓他們以某種方

9、式企圖 去激怒別人或與別人打鬥的行為無法得逞。以下有幾個方法可供參考: 1.團結一致:我們最常在這些孩子身上看到的(除了侵犯)行為就是他們不 斷將自己的責任過錯推卸給他人。有些孩童或青少年甚至說服他人謊稱他們遭到父母親的虐待。他們也可能對其雙親說謊學校老師對他們的待遇不 公平。因此,必須團結起來並考證孩子所說的言語。除此之外,雙親與家長更應面對面談話。以下有幾點實在的建議: (1)經常與校長、老師和家長一同討論問題 (2)在學校與家庭之間擬好策略,且對於孩童所說的話可信 度要有待考證 (3)在討論這些解決策略時不要有孩子的參與 (4)所有與孩童有關的人員都需要參與以確定大家能共同執 行,2.有

10、計畫性: 也就是說要有計畫的處理孩子的對立與反抗行為。如果我們馬上被激怒了,那麼情緒反應可能致使我們錯誤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然而當孩子不停地打斷上課秩序、激怒他人、打架、情緒爆發甚至要逃離時,我們該如何處置?行為改變技術或有組織的計畫會是一個好方法: 有些重要的行為是需要被定成目標。制訂出好的目標行為,我們也需要 一同實行。 給予簡短明確的口令。舉例來說,當我要和你說話時要注意聽對這 些孩童是無效的,因為口令不夠明確,換成坐下並且眼睛看著我當我要你 聽我說話時會較明確些。 言語與行為必須前後一致,絕不輕易改變制訂的目標。尤其在父母親之 間,更應嚴格執行。 對孩子的獎勵或處罰要能實施在個人身上獎

11、勵的東西盡量不要是金錢或 玩具,賦予孩子某項能執行的特權行為為優先。例如,允許他可以在週末時 晚點上床睡覺或是有選擇吃什麼晚餐的權力。 制訂的規則需要是簡單且能一直執行下去的,那麼孩子才能清楚瞭解。,診斷工具,1. 魏氏成人以及魏氏兒童智力測驗(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for Children) 2. Matson兒童社交技巧量表(Matson Evaluation of Social Skills with Youngsters, MESSY) 3. 文蘭適應行為量表(Vineland Ad

12、aptive Behavior Scale, VABS),個案,瑞平的孩子來自法院裁定後安置入校,因此每一個孩子都有她自己的故事,幾乎所有的學生在以往就讀的學校都是麻煩製造者,違反校規、頂撞師長、奇裝異服、霸凌同儕、叛逆、吸毒等問題行為幾乎都在她們的身上發生。 小真也不例外,在校時與老師頂撞、奇裝異服,對人事物稍看不順眼就三字經朗朗上口,甚至動起手腳搞破壞;回家對父母兄長也不理不睬,把家當旅館以為是休息睡覺的地方,父母稍微不滿足自己的需求,就心生抱怨,怨天尤人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她,她從不知道什麼是品格,為何品格是重要的。,參考資料,網路資源 .t

13、w/se/em/odd9.htm特殊教育學習障礙區 .tw/se/em/cd9.htm特殊教育學習障礙區 .tw/cgibin/ncl3web/hypage51?HYPAGE=Home.txt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 .tw/se/em/odd9-1.htm .tw/se/em/odd9-2.htm .tw/se/em/odd9-4.htm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