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原理-第04章 固有免疫细胞 课堂1.ppt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2/4/de976144-3e27-421f-9ea5-ef66fa9414b7/de976144-3e27-421f-9ea5-ef66fa9414b71.gif)
![免疫学原理-第04章 固有免疫细胞 课堂1.ppt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2/4/de976144-3e27-421f-9ea5-ef66fa9414b7/de976144-3e27-421f-9ea5-ef66fa9414b72.gif)
![免疫学原理-第04章 固有免疫细胞 课堂1.ppt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2/4/de976144-3e27-421f-9ea5-ef66fa9414b7/de976144-3e27-421f-9ea5-ef66fa9414b73.gif)
![免疫学原理-第04章 固有免疫细胞 课堂1.ppt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2/4/de976144-3e27-421f-9ea5-ef66fa9414b7/de976144-3e27-421f-9ea5-ef66fa9414b74.gif)
![免疫学原理-第04章 固有免疫细胞 课堂1.ppt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2/4/de976144-3e27-421f-9ea5-ef66fa9414b7/de976144-3e27-421f-9ea5-ef66fa9414b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固有免疫细胞,掌握 主要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的种类,以及各类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熟悉 NK细胞识别靶细胞的机制。 了解 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标志和受体。,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中的细胞组分。 主要包括:吞噬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以及NK T细胞、T细胞和B1细胞等。,第一节 吞噬细胞(phagocyte),大吞噬细胞 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monocyte)和由其衍生的各种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M)。 小吞噬细胞 主要指血液中的中性
2、粒细胞(neutrophil)。,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单核-巨噬细胞在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结构,通过表面主要膜分子参与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作用,(一)模式识别受体 1989年,美国免疫学家Janeway提出模式识别理论,认为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共有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这种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称为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PAMP能被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即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所识别,以保证免疫识别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PRRs分类:Toll
3、样受体;清道夫受体和甘露醇受体。,基本结构:人类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现已确认的有10个。TLR分子均为I型跨膜蛋白,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组成。,1.Toll样受体(TLR),TLRs的定位,胞外区:由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区组成。 胞内区:与IL-1受体胞内段有很高的同源性,称为TIR结构域(Toll/IL-1 receptor homologous region),TIR是一保守结构,其中包括3个保守盒(conserved boxes)。,1.Toll样受体(TLR),TLRs基本结构,表达于巨噬细胞表面,可识别G-菌脂多糖、G+菌磷壁酸、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细胞膜内侧面翻转到胞膜外侧面
4、的磷脂酰丝氨酸等, 参与对某些病原体及丧失唾液酸的陈旧红细胞和某些凋亡细胞的清除。,2.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SR),含有C型凝集素结构域,借此能与广泛表达于病原体细胞壁糖蛋白和糖脂分子末端的甘露糖和岩藻糖残基(即相应配体)结合,产生吞噬作用。,3. 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 MR),主要包括 IgG Fc受体(FcR)和补体受体(CR)。 1IgG Fc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 特异性IgG抗体可与相应病原体结合成复合物,抗体的Fc段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Fc受体(FcRI)结合,从而增强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此效应即IgG介导的调理作
5、用。,(二)调理性受体,2补体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 补体激活可产生某些活性片段(如C3b或C4b),它们可与病原体结合,并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相应补体受体结合,促进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此效应即补体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包括MHCI/II类分子和B7分子。静息的巨噬细胞很少表达MHC II类分子和B7分子,此两种分子在巨噬细胞摄取病原体活化后呈高水平表达,作为抗原提呈细胞提呈抗原肽给T细胞,并提供T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二信号刺激。,(三)参与提呈抗原和协同刺激T细胞活化的分子,来源于骨髓的髓样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外周血中,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约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5070,总数达到51010
6、。而骨髓的储备量多达11012。 具有寿命短, 更新快的特点。,二、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中性粒细胞功能性质 细胞内含有两种颗粒; 初级颗粒:较大,含有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和溶酶体; 次级颗粒:较小,含有碱性磷酸酶、溶酶菌、防御素、杀菌渗透增强蛋白和乳铁蛋白等; 表面受体:与单核巨噬细胞相似; 参与抗感染和炎症反应。,第二节 NK细胞,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是不同于T、B细胞的第三类淋巴细胞,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分布:主要在外周血中的NK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510;脾脏中占12;淋巴结和骨髓中也有NK细胞的
7、存在。,N,胞质中含有大量的嗜天青颗粒; 细胞表面表达多种受体,如FcR、CD56、CD16等;,细胞表面具有多种与其杀伤活化或杀伤抑制有关的受体。,NK细胞不需要抗原预先致敏,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或寄生菌感染的靶细胞,而且不受MHC限制; 活化后,分泌IFN- 和TNF-等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NK细胞的识别机制,通过IgG Fc受体识别抗体结合的靶细胞 通过杀伤活化受体和杀伤抑制受体对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识别,NK细胞表面表达IgG1和IgG3的低亲和力受体FcRIII(CD16),可与抗体Fc段结合,介导NK细胞识别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此种以IgG抗体作为中间桥梁,定
8、向介导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从而杀伤与IgG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一、通过IgG Fc受体识别抗体结合的靶细胞,杀伤活化受体(killer activating receptor,KAR) 杀伤抑制受体(killer inhibitory receptor,KIR),二、杀伤活化受体和杀伤抑制受体的识别,对靶细胞的识别模式:,“丢失自我”识别模式 压力诱导(stress-inducible),1. “丢失自我”识别模式 指杀伤抑制受
9、体与MHCI类分子结合可以抑制NK细胞的杀伤功能,并将任何缺乏MHCI类分子的细胞作为靶细胞处理。 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缺失MHCI类分子,NK细胞由此被激活而发挥杀伤功能。,指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分子能识别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MICA分子。 MICA分子在转录时需要热休克因子(HSF)的参与,而HSF通常需要在病毒感染、恶性转化和炎性反应等压力诱导下才能发挥转录调控作用,一旦机体受到此类压力诱导,HSF将促进MICA等分子的表达,从而被NKG2D所识别,激活NK细胞,发挥杀伤功能。,2. “压力诱导”识别模式,第三节 其它固有免疫细胞,广泛分布于除脑以外的全身各脏器,数量较少,无
10、特异性表面分子标志;,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第三节 其它固有免疫细胞,广泛分布于除脑以外的全身各脏器,数量较少,无特异性表面分子标志, 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表面表达的FcRII、补体受体、TLR和MR等膜受体,能介导DC对各种抗原物质的摄取。 DC摄取抗原后,进行加工处理,通过抗原提呈直接或间接地实现对T、B细胞的激活效应。,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二、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mast cell)存在于黏膜和结缔组织 嗜碱粒细胞(basophils)存在于血液
11、 特性: 表达高亲和力的IgE Fc受体 胞质内含有类似的嗜碱性颗粒 参与型超敏反应,预先形成的:组胺(histamine),肝素、过敏性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等; 新合成:肿瘤坏死因子(TNF), IL-8、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释放炎性介质,阻止穿过上皮组织屏障的病原体的感染,有利于吞噬细胞的趋化和聚集。 对IgE抗体结合的抗原迅速发生应答,引起急性变态反应性炎症反应; 抗寄生虫感染。,生物学功能,分布于多种腔道的黏膜组织和外周血细胞内; 嗜酸性颗粒含碱性蛋白、嗜酸性阳离子蛋白和过氧化物酶等; 表达C3a, C5a, 低亲和性IgE 受体等。,三、嗜酸性粒细胞,释放毒性颗粒蛋白:主要碱
12、性蛋白 生物活性介质:如白三烯和血小板活化因子。 细胞因子:如IL-3,IL-5等,嗜酸粒细胞活化产物,杀伤寄生虫和微生物; 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损伤, 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相互作用扩大炎症性免疫应答。,生物学功能,表达型TCR的T细胞; 主要分布于粘膜和上皮组织细胞间,在外周血也有少量分布; 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四、T细胞、NKT细胞和B1细胞,1.T细胞,表达NK细胞表面分子NK1.1和TCR-CD3复合体分子的T细胞,亦称NK1.1+T细胞。 发育途径:NKT细胞具有胸腺内和胸腺外两种发育途径,肝脏可能是胸腺外主要的发育场所。 分布:成熟NKT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和肝脏,在小肠固有层、脾脏和淋巴结也有少量的分布。,2.NK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s),NKT细胞亚群:少数为CD4+CD8+ T细胞;大多数为CD4-CD8- T细胞。 NKT细胞表面TCR类型:多为TCR型,TCR缺乏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昌学院《工笔人物》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激光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HJ 2052-2016 钢铁工业烧结机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湿式石灰石膏法
- 毕业设计(论文)税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海尔企业文化》课件
- 中国防护眼罩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辽宁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数学期末联考试卷
- 【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购销合同申请报告
- icu护士调科申请书
- 2024年化学检验员(中级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库(附答案)
- 旅行社分店加盟协议书(2篇)
- 勘察工作质量及保证措施
- 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及燃气安全管理专题培训
- 个人和企业间资金拆借合同
- 2024年除雪服务定制协议样本版
-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海陆变迁说课稿 (新版)商务星球版
- 勿忘国耻 珍爱和平-9.18学生教育主题班会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地铁司机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4年电工(高级技师)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统计学原理》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性考核一至三)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