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_第1页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_第2页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_第3页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_第4页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训练第11课(P2526),巩固自测: 一、选择题,14.A 15.D 16.B 17.A 18.D 19. C 20.D,21.(3)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主要内容: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4)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二、非选择题,1.经济特区 2.广东、福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3.现代化、改革、窗口、深圳速度 4.1984、14 5.1985、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 6.90、内地 7.经济特区、内地、点线面结合 8.2001、开放、机遇、挑战,阅读第12课内容,完成基训的预

2、习尝试:,一、经济特区的建立,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即打开国门,在维护国家主权的 前提下,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邓小平: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清朝:闭关锁国,几乎断绝与世界各国联系,日益落后,导致近代一百多年遭受外国侵略。,邓小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一、经济特区的建立突破,(一)经济特区的含义:,是我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特殊区域,主要特殊在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二)经济特区的作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经营管

3、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 发展外向型经济。,(三)经济特区的概况:,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广东、福建两省) 1988年:建立海南省,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 开放深圳,因为它对着香港; 开放珠海,因为它对着澳门; 开放厦门、汕头,因为它们对着台湾; 开放海南,因为它对着东南亚。”,广东省,福建省,深圳,珠海,海南,汕头,厦门,深圳:昔日的 “小渔村”,深圳:“一夜崛起 的城市”,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最典型的经济特区,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扩大,(一)沿海开放城市 1.时间:1984年 2.城市:,天津、

4、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开放城市。,(二)沿海经济开放区 1.时间:1985年 2.区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三)内地 1.时间:90年代起 2.内容:,以上海浦东的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并逐渐向内地推进。,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点,线,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点,线,面,进入90年代,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开放逐渐向内地推进。,邓小平:为什么我们还要开发浦东?因为它面对的

5、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上海浦东的开发,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中国第一塔” 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中华第一楼 金茂大厦,二、扩大: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沿海开放城市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 (三)内地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特点:多层次、有 重点、点线面结合 的全方位对外开放 新格局,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时间:,2001年,多哈会议,2、意义:,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这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歌曲春天的故事里有几句歌词: “197

6、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1.“春天”的到来与哪次会议的什么决定有关? 2. 歌词中的“春天”、“老人”、“画了一个圈” 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春天”指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老人”指邓小平; “画了一个圈”指建立经济特区。,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80年代,90年代,21世纪,对外开放开始,对外开放新增长点,对外开放发展到新的阶段,由此可见: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逐渐扩大。,本课小结,基础训练第12课(P2829),巩固自测: 一、选择题,13.B 14.D 15.D 16.C 17.C 18.A 19.D 20.A 21.A 22.C,23.(1)改革开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2)邓小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二、非选择题,(3)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基础训练第12课(P2829),巩固自测: 二、非选择题,23.(4)鸦片战争后的“开放”是在国家主权遭破坏的前提下,被迫开放的,带有屈辱性质。 现代开放是在主权独立的前提下,主动开放的。 影响:前者加剧了半殖民地化程度,阻碍了经济发展。 后者促进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加快了经济发展。,近代:是在国家主权遭破坏的情况下,为适应列强的需要被迫开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