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简史教学课教_第1页
茶叶简史教学课教_第2页
茶叶简史教学课教_第3页
茶叶简史教学课教_第4页
茶叶简史教学课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茶道 第一章茶叶简史,主讲:余佳富 TQQ:413672523,茶学学茶 学茶的意义,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了解: 1、了解茶的起源与历史 2、茶类的形成和发展,一、茶之源: 1、茶叶原产地之争:,2、中国历史上的证明:野生大茶树,3、结论: 世界茶起源中国,2014年6月8日 宁波晚报刊登田螺山遗址的6000年古茶树根,神农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二、茶类的形成和发展 1、从晒干收藏到采茶制饼 人类利用茶的最初方式:生嚼吞食,为药用功效。 神农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神农本草:“苦茶生益州谷,山陵道旁

2、,凌冬不死,三月三采干”。为最早制茶记载。 三国魏太和年间广雅云:“荆巴间采茶做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烧覆之,用葱姜芼mo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这是最早制茶、饮茶的记载。,2、从蒸青塑形到龙凤团茶 唐 陆羽茶经“三之造”中饼茶制茶时要经过“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宋代 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云:“采茶北苑,初造研膏,继造腊面.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北苑别录记:造北苑贡茶,有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五大工序,3、从团饼茶到散形茶 茶经六之饮:饮有觕cu茶、散茶、末茶、饼茶者。 宋史.食货记载:茶有

3、二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有龙、凤、石乳、白乳之类十二等.散茶出淮南、归州、江南、荆湖,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元代农书载:采讫,以甑微蒸,生熟所得。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略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可见当时蒸青茶的主要工序:蒸青、揉捻、干燥,与现代蒸青茶大体相同,说明蒸青茶初制工艺在元代就基本定型)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炤令: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4、从蒸青茶到炒青茶 起始: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最早炒青茶的记载。 兴起:明万历年间,张源茶录、张谦德茶经等对炒

4、青茶详细描述,工序:锅炒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5、从单一绿茶到六大茶类: 5.1、黄茶 起始:明代,是由绿茶制作方法掌握不当而产生。 茶疏对安微六安霍山茶农记载:”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笱,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zh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黄茶的最早记载,5.2、黑茶 起始:明代中期,因绿茶制品堆积时间过长,叶色由绿变黄、变黑,通过这种现象研究而创造黑茶。 明嘉靖三年御史陈讲的奏疏最早提及黑茶:“以商茶低伪,征悉黑茶。地产有限,仍第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篾,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

5、 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黑茶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所以又称边销茶。黑毛茶是压制各种紧压茶的主要原料。黑茶因产区和工艺上的差别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藏茶和滇桂黑茶之分。,5.3 白茶 起始唐宋时期,但于现代白茶不炒不揉,生晒制干工艺不同,是指用芽毫特多的,叶色近白的茶树品种制成的茶叶。 明代田艺蘅煮茶小品记: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瀹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这种芽茶制法和现代白茶极为相似。,5.3 乌龙茶(青茶) 乌龙茶最

6、早诞生福建,是由武夷山茶发展而来,大约兴起在明末清初。 王草堂的茶说记: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见分晓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摇,香气越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于现代工艺一致。,5.4 红茶 红茶是由武夷岩茶简化加工工序而成的全发酵茶类 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叙:武夷茶高下共分二种,二种之中,又各分高下数种。其生于山上岩间者,名岩茶,其种于山外地内中,名洲茶。岩茶中最高者曰老树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

7、工夫花香,次则花香。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之所。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而行商则以之人于紫毫、芽茶内售之,取其价廉而质重也。由此可见,在18世纪初,工夫和小种都是武夷岩茶中的上品,以后在星村市场上才出现福建、江西边境生产的黑色红汤的小种红茶。,6、从素茶到花茶 花茶制作历史至少有七八百年,最早用香料增加茶的香气, 北宋蔡襄茶录“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 最早对花茶制作工艺记载于朱权的茶谱:熏香茶法,百花有香者皆可。当花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隔,上层置茶,下层置花,宜密封固,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日,其茶自有香气可爱 。

8、,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云南主产:西双版纳等地的普洱茶,澜沧江沿岸的滇红工夫茶等。贵州主产:遵义毛峰、都匀毛尖、雷山银球茶、云雾茶等绿茶。 四川主产:蒙顶山的蒙顶甘露、蒙顶黄芽,峨眉山的竹叶青、哦眉毛峰,还盛产碧潭飘雪、康砖等黄茶绿茶黑茶。,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

9、茶和六堡茶等。 广东:潮州的凤凰单丛、英德市的英德红茶等。福建:安溪的铁观音、武夷山的大红袍、福鼎的白毫银针等。广西:苍梧县六堡山区的六堡茶、桂林的毛尖等。 台湾:新竹的白毫乌龙(东方美人),嘉义的冻顶乌龙,阿里山乌龙等,还有海拔较高的高山茶园的高山茶等。,浙江: 主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西湖龙井,主产于湖州市顾渚山的顾渚紫笋等。 江苏: 主产于吴县洞庭山区的碧螺春、连云港市花果山的云雾茶、南京 雨花台的雨花茶等。 江西: 主要有江西庐山的云雾茶、修水县的宁红工夫等。 湖南: 君山岛的君山银针,安化黑砖、花砖、千两茶等。 安徽: 黄山的黄山毛峰、祁门县的祁门红茶等。,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

10、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河南:信阳出产的信阳毛尖等。 安徽:六安等地的六安瓜片、舒城兰花茶等。 山东:崂山出产的崂山茶等。,茶树由根、茎、叶、花、果实与种子组成。(1)根。茶树的根由主根、侧根、细根、根毛组成,为轴状根系。(2)茎。茶树的茎,从其作用分主干、主轴、骨干枝、细枝。(3)叶。茶树的叶片是制作饮料茶叶的原料,也是茶树进行呼吸、蒸腾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茶树叶片的大小、色泽、厚度和形态,因品种、季节、树龄,以及农业技术措施等有显著差异。叶片形状有椭圆形、卵形、长椭圆形、倒卵形、圆形等,以椭圆形和卵形为最多。成熟叶片的边缘上有锯齿,一般为16-32对;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