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宋明理学 ;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考试大纲的内容:,课程标准内容:,、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 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 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 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知识网络:,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道家、儒家、墨家、法家),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宋明时期儒学理论化体系化。 (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明清之际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重点问题:,、“百家争鸣”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有哪些?,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经济:铁器牛耕,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 政治: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 的政治环境。 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学在民间”私学兴起。,一、百家争鸣,原因,代表,道家
3、:老子、庄子。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 春秋:前770前476年 战国:前475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崛起B.各国相继变法 C.战争频繁D.社会处于经济、政治大变革时期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私学的兴盛 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剧烈变革 AB CD,D,D,百家争鸣,儒家,道家,
4、法家,墨家,仁、礼,清静无为,法治,兼爱、非攻,法家 韩非子,观点主张,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作 用,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08海南历史,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 B.孟轲 C.荀况 D.韩非,D,“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守株待兔,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5、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请继续解读韩非的政治观点:,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墨家,墨子 (约前468年前376年),墨子名翟,鲁国人或曰宋国人。是春秋末战国初时期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出身平民,是小手工业者。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其成员多为生活艰难的小生产者。,“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 “(战争使)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而死者,不可胜数。” 墨子 “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6、” 墨子,请思考:上述言论反映了墨家什么样的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者,墨家:墨翟,“兼相爱、交相利”,主 张,兼爱、非攻、节俭、尚贤,特 点,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核心思想,墨家学说一度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A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 B农业、手工业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壮大 C墨家学说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要求 D墨子主张“非攻”,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兼并战争,B,仁政(或重民、 民贵君轻) 儒家 兼爱 墨家 无为而治 道家 法治 法家,1、春秋孔子创立儒学,主张和贡献: 核心是“仁”,就是“仁者,爱人”,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主
7、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保守性的体现) 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包含民本思想。 教育思想: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意义: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整理古籍:“六经”诗、书、礼、易、春秋(即儒家的五经)、乐。,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学精华照九洲,先师功德垂青史,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奠基人,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 举世公认的历史文化名人,世界最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林孔庙、孔府。,阅读材料,理解孔
8、子 “仁”的思想。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仁” 基本内涵是什么? “爱人”(人与人的关系) (2) 分析“仁”的实质是什么? 通过内修,形成美德。 (3)“仁”的思想提出有什么意义? 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阅读材料,理解“礼”的思想。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
9、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1) 礼的实质是什么? 礼是周的统治秩序。 (2)达到礼的方法是什么? 正名(贵贱有序) (3)如何看待礼? 保守 (4)仁与礼是什么关系? “仁”是内在自觉,“礼”外在约束;内“仁”方能外“礼”,外“礼”有助内“仁”,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什么?,德化、礼治。,对孔子思想的评价: A、孔子“仁”的思想。 进步性: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抑制暴政,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仁”的思想有很多积极因素。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做人的道德标准。 局限性:仁是有差等的,即鲜明的阶级性。“克己复礼为仁”,他
10、推崇周礼,礼是周的统治秩序,强调贵贱有序,比较消极。由此又形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抑制了人的创造性的发展。 B、“为政以德”:孔子思想的德化教育作用被中外后世的思想家所肯定。由“仁”的思想发展成“仁政”。 局限:直接目的维护周礼根本目的维护奴隶制。 C、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D、孔子的教育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他办私学,“有教无类”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当进世界哪些还有继承和发扬的
11、价值 (1)“仁”的学说 (2)“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3)“有教无类” (4)“克己复礼” A 123 B 234 C 124 D 1234,A,(2005江苏)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 、 、 、 、,B,“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B,2、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学 贡献:总结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更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之大宗。,孟子 亚圣,荀子 综合法道思想积极成分,使之更能适应社会
12、需要。,发展了仁,提出“仁政”: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民贵君轻” ;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要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即“性善论”。,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君舟民水”关系。 伦理观:主张“性恶论”,强调礼法并施使人向善。,孟子 (约前372前289),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 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提出“民贵君轻” ,成为早期民本
13、主义的思想基础。,孟子曰:“民为贵,社稷 次之,君为轻。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2007广东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国与国的关系夷夏关系 明太祖朱元璋对孟子特别反感,认为孟子有些话“非君子所言”,“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也?”这主要是针对孟子所主张的 A 仁政 B性善说 C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 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A,D上读孟子,怪其对君不逊,怒曰:“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时将丁祭,遂命罢配享。 洪武二年下令将孟子牌位撤出孔庙。,古代思想家孟子认为:使百姓有“五亩
14、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这是对孔子的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和发展 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客观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站在平民的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A B C D,C,荀子 (约前313前238),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
15、命而用之! “礼者,人道之极也。, 君舟民水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重“礼”,材料反映了荀子的什么思想?,在对于人性本质的基本观点上,孟子与荀子 A观点相同,说法有异 B观点不同,目的相同 C观点不同,目标不同 D互相借鉴,互相补充 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D,儒家思想体系所包含的优秀思想不包括 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轻徭薄赋 D和谐社会,B,仁(爱人),为政以德,性相近,仁政,仁义、王道,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早期儒家
16、思想有何特点?,形成: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学说,经孟子、荀子的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备。,特点:儒家思想较为完整,但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 没有严密的理论,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 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简表,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材料一 “为政以德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地方方百
17、里而可以为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贯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之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1)据上述材料,概括围绕
18、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这一中心问题,先秦主要学派各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儒家重德化、礼治,主张施行仁政; 墨家主张尚贤事能;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法家主张严刑重罚,实行法治。 (2)上述主张中哪家学说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结合当时社会背景简析原因。 法家。 适应了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百家争鸣中,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思想对战国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1、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奴隶制进一步崩溃而封建制初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另外,长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造成严重灾难,人民厌恶割据混战,渴望统一。 2、在这种形势下,韩非子提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
19、进行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 3、韩非子的思想既符合当时历史的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所以被战国后期最强的秦国所采用。秦统一中国以后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那么儒家思想后来如何确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
20、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重点问题:,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有哪些重要内容? 简要评析哪些是积极可取的?哪些是今 天应当扬弃的?,2、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 流思想?,第2课,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 新儒学 思想,儒学成 为正统,主张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发挥“仁政”:限田、薄赋、省役。,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背景:在秦汉大一统国家建立及中 央集权需要加强。,汉武帝 尊儒 措施,肯定新儒学思想。,起用文学儒者参政。,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
21、。,结果: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时间:汉代公元前3世纪3世纪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东汉:公元25220年,(2004上海)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董的对策: 、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迎合了汉武帝意愿,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 、“春秋大一统”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D,A,四、儒学理论化体系化,背景:中央集权强化。,北宋程颢 程颐理学,“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三纲五常”伦理道德就是“天理”。,仁与万物俱生。,南宋朱熹 理学 (集大成者), “理气论”。理与气构成宇宙; 理先气后;伦理道德是天理。,“心性论”。人应克制感情,让 道德理性支配行动。,明朝王阳 明的心学, “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 “心外无物”人心是万物的本源。,“致良知”的学说,主张“视天 下为一家”,发挥了“仁”的思想。,北宋:960年1127年。,南宋:1127年1276年。,明朝:1368年1644年。,明清之际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君主 专制制度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安装工程师专属劳动协议例本一
- 2024年度企业正式劳动协议范本版B版
- 2024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监督合同
- 2024年工程项目联合投标合作具体合同版B版
- 2024年外架工程劳务分包标准协议一
- 2024全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范本
- 2024年度一一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 2024年定制: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合作合同
- 2024年专业劳务工协议样本版
- 2024年广告宣传合作协议范本版B版
- 2022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考场中的曾巩文言文汇编
- 电声元器件项目创业计划书_参考范文
- 玩具专业英语
- 肺胀中医病历
- 风电场工作安全培训ppt课件
- 肌腱移位重建伸腕伸指功能ppt课件
-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三年工作总结
- 工程结算汇总表及工程结算明细表(范本)
- 同济大学 工程制图 习题解答
- 金融英语(术语)
- 天王补心丸和柏子养心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