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 录 1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3 2.2.编制依据编制依据.9 3.3.水压试验人员职能水压试验人员职能.9 4.4. 水压试验所需的机械、工器具及要求水压试验所需的机械、工器具及要求 .10 5.5.水压试验的范围水压试验的范围.11 6.6.风压试验压力风压试验压力.12 7.7.水压试验数据水压试验数据.12 8.8.水压试验应具备的条件水压试验应具备的条件.13 9.9.水压试验设备水压试验设备.15 10.10.压力试验步骤压力试验步骤.16 11.11.水压试验的有关计算水压试验的有关计算.17 12.1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8 13.13.重大环境因素的控
2、制措施: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20 14.14.文明施工:文明施工: .20 15.15.水压试验用表格水压试验用表格.20 1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西乌金山热电厂一期工程 2150MW 是由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室为膜式 水冷壁悬吊结构,炉膛内有水冷屏、过热屏与再热屏,炉膛出口有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依次布置高、 低温过热器,低温再热器,省煤器和卧式空气预热器。 锅炉型号 UG-520/13.7-M 西乌金山热电厂一期工程 1#锅炉钢结构安装自 2010 年 10 月 20 日开始吊装,至 2011 年 7 月 20 日基本结 束。受热面自 2011 年 4 月
3、 10 日组合开始,至 2011 年 7 月 20 结束,共计完成水压承压焊口约 16411 道。 1.1 锅炉容量及参数 名称单位最大抽气负荷 1 过热蒸汽流量 t/h520 2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 MPa.g13.73 3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 540 4 再热蒸汽流量 t/h434 5 再热蒸汽进口压力 MPa.g2.539 6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 MPa.g2.359 7 再热蒸汽进口温度 317.9 8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540 9 给水温度 246.2 1.2 锅炉基本尺寸 炉膛宽度(两侧水冷壁中心线距离) 18210mm 炉膛深度(前后水冷壁中心线距离) 7410mm 尾部对流烟道宽度(
4、两侧包墙中心线距离) 12200mm 尾部对流烟道深度(前后包墙中心线距离) 6400mm 尾部对流烟道宽度(空气预热器烟道宽度) 12200mm 尾部对流烟道深度(空气预热器烟道深度) 6440mm 锅筒中心线标高 51600mm 省煤器进口集箱标高 24040mm 过热器出口集箱标高 47020mm 再热器进口集箱标高 32300mm 再热器出口集箱标高 52300mm 锅炉运转层标高 10000mm 锅炉最高点标高(顶板上标高) 59000mm 锅炉宽度(两侧外支柱中心线距离) 34000mm 锅炉深度(BE 柱至 BH 柱中心线距离) 36800mm 1.3 受热面系统 1.3.1 水
5、冷系统 1.3.1.1 水冷壁。炉膛水冷壁断面呈长方形,深度宽度=182107410mm。炉膛各面墙全部采用膜式 水冷壁,由光管和扁钢焊制而成;底部为水冷布风板和水冷风室。燃烧室四周及顶部的管子节距均为 80mm。水冷壁采用 606.5 管子,管子材料为 20G。下部前后水冷壁向炉内倾斜与垂直方向成 14角。 布风板的截面积小于上部燃烧室的截面积,使布风板上部具有合理的流化速度。 1.3.1.2 下水管。下降管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由锅筒下部引出四根下降管,通过 4 根 45740mm 集中下水管,向下引至分配箱,再通过 46 根 15916mm 分散下水管向前墙、后墙以及两 侧墙水冷壁
6、下集箱供水,其余 2 根 21920mm 下水管与水冷屏下集箱相连接,单独向水冷屏供水。 1.3.2 过热系统 过热器系统由包墙过热器、级过热器组成,在级过热器与级过热器之间、级过热器与 级过热器之间管道上,分别布置有一、二级喷水减温器。 1.3.2.1 过热蒸汽流程 饱和蒸汽自锅筒顶部由 12 根 13313mm 的连接管分别引入两侧包墙上集箱(27342mm) ,每侧 6 根, 然后经 128 根(每侧 64 根)侧包墙管下行至侧包墙下集箱(27342mm) ,再分别引入前后包墙下集箱 (27342mm) ,蒸汽由前后包墙下集箱沿 122 根包墙管引入前包墙管上集箱(27342mm) ,再
7、通过 15 根立管(6 根为 15914mm,9 根 425mm) ,将蒸汽送入尾部烟道的顶棚后包墙上集箱 (27342mm) ,同时蒸汽由后包墙下集箱沿 122 根包墙管送入后包墙上集箱,蒸汽由此集箱两端引出 经两根 27328mm 连接管向下流入位于后包墙下部的级过热器入口集箱(32540mm) 。蒸汽流经 级过热器逆流而上,进入级过热器出口集箱(32535mm) ,再自集箱两端引出,经 2 根 32526mm 连接管引向炉前,途经级喷水减温器(32535mm) ,经减温后的蒸汽由分配集箱 (32535mm)进入 5 根(21925mm)的级过热器管屏入口集箱,流入 5 片屏式级过热器向上
8、 进入此 5 片屏的中间集箱(21925mm) ,然后,每根集箱上引出两根连接管(15916mm)分别交叉 引入其余 5 个中间集箱(21925mm) ,过热蒸汽下行至级过热器出口集箱(21925mm) ,进入 级过热器汇集集箱(32535mm) ,蒸汽从集箱两侧引出,经 32531mm 连接管向后流经串联其上的 级喷水减温器(32535mm) ,进入位于尾部烟道后部的级过热器入口集箱(32540mm) ,沿 级过热器受热面逆流而上,流至级过热器出口集箱(32550mm) ,达到 540的过热蒸汽最后经混合 集箱(32540mm)从两端引出。 1.3.2.2 顶棚及包墙过热器 为了简化炉墙结构
9、和形式尾部对流烟道,本锅炉布置了顶棚及包墙过热器,它是由 425mm 管子与 =6mm 扁钢焊制成膜式壁,管子节距为 100mm,管子材料 20G,膜式壁间扁钢材料为 Q235-A。 1.3.2.3 I 级过热器(低温过热器) 级过热器位于尾部烟道中,水平布置,共有 1 个管组,蛇形管的横向排数为 121 排,横向节距为 100mm,每排管子由 3 根管子绕成,管子直径 385mm,根据管子壁温,冷段采用 20G 材料,热段采用 15CrMoG 材料。 1.3.2.4级过热器(屏式过热器) 级过热器位于燃烧室中上部,由 10 片屏式过热器组成,与前水冷壁垂直布置,下部穿前墙处为屏的蒸 汽入口和
10、出口端,有密封盒将管屏与水冷壁焊在一起。由于级过热器与前水冷壁壁温不同,导致二者 膨胀量不同,为此,在屏的上部穿墙密封盒处,装有膨胀节,以补偿膨胀差。 每片屏有管子 31 根,管子直径 517mm,材料 12Cr1MoVG,节距为 70mm,管屏为膜式壁,鳍片厚 度为 6mm,材料为 12Cr1MoV。管屏下部敷有耐火防磨材料及喷涂,以防磨损。 1.3.2.5级过热器(高温过热器) 级过热器位于尾部烟道上部,水平布置,由 1 个管组组成,蛇形管的横向排数为 121 排,节距 100mm, 每排管子由 3 根管子绕成,管子直径 386mm,根据管子壁温,冷段采用 12Cr1MoVG 材料,热段采
11、用 SA213-T91 材料。 1.3.3 再热系统 再热器系统由冷段再热器和热段再热器组成,在冷段再热器与热段再热器之间布置有喷水减温器,在冷 段再热器入口布置有事故喷水减温器。 1.3.3.1 再热蒸汽流程 来自汽轮机高压缸的蒸汽由两端进入再热器入口集箱(42620mm) ,引入位于尾部对流烟道的冷段再 热器蛇形管,蒸汽逆流而上进入冷段再热器出口集箱(42620mm) ,再自集箱两端引出,经两根 45724mm 的连接管引向炉前,途经喷水减温器(45724mm) ,经减温后的蒸汽由分配集箱 (45724mm)进入 7 根(24510mm)的热段再热器管屏入口集箱,流入 7 片屏式再热器向上
12、进入 热段再热器出口集箱(50826mm)达到 540的再热蒸汽最后两端引出 ,进入汽轮机中压缸。 1.3.3.2 冷段再热器 冷段再热器位于尾部烟道中,水平布置,共有 3 个管组,蛇形管的横向排数为 121 排,横向节距为 100mm,每排管子由 4 根管子绕成,管子直径 514mm,采用 15CrMoG/20G 材料。 1.3.3.3 热段再热器 热段再热器位于燃烧室中上部,由 7 片屏式再热器组成,与前水冷壁垂直布置,下部穿前墙处为屏的蒸 汽入口端,有密封盒将管屏与水冷壁焊在一起。由于热段再热器与前水冷壁壁温不同,导致二者膨胀量 不同,为此,在屏的上部穿墙密封盒处,装有膨胀节,以补偿胀差
13、。 每片屏有管子 28 根,管子直径 575mm,位于炉内的材料为 SA213-T91,位于炉外的材料为 12Cr1MoVG,节距为 75mm,管屏为膜式壁,鳍片厚度为 5mm,位于炉内的材料为 1Cr18Ni9Ti,位于炉外的 材料为 12Cr1MoV。管屏下部敷有耐火防磨材料,以防磨损。 1.3.4 省煤器系统 省煤器布置在尾部对流烟道内,呈逆流、水平、错列布置,为检修方便,省煤器的蛇形管分成 2 个管组。 省煤器蛇形管由 426mm,材料 20G 管子组成,蛇形管为双管圈,横向节距为 93mm,共 142 排。省煤 器的给水由入口集箱(32540mm)一端引入,经省煤器受热面逆流而上,进
14、入二根 27332mm 省煤 器中间集箱,然后通过二排共 122 根吊挂管引至省煤器上集箱(27332mm) ,再从省煤器出口集箱通 过 12 根 10810mm 连接管引至锅筒。 省煤器吊挂管直径在省煤器和冷段再热器处为 428mm,在级过热器及以上部位为 518mm,材料为 20G。省煤器蛇形管用撑架吊在省煤器中间集箱上,然后通过吊挂管和炉顶吊挂装置吊在顶板上。 1.4 锅炉主要汽水流程 1.4.1 一次汽系统 给水经锅炉给水管道进入省煤器入口集箱经省煤器蛇形管排,进入省煤器 2 个中间集箱后,经省煤器吊 挂管汇入省煤器出口集箱,通过顶部连接管道汇入汽包。进入汽包的饱和水经 4 根集中降水
15、管及炉底分 散降水管将水均匀的分散到 4 根水冷壁下集箱,水经水冷壁导入 3 根水冷壁上集箱,通过炉顶连接管道 汇入汽包,进入汽包分两路循环,一路是水经集中降水、分散降水、水冷壁下集箱、水冷壁、水冷壁上 集箱、连接管道、汽包作再一次的循环。另一路是汽经顶部连接管导入左右包墙上集箱,经左右包墙逆 行至左右包墙下集箱,通过环形集箱汇入前后包墙下集箱,经前后包墙顺行至前后包墙上集箱,通过前 包墙上集箱两端的过热器连接管导入低温过热器入口集箱,经低温过热器汇入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经 过热器连接导入屏式过热器入口集箱经屏式过热器汇入屏式过热器出口集箱,通过过热器连接管导入高 温过热器入口集箱,经高温过热
16、器汇入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导入过热器集汽集箱,通过主蒸汽管道去 汽轮机高压缸作功。 1.4.2 二次汽系统 作功后的乏汽通过再热冷段汇入低温再热器入口集箱,经低温再热器导入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通过 再热器连接管,汇入屏式再热器入口集箱,经屏式再热器汇入屏式再热器出口集箱,通过再热热段去汽 轮机中低压缸作功。 2.2.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锅炉厂受热面图纸 锅炉说明书 锅炉安装说明书 锅炉使用说明书 西乌金山热电厂一期工程 2150MW 机组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DL/T 5047-95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锅炉机组 DL/T5210.2-2009 电
17、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火电工程锅炉水压试验前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DL5031-19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第四部分:电厂化学) (DL/T-5190.4-2004)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996) Q/DDE-IM01-2010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手册等程序文件。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电力工程部分,2006 年版) 3.3.水压试验人员职能
18、水压试验人员职能 3.1 水压试验组织机构 总指挥: 尹志军 副总指挥: 韩伟奇、李飞、刘晓南 技术负责: 徐义 质量监查人: 赵洪波、董学树、徐义、高永德 安全监查人: 王铁军、齐维新、赵福乐 加药负责人: 孙维利 泵操作负责人: 李庆山 泵操作人: 梅耀乙 阀门操作负责人: 蒋治安 阀门操作人: 张宁宁 压力温度监视负责人: 蔡小丰 压力温度记录人: 刘勇 现场巡查负责人: 蒋治安、梁吉斌、王刚、张宏顺 现场巡查人员: 各班组全体成员 电源负责人: 高广伟、陈军 热工专业负责人: 刘新超 焊接负责人: 梁吉斌 起重负责人: 王刚 3.2 水压试验检查区域分工 负责人班组检查区域 蒋治安本体
19、 水冷壁内、水冷屏、过热屏、再热屏、汽水连接管、蒸汽连接管、 热段、主汽 孙德亮焊接水冷壁外、集中下水管、分散下水管、 王刚起重冷段、给水 张宏顺热力包墙、低过、高过、省煤器、低再、 梅耀乙机动水压临时管道 4.4. 水压试验所需的机械、工器具及要求水压试验所需的机械、工器具及要求 4.1 所用机械和主要起重索具 除盐水箱: 500m 1 只 空压机: 0.8Mpa/2.00m 1 台 升压泵: DNHP-WOMA752 1 台 升压泵用水箱: 1 m 1 台 履带吊 150 1 台 汽车吊 25t 1 台 板车 10t 1 台 钢丝绳 637+116,16m 2 对 倒链 5t 4 台 倒链
20、 2t 6 台 倒链 1t 8 台 卸扣 2t 8 只 4.2 水压试验用工器具和仪表 4.2.1 试验用压力表 风压试验压力表 1.5 级 0-1Mpa 1 块 升压泵出口压力表 1.5 级 0-40Mpa 1 块 水冷过热系统压力表 1.5 级 0-40Mpa 3 块 再热系统压力表 1.5 级 0-10Mpa 1 块 4.2.2 工器具 手电筒 10 个 扳手 10 把 手锤 2 把 对讲机 10 对 角向磨光机 10 台 锉刀 10 把 4.3 防护用品 口罩 毛巾 耐腐蚀手套 防护眼镜 防护手套 工具袋 5.5.水压试验的范围水压试验的范围 5.1 锅炉一次汽系统的水压试验范围 5.
21、1.1 省煤器系统 省煤器给水管道电动闸阀、给水旁路管道阀门、取样管道一次门、疏水管道一次门、 (或省煤器进口集箱 增加水压堵板)省煤器进口集箱疏水一次门、压力测点一次门、省煤器进口集箱及省煤器管排、省煤器 吊挂管、放气管道一次门、省煤器出口连接管道 5.1.2 水冷壁系统 汽包及汽包上电接点水位计一次门、双色水位计一次门、厂用蒸汽一次门、压力测点一次门连续排污一 次门、加药一次门、事故放水一次门、平衡容器一次门、安全门、集中下水管、分散下水管、水冷壁下 集箱、水冷壁下集箱排污一次门、水冷壁管屏、水冷壁上集箱、水冷壁上汽水引出管道、水冷壁下集箱 邻炉加热一次门。 5.1.3 过热器系统 后竖井
22、侧包墙上集箱、包墙过热器、后竖井前包墙下集箱疏水一次门、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低温过热 器、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I 级减温器、连接管道放气一次门、I 级减温水喷水管道一次门、屏式过热器、 II 级减温器、II 级减温水喷水管道一次门、放气管道一次门、高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进口连接管道、 放气一次门、高温过热器出口连接管道、反冲洗一次门、放气一次门、疏水一次门、压力测点一次门、 取样一次门、对空排气一次门、过热器安全阀、隔离阀、水压试验堵阀。 5.2 锅炉二次汽系统试验范围 低温再热器进口管道水压试验堵阀、压力测点一次门、事故减温器、事故喷水减温管道、疏水一次门、 低温再热器、低温再热器出口连接管
23、道及放气管道一次门、屏式再热器、屏式再热器出口水压试验堵阀、 安全阀、取样一次门、压力测点一次门。 6.6.风压试验压力风压试验压力 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 3.6.2 条的规定,在锅炉水压试验前,一般可进行一次风压试 验,风压试验压力:0.20.3MPa。 7.7.水压试验数据水压试验数据 7.1 试验压力: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 3.6.1.1 条的规定,汽包锅炉的水压试验压力为 汽包工作压力的 1.25 倍。因此锅炉总体(不包括再热器系统)水压试验的试验压力为锅炉汽包工作压力 的 1.25 倍。 同时第 3.3 条规定允许用户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或 DL612电
24、力工业锅炉压力 容器监察规程等规范规定的试验压力进行水压试验。 因此一次汽系统水压试验压力: 1.2515.1(汽包工作压力)=18.875Mpa。 因此试验压力取 18.9MPa 根据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 207 条和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 3.6.1.3 的规定, 再热器试验压力为进口联箱工作压力的 1.5 倍。 二次汽系统水压试验压力: 1.52.85(再热器进口集箱工作压力)=4.275Mpa。 因此试验压力取 4.3MPa 7.2 水容积: 水压试验的估计用水量(单位:m3): 按两次试验计算总用水量为(230+115)2100=790 m3 7.3 试验温度: 根据锅炉
25、说明书要求水压试验时,锅筒外壁金属温度必须保持35。 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 3.6.3 条规定,水压试验的环境温度应在 5以上;第 3.6.4 条 规定,一般水压试验水温不应超过 80,对合金钢受压元件,水压试验的水温,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 规定。 根据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 208 条规定,水压试验应在周围气温高于 5时进行,低于 5时 必须有防冻措施。水压试验用的水应保持高于周围露点的温度以防锅炉表面结露,但也不宜温度过高以 防止引起汽化和过大的温差应力,一般 2070。 合金钢受压元件的水压试验水温应高于所用钢种的脆 性转变温度。 因此试验时水温控制在 4070。 7.4
26、 水质: 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 3.6.4 的规定,水压试验的水质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系统名称省煤器汽包水冷壁过热器系统再热器系统临时及冲洗 用水量( m3) 41.231.894.559.7114.8100 无规定时,应按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化学篇) 的规定执行。电厂化学(DL/T 5190.4-2004)第 17.1.1 条规定,锅炉整体水压试验用水质量标准如下: a) 蒸汽压力在 13.7MPa 及以上的汽包炉及直流炉,必须用除盐水, b) 对有奥氏体钢的锅炉,应采用一级除盐再经混床处理的除盐水, c) 除盐水应加入联氨 200mg/L300mg/L
27、,用氨水调 pH 值 1010.5。 根据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DL612-1996)第 10.6 条规定,额定蒸汽压力为 9.8MPa 以上锅 炉整体水压试验时,应采用除盐水。水质应满足下列要求: a)氯离子含量小于 0.2mg/L; b) 联氨或丙酣肟含量为 200300mg/L; c) pH 值为 1010.5(用氨水调节)。 根据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 208 条规定, 奥氏体受压元件水压试验时, 应控制水中的氯离 子含量不超过 2510-6 如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水压试验后应立即将水渍去除干净。 因此确定水压试验用一级除盐水并经过混床处理的除盐水,氯离子含量0.2mg/
28、L,除盐水加入联氨至 200ppm,并用氨水调节 PH 值为 1010.5。 7.5 稳压时间:根据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 208 条规定,锅炉进行水压试验时,水压应缓慢地 升降。当水压上升到工作压力时,应暂停升压,检查有无漏水或异常现象,然后再升压到试验压力。锅 炉应在试验压力下保持 20 分钟,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 因此在试验压力下的稳压时间为 20 分钟。 8.8.水压试验应具备的条件水压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根据火电工程锅炉水压试验前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的要求,水压试验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8.1 锅炉本体范围内全部承重结构、梯子、栏杆、平台以及其他所有零部件等全部施工完毕,经正式
29、检验 合格并签证齐全。钢架柱脚二次浇灌材料强度已达到设计值,并经正式验收合格。钢架沉降稳定,板梁 挠度值,符合设计要求。沉降观测及板梁挠度值记录见下表: 水压前水压后 测点相对标高标高 (m) 本次沉降 (mm) 累计沉降 (mm) 标高(m) 本次沉降 (mm) 累计沉降 (mm) 1 2 3 4 5 6 7 8 板梁挠度记录 测点时间DL-1 挠度(mm)DL-2 挠度(mm)DL-3 挠度(mm)DL-4 挠度(mm) 承载前 上水前 上水后 8.2 锅炉本体各受热面和承压部件安装结束(包括联箱内部检查清理、管子通球、管头封口、各部件找正 和连接工作等) 。 8.3 参加水压试验的管道和
30、支吊架施工完毕。炉本体的空气、疏放水、取样、仪表控制、排污和减温水等 管道已接到一次门以外。锅炉本体各种管道安装符合热膨胀补偿要求。主蒸汽、再热蒸汽、给水等管道 阀门、附件或临时封堵装置安装完毕。 8.4 水压试验范围内所有焊口施焊结束,经过外观检查,并按规定进行了热处理及无损检验(按规定的抽 检率)且质量合格。 8.5 焊在受热面管子或承压部件上的所有零部件,如鳍片、销钉、密封铁件、防磨罩、保温钩钉、门孔座 和热工检测取源件等施焊结束,焊渣清除干净,外观检查合格。炉膛和包墙管密封焊接严密;间隙超宽 处已填补好,并符合标准要求。 8.6 安装现场尽量避免在受热面上焊接临时铁件,已焊在受热面的承
31、压部件上安装加固或起吊用的临时铁 件均应割去,并打磨光滑,表面不低于母材面,且母材无割伤现象。 8.7 属于金属监督范围内所有各部件、元件的钢号及材质均符合设计和制造文件的规定,并经核对无误。 经对合金钢元件、铸件和焊缝进行光谱或其它相应方法检查无误。 8.8 锅炉本体各部件吊杆、吊架安装齐全,经过调整符合要求。 8.9 锅炉内外部如炉顶、楼梯、平台、零米地坪、炉膛、低再、省煤器清理干净,无垃圾杂物。 8.10 水压试验所用化学除盐水水质合格,并有水质合格报告。水温能保证符合制造厂规定,水量满足水 压试验所需水量。 8.11 水压试验用临时管系及升压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临时管道冲洗干净,贮水容器
32、清理干净。 8.12 水冷壁下联箱及分离器等各部位移指示器齐全,安装位置正确,指针和指示牌牢固;并校至零位。 8.13 水压试验范围内的设备、构件及管道上的承压焊缝及其它应该检查的部位不准保温、涂漆。 8.14 水压试验至少要有两块压力表,其精度和量程符合规程要求,并经检验合格,均在有效期内。 8.15 水压试验必须使用的通道、楼梯、平台、栏杆、踢脚板、临时脚手架、通讯设施及照明(永久或临 时)均装设完毕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地面和道路清理干净、无杂物,不积水、通行无阻。 8.16 水压试验后的废水排放系统畅通,能达到环保要求。 8.17 水压试验方案措施已编制,并经审批。水压试验组织机构和人员
33、分工已落实。 8.18 水压试验系统图和升降压曲线图已张挂于现场。操作卡已编制好,并为操作人员所掌握。参与水压 试验的系统、阀门、水泵及电气操作设备均应标识清楚,并挂临时标识牌。 8.19 与制造厂签有“监装”协议的锅炉设备,已由厂家“监装”人员按规定检查完毕,并有书面确认文 件。国外引进的锅炉设备有工厂驻现场代表签署的确认文件。 8.20 在自检和预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已经整改完毕。 8.21 按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进行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并有全部检验资料。 9.9.水压试验设备水压试验设备 9.1 上水系统的选择: 水压试验的上水系统可有以下几种选择:1、给水系统;2、凝结水输送
34、系统;3、临时上水系统。由于受 到设备、管道和阀门的到货影响,给水系统特别是电动给水泵不能在锅炉水压试验前投入使用,因此无 法利用给水系统上水。 在凝结水系统中,凝结水泵有以下几种规格:扬程 352.5m,流量 1866.5m3/h;凝结水输送泵:扬程 40m,流量 560m3/h;凝结水补水泵:扬程 40m,流量 90m3/h。 由上述数据可知,能满足锅炉上水需要的只有凝结水泵,但凝结水系统同样由于设备到货影响,整个系 统无法在锅炉水压试验前投入使用,因此只能采用临时上水系统。 9.2 临时上水系统 临时系统使用 1 台上水泵给锅炉上水,泵的规格为:流量:200m3/h;扬程:200m;电机
35、功率 132KW。临 时上水泵布置在 1#机组附近,泵入口接在化学水管道上,出口管道(1594.5)接到给水操作台上的 给水旁路阀前,通过给水旁路给一次汽系统上水。同时在上水泵出口管道上接有给二次汽系统上水的分 支管,该管接到再热器冷段进口管道上的水压试验接管座上。 为了保证除盐水水温达到技术文件的要求,水压前的供水系统要保证水压试验用水的要求。 9.3 升压系统 使用 1 台流量为 6m3/h,压力为 60Mpa 的升压泵给系统升压,其出口分别接到水冷壁下集箱上的疏水管道 (一次汽系统升压)和再热器冷段进口的水压上水管道上(二次汽系统升压) 。升压泵的入口接在升压泵 水箱上,水箱的补水来之临
36、时上水管道上的抽头。升压泵及水箱布置在 1#炉零米固定端。 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 3.6.5 的规定,水压试验时锅炉上应安装不少于两块经过校验 合格、精度不低于 1.5 级的压力表。 因此在升压泵出口管道上安装一块压力表(1.5 级,040Mpa) ,在汽包的压力测点上安装两块压力表(1.5 级,040Mpa) ,在高温过热器出口管段压力测点上安装一块压力表(1.5 级,040Mpa) ,在高温再热器 出口热段管段压力测点上安装一块压力表(1.5 级,010Mpa) ,上述压力表必须经过校验合格。 10.10.压力试验步骤压力试验步骤 10.1 风压试验:将压缩空气管道接到上水管道
37、上,在系统上安装一块 1.5 级,1.0MPa 压力表。试验时先 关闭锅炉本体范围内所有阀门,打开进气门,启动空压机将系统压力升到 0.5MPa,关闭阀门对系统进行 稳压,同时对受热面进行全面检查。 系统上大的漏点会发出啸叫声,可循声音查找;而小的漏点可用涂刷肥皂水的方法进行确认。检查时要 着重检查临时加强、吊点、密封等部位。发现缺陷时要做好标记和记录,在泄压消缺后应再次进行风压 试验直到试验合格。风压试验合格后,解列空气管道恢复水压管道系统。试验期间要做好压力、温度、 时间、压降等相关记录。 10.2 水压试验 10.2.1 一、二次汽系统分别进行水压试验,先试验一次汽后试验二次汽系统。 1
38、0.2.2 在水压试验前应对临时系统进行冲洗,冲洗合格的标准是排水清洁基本无悬浮物。 10.2.3 水压试验系统流程:(见系统图) 10.2.4 上水前的准备工作。利用化学水车间来的合格除盐水,测量水温,如果温度低于 40则投蒸汽进 行加热。水温合格后,根据水箱中的水容积,按 10.3 条中的计算结果将氨水和联氨溶液加到水箱中,然 后利用上水泵和再循环管把水箱中的药液搅拌均匀并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给锅炉上水。 10.2.5 上水前打开锅炉上所有排空门,关闭所有取样、减温水、压力测点、疏水等管路的一、二次门。 启动上水泵,打开上水门向一、二次汽系统注水。上水期间设专人对整个系统进行巡检,重点
39、察看吊挂 装置、膨胀指示器的指示是否正常。上水速度要适中,避免因上水速度过快造成系统膨胀不均或产生水 击。 10.2.6 当锅炉上的排空门连续稳定排水 35 分钟后,依次关闭一次汽排空门、上水门,停上水泵。 10.2.7 打开升压泵出口门,启动升压泵对一次汽系统升压。 升压速度: 015.1Mpa 升压速度 0.244MPa/min 15.118.9Mpa 升压速度 0.196MPa/min 10.2.8 当汽包就地压力表的压力达到 9.8MPa 时停泵关门,全面检查一次汽系统,如无异常继续升压, 稳压 15 分钟,工作压力前升压速度不超过 0.3MPa/min。当压力升至汽包工作压力 15.
40、1MPa 时停泵关门, 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若无异常则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 18.9MPa,达到试验压力后停泵关门,稳压 20 分钟,在此期间观察压力表的读数变化并做好记录,同时禁止进行任何检查。稳压完成后开排空门降压, 利用排空门的开度和开门数量把降压速度控制在 0.3MPa/min 以内,在压力降到 15.1MPa 时,关闭排空门, 对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如果检查期间没有发现破裂、变形及漏水现象,则水压试验合格。检查完 后将压力降至 0.5MPa,关闭排空门。至此一次汽系统水压试验结束。 一次气系统水压试验曲线(见附) 10.2.9 在一次汽水压试验结束后,关闭二次汽系统的排空门,打开
41、升压泵出口门,启动升压泵对二次汽 系统升压,控制升压速度在 0.3MPa/min 内。 10.2.10 当屏再出口管道上的压力表压力达到 1.5MPa 时,停泵关门,全面检查二次汽系统,若无异常则 继续升压。当压力达到 2.85MPa 时停泵关门,检查二次汽系统,如无异常继续升压,升压速度控制在 0.2MPa/min 以内,在达到 4.3MPa 的试验压力时停泵关门,稳压 20 分钟,观察压力表的读数变化并做好 记录,在此期间不作任何检查,稳压完成后开排空门降压,控制降压速度在 0.2MPa/min 以内,压力降至 2.85 MPa 时关闭排空门,对二次汽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如果检查期间没
42、有发现破裂、变形及漏水 现象,则水压试验合格。完后将压力降至 0.5 MPa 关闭系统上所有阀门,二次汽系统水压试验结束。二 次气水压曲线(见附) 10.2.11 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 3.6.8 条的规定,锅炉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办理签证并及 时放水,水压试验距化学清洗时间大于 30 天时,应按电力建设施工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化学篇) 的规定,采取防腐措施。根据电力建设施工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化学篇) 第 17.3.2 条规定, 可以采用氨联氨的湿法保护,用除盐水配制,联氨浓度 200mg/L300mg/L,用氨水调 pH 值 1010.5。水压试验用水已按照上述要求调配,因
43、此水压后锅炉不放水直接进入保护状态;或采用充氮 的方法进入防护状态。 10.2.12 水压后的水通过上水管道排放到污水处理池,在污水处理池中进行中和处理。 11.11.水压试验的有关计算水压试验的有关计算 11.1 升压临时管道强度计算: 临时升压管道选用 284 的无缝钢管,强度校核如下: 一次汽系统试验压力 P=18.9MPa,20#无缝钢管许用应力=130MPa, 壁厚 S=PD/(2 )=18.928/(2130)=2.1mm10,满足要求。 现场按 100ppm(100mg/kg)的浓度进行配制,则每 100 m3 的除盐水需要加入的氨水量为 10010-6100103 25% =4
44、0 (Kg) 氨水准备总量: 840= 320 (Kg) 12.1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2.1 严格按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中的规定执行。 12.2 水压试验必须严格按照经过审批的水压试验方案进行,如确有需要更改方案时必须经过总指挥同意。 12.3 施工单位要树立“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基本理念,检查并消除不安全、不文明 因素。 12.4 施工单位要落实“管施工必须管安全” 、 “谁主管,谁负责” 、 “安全文明施工,人人负责”的全员安 全、环境控制责任制。 12.5 施工单位各级领导要摆正安全、效益、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把安全文明施工摆在首位,在实 际工作
45、中做到“ 三级控制” 、 “四个到位” 、 “五同时” ;对安全文明施工实行“奖罚并重” ,对发生的事故 实行“四不放过”的原则。 12.6 水压试验时,指挥和检查小组之间应使用对讲机进行联络,且通话清晰无干扰。 12.7 水压试验过程中,压力表必须设专人监读并有对讲机与指挥和检查小组联络。 12.8 检查用临时脚手架和通道必须牢固可靠,需要检查的位置要有足够的照明; 12.9 发现有渗漏或其他任何异常现象应立即汇报,不得擅自处理,试验是否继续需要总指挥确定。 12.10 水压试验时严禁乱开乱动阀门,检查过程中严禁敲击承压部件,以免发生危险;升压过程中和超压 期间严禁进行检查,监视压力表的人员
46、要在安全且可读数的位置监视。 12.11 现场安排医务人员值班,配备常规急救药品和用品。 12.12 参加水压试验的人员未经许可严禁启闭锅炉系统上的各类阀门。 12.13 水压试验时,操作、检查人员不要面对管道堵头,如发现管子爆裂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指挥部, 不得擅自采取措施或靠近泄漏部位。 12.14 需要操作和检查阀门的地方应有足够的照明和必要的脚手架。 12.15 超压试验时,禁止人员靠近受压部件。 12.16 检查人员应扎安全带,穿防滑鞋、带手电筒、对讲机,不得个人独自进入炉膛,至少要有二人以上, 检查完毕应清点人数。 12.17 一次系统试压时,严密监视二次汽系统上的压力表,防止阀门
47、关闭不严,压力由高压侧进入二次汽 系统,同时二次系统排空门应开启,再热器设专人监视压力表。 12.18 水压试验范围内管道吊架的弹簧、恒力弹簧上的定位销不得拆除,掉落的应补上。 12.19 凡在水压期间需要操作的阀门必须编号挂牌,且与“水压试验系统图”相符。 12.20 锅炉疏水管道应严格按图施工,不同压力等级的疏水管不得混装。 12.21 下雨天一般不进行水压试验。 12.22 要严格控制升、降压速度,不得超过有关的技术要求,否则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 12.23 超压试验时保持压力的时间应严格控制,不得进行长时间的超压试验,否则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害。 12.24 水压试验废水应排到机组排水槽里
48、存放。 12.25 水压前应对上水泵、压泵、配电盘等水压用机械、管道、阀门等作详细的检查。 12.26 试验时应停止锅炉范围内的一切作业,与水压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锅炉零米设安全警戒标志并 设专人监护。 12.27 参加水压试验人员应分工明确,听从统一指挥,严禁擅自操作设备和阀门,严禁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12.28 检查人员至少应两人一组,以便在检查时做到互相监护。 12.29 加药人员必须佩带橡胶手套和防毒面具,药品放置在安全可靠处并设安全警示牌、防火、防爆标志 和采取防止人身伤害的措施。 12.30 盛装氨水、联氨的箱、瓶、桶应在使用后及时回收到指定的地点存放,水压试验废水应排到机组排
49、水槽中存放,确保不造成环境污染。 12.31 联氨物理化学性质 分子式:N2H4.H2O 物化性质:无色透明发烟液体,能于水、醇任意混合。强碱性,独特臭味。相对密度 1.03(21) ,熔 点40,引火点 73。是一种强还原剂,与氧化剂接触,会自烧自爆。具有强腐蚀性、渗透性。在空 气中能吸收二氧化碳。 属无机碱性腐蚀物品。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中,库内湿度在 40以下。储存过程中应远离 明火、火花、氧化剂,应避免阳光照射,容器必须密封。装卸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包装破损。失火时可 用水、砂土及各种灭火器扑灭。 氨水的物理性质 分子式:NH4OH 氨水是氨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为一无色透明的液
50、体,具有特殊的强烈刺激性臭味,它具有局部强烈兴奋 的作用,因此氨水直接接触皮肤会使皮肤变红,并有灼热感,在氨水分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常有不慎 溅入眼睛的事故发生。当眼部被氨水灼伤后,如不采取急救措施,可造成角膜溃疡、穿孔,并进一步引 起眼内炎症,最终导致眼球萎缩而失明。 由于氨水中含有多种成分,而使其表现出多重性质。 (1)刺激性:因水溶液中存在着游离的氨分子。 (2)挥发性:氨水中的氨易挥发。 (3)不稳定性:水合氨不稳定,见光受热易分解而生成氨和水。 由于氨水具有挥发性和不稳定性,故 氨水应密封保存在棕色或深色试剂瓶中,放在冷暗处。 12.32 特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2.33 水压试
51、验中使用的标准仪器仪表必须经过检验合格。 13.13.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13.1 上水泵、升压泵噪音的控制。使用前进行检修加油并吹扫设备内部灰尘。加强个人防护措施,使用 耳塞或隔音耳罩。 13.2 盛装氨水、联氨溶液的废弃箱、瓶、桶应回收到指定的地点存放。 13.3 水压试验废水应排至机组排水槽,在锅炉酸洗时统一对废液进行中和处理,经检验达到排放标准后 排放到指定地点,确保不造成环境污染。 14.14.文明施工:文明施工: 14.1 电源线、临时管道的走向整齐,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水压临时设施。 14.2 严格按照公司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的规定执行 15.15.水压试
52、验用表格水压试验用表格 开始水温开始 上水时间 结束PH 值 升压时间 结束 再热系统水压过程记录 时间 压力 时间 压力 过热系统水压过程记录 时间 压力 时间 压力 时间 压力 时间 压力 时间 压力 时间 压力 汽包表面温度(每一小时记录一次) 时间 温度 时间 温度 时间 温度 时间 温度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6 年版中相关项目的落实 3 施工及验收 3.1 锅炉与压力容器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DL 6121996 14.9 锅炉超压试验的压力,按制造厂规定执行。制造厂没有规定时按表 10 规定执行。 表 10 锅炉超压试验压力 名 称超 压 试 验 压 力 锅炉本体
53、(包括过热器)1.25 倍锅炉设计压力 再 热 器1.50 倍再热器设计压力 直流锅炉过热器出口设计压力的 1.25 倍且不得小于省煤器设计压力的 1.1 倍 14.10 锅炉进行超压试验时,水压应缓慢地升降。当水压上升到工作压力时,应暂停升压,检查无漏泄 或异常现象后,再升到超压试验压力,在超压试验压力下保持 20min,降到工作压力,再进行检查,检查 期间压力应维持不变。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6472004 5.13 锅炉整体超压水压试验前监检对超压水压试验水质标准和保养要求: a)超压水压试验的要求: 1)超压水压试验压力按 DL612-1996 第 14.9 条执行; 2)超
54、压水压试验水温按制造厂规定值控制,一般在 2170 ; 3)升压速度为 0.2 MPa/min0.3 MPa/min,当压力上升到工作压力时,应暂停升压,检查无泄漏和异常 情况后,再升压到超压试验压力下保持 20 min,然后降到工作压力(降压速度为 0.4 MPa/min0.5 MPa/min) ,进行全面检查; 4)水压试验合格标准:承压部件无泄漏及湿润现象,承压部件无残余变形; b)蒸汽压力为 9.8MPa 以下锅炉的水压试验,采用除盐水或软化水; c)蒸汽压力为 9.8MPa 及以上锅炉的水压试验,应采用除盐水。整体水压试验用水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1)采用除盐水时,氯离子含量小于 0
55、.2mg/L; 2)联氨或丙酮肟含量 200 mg/L300 mg/L; 3)pH 值为 1010.5(用氨水调节) ; 水压试验结束,应对设备、管道实施保养。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DL/T 50471995 3.6.5 水压试验时锅炉上应安装不少于两块经过校验合格、精度不低于 1.5 级的压力表,试验压力以主 汽包或过热器出口联箱处的压力表读数为准。 环境因素控制 IW08-05 序 号 环境因素环境影响控制措施责任人备 注 1 上水泵、升压泵 噪音 危害身体健康使用耳塞或隔音耳罩齐维新 2 上水泵、升压泵 润滑油脂 污染土地定点存放齐维新 3 水压试验废水排 放 污染土地排到机组排水槽中存放齐维新 4 加药用的化学药 品箱罐 污染土地定点存放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季度GDP大超预期怎么看、怎么办
- PHP程序设计项目化教程电子教案9 文本内容过滤器-数据处理
- 2025年电动钓鱼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球类推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地质与文化遗产概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毕业班3月份摸底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上海交大南洋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品牌传播庞铁明》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春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全册1-8单元成语解释
- 长春建筑学院《工科大学化学-无机与结构化学基础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袁家村乡村旅游运营模式简析讲解讲解
- 摄影实践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MOOC 数据结构-西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品质部组织架构图构
- 2023年湖北宜昌高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网格员)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实践
- 认识常用电子元件图解
- 消防信息化建设-智慧消防方案
- 2024年全球无创血糖监测设备行业调查研究
-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含答案
- DB21-T 3413-2021地下工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