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04清代帖学的发展,清代早期的帖学 清代中期的帖学,(一)清代早期的帖学,1、晚明浪漫书风的余绪:清初的书法家多是由明入清的,从风格流派上看,仍是晚明浪漫书风的延续。除前章所述的晚明浪漫书风的余绪-表现主义大师王铎、傅山外,还有归庄、法若真、宋曹、朱耷等书家 2、崇董书风-清圣祖玄烨、担当、查士标、沈荃、查昇、姜宸英、张照、笪重光、何焯、汪士镕;,归庄,(1613-1673) 清初文学家。一名祚明,字尔礼,又字玄恭,号恒轩,昆 山(今属江苏)人。明末为复社成员。清初,曾参加昆山抗清斗争,失败后一度改僧装亡命。他与顾炎武交游甚密,且都性情怪异,时有“归奇顾怪”之说。归庄的书法取法王羲之,尤其倾
2、心于兰亭序,但他不拘于形似。书法兴致所至,尺幅往往很大,气势磅礴,有明代遗风。,法若真,法若真(16131696),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五年,山东胶州人,字汉儒,号黄石,亦号黄山。他虽少有诗名,学富五车,但生不逢时,33岁才中进士,66岁才举博学鸿词科,官做到安徽布政使。他与王铎有颇多交往,也受其影响,他的行草作品在劲健跌宕中不失萧散飘逸。,宋曹,宋曹(16201701),清初顺治年间书法家。字彬臣,号射陵,自号耕海潜夫。宋曹曾任明朝的“中书舍人”,明亡之后,即隐居盐城南门外的汤村,筑“蔬坪园”,借口供养老母,几次拒绝出任清朝官吏。清康熙元年(1662年),下诏举他为“山林隐逸”
3、,他以母老固辞。59岁时,清政府又以纂修明史,征举海内明儒,要举他为博学鸿词,他仍坚持不赴。其著作有书法约言、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 ,作品有草书千字文等。 宋曹对于临帖有自己的体会,强调“脱去摹拟蹊径,自出机轴”。他的书法审美思想是“笔意贵淡不贵艳,贵畅不贵紧,贵涵韵不贵显露,贵天然不贵作意。”,宋曹以草书名世,其风格气势雄浑,用笔沉着且不失流畅,时露狂放之态。 节临怀素自叙帖轴,许友,许友约1674?初名宰,又名友眉,字有介、米友等,福建侯官人。少年时曾师倪元璐。后又仰慕米芾其人其书,刻有米友堂帖。他的书法,用笔率意,结字奇逸,章法茂密,通篇字形大小长短错杂,有粗头乱服之感,可视为晚明延续下
4、来的探索。,朱耷,谱名统*(*为上林下金),有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八大山人等别号。南昌人。明末清初卓越的大画家。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他的父祖都善书画,因此朱耷从小就受到艺术陶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能悬腕写米家小楷。明亡以后,他抱着对清王朝不满的态度,落发为僧,时年二十三岁。后隐居。曾创建青云道院。 八大,前承古人,后启来者。白石老人曾有诗曰:“青藤(徐渭)雪个(八大山人)远凡胎,缶老(吴昌硕)当年别有才。我原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其倾倒如此。,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
5、”。 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草书诗轴,2、崇董书风-清圣祖玄烨、担当、查士标、沈荃、查昇、姜宸英、张照、笪重光、何焯、汪士镕;,崇董书风,也就是以董其昌为宗的华亭派帖学一系书风。明代的华亭派延续到清代前期,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性质,而成为董华亭书风的流派了。由于董其昌在晚明的影响,加上康熙、雍正皇帝的喜爱和推崇,一时明代朝野上下都以学董为荣,在追踪董其昌书风的队伍里,既有不与清政府合作的遗民,也有清朝的权贵。
6、代表人物有:担当、查士标、沈荃等。尽管这些大家均出自董书,也颇有影响,但与董书的典雅清丽、古淡散逸、平和娴雅相比,已差距甚远,于是书风渐趋靡弱。,1)清圣祖玄烨 清圣祖玄烨(16541722),8岁即位,16岁亲政,在位61年,年号康熙。他从小接受汉文化教育,在位期间,重视文化建设,组织编撰了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康熙字典等。康熙本人喜欢书法,曾以擅长书法、专学董其昌的沈荃为师,受其影响,也极力推崇董其昌的风格,代表作杜甫诗扇面。 康熙对自己的书法很是自负,经常作书颁赐大臣和外国使节,曾书写“清慎勤”三个字,摹刻石上,以拓片分赐内外诸臣,又曾为曲阜孔庙书“万世师表”四个大字,还为江西庐山白鹿书院
7、题写匾额,并以“学达性天”四字颁赐天下各地书院。,担当,担当(15931673),明清之际诗人、画家、书法家。原名唐泰,字大来,号担当。昆明市晋宁县人。幼承家学,工诗文,13岁至17岁时,曾随父亲北上应选,先后到过南京、北京、临洮等地。拜著名书画家董其昌、陈眉公等为师,听他们谈诗论画,眼界大开,加上他刻苦学习,在诗、书、画艺术上大有长进。回云南后,往来于鸡足山、点苍山之间,与文人名士相酬唱,诗画并茂。 他的书画虽学董其昌,却能另辟蹊径。他的山水画在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史上可谓是超逸一派的代表,担当说“画本无禅,唯画通禅”。他的书法这样学董,并同样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飘逸之中尽显豪放,萧疏之中隐含恣
8、肆、充满禅机。,沈荃,沈荃(1624-1684),号绎堂,别号充斋。江苏华亭人。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据说是明初沈度、沈粲之后。沈荃的书法学董其昌,其书风秀美飘逸,风流蕴藉。沈荃是清代崇董书风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康熙皇帝常常与他纵论古今书法,又曾从他学习董书。对康熙皇帝的书法审美观有直接影响。当时很有书名,当时以能求到其书为荣。七绝行书作品,雅致飘逸,清逸典丽。,查昇,查昇(1650-1707),浙江海宁人。 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进士,官少詹事。工书法,精小楷,得董其昌之神,是崇董书风潮流中的佼佼者,很得康熙赏识 。 右为临圣教序册。,康熙时四大名家:,姜宸英(1628-1688),浙江慈
9、溪人。姜宸英久困山林,以“江南布衣”闻名,屡试不中,康熙36年(一六九七)因康熙帝识其书法风格而被特擢一甲第三名(探花)。当时已经七十高龄。擅书法,与汪士镕齐名,时称“姜汪”。山水笔墨遒劲,气韵幽雅。楷法虞、褚、欧阳,以小楷为第一。惟其书拘谨少变化。后期华亭派的代表,书风略异于董 。,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号梅壑,一号梅壑散人,自号后乙卯生,安徽休宁人,流寓江苏扬州。入清后未仕官。在绘画上很有成就,与孙逸、汪之瑞、僧弘仁并称海阳(新安派)四大家。他的书法深受董其昌影响,并由董其昌上溯到米芾。江南通志称其“书法精妙,米董再生”。,汪士镕(16581723)字文升,号退谷,又号秋泉,
10、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举一甲第一名(状元),姜宸英中探花。此科状元、探花皆当时书坛名家,学董高手,一时传为美谈,并将清初崇董书风推向极致。书法与姜宸英齐名,时称“姜汪”。学书初从麻姑仙坛、阴符经,又学赵孟頫、褚遂良,晚年上追篆隶。,何焯(16611722)字润千,因早年丧母,改字屺瞻; 崇明人,为官后迁居长洲(苏州)。先世曾以“义门”旌,学者称义门先生。焯秉性耿直,遇事直言辩正,因而常遭妒忌和中伤,其师徐乾学也对他渐生恶感。焯便上书徐,更求削去门生名义。从此,六次应考被排挤。1702年(清康熙四十一年),皇帝南巡,访觅逸贤,经宰相李光生推荐,通过考试,被安排在南书房供职
11、,赐为举人。次年,参加礼部考试,赐为进士,又选为庶吉士。后于亲王府当侍读,兼任武英殿纂修。不久,受人诬陷被囚,家藏书籍被抄。朝廷派人未见任何犯上之语,相反却发现了焯退还吴县知县赠送金钱的信稿,终于发还书籍,仅免其官职,仍在武英殿工作,并表彰他清正廉洁。焯身陷囹圄时,身带着镣铐,仍在朗读易经。,何焯于62岁时去世。死后雍正皇帝下诏,复其原官。破例赠予侍读学士,并赏赐金钱,给予立传,回乡治丧,令地方从优抚恤后代。何焯一生轻资财,重情义,他将财产让给弟兄,并经常接济贫困的亲戚朋友,对有才学而家境贫穷的学生则供其食宿,有记载的即达400人。生平著有诗古文集、语古斋识小录、道古录、义门读书记、义门先生文
12、集十二卷、义门题跋一卷等。 何焯博览群籍,长於考订。校勘古碑版最精。喜临摹晋、唐法帖,所作真、行书,并入能品。时人以为可与晋唐书法家媲美,曾受命为康熙皇帝写四书集注,刻成木版藏于宫内。宫内书籍则大多由何焯校勘。,笪重光,字在莘,号江上外史,晚号逸叟,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御史。善书画,精鉴赏,名重一时,与清初画家王翬、恽寿平友善。著有书筏、画筌。从其作品看,仍见董其昌书风的影响。,小楷很有特色,其飘逸之姿为时人称道,(二)清代中期的帖派书法,乾隆即位之后,书坛又被赵孟頫书风笼罩。即所谓的“香光告退,子昂代起” 。倡导赵风的乾隆皇帝一生墨守赵法,所做俗而不秀,整而
13、不峻,熟而不精。当时朝中文人对乾隆书法阿谀奉承并追随左右。赵书又风靡朝野数十年。 代表人物:张照、乾隆帝弘历、刘墉、梁同书、王文治、梁巘、钱沣、永瑆等,张照,张照(1691-1745)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上海松江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授翰林院检讨。雍正、乾隆时曾任内阁学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文敏。乾隆当政后,张照常为皇帝代笔,擅长行楷书,是书“馆阁体”能手。其书法初从董其昌入手,后又学习颜真卿、米芾的书法,其书法于董书淡雅之外,平添了颜书的沉雄和隶书的欹侧。在清代学董书家中脱化而出。张照书法以点画的活泼爽利和气势的鼓荡雄强为主要特征。代表作:行书七绝诗轴 ,行书七绝诗轴 不难看
14、出张照书法有着天骨开张,气魄浑厚的独特魅力。由此可见,张照的书法在当时受到很高的推重,他由董书入手又最终跳出董书的发展过程及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对乾隆初期帖学书风的转变起到了先导作用。,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1711一1799),清代皇帝,1735一1795年在位。继位后,先后讨平西北、西南,抗击廓尔喀入侵,拒绝英使马戛尔尼的无理要求,鼓励垦荒,颁布禁书令,大兴文字狱,开四库全书馆,编纂续三通、皇朝三通等。晚年,自号十全老人,陶醉于文治武功,听任和绅专权,日益腐败。 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执政后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稽古右文,崇儒兴
15、学”。他对于书法的嗜好和倡导,比之祖父康熙更胜一筹,历经数年,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御览、御批、钦定多部传世藏帖,集我国历代书法艺术之大成,特建“淳化轩”藏淳化阁帖,一时帖学之风大炽。,乾隆的书法从学习赵孟頫入手。乾隆本人雅赏赵孟頫的书法,心慕手追,身体力行。游览名胜每到一处,作诗纪胜,御书刻石,其书圆润秀发,在宫中、御园、名胜古迹、寺庙等几乎到处可见其墨迹,至今海内乾隆御碑甚多,其擅书之名流传普遍。 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发现,书学起步仍是康熙时流行的宫廷书法,后在承学各家中选定赵孟頫丰圆肥润的书法。从存世的乾隆书迹看,他的字字体稍长,楷书中多有行书的笔意,行书中又往往夹杂着草书的韵味,点画圆
16、润均匀,结体婉转流畅,缺少变化和韵味,并无明显的成就,这或许体现出一代天子的气度,评者称其“虽有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 其作品因其特殊性一直得到了收藏家的关注。,乾隆书法,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青原、日观峰道人等。山东诸城人。他诞于书香门第,长于显宦之家。他的祖父刘棨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是雍正二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刘墉于乾隆十六年(32岁)中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上加太子太保。乾隆十六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谥文清,人亦称刘文清。刘墉是清朝乾嘉时期的政治家,还是著名书法家和诗人。,书法初从赵孟頫、董其昌入手,又喜好苏轼的笔意,曾
17、潜心研习阁帖,对唐、宋诸家并六朝碑版无不临习。擅长楷书、行书,同时也能写榜书和小楷。他喜用硬笔短毫,书法丰腴淳厚、落落大度,体现了他一生的襟度。刘墉一生书法曾经数度变化,年轻时珠圆玉润,中年笔力雄健,到晚年则趋于平淡。 书法与同时期的吸取金石碑版营养的翁方纲以及颇具古朴多姿的成亲王、铁保合称“翁”、“刘”、“成”、“铁”四家,与稍后受汉学影响,追踪汉魏六朝,突破“馆阁体”束缚呈现书法新貌的金农、郑燮等相应,起承前启后作用。,行书轴,书法以行书见长,用笔裹锋顺势,运毫轻重交替,施墨以浓取胜。谋篇疏朗有致,创调高古遒丽,以静穆浑厚见长。,梁同书,梁同书(1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晚号自
18、署不翁,90岁后外号新吾长翁。浙江省钱塘(今杭州市)人。家学渊源,自幼接触书法,12岁时即能书写擘窠大字。乾隆十二年(1747年)中举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特赐进士,改庶吉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年40岁时以父丧乞归,后无复出。,擅楷、行书,初法颜真卿、柳公权,中年兼采用苏轼、米芾笔法,以羊毫笔作大字,颇为苍劲。70岁后愈臻变化,融汇贯通,纯任自然,自立一家,负盛名60余年。所书碑版遍寰宇,与翁方纲、刘墉、王文治齐名,并称“清四大家”。清朝能书人少有长於大字者,梁同书作字愈大,结构愈严,魄力沈厚,观者莫不欢绝。日本、琉球、朝鲜诸国皆欲得片兼以为快。年90余,尚能作蝇头楷,结体紧严,小楷秀逸,
19、尤为精到。为人书碑文墓志,终日无倦容,碑刻甚多。间作画,善人物、杂卉、宕逸有奇致,惜为书名所掩,世鲜知者。能诗擅联,著有频罗庵遗集等。楹联著述有梁山舟楹帖传世。,书法以行草见长。用笔娴熟流畅,结字严谨平稳。,王文治,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探花,官至翰林院编修、侍读,后又任云南姚安知府,罢归,遂绝意仕途,而与文人墨客交游。王文治工诗文,善书法,与姚鼐交谊深厚。中年以后笃信佛教,精研释典,并长年吃斋。当时他和梁同书被视为帖学大师,并称为“梁王”。,行书作品,与刘墉形成鲜明对照。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誉。独立风标。钱泳履园丛话:
20、得松雪之秀而轻佻过之。故有“秋娘傅粉,骨格轻纤,终不庄重”。,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人。清代中期著名诗人、学者。乾隆十九年(1752年)19岁中进士,后官至内阁学士。他一生以研治经术、考察金石为己任。著述繁富,有诗凡70卷,6000余首,其他考订、金石著述多种,结集为复初斋诗集、苏斋丛书等。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亦即翁方纲擢内阁学士的第二年,翁方纲出任山东学政。在济南任职两年中,他编定了通志堂经解目录、经义考补正、小石帆亭著录序目、小石帆亭稿等著作。在当时书坛地位显赫。他的书法,整饰秀丽,用笔实在,结字紧密,讲究笔笔有来历。故他的书法严谨有余,超逸不足。曾对朝鲜书法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隶、行二体书轴,梁巘,梁巘,清康熙四十九年庚寅(一七一零)生,乾隆五十年乙巳(一七八五)卒。字闻山,号松斋,亳州人。乾隆二十七年壬午举人,受两淮转运使卢雅雨之邀,馆于扬州运署,后官湖北巴东知县,晚年辞,乾隆五十五年庚戌回到皖地故里,主讲寿春循理书院,唯肆力于书论。 书法崇尚李邕、董其昌,又受张照的影响,风格醇正平和。他曾提出“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人尚态”之说,对传统书法艺术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条石销售合同二零二五年
- 与人合作临时合同样本
- 个人借款银行合同范例
- 公司与农户土鸡合同样本
- 某污水处理厂附属管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教学总监岗位职责
- 2025年汽车覆盖件模具项目发展计划
- 红旗品牌策划方案
- 会计聘用合同样本百度文库
- 店铺门面转让合同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例)
- 钢拱桥专项吊装方案终稿
- 24式太极拳教案(1~4课)
- 哈萨克斯坦铁路车站代码
- 产业经济学的课后复习答案
-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之路(PPT-37张)课件
- 客房控制系统——RCU系统培训PPT通用通用课件
- 履带式液压挖掘机挖掘机构设计
- 川崎病诊治指南最新ppt课件
- (会议纪要(2011)第29期)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议纪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