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疾病的生物学机制,主要内容,一、健康的概念 二、疾病的概念 三、疾病的发生原因 四、疾病发生的条件 五、疾病发生的规律,WHO关于健康的定义,1948: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 1978:健康不仅是没病或没有痛苦,而且包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完好状态 最新: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等四方面都健全。 躯体上:躯体结构、功能和代谢的正常 道德上: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精神上:人的情绪、心理
2、、学习、记忆及思维等处于正常状态 社会适应上:个人在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4,疾病=不舒服? 疾病=不正常? 原始社会:疾病是鬼神作怪的结果 中医学:阴阳五行的失调 古印度医学:气、胆、痰三种体液失衡 疾病是一定条件下,某一或某些特定致病因素与生物体(人体)交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损伤(致病)与抗损伤(保护)的过程。,体征,症状,Friend or foe,第一节疾病的概念,第二节疾病的发生原因,导致疾病发生,并赋予疾病一定特征的因素称为疾病的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 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科学 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致病因素):能引起某一疾病,并决
3、定该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疾病发生的条件:作用于病因或/和机体,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的因素,内在致病因素,外在致病因素,疾病的发 生原因,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突变,遗传物质的表达异常,生物因素,理化因素,营养因素,免疫因素,社会生态因素,精神、心理因素,人类朊蛋白疾病,1、内在因素:从病因学角度来看,这里的内在致病因素主要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突变或遗传物质的表达异常。人体细胞内遗传物质(DNA及其携带者染色体)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改变,进而造成机体细胞遗传基因表达上的异常,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遗传物质突变是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这类疾病具有遗传性、家族性和先天性等特点,故称为遗传性疾病。
4、,2、外在因素: 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致病因素。 理化因素:污染、微波辐射、家庭装修等 营养因素: 免疫因素: 社会生态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 人类人类朊蛋白疾病,外在致病因素是导致人类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而且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起不同的作用,因此疾病存在地区分布的差异。,1、生物性因素 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 由生物性因素导致的疾病往往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即疾病在一定的人群范围内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个体与个体间的水平传播,故也称为传染病。,9,手足口病,致病性取决于:病原体致病力的强弱、侵入的数量、毒力和侵袭力、逃避或抵抗宿主攻击的能力;机体
5、本身的防御及抵抗力大小有关 作用特点 : 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体内定位 (甲型肝炎病毒、血吸虫) 机体对病原的感受性是必要条件(鸡瘟病毒) 病原体和机体之间相互影响(免疫反应和自身变异),10,物理性因素 包括:机械力、温度、气压、电流、电离辐射、噪声 致病特点: 只发挥疾病的始动作用 潜伏期一般较短或没有 无明显的器官组织选择性,11,化学因素 包括:强酸、强碱、化学毒物(如汞、氯化物、有机磷农药) 、药物中毒、动植物毒性物质等 致病特点: 选择性 全程作用 和毒物及机体均相关 潜伏期短(慢性中毒除外),白毒伞,海豹肢症,2、物化性因素,3、营养性因素 人体为了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和执行特
6、定的生物学功能,必须不断地从外在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并排除代谢废物。 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纤维素、无机盐(钠钾钙等)、微量元素(如铁、铜、锌、碘、氟、钒等)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剩,12,营养缺乏,营养过剩,营养失衡,肥胖,佝偻病,13,4、免疫性因素 免疫是人体的基本功能。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共同组成的人体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外来的或机体内部产生的“异物”,并与之发生反应,从而实现机体的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等功能。 变态反应(超敏反应):支气管哮喘、荨麻疹 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缺陷病: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艾滋病,5、社会生
7、态因素:婚姻家庭、人际关系、挫折。 社会生态是人与社会环境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包括社会整合力、社会信息负荷、社会角色的期待与冲突、社会生活事件、社会生活节奏、婚姻家庭制度、社会隔离以及人口老龄化等,这些都可能成为疾病发生的原因。,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的工作,6、精神、心理、 从疾病病因学角度来看,所谓疾病发生的精神、心理因素实质上是指心理脆弱性。 性格、个人心理调适能力、心理暗示,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等。 应激性疾病:高血压、消化道溃疡 、甲亢,情 绪 反 应,7、人类朊蛋白疾病朊蛋白(prion protein,PrP) 是一种能在动物和人类中引起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传染性蛋白颗粒,引起人脑
8、组织的海绵状病变。 人类朊蛋白疾病的临床特点: 遗传的、传染的或基因突变的都可能存在; 潜伏期相对较长,从数周到数年不等; 临床上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 病情进展迅速,很快导致死亡。,内在致病因素,外在致病因素,疾病的发 生原因,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突变,遗传物质的表达异常,生物因素,理化因素,营养因素,免疫因素,社会生态因素,精神、心理因素,人类朊蛋白疾病,第三节疾病发生的条件,致病因素是疾病发生所必需的原发因素,但能否产生疾病,还取决于一定的条件,这就是疾病发生的条件。 事实上,发病的条件贯穿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全过程。,影响疾病发生的生理条件: 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遗传背景) 遗传多态性 机
9、体功能状态(包括年龄、精神等) 机体免疫系统。 影响疾病发生的心理条件: 性格 心理自我调适的成熟度 主观感受等(安慰剂),第四节疾病发生的规律,1、内在因素既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又是疾病发生的条件 2、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疾病是细胞对机体的保护措施,如发烧,炎症反应等。,1内在因素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内在因素既是疾病发生的原因,也是疾病发生的条件。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细胞对不同性质、不同强度、不同作用时间的致病因子有不同的反应。,轻度刺激:基因-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适应性反应恢复 持续刺激:持续反应结构功能改变疾病,2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某些疾病的发生中,环境中的致病因子作用于
10、人体细胞时,仅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而并不直接导致细胞的病理变化。但在慢性、长期的环境致病因子刺激下,生理性反应会转变为病理性反应,最后导致疾病的发生。,3疾病是细胞对机体的保护措施,引起炎症反应的致病因子可分为外源性的和内源性的或生物性的和非生物性的。由生物性因子(如细菌)引起的炎症称为感染。,就个体而言,许多疾病尤其是炎症是细胞或整个机体对外界致病因子所产生的自我保护反应。 反应恰当,外界致病因子则被去除,也未引起机体明显的改变,“疾病”并不明显;反应强烈,外界致病因子即使被去除,“疾病”依然存在。,小结,1、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一种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等四方面都健全的完好状态 2、疾病是一定条件下,某一或某些特定致病因素与生物体(人体)交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损伤(致病)与抗损伤(保护)的过程。 3、导致疾病发生,并赋予疾病一定特征的因素称为疾病的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 4、常见的病因分为:内在致病因素(遗传物质的改变和表达异常)和外在致病因素(生物、理化、营养、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速公路泥结碎石路面维护方案
- 2024定制:人工智能研发与许可合同
- 塑钢门窗安装材料选用方案
- 社交媒体广告内容制作协议
- 2024年员工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条款
- 2024年临时工聘用合同模板
- 2024年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协议
- 2024年两个孩子离婚安置协议书
- 2024年国际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合同
-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实施方案
- ESTIC-AU40使用说明书(中文100版)(共138页)
- 河北省2012土建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含定额总说明)解读
- Prolog语言(耐心看完-你就入门了)
- 保霸线外加电流深井阳极地床阴极保护工程施工方案
- 蓝色商务大气感恩同行集团公司20周年庆典PPT模板
- 恒温箱PLC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 雍琦版 《法律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 176033山西《装饰工程预算定额》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
-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试点输电线路建设的通知国家电网
- 水泵试运转记录表
- 箱式变电站交接试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