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主要病害发生及流行规律_第1页
猕猴桃主要病害发生及流行规律_第2页
猕猴桃主要病害发生及流行规律_第3页
猕猴桃主要病害发生及流行规律_第4页
猕猴桃主要病害发生及流行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猕猴桃主要病害的危害及流行规律,龚国淑 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猕猴桃被称为VC之王,在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猕猴桃属(Actinidia)共有75个种、约125个分类群。 中国是猕猴桃资源分布最广泛的国家,世界范围内的猕猴桃主栽品种几乎都起源于中国。,毛花猕猴桃 Actinidia eriantha Benth.,猕猴桃种类 欣赏,猕猴桃种类欣赏,硬齿猕猴桃 ActinidiacallosaLindl,肉叶猕猴桃 Actinidia carnosifolia,城口猕猴桃 Actinidia chengkouensis,金花猕猴桃 Actinidia chrysantha C. F. Lian

2、g,灰毛猕猴桃 Actinidia cinerascens C. F. Liang,柱果猕猴桃 Actinidia cylindrica C. F. Liang,猕猴桃种类欣赏,粉毛猕猴桃 Actinidia farinosa C. F. Liang,黄毛猕猴桃 Actinidia fulvicoma Hance,粉叶猕猴桃 Actinidia glauco-callosa C. Y. Wu,华南猕猴桃 Actinidia glaucophylla F. Chun,纤小猕猴桃 Actinidia gracilis C. F. Liang,蒙自猕猴桃 Actinidia henryi,猕猴桃种类

3、 欣赏,狗枣猕猴桃 Actinidia kolomikta(Maxim. et Rupr.) Maxim.,滑叶猕猴桃 Actinidia laevissima C. F. Liang,小叶猕猴桃 Actinidia lanceolata Dunn,阔叶猕猴桃 Actinidia latifolia (Gardn. et Champ.) Merr.,两广猕猴桃 Actinidia liangguangensis C. F. Liang,长叶猕猴桃 Actinidia hemsleyana,猕猴桃种类欣赏,大籽猕猴桃 Actinidia macrosperma C. F. Liang,海棠猕猴桃

4、 Actinidia maloides Li,黑蕊猕猴桃 Actinidia melanandra Franch.,美丽猕猴桃 Actinidia melliana,贡山猕猴桃 Actinidia pilosula (Fin. et Gagn.) Stapf ex,葛枣猕猴桃 Actinidia polygama (Sieb. et Zucc.) Maxim.,猕猴桃种类 欣赏,红茎猕猴桃 Actinidia rubricaulis Dunn,糙叶猕猴桃 Actinidia rudis,红毛猕猴桃 Actinidia rufotricha C. Y. Wu,栓叶猕猴桃 Actinidia su

5、berifolia C. Y. Wu,四萼猕猴桃 Actinidia tetramera Maxim.,对萼猕猴桃 Actinidia valvata Dunn,猕猴桃主要的栽培品种,红阳,hort16A,金艳,金桃,翠玉,秦美,四川种植面积达到: 5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13万 t,苍溪、都江堰、彭州、邛崃、蒲江、名山等地都将猕猴桃产业作为当地农业支柱性产业。,已经取得的成果,猕猴桃主要病害及流行规律,溃疡病是生产中发生最为严重的毁灭性病害。 我国和欧洲植保组织(EPPO) 分别将其列入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A2类检疫性有害生物。,猕猴桃溃疡病,溃疡病最早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日本和美国,随

6、后相继在韩国、伊朗、意大利和中国有所报道。 2008年的冻害发生之后,溃疡病在欧洲境内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土耳其、瑞士等国大规模爆发。 2011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发生了猕猴桃溃疡病的爆发。,中国,溃疡病最早发现于湖南东山峰农场,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猕猴桃溃疡病也在迅速的蔓延。 随后四川、安徽、陕西、江西、山东、湖南、江西等16个省份的猕猴桃主产区发生。据统计,2012年我国因溃疡病造成的损失约1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20。,PSA主要发生区域,雅安 Ya an,彭州 Pengzhou,邛崃 Qinglai,绵竹 Mianzhu,什邡 Shifang,苍溪 Cangxi,都江堰 Du j

7、iang yan,四川PSA主要发生区域,感病后,树干或枝条皮层组织变软,隆起,病部龟裂,并从伤口、皮孔、芽眼、叶痕、树枝分叉处等部溢出乳白色黏液,后变为黄褐色,在寄主伤流期常与伤流液混合后呈红褐色或锈红色。,枝 条 症 状,剥开皮层可见韧皮部腐烂, 木质部黑褐色, 病组织下陷呈溃疡状腐烂。嫩枝感病后其上子叶焦枯,卷曲,花蕾萎蔫,不能张开。,叶片发病后先形成红色小点,外围可见不明显的黄色晕圈,后形成不规则形或多角形褐色病斑,并可见25 mm 的明显黄色晕圈。,叶片上的症状,猕猴桃溃疡病发生后,不仅降低猕猴桃的产量,果皮越来越厚,果味越来越酸,果色越来越差,果形不一致,果实变小,果品品质下降。

8、树势变差,使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危 害,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发病。 从植株的茎蔓幼芽、皮孔、落叶痕、枝条分叉处开始侵染,潮湿时感病部位产生乳白色渗出液。,发生规律,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下旬,与植物伤流混合后呈黄褐色或锈红色,韧皮部局部溃疡腐烂,严重时致使整株猕猴桃树体死亡。,叶片一般在4月开始发病,在叶片上呈现不规则和多角形和红褐色斑点,在斑点周围有一圈黄色晕圈,导致叶片萎蔫、卷曲,藤蔓发病部分变成深绿色、呈现水渍状,常形成13 mm长的纵向裂缝;4月下旬到5月中旬,花蕾发病后不能张开,随后萎蔫、枯死并脱落。,越冬:猕猴桃溃疡病菌主要在病组织中和含有病残体的土壤中

9、越冬。 温度:病原菌主要依靠风雨在田间传播,当平均温度为10-20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最适温度大约为15,温度超过25病原菌的活性减弱,将停止扩散,园区将不会出现新的病斑。,发生规律,猕猴桃溃疡病在四川的周年发病规律,6-10月份,平均温度在24左右,溃疡病菌处于休眠状态,潜伏于植物体中。 12-1月下旬,植物处于冬季休眠时期,温度较低,6 左右。 2月上旬到3月上旬,温度升至10左右,病菌开始增殖。 3月中旬到4月中旬,病菌迅速爆发,温度在10 16之间,田间出现明显症状,树干出现菌脓,新芽发育迟缓。 4月上旬到5月中旬,为病害的减退期,溃疡病症状逐渐减轻,菌脓溢出逐渐减少,17度以上

10、以后病害发生逐渐消退,但是长势较弱。,通过大量的田间调查发现,不同树龄的猕猴桃植株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程度不同。 随着树龄增大,病源也相应增多。在猕猴桃进入盛果期,随着营养消耗增加,树势逐渐衰弱,抵抗病害的能力降低。溃疡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和树龄呈正相关关系。 针对大树应该加强防控,随着树龄的增长,加大防控力度,同时注意植株生长情况进行疏花疏果。,树龄对溃疡病抗性的影响,单独施用氮肥时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病率较高, 合理施磷肥或钾肥可提高树体的抗病性, 减轻病害的发生; 夏剪以摘心、疏枝、疏果为主,避免“大小年”,保持旺盛的树势;冬剪应掌握好幼树重成年树轻、大年重小年轻的原则,以促进枝梢生长,并

11、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栽培措施对溃疡病的影响,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可以造成整片园区的植株成片枯死,一旦条件适宜,能够迅速蔓延,是一种猕猴桃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该病害前期不易发现,很难治愈 。 防治难度很大。,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切断传播途径 清除病株,防治策略,(1)严格检疫:不准病区种苗、接穗及果实进入未发病区。 (2)农业防治:主要是通过加强果园土肥水的管理,合理整形修剪,适量负载,减少伤口,维持健壮的树势,增强树体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减轻病害的发生。减少伤口量,修剪工具做到每修剪一株就消一次毒。,猕猴桃溃疡病的

12、防治,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措施,(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春秋季嫩梢抽生期),喷保护性杀菌剂,如福美双(金纳海)、铜制剂(DTM、必备、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柔水通混合液,间隔7-10天,连喷3-4次。 其它可选药剂:农用链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加收米)、农抗120、四霉素等,按使用说明轮换使用即可。,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措施,(4)病斑刮治:彻底刮清病组织,并对伤口用50倍链霉素、50倍菌必清液或DTM50倍+柔水通800倍混合液、腐必清或高浓度铜制剂进行涂刷,同时结合树上喷药(同前)防止溃疡病的传染和扩散。,2020年9月19日,猕猴桃溃疡病菌在实验室极易杀死,但当病菌感染达到维管系统时,药

13、剂处理效果不明显。一般的杀菌剂均可以杀死表面的溃疡病菌,但是残余的溃疡病菌很快就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病菌,在很短时间内,病菌量又达到了处理前状态。 推荐药剂: 四霉素 农用链霉素 春雷霉素,推荐药剂,田间猕猴桃叶片感染褐斑病后,叶片在秋季提前掉落,严重影响树体的光合作用,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积累受限,严重影响猕猴桃品质。 叶片掉落后,诱发次年的结果枝条抽发,影响猕猴桃的产量的提高。,猕猴桃褐斑病,田间危害,褐斑病的症状,Plant Disease 2015 第五期 的封面图片,红阳猕猴桃品种上发病比较严重,全省的红阳猕猴桃产区都有该病分布,并且危害严重,平均发病率在99.1%,平均病情指数为49.6

14、6。 金艳猕猴桃,主要分布在蒲江县和邛崃市,该品种的发病情况要低于红阳品种,平均发病率为62.09%,平均病情指数为9.14。 金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红阳。,分布规律,四川猕猴桃褐斑病为一种新的真菌病害,是由多主棒孢菌 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 & Curt.) Wei 引起的叶部病害。 本项目组在Plant Disease首次报道了该病害。,病 原,病原菌适合的生长温度的测定,病情指数的动态规律,从7月初到8月底,病情指数逐步增加,该病害在8月份达到高峰期,但是根据不同的年份的温度和降雨量略有不同,同时对病害的防治力度也影响该病害的发生规律,连续几

15、年的观察病情指数达到90以上。,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翌年春天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萌发侵入叶片组织,辗转危害。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较重。一般在5-6月份开始发病,7-8月份进入盛发期,9月份如多雨、湿度大,发病严重。,发生规律,4h孢子开始萌发, 4-8h芽管伸长, 8-12h附着胞形成, 16h侵入叶片完成侵染。,孢子的侵入过程,该病原菌主要以病残体越冬。 经过定期对病残体中菌丝体的检测发现,该病原菌在地面上越冬,地面上的病叶中的菌丝体活性较高,地面上比较干燥。 保存在地下的叶片由于较高的湿度和温度,腐烂变质较快,3月中旬,叶片已经腐烂变质,没有检测出病菌。,病原越冬,1

16、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菌来源。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整形修剪,放风排湿,使猕猴桃园通风透光;施足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量施用硼肥。,防治方法,2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15002000倍液。,防治方法,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花和果实。 在潮湿的环境里,果柄和侧生结果枝也有可能感染。有时在腐烂部位形成黑色不规则的菌核。,猕猴桃灰霉病,危 害 症 状,叶片边缘或叶尖感染后,出现褐色坏死,略具轮纹状,潮湿时上面着生大量灰色霉层。 花受侵染后,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变褐腐烂,表面形

17、成大量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灰霉病危害花后,落花时,染病的花瓣落到幼果的肩部粘住,导致幼果感染,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灰霉病危害幼果,灰霉病危害果实,病原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属半知菌类葡萄孢属。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顶端多为67个分支,梗顶端膨大成球形,上生小梗,小梗上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或灰色,单胞,椭圆或卵圆形。 梗和聚集在梗上的分生孢子似葡萄穗,在病部呈灰色霉状物,故把这类病原引起的病害称为“灰霉病”。,病原,发生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以菌核在病残体、土壤中越冬,病菌一般能存活45个月越冬的分生孢子、菌

18、丝、菌核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靠气流、水溅或园地管理传播。 春季,猕猴桃4月份,猕猴桃花季,病原菌开始侵染叶片和花瓣,造成病害发生。 花落后,花瓣落在幼果上,开始侵染幼果,造成幼果产生黑色病斑以及大量脱落。,1.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病残体,枯枝、落叶、病叶、病花等,减少侵染源;整理藤蔓,降低园内湿度;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2.化学防治 在叶片伸展期喷施 多菌灵 百菌清 扑海因 (异菌脲) 啶酰菌胺 中生菌素。,防治药剂,软腐病又称熟腐病和褐腐病,是猕猴桃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近成熟期和贮藏期的果实,造成挂果期落果和贮藏期大规模腐烂。,猕猴桃软腐病,果实被害多发生在收获和贮运期,初期病斑呈浅褐色,周围黄绿色,病健交界处呈暗绿色晕环带。 常温下果实迅速变软,发病约36天内可致整个果实腐烂。后期病部产生白色菌丝体,并有组织液渗出。病果逐渐失水,菌丝体颜色加深,最后形成黑色子实体。,危害症状,病部果肉淡黄色,内部呈海绵状空洞,中后期病斑渐凹陷,近圆形至椭圆形,褐色,中央常出现锥形腐烂点,表皮不破裂,但易与果肉分离。,叶片受害多从叶缘开始,初期褐色半圆形病斑,逐渐向整个叶缘或叶片中心扩展,褐色至深褐色,病害发展至后期导致叶片焦枯或脱落。,危害叶片,枝干受害多发生在衰弱枝蔓上,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