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纲要求】1了解化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2理解热化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方程式3掌握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4初步了解新能源 的开发。【主干知识梳理】考点一 反应热 焓变1焓变。(1)焓(H):描述物质所具有的_的物理量。单位:_(或_)。(2)焓变(H):反应_的总焓与_的总焓之差。(3)焓变(H)与反应热(Qp)的关系。对于等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全部转化为_,则H_。(4)表现形式: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5)计算方法。H_物总能量_物总能量;H_物总键能_物总键能。掌握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数
2、物质CO2(C=O)CH4(CH)P4(PP)SiO2(SiO)石墨金刚石S8(SS)Si键数24641.52822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1)实质:_断裂和_形成。(2)特征:既有_生成,又有_的变化。3反应热。(1)定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反应的_。符号:_,单位:_或kJmol1。(2)产生原因。1)从化学键角度解释反应物2)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放出的热量;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吸收的热量。(3)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1.所有的_反应2.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3.大多数的_反应4.金属与酸,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等大多数的
3、置换反应1.所有的水解反应 3.大多数的_反应4.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g)10H2O(l) 5.C(s)CO2(g)2CO(g)6.C(s)H2O(l)CO(g)H2(g)(4) 掌握反应能量变化与反应条件的关系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碳的燃烧,铝热反应。常温下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Ba(OH)28H2O与NH4Cl(s)的反应需不停加热的反应,属吸热反应。不需加热或停止加热后仍能进行的反应,常是放热反应。【掌握常见的两个放热反应图形】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明反应所_或_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4、。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如:2H2(g)O2(g)=2H2O(l)H571.6 kJ/mol;表示在298 K、101 kPa时,_与_反应完全后,生成_,_571.6 kJ的热量。考点三 燃烧热和中和热1燃烧热。(1)概念:在25 ,101 kPa时,_纯物质_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注意:稳定氧化物主要是指:碳元素全部转化为_,氢元素转化为_,硫元素转化为_。如:C(s)O2(g)=CO(g)H110.5 kJmol1;C(s)O2(g)=CO2(g)H393.5 kJmol1;C的燃烧热为393.5
5、kJmol1,而不是110.5 kJmol1。(2)表示的意义:例如C的燃烧热为393.5 kJmol1,表示在25 、101 kPa时,1 mol C完全燃烧_393.5 kJ的热量。2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_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2)要点。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_。H(aq)OH(aq)=H2O(l)H57.3 kJmol1,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中和热为57.3 kJmol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_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 kJmol1。以生成_水为基准。反应不能生成沉淀。中和热的测定装
6、置:5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和50 mL 0.50 mol/L的稀盐酸混合反应。计算公式:HkJmol1t1起始温度,t2终止温度(反应过程最高温度)注意事项:a 碎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b 为保证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取的措施是 。c因为弱酸或弱碱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需要吸热,实验中若使用弱酸、弱碱则测得的反应热 。考点四 盖斯定律1内容: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 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 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2理解从能量守恒角度 结论: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但以物质为主,如果物质没有
7、变化,就不能引起能量变化。3应用:间接计算某些难以测定的反应热。4示例【考法I】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固(s)、液体(l)、气(g),且标明的状态是否正确。2.检查H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3.检查H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匹配(成比例)。例如:中和热是生成1 mol水所放出的热量,而燃烧热是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化学计量数与热量要对应。注意:反应热的单位是否为kJ/mol。若是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还需要注意:是否是稳定的氧化物;可燃物的量一定为“1”。【考法II】按要求写出热化学方程式此类题常以填空题型出现,且与其他内
8、容综合考查。(1)书写步骤:先根据题给条件,求出焓变值,再写出热化学方程式。(2)注意:反应物和产物要根据题给信息来确定。在书写时,也要注意状态、符号、物质的量等。例如:中和热、燃烧热对应的焓变都是负值;中和热数值对应的水为1 mol,燃烧热数值对应的可燃物为1 mol。考点五 能源1化石燃料。(1)种类:_、_、_。(2)特点:蕴藏量有限,属于_能源。(3)解决化石燃料枯竭问题的办法:开源节流,即开发新的能源和节约现有的能源。2新能源。(1)种类: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2)特点:资源丰富,可以_,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小。3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1)可再生能源:指
9、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2)不可再生能源: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4.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1)一次能源:从自然界取得未经改变或转变而直接利用的能源。如煤、原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热能、天然铀矿等。(2)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中的
10、能量变化都是化学能和热能间的相互转化。(3)C(石墨,s)=C(金刚石,s)H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4)2H2O(l)=2H2(g)O2(g)的焓变H0。(6)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一定不能发生反应。(7)H2(g)O2(g)=H2O(l)H1和2H2(g)O2(g)=2H2O(l)H2中的H1H2(8)H2(g)O2(g)=H2O(g)H1和H2O(g)=H2(g)O2(g)H2中的H1H2(9)对于反应CO(g)H2O(g)=CO2(g)H2(g)Hb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4室温下,将1 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
11、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 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 BH1H3CH1H3H2 DH1H2H35已知:P4(g)6Cl2(g)=4PCl3(g)Ha kJmol1,P4(g)10Cl2(g)=4PCl5(g)Hb kJmol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 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B可求Cl2(g
12、)PCl3(g)=PCl5(s)的反应热HCClCl键的键能为(ba5.6c)/4 kJmol1DPP键的键能为(5a3b12c)/8 kJmol1参考答案知识点一 1(1)内能kJ/molkJmol1(2)产物反应物(3) 热能Qp(5)生成反应反应生成2(1)旧化学键新化学键(2)新物质能量3(1)热效应HkJ/mol(2)吸热0放热0生成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3)燃烧化合分解考点二 1放出吸收2物质变化能量变化2 mol气态H21 mol气态O22 mol液态H2O放出考点三 1(1)1 mol完全CO2(g)H2O(l)SO2(g)(2)放出2(1)1 mol(2)放热吸收1 mol
13、 隔热、保温,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碱稍过量 偏小考点四 相同 始态、终态 H1H2考点五 1(1)煤石油天然气(2)不可再生2(2)再生【课堂练习】1、(3)(4)(10)(11)2、(1)CO(g)O2(g)=CO2(g) H283 kJ/mol(2)H2(g)O2(g)=H2O(l)H286 kJ/mol (3)571.6 kJ/mol285.8 kJ/mol【巩固提升】1. 【答案】DA为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为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电能;C为太阳能转化为热能;D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解析】CH反应物H生成物,为吸热反应,A错;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B错,C对;由E2E1知逆反应的活化能小,D错。3.【答案】D在25摄氏度,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A错误;中和热为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B错误;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比不完全燃烧放热多,即a0;CuSO4(s)=Cu2(aq)SO(aq)H20。根据上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热公司收购合同范本
- 买方单方面违约合同范本
- 上海租赁牌照合同范本
- 2024年遵义市赤水市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Unit 1 A new start:Understanding ideas ①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2024年)英语七年级 上册
- 出售大型废船合同范本
- 临时供电协议合同范本
- 2024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招聘考试真题
- 劳务合同范本修灶台
- 上海疫情物质供货合同范本
- 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课件
- 《人工智能导论》(第2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39 《出师表》对比阅读-2024-202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 蛇胆川贝液在动物模型中的药理作用研究
- GB/T 44260-2024虚拟电厂资源配置与评估技术规范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公开招聘报名表
- AQ 1064-2008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正式版)
-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基础(第二版) 课件 模块1、2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概述、基础数据采集
- YB-T+4190-2018工程用机编钢丝网及组合体
- 高大模板安全施工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比亚迪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