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11年中考——探索性数学问题.ppt_第1页
决胜2011年中考——探索性数学问题.ppt_第2页
决胜2011年中考——探索性数学问题.ppt_第3页
决胜2011年中考——探索性数学问题.ppt_第4页
决胜2011年中考——探索性数学问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决胜2011年中考 探索性数学问题,赣州市教科所教研室,习惯上,我们可以按照命题者对解答者的要求将数学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知和结论都有确定要求的题型,简称封闭性问题;另一类是已知与结论两者中至少有一个没有确定要求的题型,我们把这类问题称为开放探索性问题 因此,初中数学中的“探索性”问题的特征是:命题中缺少一定的题设或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或解题思路及过程没有确定的形式和方向;解题时需要经过大胆地猜想、推断、补充与归纳,并加以计算或证明,探索性数学问题,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最生动、最活跃的思维活动,探索性问题存在于一切学科领域之中,在数学中则更为普遍,探索性数学问题在近几年的中考中频频

2、出现;常出现的有四大类型:规律探索型、条件探索型、结论探索型、存在探索型等;江西中考试卷中多以一至两个填空、选择题和一个中等以上的解答题出现,分值约有614分;要求考生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达到发现规律,或得出结论,或寻求使结论成立的条件,或探索数学对象存在可能性与结果的目的,命 题 趋 势,探索性问题的解答必须利用题设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推理,或由条件去探索出不明确的结论;或由结论去探索未给予的条件;或去探索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以及发现所形成的数学规律,解题策略,以下课案就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列举几例加以说明:目的是对各种探索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整合,帮助老师和同学们提高对探索性数学问

3、题的分析、思考及解答能力,【题组讲解】 一、基础练习 【实现目标】 认识各类探索型试题的基本特征与形式,初步掌握解决各类不同目标的探索性问题的方法,1、规律探索型 规律探索型问题是根据已知条件或所提供的若干个特例,通过观察、类比、归纳,揭示和发现题目所蕴含的数学本质、规律与特征的一类探索性问题 解题策略是:常常利用特殊值(包含特殊点、特殊数量、特殊线段、特殊位置等)进行归纳、概括,从特殊到一般,从而得出规律,简析:观察预判每一个点 的坐标为: 可以递推得点 的坐标 ; 因而点P2010的坐标是 ,变式:题2(2010广东肇庆)、观察下列单项式: a,2a2,4a3,8a4,16a5,按照此规律

4、,第n个单项式是 (n是正整数) ,简析:这一列单项式,观察每一序列号下单项式的符号、系数、字母的次数;符号满足奇数序号项为正、偶数序号项为负;系数的绝对值成2的自然数幂;字母a的次数成正整数幂递增;因而设定n为正整数,则答案为: ,简析:图1的三角数,从第二个开始,有这样的规律: 1=1,3=1+2, 6=1+2+3, ,第n个三角数是: ;图2 中的正方形数从第二个开始,有这样的规律: 第m个正方形数时, ;比较A、B、C、D四个数,仅有25、1225是正方形数(m分别等于5、35),检验25不是三角形数(n无整数解),而1225又是三角形数(此时n=35);故1225既是正方形数、又是三

5、角形数;选择D,【变式意图】 变式试题T2 、T3与T4不仅要考虑数与字母的变化特征,而且还要观察数的排列规律,同时又要考虑图形的特征表象;需要从纵横两个方面、数形结合相互关联地比较、观察、猜想、推理,获取与形成对每一个问题自身的数学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再进行严格地推理、验证,【方法提炼】 在解决这类一般性规律的探索问题时,特别注意:(1)通常写成竖式或单列形式进行对比、分析;(2)注重纵横联系与数形结合;(3)关注序列号与数据之间的联系,2、条件探索型 条件探索型问题是指在给定明确的结论而未给出确定的条件,需要采取证明、推断去探索发现,并补充与完善使结论成立的一个或一些条件 解题策略是:从所给

6、出的结论出发,采用逆推的办法,猜想出合乎结论要求的一些条件,并进行逻辑推理证明,从而寻找出满足结论的条件,简析:因为CFBE,所以 FCDEBD又因为FDC =EDB,要证明BDECDF, 只需要添加一组对应边相等即可,答案:(1) 从BDCD(或点D是线段BC的中点),BECF,EF;三者中任选一个即可 (2)以添加EF 为例,进行证明: CFBE, FCDEBD又 FDCEDB, 且添加EF; BDECDF,简析:命题的结论很明显: 四边形ABCD欲成为等腰梯形; 现需探索补充使它成立的一个 条件(有可能不唯一);可以 先观察与已知条件ABDACD相关联的、一对可能 全等的三角形ABD与A

7、CD,满足这种可能的添加条件有若干条;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可供添加的条件可以是以下的任选其一:,解答:DACADB,BADCDA,DBCACB,ABCDCB,OBOC,OAOD,3、结论探索型 结论探索型问题是指仅给出某种情境而没有明确指出结论,需要解题者去探索符合条件的数学结论的一类试题;这类探索问题的设问,常以适合某种条件的结论“成立”、“不成立”、“是否成立”等语句加以表述,或直接问“有何结论”等它与传统题的区别在于:探索问题的结论的过程往往也是解题过程 解题策略:从剖析题意入手,充分捕捉题设信息,执因索果,顺向推理或联想类比、猜测等,获得所求结论(特别注意:解答的多样性和反思与证明)

8、,4、存在探索型 探索存在型问题:是指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需探索发现某种数学关系是否存在的一类问题;它往往以“是否存在”“是否有”“是否变化”等疑问句出现,以示结论成立与否有待判断 解题策略是:通常对结论作出肯定存在的假设,再按题设条件进行推理、计算,若导出矛盾,则否定先前的假设;若推出合理的结论,则说明先前的假设成立,解答:(1) 过点B作 ,垂足为D, 又 , = =1, = =2;点B的坐标为(-3,1);,(2)代入点B的坐标,抛物线的解析式还是可以求得的;,(2)抛物线 经过点B(-3,1) , 则得到 ,解得: , 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 ;,(3)假设存在P1、P2两点, 使得ACP

9、是直角三角形: 若以AC为直角边,点C为直角 顶点;则延长BC 至P1点,使得 P1 C=BC,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 AC P1 ,利用MP1 C DBC 可求得点P1(1,-1);经检验: 点P1(1,-1)在抛物线上,使 等腰直角三角形; 若以AC为直角边,点A为直角顶点;则过点A作 ,且使得 ,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CP2 ,利用AP2N CAO;可求得点P2(2,1);经检验:点P2 (2,1)也在抛物线上,使得ACP2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第(3)是存在性探索问题: 假设这样的点 P 存在,思考过程中,考虑点P是否点B 关于直线AC 的轴对称点?考虑点P 是否是关于线段AC 中点的中心对称

10、点?(或者将等腰直角三角板ABC物化, 把它沿直线AC的翻折或绕线段AC的中点旋转180)如此寻求到:求点P 的方法与思路,二、能力提高 【实现目标】 掌握各类探索性问题入手解答的基本套路,能将较为复杂的问题各个击破,类比转化为较为熟悉或简单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如,、研究几何的运动变化情境时, 常常借助代数变量的思想来表达变化中的几何量; 、经常利用数形结合观点、方程函数辩证统一的思想构通代数与几何两大板块,最终达到数学本质意义的化归与统一; 、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考虑问题的多变性与复杂性,减少失误; 、通过善于观察数学对象的独立性、特殊性,猜想、归纳、抽象、概括出具

11、有更加一般性的数学规律,并注意条件的不同带来的数学变化和转化 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演练之后,学生思路可以更为灵活与开阔,解题也会变得更加深刻与严密,数学思维与能力将获得有效的提升,提供解法二:第问:以斜边AB上的中线CM(设点M是斜边AB的中点)为辅助线;同理第问:以斜边AB上的高线CH(设点H是垂足)为辅助线,(点评:本题的第2问又是结论探索型问题,顺应条件的变化与不同,做出正确的解答即可),简析:本题是一道探索 结论的典型试题,并且符合 条件的点P有多种可能,需要 确定它的个数;为了探索本题 的方便,不妨设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a,则依据三角函数知识可知对角线BD= ,对角线BE=2

12、a ; 因而在点P沿直线AB从右向左移动过程中, 当 时,此时的点 与正六边形ABCDEF 六个顶点中的点 、 构造成等腰 、 ;,【引入几何画板动画演示,验证结论!】,【方法提炼】 1、注意分类讨论时的不重不漏;2、利用了对称性的数学思想方法,使求解更简便;思考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平移方法来检验3、将原试题进行了改编,适当增加了它的思考性与难度!,三、挑战中考 【实现目标】 接触到中考型探索性数学问题,要做到认真审题、分类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题型:或特殊探路,或逆推分析,或用数学思想方法研究、分析、转化同学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并在练习中不断领悟,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数学

13、思维和能力 同时培养并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与心理素质,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在中考中取得优良的数学成绩.,题11(2010四川乐山)、在ABC中,D为BC的中点,O为AD的中点,直线l过点O.过A、B、C三点分别做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是G、E、F,设AG=h1,BE=h2,CF=h3. (1)如图(11.1),当直线lAD时(此时点G与点O重合).求证:h2+h3= 2h1; (2)将直线l绕点O旋转,使得l与AD不垂直. 如图(11.2),当点B、C在直线l的同侧时,猜想(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你说明理由; 如图(11.3),当点B、C在直线l的异侧时,猜想h1、h2、h3满足什么关系.(只需写

14、出关系,不要求说明理由),简析:(1)当直线 lAD时,本图满足直角梯形的中位线性质,易得结论 ;(2)将直线 l 绕点O旋转,使得l与AD不垂直. 此时的图形(11.2)依然通过辅助线、转化至(11.1),继续运用直角梯形的中位线性质,容易得结论: ;(3)抓住中点O不放,继续过点D作DHl,垂足为H,依然有DH=AG= h1;又知点D是线段BC的中点,将直线 l 向上平移h3个单位,构建三角形中位线图形,可得: ,即得 ,解答:(1)证明:BEl,CFl, 四边形BCFE是梯形. 又GDl,D是BC的中点, DG是梯形的中位线, BE+CF=2DG. 又O为AD的中点,AG=DG,BE+C

15、F=2AG. 即 . (2)成立;证明如下: 过点D作DHl,垂足为H, AGO=DHO=Rt, AOG=DOH,OA=OD, AGODHO,DH=AG. 又 BD=CD,由梯形的中位线性质, 得2 DH=BE+CF,即2 AG =BE+CF, 成立. (3)猜想h1、h2、h3满足h1、h2、h3 满足关系: .,【引入几何画板动画演示,验证结论!】,【解题反思】 第(3)问是在感悟了前两问的猜想与推理的前提下,作出的合情推理,考查着学生的数学直觉能力与发现、猜想能力;在此处猜想时,需要有直觉的感知:估算正确图形下线段的长短,再作出一种合乎逻辑的大胆猜测(为节约时间,试题不要求证明而已;在简

16、析中实际上已作较为明了的解析).,先理解静止状态下,原题与图形所表达的含义:点光源O,静止直立于地面的木杆AB在点光源O下的投影是影长AC;(此时由直立于地面的电线杆、木杆构成一个平面,以下的运动操作均在本平面内实施.),简析:本题对“点光源下物体的 投影所形成的阴影”的知识与能力的 考查非常深刻,需要较好的空间想象力和运动变化的观点.,【几何画板动画演示,验证结论!】,简析:观察图形,从B1所对的圆周得出特性:它是垂直于AD的n 条弦把圆周2n等分后,第一条圆弧又被二等分之后的弧所对的圆周角,因此B1= ; 验算第(1)问中的B1 (此时n=2); 验算第(2)问中的B1 (此时n=3);第

17、(2)问中的B2用几何方法容易获得 45;第(3)问,观察前后 图形,从Bn所对的圆周得出特性:(1)Bn与前面所求的通项中B1互余(几何特性);(2)Bn所对的圆周是B1所对圆周加上(n -1)段被 2n 等分后的圆周的圆弧所对的圆周角,因此可计算得到: ; 或者是 或者 . 【答案】 (1)、22.5,67.5;(2)、15,4575,几何画板:动画移动A的切线NPQ,请注意变化的数量与不变的数量!,第(1)问是存在性探索题,通常 先假设“CPQ是等边三角形”;,解答:(1)假设CPQ为等边三角形时,一方面: x=PQ=BQ=CQ=0.5,另一方面,连接AQ, , ; 得出自相矛盾;证明C

18、PQ不能为等边三角形,第(2)问是条件探索性问题,点P在何处时? CPQ周长最小;一般从特殊的临界点入手考虑!,解(2):CPQ的周长=PQ+QC+CP =BQ+QC+CP=BC+PC=1+PC; PCAC-PA= (当点P落在点P0时), CPQ的周长1+ = , 当点P落在AC与 的交点P0处时 ,CPQ周长的最小值是 ,由此引发了对第(3) 问:CPQ形状的结论性探索; 环环相扣,变化自然天成!,解(3)连结AC,交 于P0 ,则P0CQ=45,CP0Q=90, 有P0Q=BQ=P0C= ,且 , ; 当P在 上运动时,CP0Q=90, 0CPQ90,此时CPQ是锐角三角形, . 当P与

19、P0重合时, , 此时CPQ是直角三角形 当P在 上运动时, , 此时CPQ 是钝角三角形,题15 (2010江西)、如图,已知经过原点的抛物线 与 轴的另一交点为A,现将它向右平移m(m0)个单位,所得抛物线与 轴交于C、D两点,与原抛物线交于点 P . (1)求点A的坐标,并判断PCA存在时它的形状(不要求说理); (2)在 轴上是否存在两条相等的线段?若存在,请一一找出,并写出它们的长度(可用含m的式子表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PCD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关系式.,几何画板:动画平移抛物线,观察两支抛物线的相交情况如何,请注意变化的数量与不变的数量!,当m2时,如图12-

20、2,作 轴于H,设 . A(2,0),C( ,0), , . ; 把 代入 ,得 . , 另一种方法更简洁:采用 思路求解,注意排除m=2,点评:本题通过抛物线的平移变换,设置成融代数与几何为一体的综合探索题;构思新颖,入手容易,逐步上升;尤其在第(3)问的探索中,较好地运用了数学的空间观念和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点 P 的坐标,涉及到坐标系中线段长度、三角形面积等数量的求法,实现了数量与图形的辩证统一,难度较大,具有明显的区分度,总 结 数学探索性问题既包含着问题又包含着求解,是数学学科的典型问题;从以上课案可以看出,它的解题过程

21、不具有确定方向,解题时总是需要合情合理、实事求是的分析,把归纳与演绎协调配合起来,把直觉发现与逻辑推理结合起来,把数学能力与心理素质同时发挥出来,因此,通过探索性数学问题的求解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巩固与掌握,而且更加有利于各方面能力的整体发展和思维品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促进中学生主体精神、探究态度、科学方法、创新才能的培养,这正是当前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引进探索性数学问题的意义,更具有正确的教学导向作用; 在数学中考试卷中,探索性问题,不仅出现频率高,而且题型不断丰富,更具有全面的检测效果,深受命题者的青睐.,几何画板技术支持:赣县教师进修学校 马跃进老师,特此鸣谢!,欢迎批评指

22、正! 个人工作邮箱: QQ:1402859514 2011年3月24日,把教研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章建跃(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数室),本项活动(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在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界具有很大影响力,已成为研究课堂教学问题,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重在参与,重在过程,重在交流,重在研究”的活动宗旨深入人心。我们欣喜地看到,本项活动在模式上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得益于大家的共同智慧和创造,得益于各会员单位在准备过程中不断加强和完善过程性、研究性,将活动宗旨具体化。,把教研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章建跃(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数室),教师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