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课堂)高中历史 第0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同步精品课堂)高中历史 第0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同步精品课堂)高中历史 第0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重难点“精讲”】课时综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个趋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两个比较点:宰相制与明清内阁制、西方内阁制与明清内阁。三个核心: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的形成、军机处的设立。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原因:朱元璋废丞相后,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中于皇帝一身的弊端。2设立:明成祖设置。3性质: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4职能演变: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5结果:皇权得以加强,但怕内阁威胁皇权,以太监予以牵制,甚至控制内阁,致使明代政治日益黑暗。二、军机处1中央(1)最初目的: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2)职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

2、枢机构。(3)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特征。(4)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2地方:雍正帝时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易误辨析宰相制与内阁制(1)宰相制和内阁制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机构。宰相是百官之首,参与决策,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如“宰相为百官之首,位高而权重”。(2)内阁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仅备顾问,没有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力。如“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课时拓展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衰落的表现内容链接点政治专制集权不断强化、八股取士明清时期,中国相对于西方已经开始衰落,专制集权和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

3、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扼杀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出现;执行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明清时期的批判思想和反封建文学是对这一历史特点的反映经济资本主义萌芽、闭关锁国文化批判精神的思想活跃、反封建文学【素质拓展】1、史料与史证(1)史料主题: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及趋势史料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有权力更

4、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摘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参考资料史证:2、史料与史证(2)21:史料主题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材料一明太祖初一海内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相,迥乎异矣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九材料二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只供

5、传递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当不好的军机大臣2-2:读史三步曲粗读材料一反映了明太祖废丞相,置殿阁大学士。材料二反映了军机处的设置及军机处的特点细读材料一中画线部分“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反映了内阁以侍从咨询为主,无决策权,隐性信息是明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材料二中画线部分“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说明军机大臣,直接对皇帝负责,负责传达皇帝旨意,隐性信息是清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史证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2-3:史料应用(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阁臣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军机处有何特点?军机处的设

6、置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1)明朝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臣只备皇帝顾问。(2)清代军机处地处内廷,军机大臣承旨办事,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解题技巧指导】结论型选择题解题技法结论型选择题也称论证分析型选择题,是从非选择题中的论证题发展演变而来的,这类题型有两种形式:一是题干一般为教材中未出现的历史结论,选项为所学史实,需要判断论证史实是否符合题干结论;二是题干为简略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备选项是依据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得出的结论,需要分析判断选项的结论是否符合题干反映的信息。解题思路一般可分为三步进行:(1)通过对题干历史结论或史实的理解,联系迁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通读题干,分清楚历史结论或史实的时代背景,迁移相关的人物或事件进行分析判断。(3)分析各备选项的内涵及其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解答这类题目一般采取史论结合法、概念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技巧体验: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