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7讲 宋明理学课件 岳麓版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7讲 宋明理学课件 岳麓版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7讲 宋明理学课件 岳麓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必 修 三,第47讲宋明理学,基 础 攻 关,一、理学出现的背景:“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_、_迅速传播,冲击了儒学的发展。 2_时期,“_”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3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佛教,道教,唐宋,三教合一,二、理学出现 1概况 (1)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_”或“_”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 (2)代表人物有“二程”,即_、_,_是集大成者,故统称为“程朱理学”。,理,天理,程颢,程颐,朱熹,2主张 (1)“_”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_,在人身上就是_。 (2)

2、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_”的方法。 3影响 (1)南宋灭亡后,理学北传,_朝曾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2)_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理,道德伦理,人性,格物致知,元,明初,三、理学的发展 1陆九渊“心学” (1)提出“心即理也”,_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2)提出“_”以求理的方法。 2王守仁“心学” (1)主张用_来更新理学。 (2)其核心是“_”,认为良知就是_,就是理。,心,发明本心,心学,致良知,本心,四、理学的评价 1_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在政治生活、_和_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 2宋明理学用_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_,产生了消极影响。 3理学

3、重视_,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_和_,又凸显人性的庄严。,理学,文化教育,社会教化,三纲五常,自然欲求,主观意志力量,社会责任,历史使命,1“三教合一”是指儒学、道教、佛教三者之间的相互借鉴、融合,而不是合并。 2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宋明理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易混辨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图解识记,考 点 突 破,史料探究 史料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朱熹朱子语类 史料二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程

4、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主题,问题:据上述史料,两者观点有何不同? 提示:(1)史料一阐述了“理”和“气”的关系,“理先气后”,是客观唯心主义。 (2)史料二阐述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张,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拓展深化,解析材料中程朱理学强调应反对超出维持人的正常的生命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行为的“人欲”,使之顺应“天理”,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可见此观点包含着一定的理性的成分,故选c项;a、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b项所述与材料信息相反,故排除。,对点训练,c,解析根据材料“六经皆我注脚”,结合所学,意指陆九渊“心即理也”,强调内心的作用,故a项正确;宋明理学,主张“理”在社会的体现是“三纲五常”等级秩序,并不反对儒家的束缚,故b项错误;“心即理也”,并不是强调随意性,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