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本卷共24道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根据学者的整理,牛耕主要有七种起源说:神农氏说、夏初叔均说、西汉赵过说、西晋说、春秋说、战国说、殷商说。目前主要论点集中在后三种起源说。这反映出a. 历史研究很难达成一致的结论b. 后期学者的研究比传统观点更可信c. 年代越久远的历史记载越可信d. 因研究视角不同历史结论产生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于古代牛耕的起源出现七种

2、结论,最终主要论点集中于后三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研究视角不同,选项d正确;结论最后集中于三种,可见历史研究可以达成较为一致的结论,选项a排除;选项b、c表述绝对,排除。【点睛】此题考查历史研究,解题关键在于对历史研究要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即历史研究因为视角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不能因为历史研究结论不同就认为历史研究不客观。2.国语周语中中说:“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意思是说公田埋没在杂草丛中,庄稼熟了也无人收割。究其根源在于:a. 生产力的巨大进步b. 劳动者更关注私田c. 井田制度日趋衰落d. 国君权威一落千丈【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信息表明,井田制瓦解

3、,究其根源在于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进步,a正确;材料强调是井田制瓦解的根源,而劳动者更关注私田的原因也是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因此b错误;井田制度日趋衰落不是根源,是表现,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井田制的瓦解,没有说到国君权威问题,d错误。3.史记平准书记载:“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下列关于汉初商人们状况说法不准确的是a. 不能穿华衣坐豪车b. 赋税负担十分沉重c. 子孙后代不能当官d. 一直面临严苛压迫【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等信息

4、可知,孝惠、高后时,曾放松对商人的限制,d合题意,d正确;据材料“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因此a、b不合题意;据材料“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可知,c不合题意。4.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一变化a. 说明宋代调整了土地政策b. 提高了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c. 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 加速了豪强地主势力的衰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土地政策为“不抑兼并”,因此会出现材料中“公然号为田主”的现象,现象a正确;土地兼并易出现地主豪强,不利于农民社会地位提高,现象b、d排除;土地私有制度

5、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逐步确立,现象c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宋代土地政策为“不抑兼并”,同时了解土地兼并的危害,不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生计,大量土地兼并会造成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不利于社会稳定。5.唐大历十四年(780年)六月一日敕:“诸坊市邸(旅舍)店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楼阁临市人家,勒百日内毁拆。”由此可知,当时a. 政府严格控制百姓的生活b. 坊市制度已有所突破c. 政府对市的管理有所放松d. 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主旨可知唐代大历年间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限制,侵占沿街和居民区,政府严禁此行为,可见当时坊市制度已有所突破,选项b正确;政府限制商业活动区域而

6、非百姓生活,选项a偷换概念,排除;政府要求“勒百日内毁拆”可知当时政府对市的管理依然严格,选项c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城市规模,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在于准确提取材料信息,即唐代后期商业活动打破了空间限制,但是政府对这种突破进行严格限制,根据这一思路解题即可。6.迪亚士说:“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说明a. 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天主教b. 航海家把宗教理想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c. 迪亚士觉得海上探险能体现男子汉的气概d. 当时除欧洲外的其他地区还处在黑暗之中【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为上帝和陛下服务

7、”信息可知,航海家把宗教理想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b正确;据上分析,a片面;据材料“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可知,c理解错误;据材料“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并结合所学可知,是传播天主教,是异教徒皈依天主教,d错误。7.荷兰向海外扩张有力组织形式是独占贸易公司。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有权力宣战媾和,有权力建立和管理殖民地。这反映出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是a. 建立垄断性的殖民贸易公司b. 以政府为后盾,官商勾结c. 殖民侵略以海上掠夺为主d. 商品输出与文化渗透相结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荷兰的独占贸易公

8、司获得政府的许可后享有一系列特权,进而充当荷兰殖民活动的代理人,体现了以政府为后盾,官商勾结的特点,选项b正确;选项a只是表象,不能充分体现出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排除;选项c与荷兰殖民活动的史实不符,排出;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未体现出文化渗透,排除。8.19世纪晚期,以非洲和中国为重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争夺与瓜分浪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几乎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此时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 全世界都成了列强的殖民地c. 第二次工业革命已趋于完成d. 争夺世界的主要国家是英美【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结合所学可知,c正确;资本主义

9、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材料不符,a错误;据材料“以非洲和中国为重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争夺与瓜分浪潮”,没有体现b说法,b错误;此时在世界范围争夺殖民地的应该是“英德”,d错误。9.“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他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段材料说明的是a. 化学工业发展迅速b. 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 垄断形成并不断发展d. 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他们组成两大集团”可知材料反映了垄断的出现形成,根据“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公司”可知反映了垄断的不断发展,故

10、选c项;化学工业发展迅速和工厂规模不断扩大只是表面现象,没有反映本质,故排除a、d项;材料主要强调了垄断的形成发展,没有反映生产竞争的日趋激烈,故排除b项。10.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b.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c.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d.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弗格森主要是强调了市场需求对于工业革命爆发的促进作用,即市场扩大是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故选d项;题干中

11、的观点主要是论述了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不是工业革命的起点,a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材料中的论点人们对廉价服装有追求,但不能说是过于盲目,故排除b项;“扩展到世界”属于对材料的过度解读,题干中只强调了“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故排除c项。11.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a. 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b. 重工业和轻工业c. 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d. 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及阶级力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并分析理解的能力。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

12、“求富”,但是最终失败了,没有实现这个目的,故“花”应当是国家富强;洋务派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却诱导产生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等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这就是“柳”,故d项说法正确;a、b、c三项均与史实不符。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名师点睛】近代化史观下的洋务运动(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现代化思想,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

13、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12.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a. 扩大中外贸易交往b. 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 发展官督商办企业d.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答案】b【解析】据材料

14、“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洋务运动创办工业的根本目的是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自强求富,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扩大中外贸易交往”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发展官督商办企业”的目的,故c项错误;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企业,不是资本主义企业,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几被洋人占尽而作自强之气”,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的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是抵御外侮求富求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排除其它选项。13.此表为1872年1880年中国棉纱进口量统计表:(单位:千担)时间1872年1874年1

15、876年1878年1880年进口量5069113108152这一状况a. 表明中国市场以被列强控制b. 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c. 说明民众生活质量得到提高d. 遏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棉纱进口呈现上升趋势,可知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断深入,进而会加速自然经济瓦解,选项b正确;材料只反映出棉纱进口情况,无法得出市场被列强控制的结论,选项a排除;棉纱进口量上升与民众生活质量提高无必然联系,选项c排除;西方资本主经济入侵促成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选项d排除。【点睛】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解题关键掌握经济结构变动带来影响,即列强经济

16、入侵瓦解自然经济,同时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4.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清政府不允许私人资本企业创办。甲午战争后,民间开办企业获得了合法的地位。清政府这一改变的出发点是a. 解决政府财政危机b. 树立政府良好形象c. 对抗列强经济渗透d. 迎合民族资产阶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民间设厂规定,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选项a正确;选项b、c均不是其出发点,排除;清政府代表封建势力,不可能出现迎合民族资产阶级的情况,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应该立足于清政府的视角,即政策的颁布首先是服务于统治需要,结合所学甲午战争战争赔款数量巨大,清政府为了缓

17、解财政危机放宽了民间设厂规定。15.从1912年到1914年,新的私人资本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国涌现,出现了一个开设工厂的热潮。这一热潮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 列强经济侵略放松b. 提倡国货运动开展c. 政府奖励发展实业d. 大量实业团体涌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12年至1914年,正处于民国初年,政府奖励发展实业,选项c正确;列前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a;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国人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b;实业团体涌现是实业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选项d排除。16.有人认为,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是一个完

18、全可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相媲美的历史壮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应是三大改造a. 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b. 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c.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 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主旨认为三大改造可以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媲美,即三大改造实现了社会性质的转变,根据所学知识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选项c正确;国民经济恢复时间在1952年,三大改造完成时间为1956年,选项a排除;计划经济体制确立是在一五计划时期,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面,没有改变社会性质,选项b排除;一五计划

19、的完成为我国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没有改变社会性质,选项d 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主旨,即认为三大改造之所以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媲美,原因在于其改变了社会性质,从这一角度回答即可。1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这主要在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b. 易于推动城市改革进行c. 使农民享有生产自主权d. 能够消除分配中的弊端【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根据所学可知选项a为正确答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贡献在农村经济发展,而非推动城市改革,选项b排除;选项c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

20、而非政策制定的目的,排除;选项d表述绝对,排除。1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施的对外开放大致可以划分为“试点探索”“扩大深化”“体制性开放”三个阶段。试点探索是指a. 沿海港口城市开放b. 经济特区的创办c. 沿海开放区设立d.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对外开放试点是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进行试点探索,选项b正确;经济特区试点之后开放沿海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选项a排除;沿海开放区是在沿海开放城市之后,选项c排除;浦东开放是在20世纪90年代,选项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梳理清楚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从经济特区到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再到沿海开放区,最

21、后内地逐渐开放。19.我国的开放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是以经济开放为基础和重点,包括积极发展同其它各国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说明我国的开放a. 格局初步形成b. 采用渐进方式c. 具有全方位性d. 具有宽领域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宽领域开放指的是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文化、科技、教育等多领域的开放,选项d正确;选项a脱离材料主旨,排除;渐进开放指的是有经济特区到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再到沿海开放区,逐步推进,选项b显然与材料不符,排除;全方位开放指的是对所有国家开放,选项c排除。20.针对某次会议有报道指出,中国共产党正式承认“市场经济”这是第一次。经过14年的改

22、革,市场经济终于在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取代计划经济而占据主导地位,该报道评价的是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五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共第一次承认市场经济是在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项c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未提出市场经济目标,选项a排除;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不是材料中所说的第一次,选项b排除;中国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也不是第一次,选项d排除。21.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

23、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a. 号召推翻清朝统治b. 与西方文明相对接c. 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 表明各自宗教信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都通过改变发式来凸显自己的政治诉求,即推翻满清政府,选项a正确;天平天国主张认为清政府蓄辫“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显然不是与西方文明对接,也非提倡民主自由思想,选项b、c排除;辛亥革命中没有宗教信仰成分,选项d排除。22.上海洋场竹枝词写道:“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材料反映了a. 中国交通设施

24、发展迅速b. 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c. 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d. 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色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根据材料中“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得知反映了交通工具的发展促使人们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故本题选项c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中“上海洋场竹枝词”得知这反映的仅是上海交通设施发展迅速,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工业革命对交通发展的促进作用,故b项排除;d项中“半殖民地色彩”从材料中不能体现。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社会生活。23.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下图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谜面谜底生涯在镜中照

25、相处海军浜成汤国旗商标为他人作寄书邮达尔文唐顺宗传位太子立宪a. 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b. 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c. 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d. 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出现词汇“照相处”“商标”“立宪”“达尔文”“海军”等可以看出西方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被中国民众接触,选项a正确;选项b不符合史实,近代全盘西化并未在大众日常中盛行,而且全盘西化主张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流行,当时清朝已经灭亡,排除;从“立宪”“达尔文”可以看出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已经突破器物层面,选项c排除;材料未反映古典文化情况,排除选

26、项d。24.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a. 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d. 政治变革备受关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95年至1911年报刊以政论文为主,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民族危急空前严重,洋务运动失败,中国人逐渐向西方学习制度,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挽救民族危机,因此报刊对政治变革较为关注,选项d正确;选项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选项b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此时革命尚未发生,排除;选项c不符合史实,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排除。第卷

27、本卷共四道大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摘编自周谷

28、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材料三 从1978到2017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1.73亿迅速增加到2017年的8.13亿,每年平均净增加1600万人;中国城镇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58.52%,40年平均每年增长1.06个百分点,比同期世界平均增长多0.65个百分点;19802017年,历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比世界平均增长速度(0.82%)快2.18%。中国顺利完成了世界历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摘编自方创琳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原因。(3)

29、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迅速推进的意义。【答案】(1)积极作用:有利于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江南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2)原因:列强强迫中国开埠通商;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近代铁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政府的政策与推动。(3)意义:促进了中国城镇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了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解析】【详解】(1)积极作用:根据材料明代出现大量市镇,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可知市镇推动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市镇收纳周边农户产品,能带动江南地区

30、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从城镇化角度来看,大量市镇出现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市镇“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促进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2)原因:根据材料“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结合近代中国历史可知这些地区列强强迫中国开埠通商,比如上海、天津、汉口等;通商口岸工矿企业、城市工商业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比如唐山、无锡等;郑州、石家庄等地的兴起得益于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根据所学,政府政策的变动会推动城市发展。(3)意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幅度较大,高于同期世界增长速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促进了中国城镇经济的高速增长;从产业结构角度来看,有

31、助于推动了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从人民生活水平角度来看,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社会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材料二 1895-1913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时期。这19年中,国内新创办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厂共有468家,平均每年增设24.6家,资本总额高达9822万元,平均每年新投资为516.9万元。值得指出的是,新投资本中80%以上属商办企业,改变了甲午中日战争前以清政府

32、投资为主的特点,民族资本成为本国工业资本的主体。投资方向方面,主要涉及纺织、缫丝、面粉、火柴等轻工业。同时,在工业企业的地区配置上,开始越出沿海、沿江口岸,逐渐向内地城市伸展。摘编自王觉非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以及阻碍因素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大事记(部分)。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1933-1934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围剿”。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

33、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归纳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意义:不断地冲击着自然经济,有利于加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动摇了封建统治,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展;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有利于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2)特点:初步发展,民族资本成为工业资本的主体,主要集中于轻工业,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因素: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日本的侵华战争,官僚资本的压榨,美国的经济侵略。【解析】【详解】(1)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回答。近代中国民资资本主义产生后在经济方面进一步冲击瓦解自然经济,有利于中国的近代

34、化进程;从政治方面,动摇了封建统治,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展;在思想文化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有利于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2)特点:答案要点基本在材料中。根据材料在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新投资本中80%以上属商办企业”,民族资本成为工业资本的主体;从投资方向看,主要集中于纺织、缫丝、面粉、火柴等轻工业;在企业分布方面,主要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因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统治阻碍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材料“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以及随后侵华战争的扩大,可知日本的侵华战争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陈立夫、陈果夫等官僚资本

35、挤压、控制民族资本主义,另外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便利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清末民初之时,发展资本主义工矿业的呼声愈加高涨,张謇批评以商立国的口号是皮毛之论,强调“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并提出“棉铁主义”的口号。张謇的“棉铁主义”实际上是一个反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和要求的工业化方案。他想靠民营资本的力量实现“棉铁主义”,但资本弱小的民族企业家们无力兴办钢铁,就是棉业也常遭困难。他提出实行全面的开放主义,呼吁中外资本共同投资。利用外资加速中国工业的发展,本身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当时中国并不存在实现这种主张的政治

36、条件。摘编自近现代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及现实意义材料二 1953年12月26日,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7号炼铁楼举行开工生产典礼到1956年,中国第1座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第1座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1座制造机床的沈阳第一机床厂投产。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70年材料三 陈云制定一五计划时指出:“苏联专家搞的表太复杂,不能完全照办,必须和我们的现状结合起来。中国是农业国,不可能把每家有几个鸡、几头猪都统计起来。”他根据论十大关系关于调整重轻农投资比例的方针,指出:重工业的投资当然仍占多数,“但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重要增加,为轻工业和

37、农业生产服务的重工业的投资也要增加。这样,工业建设的速度一时看来似乎是慢了,但实际上不会慢,可能加快”。1954年12月他在国务院座谈会上指出:“五年计划中新建的工厂在内地,内地的市场可以靠新的来维持。上海、天津没有新建的工厂,旧的搞垮了,就不能维持”。摘编自陈云文选(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集中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陈云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的指导思想。(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现代工业化道路给我们的启示。【答案】(1)思想主张: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棉

38、铁主义”,“开放主义”(2)地理原因:东北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离苏联近。历史原因: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较好。(3)指导思想:从中国国情出发,不照搬苏联经验;重点发展重工业,但注意重轻农协调发展;工业布局要合理。(4)启示:实现国家独立是前提;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注意经济的协调发展;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解析】【详解】(1)思想主张:根据材料“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可知张謇主张发展实业救国,另外张謇还提出“棉铁主义”,但是鉴于国内资产阶级实力较弱,又提出“开放主义”, 呼吁中外资本共同投资。(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地理位置、资源供应、交通条件以及苏联援助方面解答。地理原因:东北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离苏联近。历史原因: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较好。(3)指导思想:材料内容围绕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工业布局三个方面,因此解答时从这三个方面解答。发展模式,根据材料“苏联专家搞的表太复杂,不能完全照办,必须和我们的现状结合起来”可知陈云认为不能照搬苏联,应该从中国国情出发;关于产业机构方面,根据材料陈云认为“重工业的投资当然仍占多数,但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重要增加”,可见其主张重点发展中重工业的同时,注意重轻农协调发展;在工业布局方面认为内地和原来的工业区域都要适当适当发展,即工业布局要合理。(4)启示:此题为开放性试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