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4讲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 人民版_第1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4讲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 人民版_第2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4讲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 人民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4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现(c); (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c)。,考试要求:,内容索引,核心考点深化 讲重点 扣真题,命题视角聚焦 寻考向 找立意,课时跟踪训练 练规范 练速度,主干知识夯实 理主干 通考点,主干知识夯实,1.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春天 (1)时间:一战期间。 (2)表现: 和面粉业发展最快;涌现出一批著名实业家。 (3)原因 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民国时期

2、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c),纺织业,“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和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最主要原因)。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推动了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萎缩 (1)原因 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破坏。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 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致命打击。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官僚资本的压迫和繁重的苛捐杂税。 (2)表现: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美国,中国的官僚资本正式产生于1927年,以

3、四大家族为代表,1949年后被取缔。,微点拨,“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 (1)“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 (2)“外国资本”则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 (3)“官僚资本”是指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获得的资本,这种资本通常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概念阐释,核心考点深化,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考点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 (1)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 (2)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环境,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3)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4)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6)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以及后来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3.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

5、,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4)从处境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没有摆脱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4.对“实业救国”口号的评价 (1)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的、进步的意义。 (2)在其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3

6、)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一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1.(20174月浙江学考)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歌词意在 a.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b.倡导教育救国须从实业做起 c.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提高 d.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直通高考,解析由材料“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可知,作者希望民族产业有所改进和提高,故c项正确; 提倡国货并不代表抵制洋货,故a项错误; 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d项不是歌词的本身目的。,2.(2017江苏高考)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

7、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 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解析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中,美国投资总额超过了英国,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故a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供1948年日本在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日本和除美英外的其他国家共占比例21.02%,日本占“相当比例”不能成立,故b项错误; 材料只提供了外国资本在华投资总额和比例,不能说明已完全掌

8、控中国的经济命脉,故c项错误; 美国在华投资总额占总量的44.10%,表明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故d项正确。,3.(2016浙江文综,38,节选)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 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

9、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 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1)根据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答案内:国民党发动内战,极大破坏经济发展;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压迫民族工业,使其陷入困境;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发展造成极大困难。 外: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美国

10、商品大量输入中国,排挤国货;美国资本输出几乎完全垄断中国市场,造成民族工业发展困境。,观点1抗战期间沿海工业内迁举措的正面作用 (1)原因:七七事变后,华北地区的民族工业几乎全被日军占领。为了使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免遭日军摧毁,保存国家的经济命脉,于是出现了民族工业的大举内迁。 (2)过程 第一阶段:从八一三事变到上海失守是内迁的发动时期。 第二阶段:从上海沦陷到武汉失守是内迁的高潮期。 第三阶段:从武汉失守到宜昌沦陷是内迁的结束期。,新观点 新材料 新问题,(3)影响 内迁工厂促进了大后方工业的发展,为大后方迅速建立起新的工业基础,奠定了大后方工业的门类和发展框架,给大后方带去了先进的管理经验

11、和众多的技术人才。 内迁工厂给大后方幼弱的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加强了大后方近代工业的力量。 工厂内迁迅速改变了大后方各省的经济结构,从而改变了战前我国近代工业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使中国的工业布局渐趋合理。 问题:沿海工业内迁有何积极意义?,答案(1)调整了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布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内地工业落后局面。 (2)提高了工业生产能力,为持久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观点2法币改革具有积极作用 材料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白银价格大幅上涨;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

12、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币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曾说:“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王巍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问题:如何理解币制改革对抗战胜利的意义?,答案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刺激了农工商和外贸业的发展,增强了国力,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命题视角聚焦,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著

13、作,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是追求 a.工业化的实现 b.发展资本主义 c.民族独立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视角1中国近代的产业革命精神,解析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了不懈的努力,“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的主要追求即是民族独立富强。c项包含a、b两项; d项更体现民主化历程,与题目中的“产业革命”关系不直接。,1,2,3,4,5,1914年12月,民国政府农商部向各省发出饬文称,一战“未始非工商发达之转机,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政府发表该饬文旨在

14、 a.反对世界大战 b.倡导民主科学 c.宣扬实业救国 d.维护领土主权,视角2国民政府的实业救国举措,1,2,3,4,5,解析根据材料“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说明强调的是实业救国,故c项正确。,1916年,在全国产业工人中男工约有39万,女工约有24万,其中仅江苏、广东、山东、安徽、浙江五省女工就达20余万人。据此推断,上述五省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c.轻工业相对发达 d.政府鼓励女性就业,视角3民族工业的发展,1,2,3,4,5,解析1916年属于一战期间,此时我国的民族工业以纺织业等轻工业

15、部门为主,女工所能从事的行业基本都是纺织、服装等轻工业,故c项正确。,(2018温州联考,7)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部分年份农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传统农业大幅衰退 b.近代产业转移加速 c.战争导致人口减少 d.工业化的缓慢推进,解析材料表明农业就业人口向其他产业缓慢转移说明工业化的缓慢推进,故d项正确。,视角4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1,2,3,4,5,(2018龙泉联考,13)1937年8月,国民政府决定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一批官办工矿企业迁到西南和西北内地。国民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 a.平衡内地与沿海工业布局 b.防止官僚资本企业落入敌手 c.增强

16、民众抗战胜利的信心 d.适应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视角5工业内迁与抗战胜利,1,2,3,4,5,1,2,3,4,5,解析近代中国工业布局畸形,平衡工业布局与材料中“1937年8月”的战争形势不符,故a项错误; b项与材料中“此举主要是为了”不符,故b项错误; 信心与材料中“官办工矿企业迁到”不符,故c项错误; 材料中“1937年8月”是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初,“有步骤地把一批官办工矿企业迁到西南和西北内地”是为了抗日的物质保障,故d项正确。,课时跟踪训练,1.下图为近代前期民族工矿企业投资办厂情况(单位:投资万元以上)。这反映了 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的近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c.

17、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加剧,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且从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从1870年到1916年我国的民族工业投资不断增多,说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不断发展,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故b项正确; 我国近代的经济结构仍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民族工业始终未得到充分发展,故c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涉及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情况,故d项错误。,2.20世纪初商务官报载文指出:“国之

18、富强,视乎利权;欲保利权,端在抵制;抵制之术安在?舍兴工无他道也。”该文认为实现“国之富强”的首要途径是 a.抵制洋货 b.振兴实业 c.重农抑商 d.保护利权,解析“兴工业使国富强”是材料大意,也是题眼所在,分析备选项,只有振兴实业与此对应,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3.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江浙和广东是中国两大产丝区,但是生丝的市场价格不是在上海,也不是在广东,而是在纽约和里昂决定的。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b.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设厂的特权 c.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主导的市场,1,2,3,4,5,6

19、,7,8,9,10,11,12,13,14,解析据材料“江浙和广东是中国两大产丝区,但是生丝的市场价格不是在上海,也不是在广东,而是在纽约和里昂决定的”说明这时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主导的市场,故d项正确。,4.(2019宁波联考,12)据统计,1920年我国市场交易的国内生产商品总值为80.58亿元,其中农业产品39.09亿元,手工制造业产品29.75亿元,近代制造工业产品8.83亿元,矿冶业产品2.91亿元;进口的商品总值为11.88亿元。这一统计结果说明当时 a.输华商品无法销售 b.政府重视工业发展 c.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d.传统产业仍居主导,解析材料中手工业和农业产品的产值在国内生产商品

20、总值中仍然占据较大比重而且进口商品总值远低于国内商品,反映了当时我国传统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材料中地方军阀“苛捐杂税滥征”,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故a项正确; 材料中“地方割据对抗”,反映出中央政府权力的削弱,故b项错误; 各路军阀对城市工商企业征收苛捐杂税,与农民运动无关,故c项错误; 各路军阀对城市工商企业征收苛捐杂税,企业负担加重,与民主思想活跃无关,故d项错误。,5.(2018温岭抽检,14)20世纪20年代,直皖、直奉、江浙等(军阀)争战不已,地方割据对抗。各路军阀将工商企业视为动

21、辄可得之财源,苛捐杂税滥征,这直接造成了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b.中央政府的权力膨胀 c.工农运动高涨 d.民主思想活跃,1,2,3,4,5,6,7,8,9,10,11,12,13,14,6.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和公司律。此后,又陆续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相关法规。这反映了清政府 a.开始改变重农抑商政策b.积极扶植官僚资本企业 c.奖励实业顺应时代潮流d.主动变革社会经济体制,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材料反映出清政府奖励工商业,但不能体现开始改变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发展民族资本主

22、义经济,不是扶植官僚资本企业,故b项错误; 清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世界潮流,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经济体制变革,故d项错误。,7.(2018台州仿真评估,10)据资料记载,美国大萧条发生后,无锡以出口为主的缫丝工业遭受严重打击,其他行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到民国二十五年,无锡工业资本总额就达3 400.9万元,增长74.3%,其中投资缫丝工业的薛氏集团成功登上“丝茧大王”的宝座。该时段无锡工商业的发达主要得益于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抗战中英美对华经济援助,1,2,3,4,5,6,7,8,9

23、,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民国二十五年时,清政府已经灭亡,故a项错误; 一战时间为1914191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该时段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无锡工商业发展,故c项正确; 局部抗战期间英美实行绥靖政策,且经济援助的力度也不可能如此之大,故d项错误。,8.(2019温州命题交流一,33)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两次高潮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社会性质的转型 b.政府的支持 c.人民反帝斗争高涨 d.列强放松经济侵略,1,2,3,4,5,6,7,8,9,10,11

24、,12,13,14,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我国近代一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高潮是在中华民国成立后,第二次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都与政府的支持有关,故b项正确; 第二次高潮人民的反帝斗争对该时期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不大,故c项错误; 只是一战时期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d项错误。,9.1928年某报刊登了啤酒公司的广告:“国货啤酒,商标马棋,中西医士,迭经化验,众口一词,卫生妙剂,功能杀菌,开胃健脾。”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b.提倡国货是当时的社会主要

25、思潮之一 c.国民政府将发展民族工业放在首要地位 d.西方文明传入推动传统饮食文化结构变化,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较快发展阶段,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提倡国货,实业救国是当时的社会主要思潮之一,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928年国民政府正在南方围剿红军,将军事斗争放在首要地位,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材料啤酒公司的广告反映出西方生活方式传入推动传统饮食文化结构变化,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0.(2018湖州期中)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

26、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航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 a.加速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 c.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d.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解析从材料来看,国民政府炸毁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是为了扩大长江的航运量,说明这是对国民经济有利的,所以本题选择a项。,1,2,3,4,5,6,7,8,9,10,11,12,13,14,11.(2018余杭仿真抽检,32)抗战时,国民政府首迁内地的企业有:山海炼钢厂1937年9月迁汉阳,济南兵工厂1937年9月迁西安,金陵兵工厂1937年11月迁重庆

27、。这些企业内迁主要是因为 a.东南沿海国土沦陷 b.受到日寇的直接威胁 c.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d.政府工业结构的调整,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由材料时间可知此时期处于淞沪会战发生后,东南企业面临日寇的直接威胁,故b项正确。,12.(2019丽水联考,12)1948年7月,国民政府虽发行了面额25万元的纸币,但城市中的大宗买卖基本上都使用黄金、美元结算。农村中则恢复了银元交易,甚至用实际粮食来计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市场上货币流通量严重缺乏b.官僚资本大肆搜刮社会财富 c.国民党统治区货币严重贬值d.国统区的社会经济走向崩溃,1,2,3,

28、4,5,6,7,8,9,10,11,12,13,14,解析内战期间,国民政府大肆发行金圆券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故a项错误; 官僚资本主义搜刮社会财富会导致经济凋敝而非恢复黄金、白银的货币贸易,故b项错误; 国统区货币严重贬值是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 材料中现象是国统区经济走向崩溃的表现,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 1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民国元年至十年,政争兵乱,无年无之,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故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幸

29、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欧战既终,险象即生,吾国工业因参战所得之利,能永久存在不为昙花一现者,窃恐甚少也。摘编自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1,2,3,4,5,6,7,8,9,10,11,12,13,14,材料二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统计出的9个华资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12%13%之间。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1,2,3,4,5,6,7,8,9,10,11,12,13,14,(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2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