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与”介词和连词词性分析ppt课件_第1页
“以”、“与”介词和连词词性分析ppt课件_第2页
“以”、“与”介词和连词词性分析ppt课件_第3页
“以”、“与”介词和连词词性分析ppt课件_第4页
“以”、“与”介词和连词词性分析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与”作介词和连词的区别,高考文言文选择题中的虚词题,需要辨析“意义和用法”,是重点;特定语境下的“以”“与”,作介词还是连词,是难点。,1,首先,“以”这里讨论意义为“因为”的“以”。 第一组:1.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介词。 “一璧之故”中心词“故”,是名词性短语,“以一璧之故”构成介宾短语,共同修饰句中动词“逆”。 2.连词。 “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是主谓结构。,2,第二组: 4.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5.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8.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

2、渤之陋也。 9.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0.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就职。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吾两人在也”,都是主谓短语,构成分句,所以这两句中的“以”用作连词。,3,方法归纳: 区分表原因的“以”是介词还是连词,关键看它后面的成分: 是代词、名词、名词性短语 介词 是主谓短语、动宾短语或分句 连词,4,“以”巩固练习,1.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2.洎牧以馋诛。 3.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连词 介词 连词,5,方法归纳: 区分表原因的“以”是介词还是连词, 关键看后面的成分: 是代词、名词、名词性短语 介词 是动词、主谓短语、动宾短语或分句 连词,6,“与”

3、,这里讨论意义为“和、同”的“与”。,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2.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3.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1句连词。“彼与彼”紧相连接,不能拆分;代词并列,可以互换位置,在句中共同作主语。 2句介词。“与之”构成介宾短语,作“争”的状语。 3句介词。“吾与之”不能互换,从上文看,是说“吾”要采取的做法;且前后可以拆分,在“与之”前可加“必”,所以句中“与之”构成介宾短语,作“知”的状语。,7,再看一组: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未得与项羽相见。 7.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8.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9.执其手而与之谋 10.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1.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 (介词) (连词) (连词) (介词) (介词) (连词),8,方法归纳:“与”是连词还是介词 连词 看前后是否并列关系,能否互换位置而基本意思不变,且在句中作同一句子成分; 介词 看“与”前面是否出现或可否加入状语等其他成分;,9,相如闻,不肯与会。 欲呼张良与俱去。 这是省略句,“与”连接的不是“会”,而是省略了的 “之”,即廉颇,所以判断时省略句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