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物态变化 教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 物态变化 教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 物态变化 教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物态变化第一节 温度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实验器材】烧杯三只,温度计,体温计,冰水,自来水,开水,“冰糖”,两只一次性茶杯及饮用水(每一组学生实验桌上使用的器材)【演示器材】焦耳定律演示仪演示温度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将事先制作好的“冰糖”发给学生,在吃了无数次的冷饮之后,用心去体验

2、“冷”的感觉。(调制浓的糖水,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中冷冻)2接着,再喝一口饮用水师:有什么感觉?生:冷,热。师: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多媒体显示)3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自来水和足够热的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a把左手放入冰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b把右手放入足够热的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师:为什么同一杯自来水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内有两种差异很大的冷热感觉呢?生:看来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凭自身的经验和感觉去判断事物,然而这种经验和感觉今天遭遇到了挑战,怎么办?用科学武装自己,勇敢地迎接挑战!让我们拿起武器,迎接挑战

3、!二、层层递进,学习新知1、实验演示,了解原理师:对于温度计,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为了使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它,请同学们看一个小实验:(利用老教材中做“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的器材,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煤油,观察加热和停止加热时液面的变化)这就是我们家中的电热水器,其中的奥秘,下学期我们会详细的学习的,今天我们只是利用它来给瓶中的水加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生:液面上升了。师:停止加热,继续观察。生:液面下降。师:平时,你观察到过类似的现象吗?生:家中烧开水时,如果水壶中的水灌得太满,刚刚开始烧水,水就会溢出。师:很好!这样的现象我们送它一个物理名称热胀冷缩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

4、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可以用酒精、煤油还有用水银的。(多媒体显示)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师:各种不同的温度计各有各的妙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常见的玻璃液体温度计,它们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分别有:装液体的液泡、细内管、刻有示数的玻璃柱,根据液泡中的不同液体通常使用的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2、阅读讨论,了解单位a字母“”的意思:表示摄氏温度(瑞典的摄尔修斯提出的)。b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关于“一个大气压”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的了解的)。c10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d1摄氏度: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

5、,每个等份代表1。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珠峰营地的帐篷内,温度为15,读作:负15摄氏度或零下15摄氏度。在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中,所有的主持人都把温度读作:100度,1600度。你认为妥当吗?出个题目考考你:“25”,你会读吗?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呢?“28摄氏度”怎么写?“零下8摄氏度”怎么写?3、尝试探索,学会使用师:观察实验桌上的两支温度计,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吗?生a:一支测普通的温度,一支是测体温的。生b:上面标的数字范围不同。生c:每一小格表示的温度也不同。生d:体温计的下面是弯的。生e:体温计的玻璃柱不是圆的。生f:体温计的玻璃柱可以起到

6、放大的作用。师:非常的棒哦!同学们都作了细致的观察。这里包含着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测量时必须遵守的两个要求观察量程和分度值。a量程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量程为:20110。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b分度值最小一个代表的值。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由学生观察后回答完成)师:两支温度计就在空气中,现在温度计的示数应该就是空气的温度,请大家读出来。生a:(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示数为:(注意单位)。生b:(手中拿的是体温计)读不出来。师:为什么读不出来呢?生:现在的空气温度没有达到体温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师:回答的很好!没

7、有读出空气温度的同学可能有些气馁,没关系,请做下一个环节测体温请同学们将温度计放在腋下,根据经验,要等待一会,在等待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本p78“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正确方法”a朗读使用方法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b讨论“想想议议”中的图4.14,使用温度计时还可能发生什么错误?请大家拿出温度计,读出自己的体温生a:(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我的温度计的示数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下降)生b:(手中拿的是

8、体温计)我的体温是(注意单位)师:手中拿体温计的同学心里平衡多了吧!其中的奥秘在何处呢?生c:我发现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在弯管处的水银断开了。师:这正是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也能读出温度的奥秘。那么,如果另一个同学也想测量一下自己的体温,能否马上就拿过来使用呢?生d:我在医院里看见医生测量体温之前要甩动体温计,所以我们也要甩一下再测量。师:对。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挤到直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体的温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下去。师:学习了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后,让我们一起来测

9、量这杯热水的温度!请同学们把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以正确的方法同时放入热水中。(此时,手拿体温计的同学可能会犹豫,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大家勇敢地尝试)生:哎呀!我的体温计坏了。师:坏了就好啊!从中大家能获得什么启示呢?生b:温度的测量不能超过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的三、归纳小结,巩固知识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节课就要结束了,你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呢?或者说你有什么感想呢?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好吗?生:(此处学生可能会有各种说法,引导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作归纳)结束语:同学们,了解了温度,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我们将踏上探究“物态变化”的征程,大自然的景色美不胜收,期待着同学们有更大的收获!附练

10、习:1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沸水的温度是_。(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里的液体,通常用_(列举两种)。(3)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_温度。人的正常体温约_,读作_。(4)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它的下端是_,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_,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细管内液面的位置就会有变化。2该选哪一项?(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a体积大小b运动快慢c冷热程度d振动快慢(2)20的正确读法是()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3)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

11、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4)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c用酒精灯烘烤d用医用酒精擦抹3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e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为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在把温度计插入热水后应何时

12、读数据?”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甲认为应立即读数;乙认为应该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丙认为插入时间越久读数越准确。请你对此发表评论。(2)粗心的护士小张仅对一支体温计消毒后,就直接用它给几个病人测体温,结果发现均是39,可是有的病人并不发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小张这样做可能引起哪些危害?5请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图中甲、乙、丙、丁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们的读数分别是:_。6图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a:_b:_c:_d:_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设计理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熔化和凝固概念

13、,通过实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总结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固体熔化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l 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l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l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l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过程与方法l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

14、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l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l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l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重点难点】1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2让学生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大烧杯、温水、大试管、粉末萘、石蜡、温度计、搅拌器、火柴。【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模式【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

15、程】一、新课引入教师讲述:我们在小学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动画展示:铁矿石在高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它们那里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点明课题:科

16、学上把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如冰变水。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如水结成冰。动画展示:正在喷发的火山。(让学生用以上的结论分析火山喷发的现象)引出问题:物质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本课设计中用多媒体的方式引入大量的生活物理,从这些感性素材中概括出物理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有利于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二、进行新课第一部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不同物质

17、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进行实验:(1)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一名同学作为组长,负责本组探究性学习,教师课前要对组长进行指导,交待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每一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探究两种不同固体的熔化。 (2)介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强调酒精灯和温度计的用法。(3)第1小组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要求从68开始计时,实验员每隔1分钟报告一次温度值和物质状态,记录员把数据填入记录表,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第2小组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要求

18、从50开始计时,实验员每隔1分钟报告一次温度值和物质状态,记录员把数据填入记录表,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动画展示:如何用图象法分析所收集的数据。分析论证:各小组将描在坐标纸上的点连成一条曲线。根据图象分析固体熔化时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组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交流合作:与同学进行交流。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级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设计意图:固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学生常见现象之一,选择这一内容让学生参与探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

19、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有利于体现“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新课程理念。第二部分:认识熔点和凝固点。对比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固体的熔化曲线。得出结论:(1)一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晶体;如各种金属、冰、海波等。另一类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非晶体;如松香、沥青、玻璃等。(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3)晶体凝固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知识扩展:让学生阅读小资料“几种晶体的熔点”,体会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认识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同时记住冰的熔点是0,钨的熔点最高。设计意图:这是初中物理中第一次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物理过程

20、,教师应通过班级讨论的方式,解释清楚曲线上每一个点的含义,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图象法是一种非常简洁、有效地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为今后使用图象法学习物理打好基础。第三部分:认识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归纳总结: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逆向思维:从冰吸热可熔化成水,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变成冰的道理,知道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让学生根据物质熔化的规律推理出物质凝固的规律: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联系生活:北方的冬季很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都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保护菜不被冻坏。前沿科技:现

21、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40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把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学以致用:请同学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俗语中包含的科学道理。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本部分从设计上启发学生应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学习,并紧密的联系前沿科技,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三)课堂小结基本概念:(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2)凝

22、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3)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5)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6)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基本规律:(1)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继续吸热。(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基本技能:(1)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技能。(2)组装垂直组合实验器材的技能。基本方法: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来分析问题的方法(四)板书设计熔化和凝固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萘在熔化的过程中继续

23、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松香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上升。3认识固体熔化曲线。4任何物质熔化都要吸收热量,凝固都要放出热量(五)作业设计1如图所示,为某种晶体熔化过程的图象。由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为_,熔化过程用了_min,该晶体可能是_。2有两个同学研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海波第5 min开始熔化,第11min熔化完毕;石蜡第2min开始变软,第12min全部熔化完毕。加热时间/min1234567891011121214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48535659石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

24、49515254565963请你对以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完成下面各题:(1)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2)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参考答案:10;2(1)海波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2)石蜡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3冰。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 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 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本 节“想想

25、做做”3个,科学探究活动1个,“动手动脑学物理”1个,“sts”一个,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主要特点。【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l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l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l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2过程与方法l 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l 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l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教学用具】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教学过程】一

26、、引入新课老师用棉纱蘸些酒精或水在黑板是写几个字,不一会儿,字迹不见了,引起同学们的思考。二、进行新课活动1:课 文里的“想想做做”,教师先演示:用一塑料袋装一些酒精,把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了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清楚看 到塑料袋里的酒精不见了,而塑料袋却马上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塑料袋瘪了,袋里又有酒精了。这时学生自然产生“酒精到哪里去了?”、“为什 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等一系列的疑问,从而引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活动2:“探究水的沸腾”这个探究活动是本节的重点,采用探究物理问题所经常采用的方法: 提出问题:我们把水

27、烧开称为沸腾,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由于烧开水是我们生活中常做的事,因此同学们可以说出较多的沸腾时的现象)猜想和假设:既然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思考和猜想,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进行归类。如:水沸腾时温度会上升,停止加热水不会沸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教师给出的器材,同学们讨论、思考,学会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并能知道其作用:酒精灯(加热)、加盖烧杯(盛水、防止热散失)、铁架台(支撑烧杯)、温度计(测水温)、石棉网(烧杯受热均匀)。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学会了分工合作,如计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

28、的变化,且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酒精灯的正确操作在此得到进一步的复习巩固,要求同学们将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温度/气泡变化情况分析和论证: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作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下图)。收集同学们填在表格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使同学们较好地了解沸腾的特点,知道了沸腾的条件。评估: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操作,评估探究的各个环节,你认为这些探究还有哪些不足和疏漏的地方,请提出来,最好能说出改进的措施本实验使用的学生温度计因为质量问题,以及本地的大气压影响使测出水的沸点不是100,可结合小数据括号中的“在标准大气压下”作简单说明。合作与交流: 由于有许多探究活动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29、,需要同学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促使同学们之间要懂得相互合作,在交流过程不知不觉使同学们之间形成一种默契配合,关系融洽的友好气氛。活动3:“纸锅烧水”,它的实验现象出乎学生意料,可以很好地说明由于水的蒸发吸热,使纸的温度低于着火点,纸锅也能够烧开水。活动4:课文里的“想想做做”,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让学生手背感觉到“凉”而亲身体验蒸发吸热的效果。2用沾了酒精的棉花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并用扇子扇,让学生看到温度的降低而感受到的蒸发吸热过程,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有蒸发致冷的效果。活动5:再一次重复活动,让学生观察什么是液化,如何使气体液化,体会液化的一种途径温度“降到足够低”的含义,而利用

30、压缩体积进行液化这种方式学生不熟悉,可以举液化石油气的例子,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例子。活动6:指导学生阅读“sts电冰箱”的内容,让学生逐步习惯用所学的知识认识生活,解释实际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注意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教学后记】新 的课程目标与九年义务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比,知识目标有所降低,但能力目标、意识目标有所提高。按九年义务教学大纲的要求,旧教材将汽化和液 化的内容分为3节课进行:蒸发、观察水的沸腾、液化,通过三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准确表达所学到的知识。而新教材则把它们放在一节课,正是遵照新课程标 准精神: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知识

31、的严密性。只要抓住它们的最明显的特征,让学生好理解和记忆,使他们可以更多地专注于探究的 过程。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都有很大的帮助。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l 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l 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l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过程与方法l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升华和凝华。l 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l 乐于探究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节约用水,注

32、重环保,崇尚科学。l 使学生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辨证主义观点。l 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道理,且知道我们的生活环境才是我们最好的实验室。【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 (1)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2、难点: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热水)、冷水、碘、试管、试管夹、试管塞、火柴、等。

33、【教学过程教具准备】一、课题引入1、【情景创设,设问激趣】烈日当空,久旱无雨,为了解决旱情,在过去人们摆起香案,祈祷龙王爷恩惠,然而滴雨未下;而现在,派出几架飞机在高空投撒了一些固态物质,顷刻间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问:“这种固态物质是什么呢?它变成了什么?为什么会有雨形成?”引起学生兴趣,激发热爱科学、破除迷信思想。 2、【复习基础,导入新课】(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变呢? 二、新授 1、【实验探

34、究,获取新知】探究一、碘的升华和凝华(学生分组实验)提出问题:固体和气体之间可以直接转变吗?出示装在烧瓶里的几粒碘,让学生观察碘的状态、颜色。它能直接变成气体(碘蒸汽)吗? 猜想与假设:固体可以直接变化成气体,碘可以直接变成碘蒸汽。 实验设计: (1)在试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2)碘变成碘蒸气后,再放入凉水中。进行实验:(说明碘蒸汽有毒,所以加热时瓶口要塞紧)(1)在试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2)碘变成碘蒸气后,再放入凉水中。 现象观察:碘受热(颜色由黑变紫,碘由固态变成气态)和遇冷(颜色由紫变浅,逐渐变黑,瓶壁上有细小发亮的晶粒形成,无液体流下)后状态变化情

35、况。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固体与气体之间可以直接转化。 固体直接变为气体要吸热;气体直接变为固体要放热学生交流结果,处理信息 :实验结果表明,碘可以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此时要加热;也可以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此时没有加热,而是对外放热。 结论:升华是吸热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2、【交流评估,形成概念】 (1)概念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放热。(2)学生举例,交流让 学生举出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中的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师生、生生共同交流,统一看法,对学生的举例,积极参与给予鼓励,同时教育学生要注意观察日常生活 中的霜、冰花、旧灯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分别判断出属于什么物态变化。(如雪、冰雹的形成,冰冻衣服也会干,积雪未熔化,但一天比一天少,卫生球逐渐变 小、消失、有气味等)3、【知识迁移,学会运用】(1)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