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SSD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解 析,思考的问题?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操作篇,如何简明扼要解读?,切实可行的措施?,设备、资金、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200910号,一、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 (一)WS 310.1-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 (二)WS 310.2-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三)WS 310.3-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2009-04-01发布 2009-12-01实施,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管理规范-支持系统,操作规范-工作指南,监测标
2、准-专业指导,相 辅 相 承 缺 一 不 可,内 容,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5、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6、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内 容,7、 附录A :CSSD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 附录B :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 附录C: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用指标与方法 附录D :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用水标准,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规范性附录,资料性
3、附录,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关于推荐性标准,关于强制性标准,本规范中的推荐性标准,5.5.1 5.7.4 5.7.6 5.7.7 5.8.1.4.2b和5.8.1.4.e 5.8.2.2.1 5.9.5.1 5.9.5.2 6.1.1,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本规范中的推荐性标准,5.5.1 宜选用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 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 金属类干燥温度7090 塑胶类干燥温度6575,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5.7.4 盘、盆、碗等器皿,
4、宜单独包装 5.7.6 灭菌包重量要求: 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7公斤 敷料包重量不宜超过5公斤 5.7.7 灭菌包体积要求: 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宜超过303025 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宜超过303050,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本规范中的推荐性标准,本规范中的推荐性标准,5.8.1.4.2b 宜将同类材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 置于同一批次进行灭菌 5.8.1.4.2e 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大包宜摆放于上层 小包宜摆放于下层,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本规范中的推荐性标准,5.8.2.2.1 宜
5、使用卡式盒或专用灭菌容器盛放裸露物品 5.9.5.1 环境的温度、湿度达到WS310.1的规定时, 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4d, 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宜为7d 5.9.5.2 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个月; 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 有效期宜为6个月; 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 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本规范中的推荐性标准,6.1.1 疑似或确诊朊毒体感染的病人 宜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密闭包装焚烧处理,
6、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本规范中的强制性标准1、范围,基本原则 操作流程 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 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标准适用的医疗机构,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WS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消毒技术规范 卫生部,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7、 范,3、术语和定义清洗,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去除污物,分解分离污物,保证洁净度,防止杂质沉积,3、术语和定义设备,3.2超声波清洗器 ultrasonic cleaner 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 进行清洗的设备,3.3清洗消毒器 washer-disinfector 具有清洗与消毒功能的机器,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3、术语和定义包装,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 包装层间连接的结果。注:密封可以采用诸如粘合剂或热熔法。,第 2 部 分: 清 洗
8、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3.4 闭合 closure,3.5 密封 sealing,3、术语和定义包装,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 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3.6 闭合完好性 closure integrity,3.7 包装完好性 package integrity,3、术语和定义器械,3.8 植入物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天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类型 血管内导
9、管支架、起搏器、关节假体、骨针、骨钉等,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原则: 植入物手术器械应记录和追溯操作流程,3、术语和定义消毒,3.9湿热消毒moist heat disinfection 利用湿热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 代谢发生障碍,致使细胞死亡。 包括煮沸消毒法、巴斯德消毒法和低温蒸汽消毒法。,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4.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 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
10、标准第6章 要求进行处理。 4.2 应根据WS310.1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灭菌 处理方法。 4.3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WS310.3的 规定。,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4.4 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 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 4.5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清洗、消毒、灭菌,CSSD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6 设备、药械及耗材应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其操作与使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11、 术 操 作 规 范,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开展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时,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 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 取消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分类处理的概念和方式, 将所有污染器械均视为有传染性 改变过去污染器械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的操作程序,污染器械操作程序应先清洗、后消毒或灭菌 所指“通常情况下”包括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病人用后器械的处理程序,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污染器械应先清洗、后消毒或灭菌操作程序参照标准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内镜
12、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参照国际通用程序,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先清洗后消毒优点 防止蛋白质凝固,提高清洗质量 使用消毒剂再次污染环境 减少器械化学侵蚀,延长器械使用寿命 节省资金,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污染器械应先清洗、后消毒或灭菌操作程序措施 强调职业防护 健全防护制度 建立锐器伤处理流程及登记制度 加强培训,提高预防观念,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附录A(规范性附录),CSSD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4.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
13、理程序。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朊毒体(亦称朊病毒) 人畜共患的传染性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变性的疾病病原体 分布在人群中为“雅克病”,分布在牛群中为“疯牛症”(CJD) 有报道:医院传播率100,主要为污染器械消毒不彻底 美国278例CJD的病人有8例是由角膜移植或手术感染 朊毒体是迄今为止对理化因子抵抗力最强的病原自由微生物,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4.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
14、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6.1朊毒体污染的处理流程 6.1.1 疑似或确诊朊毒体感染的病人 宜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 6.1.2 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 应先浸泡于lmol/ 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 再按照本标准 5.35.8进行处理,,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4.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
15、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6.1朊毒体污染的处理流程 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4138,18mi 或132,30min,或121 ,60min。 6.1.3 注意事项 6.1.3.1 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应每次更换 6.1.3.2 每次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消毒清洗器具, 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洗手和手消毒。,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4.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第 2 部 分:
16、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6.2气性坏疽 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 潜伏期短至68小时,一般为14天 病人常丧失肢体,甚至死亡 2008年四川大地震,有60多例报告,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4.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6.2气性坏疽污染的处理流程 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OOOmg/L2OOOmg/L
17、 浸泡30min45min后, 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OOOmg/L10000mg/L 浸泡至少60min后, 再按照本标准5.35.8进行处理,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4.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6.3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 突发公共事件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
18、理的基本原则,4.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6.3 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处理 应符合国家当时发布的规定要求,(例)特殊感染器械器具处理流程,工作人员执行回收清洗职业防护程序 按照双层黄色塑袋外标明的科室、器械和器具数量进行初步记录 打开各科室已封口、且标有感染性疾病的双层黄色塑袋,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被朊毒体污染的器械、 器具和物品,先浸
19、泡于 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 作用60 min,被气性坏疽污染污染的器械、器具和物品, 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 1000mg/L2000mg/L 浸泡30min45min后, 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 5000 mg/L10000mg/L浸泡至少60min,上述器械、器具和物品预处理后,执行非特殊感染 可重复使用器械器具清洗消毒程序,突发原因 不明的 传染病 病原体 污染的 处理 按照国家 当时发布 的规定 要求执行,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 5.1 回收,5
20、.1.1 使用者应将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与一次性使用物品分开 放置;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直接置于封闭的容器中,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 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释义 一次性使用物品分开放置,统一由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回收 采用封闭式回收,临床对用后的物品不再进行浸泡消毒 临床科室对由较多血迹污渍应立即用纱布擦试或冲洗,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 5.1 回收,5.1.2 不应在诊疗
21、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 采用封闭方式回收,避免反复装卸。 5.1.3 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释义 建立安全的无菌器材交换方式 统一封闭容器的使用管理 明确不在诊疗场所对污染器械进行清点、交换 避免反复装卸,减少污染环节,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 5.2 分类,5.2.1 应在CSSD的去污区进行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点、核查。 5.2.2 应根据器械物品材质、精密程度等进行分类处理。 释义 明确规定污染器械在CSSD清点、核查 加强器械回收清点工作的责任性,发现问
22、题及时反馈并完善记录 呼吸机管路等消毒使用后的物品与高度危险性物品应分开处理, 不应混同装载进行清洗,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 5.3 清洗,释义 5.3.1 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手工清洗 5.3.2 机械清洗,手工清洗适用范围 5.3.3 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 5.3.4 精密器械的清洗, 应遵循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手工清洗必备设备:,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水质应符合GB/T5750.5规定 专用清洗槽 水槽至少2个以上 压
23、力水枪、压力气枪 专用器械刷 台式超声清洗机,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 5.4 消毒,5.4.1 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方法首选机械热力消毒,也可采用75%乙醇、酸性氧化电位水或取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药械进行消毒。 释义 清洗后消毒的意义在于进一步降低清洗后器械上、器具上的生物负荷保障灭菌成功 原则:进入CSSD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器材均应经过消毒 消毒方法:见上,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 5.4 消毒,5.4.2 湿热消毒方法的温度、时间应参照表1的要
24、求。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5min,或A0值3000;消毒后继续灭菌处理的,其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lmin,或A0值600。 释义 煮沸消毒:温度时间符合要求 表1 湿热消毒的温度与时,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 5.5 干燥,5.5.3 穿刺针、手术吸引头等官腔类器械,应使用压力气枪或95%乙 醇进行干燥处理。 5.5.4 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释义 干燥处理避免消毒后的器材二次污染避免霉菌生长和生锈 由于器械构造的复杂性,手工干燥处理难以保证干燥质量,
25、 提倡使用机械干燥方法 如呼吸机管路、麻醉管等管腔内物品 避免由于干燥时间过长使消毒后器材重新滋生细菌和被环境污染,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 5.6器械检查与保养,5.6.1 应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 5.6.2 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应重新处理;有锈迹,应除锈;器械功能损毁或锈蚀严重,应及时维修或报废。 5.6.3 带电源器械应进行绝缘性能等安全性检查。 5.6.4 应使用润滑剂进
26、行器械保养。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的产品作为润滑剂。 释义 穿剌针及精密器械应使用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确保器械腔内的清洁 带电源器械应检查导线绝缘体不应破损 检查电源接头不松动 根据产品厂商提供方法,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 5.7 包装,5.7.1 包括装配、包装、封包、注明标识等步骤。器械与敷料应分室包装。 5.7.2 包装前应依据器械装配的技术规程或图示,核对器械的种类、规格和数量, 拆卸 的器械应进行组装。 5.7.3 手术器械应摆放在篮框或有孔的盘中进行配套包装。 5.7.4 盘、盆、碗等器皿,
27、宜单独包装。 释义 避免棉絮微粒污染器械 应依据器械装配的技术规程或图示进行器械的组装和配置 防止多件器械捆卷包装,产生冷凝水产生湿包;器械搬运中造成磨损,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 5.7 包装,5.7.8 包装方法及材料 5.7.8.1 灭菌包装材料应符合GB/T19633的要求。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纺织品包装材料应一用一清洗,无污渍,灯光检查无破损。 释义 GB/T19633相关内容,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
28、流程 - 5.7 包装,5.7.8 包装方法及材料 5.7.8.1 灭菌包装材料应符合GB/T19633的要求。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纺织品包装材料应一用一清洗,无污渍,灯光检查无破损。 释义 现有包装材料以棉布以及储槽为主 开放式储槽不具备无菌屏障,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如使用可在储槽内或外部使用包装材料包装,增加无菌屏障。 有破损的包装材料不应使用 应粘除杂物棉线,有血渍、污渍的不应使用,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 5.7 包装,5.7.8 包装方法及材料 5.7.8.2 硬质容器的使用与
29、操作,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其清洗消毒应符合本标准5.3、5.4的流程。 5.7.8.3 灭菌物品包装分为闭合式包装和密封式包装。手术器械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应由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 5.7.8.4 密闭式包装如使用纸袋、纸塑袋等材料,可使用一层,适用于单独包装的器械。 释义 所指硬质容器为手术器械灭菌盒 使用前每次检查,使用后每次清洗 两层包装分两次进行,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毒 及 灭 菌 技 术 操 作 规 范,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 5.7 包装,5.7.9 封包要求 5.7.9.1 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还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放置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 5.7.9.2 闭合式包装应使用专用胶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滚针操作流程护理
-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
- 避孕药知识培训课件下载
- 物联网行业分析24
- 移动互联网技术产业进展与发展趋势讲义
-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3月高三适应性考试(一)语文试题含解析
-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数字移动通信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中医药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水资源利用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环境监测考试知识点总结
- 爵士音乐 完整版课件
- DB62∕T 3159-2019 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 嘉兴华雯化工 - 201604
-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8章 8.2.1 幂的乘方
- XX公司“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及年度评价报告(模板)
- 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平台)绘图员级试卷1
- 除法口诀表(完整高清打印版)
- 河北省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管理规定---精品资料
- 讲课实录-洛书时间数字分析法
- 施工质量月报(样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