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人赞膏方_第1页
古今名人赞膏方_第2页
古今名人赞膏方_第3页
古今名人赞膏方_第4页
古今名人赞膏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膏方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山海经】中就有记载。至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强调,中药加工要根据药物性质而选择合适剂型,其中就有煎膏记载,详细论述了阿胶(鹿皮胶)、白胶(鹿角胶)两种胶的制作方法。中华历史五千年,为膏方做注解的名人不胜枚举。古今名人食膏方一勺膏方十汤药,一丝一滴皆精华。自明清时期,膏方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内服膏方成为主流,在兼顾治疗疾病的同时,膏方的补益作用更受注重,实实在在受到其补益庇佑的大有人在。朱权 明朝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在他的臞仙活人心方中将古代的琼玉膏中加上沉香、琥珀二味,疗效神奇,流行一时。朱棣 明永乐皇帝降旨太医院拟定养生服食专方,御医们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在琼玉膏方中加

2、入枸杞、天门冬、麦门冬三味药,然后调制成膏,献给皇帝,永乐皇帝服食后,效果十分显著,于是给该方赐予了“益寿永贞”的美名。在平均年龄39岁的历代中国皇帝中,朱棣能享寿65载,这有琼玉膏的一份功劳。到了清朝,膏方发展更为繁荣,已经成为流行于全国士大夫阶层的养生佳品。雍正皇帝服过琼玉膏,慈禧太后用过菊花延龄膏、固本膏等,光绪帝用过润肺和肝膏、调中畅脾胃膏、活络膏等。纪晓岚也常服膏方,“纪大烟袋”不仅嗜烟,而且嗜肉、又因为朝中诸事繁忙,日久神色渐衰。同期在朝做官的刘墉看到纪昀精神不佳,出于同僚之谊,给纪晓岚送去一剂滋补方,专门针对纪晓岚头晕体弱、怕冷腰酸、耳鸣时作等症状,纪晓岚请人按方子熬膏服食,没想

3、到身体状态一天天好了起来,到了八十高寿还能精神不衰。此方在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详细记载。红楼梦第六十回和第六十一回中都提到了一个膏方:茯苓霜,茯苓霜又名茯苓膏,是当时的一种膏方。因为丢失了一小包茯苓膏,搞得整个大观园鸡飞狗跳,撵出司棋赶走晴雯,到最后宝玉说是他偷的,事情才平息。可见在当时膏方是一种等同于金银细软的贵重之物了。膏方当真有延年益寿的的神奇妙用?社会科学院在研究中国历朝历代人口平均寿命时发现,清朝中国人的平均寿命33岁,而士绅阶层的平均寿命则达到了57岁。在清朝的士绅阶层,活到70岁似乎没有什么稀奇张之洞72岁,左宗棠74岁,李鸿章78岁。而出身于盛行膏方的江浙籍士大夫们更是高寿者比比皆是,扬州的郑板桥、常熟的翁同龢都活到74岁,江宁汪士铎75岁,江苏刘墉85岁,浙江大儒黄宗羲86岁,浙江经学家毛奇龄94岁,苏州沈德潜97岁等等。历史上出几个高寿的人不稀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