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阳明病本证-阳明病寒证和热证.ppt_第1页
19 阳明病本证-阳明病寒证和热证.ppt_第2页
19 阳明病本证-阳明病寒证和热证.ppt_第3页
19 阳明病本证-阳明病寒证和热证.ppt_第4页
19 阳明病本证-阳明病寒证和热证.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阳明病寒证,以能食与否辨阳明中寒与阳明中风 (原文190/P240),阳明病,若能食:胃气素强,感受风邪 病从热化,阳邪能消谷 不能食:胃气素弱,感受寒邪 病从寒化,阴邪不消谷,名中风,名中寒,辨阳明中寒欲作固瘕证 (原文191/P240),阳明病,病因: 若中寒者-胃阳素弱,复感寒邪 证状: 不能食-胃阳虚衰,腐熟无能 小便不利-中虚寒盛,气化不行 手足濈然汗出-阴寒内盛,阳不外固 欲作固瘕-寒湿不化,将成瘕块或久泻 必大便初硬后溏-中阳不运,转输失职 病机: 所以然者“以胃中虚冷,水谷不别故也” -中焦积寒,清浊不别,辨胃中虚冷致哕 (原文226/P240),病人,若胃中虚冷-胃阳衰微

2、,阴寒内盛 不能食-胃不受纳 饮水则哕-胃气不降,水寒上逆,阳明中寒欲呕及与上焦有热的鉴别(原文243/P241),证: 食谷欲呕-胃气虚寒,浊阴上逆 属阳明-病在中焦 治:吴茱萸汤主之-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辨证:得汤反剧者-以热治热,拒而不纳 属上焦-上焦有热,病人,辨阳明中寒饮邪上逆证(原文197/P243),原有证:反无汗-中寒阳虚,鼓邪无力 小便利-水停中脘,下焦无碍 二三日:呕-水邪犯胃 咳-水气射肺 手足厥-阳衰不达四末 必苦头痛-浊阴之气上逆 病愈机转:不咳不呕-水邪已消 手足不厥-阳复外达 头不痛-清阳得升-中阳健运,水饮消散,阳明病,四、阳明病虚证,辨津液久虚之人患阳明病无汗证 (原文196/P243),证:法多汗-热盛于里,迫津外泄,本应多汗 反无汗-久病正虚,虽燥热盛,而化源不充 其身如虫行皮中状-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