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pt_第1页
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pt_第2页
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pt_第3页
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pt_第4页
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主要成分,-纤维素,替代石油能源的生物燃料-纤维素,草中含有纤维素,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 2、掌握从土壤中分离某种特定微生物的操作技术。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 2、掌握实验操作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主设计、完成实验,培养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2、通过了解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纤维素,服装面料处理,利用纤维素 生产酒精,草食性动物 从草中获取营养,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取二支20

2、mL的试管,小实验: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的实验,各加入一张滤纸条,分别加入pH4.8,物质量为0.1mol/L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11ml和10ml,甲 乙,在乙试管中加入1mL纤维素酶,两支试管固定在锥形瓶中,放在 140r/min的摇床上振荡1h,结果:乙试管的滤纸条消失,变浑浊,菌落,透明圈,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实验流程,纯化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大多分布在_ _的环境中。采集土样时,应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如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等等。也可将滤纸埋在土壤中一个月左右,这样会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生长

3、。,【一】土壤取样,富含纤维素,思考题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滤纸应该埋进土壤多深?,人工设置适宜环境,使纤维素分解菌相对聚集。将纸埋于深约10cm的腐殖土壤中。,【一】土壤取样,培养基成分分析,葡萄糖,2、该培养基对微生物_(具有,不具有)选择作用。如果具有,其选择机制是 _ _。,以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可以大量繁殖,具有,【二】选择培养,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缩”所需的微生物? 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的作用。,按照课题1的稀释操作方法,将选择培养

4、后的培养基进行等比稀释101107倍。,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1)制备鉴别培养基:,(2)涂布平板: 将稀释度为104106的菌悬液各取0.1ml涂布到平板培养基上,30倒置培养。,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水溶性羧甲基纤维素钠),NaCl溶液的作用: 漂洗作用,洗去与纤维素结合不牢的刚果红, 以免出现的透明圈不够清晰。,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操作繁琐,刚果红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也产生模糊透明圈,有些微生物能降解色素,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两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纤维素酶,种类

5、、作用,刚果红染色,筛选原理,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纯化培养,涂布培养,富含纤维素土壤,增大分解菌含量,染色鉴别,分离出分解菌,课堂总结,14下表为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配方,请设计试验 测定培养基用于鉴定纤维素分解菌的最适pH。,实验步骤: (1)按配方表配制培养基,并平均分配到5个培养皿中。(2)_。(3)将培养基灭菌。(4)_。(5)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结果。 (6)仅凭一次实验能否准确测出培养基的最适pH?为什么?,将培养基的pH分别控制在3、5、7、9、11,将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分别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中,不能,实验所控制的pH并不是准确的,况且这一次实验也可能有误差。,酵母膏实际上是膏状的酵母抽提物,酵母抽提物是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名称。 酵母抽提物以酵母为原料,采用自溶法或加酶水解法工艺,经分离、脱色(或精制浓缩、喷雾干燥)而成的,含氨基酸、肽、多肽及酵母细胞水溶性成分的产品。包含粉状、与膏状的产品。 酵母膏可以有食品调味与生物发酵培养基两大类用途。在生物发酵行业应用还有一种习惯叫法是酵母浸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