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鉴赏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_第1页
唐宋诗词鉴赏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_第2页
唐宋诗词鉴赏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_第3页
唐宋诗词鉴赏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_第4页
唐宋诗词鉴赏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感时伤世,这里的“时”、“世”应指 诗人现实所处的时代; 一般专用于“变乱”之世, 如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政权更迭、宋金 兵南侵、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等。 “国家不幸诗家幸”,乱世中的诗歌,往往会奏出时 代的最强音。诗人们,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或感慨系之。 他们用敏感的心灵、丰富的情感、高妙的技巧反 映时代、折射内心、彰显精神,写下了一首又一首感 人至深的诗篇。 代表诗人有杜甫、李煜、陆游、辛弃疾等。,感时伤世类诗词的主要思想内容,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离乱的痛苦。 3、表露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5、昔盛今衰的感

2、慨。,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方面,是以卷起“红尘”的高速日夜奔驰,送来荔枝的“一骑”,挥汗如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则是得到新鲜荔枝的贵妃,嫣然一笑,乐不可支。两相对照,蕴含着对骄奢淫逸生活的无言谴责。,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诗人妻子儿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3、,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表露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白居易卖炭翁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十多个字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怎能不催人泪下!,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岳阳楼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阑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刘禹锡乌衣

4、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感时伤事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词人常因某事而引发感慨,抒写心中的情怀。常见的有 春花秋月中的人生感怀, 吟咏风物中的遣怀寄慨, 怀古咏史中的兴

5、亡之感, 亡国之痛的哀吟等。,【典型意象】 (1)常见植物:芳草、柳、落花。 (2)常见风物:长亭、残阳、桥、高楼、烟光、帆、舟。月、雪、暮雨、秋风。 (3)常见动物:雁、鹧鸪。 (4)其它:酒、金樽、泪。,蝶 恋 花,原词牌为唐教坊曲,调名取自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柳永,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伊消得人憔悴:,重点字词解释,伫倚危楼风细细:,黯黯生天际:,拟把疏狂图一醉:,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久立,高楼,因离别而伤

6、心的样子,打算,放纵,勉强寻欢作乐,又,形容人越来越瘦,值得,发挥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这首词,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丝丝拂面,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愁闷生于遥远无边的天际之间。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什么人会理解他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 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醉,可是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衣衫丝带渐渐松宽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点出抒情主人公“他”或者“我”,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孤单凄凉、孤独寂寞、 相思满怀、痴情无奈,从“独倚危楼、已黄昏却久久不忍去、拟把疏狂、借酒浇愁,对酒当歌”等可以看出来

7、,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肖像等细节描写等,概括形象特征。 通过分析周围环境的烘托作用来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情感态度进行分析。,鉴赏诗歌形象的 3 把钥匙,周围环境如何?词中哪些句子写环境?,危楼、细风 春草、烟光 残照,一幅凄美、感伤的黄昏春望图,相思 离愁,孤独 无奈,借景抒情,伫倚危楼风细细,草色烟光残照里,1、品味意象,草色 残照,愁 离情别恨,凭栏登高,思乡怀人,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淮南小山招隐士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饮马长城窟行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草色 残照,愁 离情别

8、恨,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本词的画龙点睛之笔,一语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荡气回肠,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志诚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源自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柳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 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相思,柳句写情人间相思;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武陵春,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词人。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

9、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 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 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 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她的词 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以北宋、 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 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 令。后期的词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悲痛,抒发 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 的亡国之思。最为有名的要数夏日绝句。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 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10、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时光流逝,景非昔同,一切都与以前不 同,人不在了,事情也休止了。感受到了万 般寂寞。 满脑子都充满了忧愁,想要诉说出来, 泪水却先扑簌而下。,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 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上片极言眼前景物 之不堪,心情之凄苦。 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 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 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 构思新颖,想象丰富。 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 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

11、写得新颖奇巧, 深沉哀婉,遂为绝唱。,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心灰意冷,个人不幸 国家危难,满腹忧愁,排遣的凄楚心情,愁重舟轻,不能承载,化虚为实,原因,转折,愁,扬州慢,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地理志,扬州富庶甲天下。 资治通鉴,腰缠十万贯, 骑鹤下扬州。,姜 夔 (1155 1221) 字 尧 章,号 白 石 道 人,江 西 鄱 阳 人,布 衣 终 生,以 清 客 身 份 周 游 四 方,常 作 达 官 贵 人 坐 上 客。擅 长 写 词,尤 精 通 音 律,其 词 作 多

12、咏 物 纪 游,但 也 暗 寓 国 家 分 裂、江 河 变 异 之 慨。由 于 讲 究 音 律 和 锤 炼 字 句,其 作 品 精 工 典雅,意 蕴谐 婉,但 也 有 用 典 过 多、词 意 幽 晦 等 特 点。,扬州慢 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写作时间 淳熙丙申至日 所见所闻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写作缘由 感慨今昔 其他人的评价 有黍离之悲,扬州慢 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1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请带问题自己读读本词,设问一: 上一片有哪个词可以来概括今日的扬州城特点? 设问二: 昔日的扬州城是怎么样的呢?请用红笔画出来。 设问三: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尽荠麦青青 景 废池乔木 二十四桥 空城 无声冷月 寂寞红药 声 清角吹寒,思考: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渲染“空城”的,昔日的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

14、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馀/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面对今昔完全不同的扬州的,作者感受如何?直接写到了吗?,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曾经在杜牧笔下流淌过无数赞美扬州诗文,可是面对今日的扬州,杜牧极度的惊讶,再有才华也难赋深情的诗文来了。,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的呢?,胡马窥江去后,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 得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 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 “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 十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

15、州时依然“荠麦青 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 昔”。,名句欣赏,“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明确:这三句用了拟人的写法。 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 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 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 它们心中;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 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 的极端痛恨。,“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冷月无声”,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 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

16、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词人穿越时空,想象唐朝的杜牧来到扬州,他会是什么感受?,“惊”因“空”而“惊 ”,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小结全词 这首词抒发了

17、词人“黍离之悲”,作者即事写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我们可以思接千载,体验词人为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给予词人极高评价:“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做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做君王。 清代诗人 郭麟,浪淘沙令,李煜,李煜(公元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世称南唐后主或李后主。公元975年,在他39岁时,南唐终于被北宋消灭,李煜被宋军俘虏,他从南唐都城金陵被押到宋都汴京,太平兴国三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药将他毒死。

18、追封吴王,葬于洛阳。,走近作者,亡国君,词中帝,前期: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艳情、写闲愁,皆风情绮丽,婉转缠绵。 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令、乌夜啼皆成于此时。 后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清代沈谦:“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王国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始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19、。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问题探讨,1、如何理解“罗衾不耐五更寒”中的“寒”,有几层含义?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回答。 2、“莫凭栏” 中有的版本是“暮”,你认为“莫”与“暮”哪一个好? 3、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1、如何理解“罗衾不耐五更寒”中的“寒”,有几层含义? 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回答。,两层含义,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天寒 冷雨敲窗,春意将尽。白描,以声写静,渲染环境的静寂,传达出词人亡国后的孤寂之感;以雨滴声声,传达出词人内心愁绪的纷扰;以春雨之寒,衬托人物内心的悲凉。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心寒 运用来了虚实结合,今昔对比的手法。 “梦”是虚写,“身是客”为实写,虚实结

20、合。以梦的短,对比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对比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对比现实的客: 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2、“莫凭栏” 中有的版本是“暮”,你认为“莫”与“暮”哪一个好?,“莫”好: 词人正在凭阑,但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就是见了又能怎样,失去的国家不能再回来,逝去的美 好生活不能再回来了,自己的生命之春也不能再回来 了,所以告诫自己还是 “独自莫凭阑”, 表达了词人对亡国的深深悔恨和对故国难回的深沉悲哀 以及现实的无限凄凉之情。 莫是一种自我强制之举,“莫”字更有力度,表达了深 深的悔恨之情。,“暮”好: 这个意象与全词的意境更加契合,传达出 现实的凄凉。 与下文衔接更

21、恰当。正因为暮色茫茫,所 以放眼望去才会“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暮”使词有了时间的纵深,主人公从早到晚 始终深陷悲凉之中。 “暮”还有人生迟暮之感,表达青春不再的感伤。 用“暮”使词情韵深厚。,全词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身处囚中思念故国,为亡国、垂暮极度忧伤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人物形象,“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 唐圭璋李后主评传,名家解读

22、,(1)相思和追思。例:柳永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苦闷和忧愁。例:李清照武陵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悲叹和哀思。例:姜夔扬州慢,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4)凄婉和凄凉。例: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四首词分别蕴含了怎样的情感?找出蕴含情感的句子。,鉴赏四词的表达技巧 (1)比拟和夸张: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愁本是无形的东西,作者却化无形为有形,好像那愁不是从他的心里滋出的,而是从遥远的天际袅袅娜娜地升起来的一样。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愁本是无形的东西,但居然能用舟装载,作者化无形为有形,充分体现出作

23、者愁之浓,舟是载不动的。,【表达技巧】 (2)虚实结合: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词的上部分是实写,而这里是虚写,因为当时是至日,红药不可能在那时开花,是作者想象的,所以这里作者用的是虚写,“念”字也看出作者当时是想的。,(3)触景伤情与对比: 扬州慢采用触景伤情和对比,在写法上是情与景交相错杂,效果上是情与景两相融合的。 词中所写今日扬州的荒凉,破败却在字里行间处处闪现着昔日的繁华。全词通过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萧条落寞形成鲜明的对比,言微旨远。,【表达技巧】,感时伤世类诗词的鉴赏注意点:,1知人论世:意为只有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才能理解作者。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掌握“知

24、人论世”的原则,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例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中说:“惭予廷荫人,安得结子韈,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汨没。” 他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而感到很惭愧。 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说:“气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 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半辈子感到委屈。,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进身之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知道唐宋两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进士的得失杜甫全不关心,梅尧臣却痛心疾首。只有了解他们的时代,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所以“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诗歌鉴赏中应充分重视作者、时代、注释等相关信息。,2赏析景与情的结合。 谢榛四溟诗话:“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情诗人的生命感发,仅仅是诗的胚胎, 要将它养育成诗,必须找到适合它的媒介。 物景,诗由情胚而孕育,借景媒以表现, 情胚与景媒交融契合便形成了诗的意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之间通常有四种关系:,第一种:以乐景写乐情。 杜甫诗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人通过一幅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