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一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ppt_第1页
单元一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ppt_第2页
单元一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ppt_第3页
单元一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ppt_第4页
单元一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2 经济史知识结构,经济结构史(一、三单元),经济史,中国古代 中国近代,中国近代 中国现代,经济政策史(封、资、社) (单元一4、四、七、六),全球市场史(二、八单元),社会生活史(五单元),单元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农业经济的发展与特点,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与特征,商业的发展与特点,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复习目标,二、自制本课思维导图,(一)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1、原始农业的出现,2、距今七八千年,3、商周时期,4、春秋战国,刀耕火种,耜耕或石器锄耕,出现青铜

2、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技术,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形成,课标突破,三、基础巩固,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主要原因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保持土壤肥力。 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施肥、灌溉等农业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2、魏晋南北朝,3、隋唐时期,4、宋元时期,5、明清时期,垄作法、代田法、区田法、 汜胜之书、耧车、耦犁,齐民要术、轮作和绿肥种植;江南和成都平原的发展,曲辕犁,中国耕犁已经成熟;筒车,稻麦两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农作物品种交流广泛(占城稻的传播和棉花的推广),经济

3、重心南移,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中心,东北、西北地区得到发展,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农政全书,(三)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1、小农经济的形成和特点,(1)形成的条件:,(2)特点:,男耕女织 精耕细作 自给自足,耕作技术的变化: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土地制度的变化: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耕作方式的变化:集体劳动到个体劳动的转变。,封闭性 分散性 脆弱性 保守性 落后性,课标突破,2、小农经济的评价,(1)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2)他们的经营规模虽然很小,但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

4、了重要贡献。 (3)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3、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不利因素,发展的原因:,不利因素:,铁犁牛耕技术 农民有生产积极性,提高耕作技术个人 封建政府中明智的统治者为了保证财源,大都采取重农政策政府,规模小、条件简陋,抗天灾人祸能力弱; 加上封建剥削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封建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 小农经济不单指农业经济,它包括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农业也不单指种植业,它包括种植与饲养业。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

5、的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因为曲辕犁通过犁评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保持土壤肥力, 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施肥、灌溉等农业技术的掌握和提高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自给自足也不等于不与市场联系,小农经济带有自给自足的封闭性,但不是不与市场联系。如农民生产所需的铁农具和生活必需品盐等都需要从市场购买。 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分散性、脆弱性、保守性、落后性,其中,落后性是相对于明清时期及以后而言的。,四、易错易混知识点,1(2010天津高考)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图一,图二,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