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演讲稿老师、同学们:从明天开始,我们开始放3天的端五节假期,在假期中,同学们在享受休假的同时,要时时刻刻牢记安全的重要性,不要到江河水库游泳,严防溺水事故产生,平平安安过1个快乐的假期!“溺水”正是要挟着我们健康成长的事故之1。今天,我们就来了解1下产生溺水的常见缘由:1、在水边顽耍,下水摸鱼虾,捡落入水中的物品;2、游泳时抽筋或在水中打闹;3、到井边打水不慎落入井中;溺水事故绝大数产生在节假日和暑假期间, 多数溺水者是不会游泳者,在水里戏水或在水边顽耍时造成溺水。溺水多为湖、河、溪、水库、水塘、水渠、沟(潭)等地点。针对这些缘由,老师给你们1些建议:1、最好能学会游泳,我们
2、小学生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2、不要独自在河边顽耍;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4、不会游泳的同学,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6、在井边打水时要格外谨慎。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衰弱不宜游泳。雷雨的天候不宜游泳。水温太低、太凉不宜游泳。游泳时制止与同伴过份的开玩笑。不要随兴下水,特别是野外。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不明水域不要游泳、跳水。水浅、人多不可跳水。要在有救生员及合格场所游泳。下水前先做暖身运动。 下水的设备要带全,1定要带泳镜。 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改用仰漂。总之,希望同学们时时处处注意安全,平平安安过1个快乐的端五节
3、。谢谢大家。同学们: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1般产生溺水的地点: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海边等场所。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每一年夏天都有溺水身亡事故产生。在溺水者当中,有不会游泳的,也有1些会游泳、乃至是水性好的人。在我们国家,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重要死因。平均每一年全国有近5000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重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6个是由于溺水身亡的。20xx年1月7日,河南省光山县南向店乡天灯小学4名学生溺水。20xx年1月11日下午5;30分,湖北省某乡
4、产生1起4小孩落水死亡3人的惨事。20xx年3月9日18时许,山西省河津市僧楼镇北王堡村5名小学生在农田1蓄水池顽耍时,产生意外溺水身亡。20xx年4月28日下午,湘乡市育塅乡3名5年级女生和1名4年级女生参加完期中考试放学回家后,下河游泳,不幸溺水身亡。20xx年5月4日河南淮阳县3名儿童到1抽沙池塘顽耍,不幸溺水死亡。20xx年5月5日中午,(北京市)吉祥大学1名大2学生在103陵水库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现在正是天气酷热季节,暑期也行将来临,防溺水伤亡必须要引发每一个家庭、学校和所有学生的高度重视。学校在5月23日给每位同学发放了致家长的1封信希望每位同学在家里和自己的父母认真学习。在此学
5、校再次强调要求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不走河边,沟沿,不走偏僻的道路,回家时要结伴而行。2、用学会的防溺水知识应用于实际,坚决杜绝溺水事件的产生。3、从我做起,听从尊长教导,严守学校纪律,坚决不玩水。4、在加强自我安全意识的同时,努力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对那些违背学校纪律,私自玩水的行动,要坚决抵制并劝阻。5、如要游泳要到有资质的游泳场游泳,而且必须要有组织并在大人带领下方可去游泳。6、同学间要相互关心、爱惜,发现有的同学私自去游泳或到危险的地方去顽耍,要及时劝阻并告知老师、家长。7、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如果1旦遇到有人落水,我们在救援时应当怎样办呢?最重要的1点,就
6、是不能冒然下水救援,由于1旦被落水者捉住将10分危险。在水中与落水者纠缠不但会消耗救助者的大量体力,有时乃至会致使救助者体力耗尽终究丧命。所以,发现有人落水,最正确的做法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大人的帮助。同时,可以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抛给落水者。同学们:生命高于1切,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行动起来,珍重生命,预防溺水,杜绝悲剧的产生。尊重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最近,气温陆续升高,有些学生禁不住酷热,冒险下水游泳。因此,夏季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多发时期。今天我向大家提出有关防溺水的安全要求:1、建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不走河边,沟沿,不走偏僻的道路,回家时要结伴而行;年龄小
7、的1、2年级的学生要在有家人陪伴的条件下回家,并要做好相应的防备,避免溺水事件的产生。2、从我做起,严守学校纪律,坚决不玩水。严禁在没有家长或老师的陪同下私自或结伴下水游泳;严禁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到水库、河塘等地嬉水、钓鱼、摸螺或其它危险活动;3、在加强自我安全意识的同时,努力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对那些违背学校纪律,私自玩水的行动,要坚决抵制并劝阻、检举揭发。4、用学会的防溺水知识应用于实际,坚决杜绝溺水事件的产生。遇到有人溺水,不提倡未成年人下水救人,应立即呼救求救。5、夏季来临,雷雨多发,注意汛期安全。不强行过沟过河,雨天不靠近河流海沟。但常会产生有人溺水的事故,如果游泳时遇到有人溺水,应当
8、怎样救助呢?遇到有人溺水时,措施1定要得当。虽然见义勇为的精神值得赞美,伸出支援之手是你当仁不让的责任,但1定要注意实事求是,不要逞1时鲁莽之勇。作为未成年人,不管你是不是会游泳,都不提倡冒然下水救人,应当立即向周边呼救找人求救,或想方法施救,如找长竿、长绳在岸上搭救。如果无他人救助而你又精通水性的话,也能够入水抢救溺水者。但要注意,在入水前要先把过剩的衣服脱掉,保证行动灵活舒展。搭救溺水者时应当游到他背后去,用手托住他的夹肢窝,让他仰着,鼻子露出水面,能呼气,不再灌水,不再胡乱挣扎,然后从后方加以拖引,切不可正面迎上。由于溺水者受生存本能驱使,大都会死抱着救济者不放,这样反而使双方都精疲力尽
9、,容易产生危险。溺水者被抢救上岸后,应当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首先迅速解开衣扣,放松裤带,撬开口腔,清除口鼻内的杂物,还应把舌头拉出,以保证呼吸的畅通。将溺水者腹部向下置于斜坡上或抢救者蹲着的大腿或其他物品上,使其头低脚高,以利于将水流出。然后轻压其胸腹部,将灌入溺水者肚子和肺里的积水排出。溺水者如果呼吸已停止,则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在排水的同时应进行人工呼吸,不要只顾排水而忘记做人工呼吸,这样常常会耽误抢救时间。做人工呼吸前应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泥沙等污物。采取背压法人工呼吸较好,让溺水者趴在地上,头偏向1侧,1只手伸直,1只手弯着枕在头底下,急救者两腿跪跨在溺水者腰部的两边,张开两个手掌,分别
10、放在其左右两边肋骨下边和腰交界的地方,利用身体前倾的重力下压,压下后即放开两手,这样有规律地1压1放,每分钟20次左右。人工呼吸最少要坚持做34小时,不要做几分钟,不见呼吸恢复,就失去了信心。注意急救要有耐心,切不可因心跳和呼吸1时不能恢复而放弃抢救。如果胃和肺里进水少,可选用效果较好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如果溺水者心跳停止,在做人工呼吸的同时,还应做体外心脏挤压。其次,游泳时抽筋怎样办?游泳是1项体育运动,只不过我们没有正规游泳场所,海沟、河塘、大海等属于危险水域,所以严禁我们私自或结伴到这些地方游泳。倘若有的同学在家长或老师陪同下在安全水域游泳时,我们必须注意安全,应当掌握1些防溺水技能。抽
11、筋引发溺水事故是常见的游泳问题。游泳时,常常会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疲劳过度、饮食不注意等问题,出现抽筋的情况。产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让自己保持苏醒镇定的头脑,千万不要乱了手脚。在大声呼救求援的同时,也能够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游泳时抽筋有多种表现。小得手指头,大到大腿,乃至胃都可能产生抽筋。针对不同部位的抽筋,要以不同的方法来应付。手指抽筋时,可以把手用力地紧握成拳,再用力张开,这样快速而有力地交替握、张,1会儿就能够摆脱。当手掌抽筋时,要用另外一只手掌猛击抽筋的手掌,同时用力地颤动,几次以后就可以恢复正常。上臂抽筋的时候,应当把手牢牢地捏成拳头,并用力地使肘部重复曲折、伸直的动作。下肢抽筋时,处理起来要更加注意。如果是脚指抽筋,需要先深深地吸1口气,使自己仰面朝天浮在水面上,用不抽筋的脚那1侧的手牢牢握住抽筋的脚指,向身体的方向用力拉动,另外一只手牢牢压在抽筋腿的膝盖上,让膝关节绷直了,这样重复几次,即可摆脱。小腿抽筋时,也能够照此方法行事。当大腿抽筋的时候,做法就稍为麻烦1些。先深吸1口气,仰面漂浮在水面上,然后把抽筋的大腿和膝关节用力曲折过来,再用手抱住小腿,用力使它贴近大腿,同时做1些震颤动作,再用力地往前伸直。反复几次,便可见效。游泳时胃有可能猛地出现痉挛现象,这是胃抽筋了。这时候,先长吸1口气,浮在水面上,然后抱住膝盖,把两大腿迅速地曲折,使之靠近腹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