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莱州公司集中供热改造供热首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华电莱州公司集中供热改造供热首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华电莱州公司集中供热改造供热首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华电莱州公司集中供热改造供热首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华电莱州公司集中供热改造供热首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华电莱州公司集中供热改造供热首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0 年 5 月 28 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

2、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华电莱州公司集中供热改造供热首站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秦世贤 联系人 刘彬 通讯地址莱州市金城镇海北嘴村北 联系电传真 05353076000 邮政编码 261441 建设

3、地点莱州市金城镇海北嘴村北侧的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现有厂区西南部 立项审批部门 莱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批准文号 2020-3770683-44-03-043544 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D4430 热力生产和供应 占地面积(平方米)1031.68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万元)8976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20 环保投占 总投资比例 0.22% 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20 年 10 月 15 日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公司概况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0 年 8 月,由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按 75%和 25%

4、的比例合资组建。公司位于山东省莱州市金城镇海北嘴村北,距离莱州市中心约 27km,西距莱州港区约 8km。 一期工程建设 21000MW 级超超临界机组,配 23033t/h 锅炉,原国家环保总局 2005年5 月予以批复(环审2005361 号),国家发改委2010 年 1 月予以核准(发改能源2010210号)。一期工程于 2013 年 12 月取得竣工环保验收批复(环验2013296 号)。 二期工程建设 21000MW 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配 22717t/h 的超超临界煤粉炉,于2015 年 8 月 12 日正式取得原山东省环境保护厅的批复(鲁环审2015195 号),已经投入试生产,

5、正在进行自主验收。 44表 1 现有工程及在建工程环评及“三同时”执行情况项目名称 环评批复 验收批复文号 运行 情况 一期 21000MW 超超临界机组工程 环审2005361 号 环验2013296 号 正常运行 二期 21000MW 级超超临界机组工程 鲁环审2015195 号 目前正在开展自主验收,已召开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议 试运行 1#、2#机组烟气脱硝工程 烟环报告表2013161 号1#机组鲁环限验201423 号 2#机组鲁环限验201328 号 正常运行 1、2 号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工程 莱环审201619 号 1#机组山东省环境保护厅 2016.12.8 2#机组山东省环

6、境保护厅 2016.7.25 正常运行 一期 21000MW 级超超临界机组工程固废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2019 年 12 月 27 日,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在企业内组织召开了“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一期 21000MW 级超超临界机组工程固废环境影响专题报告”的技术审查会。 二期 21000MW 级超超临界机组工程固废环境影响补充报告 2019 年 12 月 27 日,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在企业内组织召开了“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二期 21000MW 级超超临界机组工程固废环境影响补充报告”的技术审查会。 目前,厂内现有及在建工程环保手续齐全,目前均正常运行。 二、项目由来 近年来,莱州市城市经济

7、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大型综合居住区不断增加,重点工业项目逐年增多。与之相对应的,莱州市现状供热热源能力未见增长,影响了城市供热事业的总体发展,迫切需要大型集中供热热源和供热管网补充承担城市集中供热任务,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供热质量、降低能源消耗。 莱州市目前主城区集中供热主要由两处小型热电联产热源承担,热源均采用小型燃煤供热锅炉,运行成本高,供热能力低,城市热源建设已严重滞后于城市供热发展需要。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是莱州市 50km 半径内唯一的大型电厂,单机容量为 1000MW,经改造后抽汽量大,供热能力强。 为了更好的发挥大容量火电机组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优势,深挖在运机组综合经

8、济效益,结合当地供热需求,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与莱州市政府适时提出利用电厂现有机组进行供热改造,为莱州市城区及电厂周边区域进行供热,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决定拟投资 8976 万元,建设华电莱州公司集中供热改造供热首站建设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管理要求, 该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 44 号)三十一、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92 热力生产和供应工程,该项目不属于“燃煤、燃油锅炉总容量 65 吨/小时(不含)以上”,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委托山东海美侬项

9、目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三、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华电莱州公司集中供热改造供热首站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 3、建设性质:技改 4、建设地点:莱州市金城镇海北嘴村北侧的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现有厂区西南部, 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项目周边关系详见附图 2。 5、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拟投资 8976 万元,采取打孔抽汽供热技术路线,即对 3#、4#汽轮机的中-低连通管加装三通,抽汽管道上安装相关供热蝶阀;配套建设供热首站一座, 本期建设规模 600 万 m2,并预留 1000 万 m2 的扩建条件。 表 2 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名称 建设内容 备注 主

10、体工程3#、4#汽轮机改造 在原有汽轮机厂房内改造,采取打孔抽汽供热技术路线,即对 3#、4#汽轮机的中-低连通管加装三通,抽汽管道上安装相关供热蝶阀 技改 供热首站 配套建设供热首站一座,本期建设规模 600 万 m2,并预留 1000 万 m2 的扩建条件。主要包括热网换热器、电动热网循环水泵、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热网循环泵驱动汽轮机、热网循环水电动过滤器、热网疏水回水冷却器、热网除氧器、热网疏水泵以及热网补水泵等 新建 管线布置 本次供热工程厂内供汽管线、供电电缆均用架空敷设的方式。厂内供热热水管网采用直埋敷设,设计分界线为电厂围墙外 1m。 新建 公用工程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采用采用城市自

11、来水 依托 补水处理间 本工程新建 60t/h 热网补水处理间,处理间设备补给水由二期海水淡化供水管道引接,补水处理采用反渗透装置处理,反渗透水作为补水进入热网 新建 循环冷却水 本工程供热首站设置有闭式冷却水系统,采用软化水作为循环水源,水量约为 30m3/h,无废水不外排 新建 紧急放水口 本工程供热首站热网疏水管道设有紧急放水口,事故工况下热网管道排水至二期循环水排水虹吸井。 新建 供电 高压厂用电由 4 号机主厂房 10kV B 段 40BBB16 回路供电;供热首站 380V开关柜布置在供热首站厂房内的低压配电室;供热改造化水 380V 开关柜布置在供热改造化水低压配电室 新建 环保

12、工程噪声治理 新增设备采取室内布置并加装外护罩壳的方式减轻噪声影响 新建 固废治理 项目产生的废润滑油等依托现有危废暂存间暂存 依托 四、经济技术指标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数据,机组改造前发电利用小时数取 5000h,供热改造后全厂热经济性指标见表 3。 表 3改造后全厂热经济指标表注:1. 汽机热耗为设计值,未考虑机组老化影响; 2. 年节约煤量的计算基准值以改造前的发电耗标煤为标准,分散小锅炉供热标煤耗按 55kg/GJ。 五、主要设备拟建项目主要设备情况见表 4。 表 4 拟建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热网换热器(带疏水冷却段) 管壳式,TP316,1200m2 台

13、 3 序号 项目 单位 改造前 实施 600 万 m2 供热 1 发电利用小时数 h 5000 5000 2 年采暖供热小时数 h 0 3264 3 设备利用小时数 h 5196 4 汽轮机热耗 kJ/(kW.h) 7038 6373 5 发电标煤耗 g/Kwh 253.48 239.82 6 供电标煤耗 g/Kwh 261.83 247.74 7 供热标煤耗 Kg/GJ 0 40 8 汽机年供热量 万 GJ/a 0 204.99 9 全厂年发电量 109Kwh/a 5 5 10 全厂年耗标煤量 万 t/a 126.74 128.10 11 供热年耗标煤量 万 t/a 0 8.2 12 发电年

14、耗标煤量 万 t/a 126.74 119.9 13 采暖期热电比 % 0 19.6 14 发电年节标煤 (与改造前比较) 万 t/a 0 6.83 15 供热年节约标煤量 (与分散小锅炉比较) 万 t/a 0 3.07 2 电动热网循环水泵 G=2100m3/h,H=180m 电机功率:1500kW 台 1 3 汽动热网循环水泵 G=2100m3/h,H=180m 台 2 4 热网循环泵驱动汽轮机 额定功率1500kW 进汽量: 27t/h 进汽压力:0.95MPa 进汽温度:400 排汽压力:0.25MPa 排汽温度: 335.7 台 2 5 热网循环水电动过滤器 DN1200, 5750

15、t/h 台 1 6 热网疏水回水冷却器 TP316,3800m2 台 2 7 热网除氧器 型式:有头、卧式; 水箱容积39m3 台 1 8 热网疏水泵 G=605m3/h,H=20m 电机功率:55kW 台 2 9 热网补水泵 G=127m3/h,H=50m 电机功率:30kW 台 2 六、产业政策符合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修正),拟建项目属于“鼓励类”四、电力“27、 火力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七、环保要求符合性本项目与近期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政策符合性分析见表 5。 表 5技改项目与近期相关环保政策符合性分析序号 政 策 要 求

16、本工程相关内容 是否符合 1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1.1 新建耗煤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替代。按照煤炭集中使用、清洁利用的原则,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提高电力用煤比例。 本项目为机组改造,不新增全厂耗煤量 符合 1.2 加快淘汰落后的燃煤机组。制定专项方案,大力淘汰关停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的 30 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优先淘汰 30 万千瓦以下的运行满 20 年的纯凝机组、运行满 25 年的抽凝机组和 2018 年年底前仍达不到超低排放标准的燃煤机组。 区域内不存在落后燃煤机组 符合 1.3 强力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全面淘汰 10 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茶

17、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不再新建 35 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环境空气质量未达标的市要进一步加大淘汰力度。7 个传输本项目不属于淘汰类的燃煤小锅炉 符合 通道城市基本淘汰 35 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燃气锅炉基本完成低氮改造;城市建成区生物质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大力推动清洁能源采暖。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加强集中供热热源和配套管网建设,支持跨区联片热电联产项目建设,以热水为供现有工程环保手续齐全,根1.4 热介质的热电联产项目,20 公里供热半径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据热电联产规划,属区域热符合 建设抽凝热电联产机组;以蒸汽为供热介质的热电联产项目,10 源点 公里供热半

18、径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其他热源点。 1.5 加大对纯凝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供热管网建设,充分释放和提高供热能力,淘汰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散煤。 本项目现有机组为纯凝机组,本次采用打孔抽汽方式, 实现为区域提供集中热源 符合 2 鲁政发201817 号山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 20132020 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2.1 坚持“污染物排放量不增”,新增“两高”行业项目应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是原则,等量替代是例外”的要求,实施“上新压旧”“上大压小”“上高压低”,新项目一旦投产,被整合替代的老项目必须同时停产。环境空气质量

19、未达标的市必须以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不增为刚性约束。 本项目为机组改造,不新增污染物排放量 符合 2.2 所有新、改、扩建耗煤项目均实行煤炭减量替代,严格落实替代源及替代比例 本项目为机组改造,不新增燃煤量 符合 大力推动清洁能源采暖。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加强集中供热热源2.3 和配套管网建设,支持跨区联片热电联产项目建设,以热水为供热介质的热电联产项目,20 公里供热半径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抽凝热电联产机组;以蒸汽为供热介质的热电联产项目,10现有工程环保手续齐全,属区域热源点 符合 公里供热半径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其他热源点。 2.4 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控制管理。对钢铁、建材、有色、

20、火电、焦化、铸造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开展无组织排放排查,建立管理台账,制定无组织排放改造规范方案。对物料(含废渣)运输、装卸、储存、转移以及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等无组织排放提出管控要求,7 个传输通道城市于2018 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其他市于2019年年底前基本完成 本项目不新增煤场,现有项目采取了严格的无组织控制措施,煤场和干煤棚均为全封闭式,其它产尘点均配套布袋除尘器 符合 3 “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 年) 3.1 全面淘汰 10 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按照国家要求启动 35 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的淘汰工作,确需保留的,必须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并与省市县三级监控网络联网

21、且稳定运行。65 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实现节能和超低排放。 厂区不存在 35 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现有机组已实现超低排放改造 符合 3.2 加快淘汰落后燃煤机组,淘汰一批服役期较长机组、大机组供热覆盖范围内的小机组、去产能企业配套机组和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且不具备改造提升条件的 30 万千瓦以下机组;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建设的燃煤机组,优先淘汰 30 万千瓦以下的运行满 20年的纯凝机组、运行满 25 年的抽凝热电机组和 2018 年年底前达不到超低排放的燃煤机组。 现有工程可超低排放,厂区不存在前述需要淘汰的机组范畴 符合 3.3 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加强集中供热热源和配套管网建

22、设,支持跨区联片热电联产项目建设,以热水为供热介质的热电联产项目,20 公里供热半径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抽凝热电联产机组;以蒸汽为供热介质的热电联产项目,10 公里供热半径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其他热源点。鼓励拥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企业参与集中供热的热源和配套管网建设。加大对纯凝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技术改造,淘汰管网覆盖内的燃煤锅炉、燃煤小热电。 现有工程环保手续齐全,属区域热源点;本项目现有机组为纯凝机组,本次采用打孔抽汽方式,实现为区域提供集中热源 符合 3.4 严格控制新上耗煤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鼓励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消费。重点区域不再新增燃煤机组装机容量, 新增用电量主

23、要依靠非化石能源发电和外输电满足。完善煤炭替代审查制度,制定出台山东省耗煤项目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低的行业煤炭减量替代系数。 本项目仅为机组改造,不新增全厂燃煤量 符合 3.5 严把新上耗煤项目的环评审批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须包含相关主管部门核定同意的煤炭减量替代方案,其中新上燃煤发电项目由项目所在地市级及以上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主管部门出具核定意见。 符合 4 关于印发山东省打好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的通知 4.1 优化开发保护空间布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渤海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占海域面积的比例达到国家要求。2020 年年底前,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

24、界定标工作;沿渤海城市依法拆除违规工程和设施,全面清理非法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围填海项目。严格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分类管控,加强生态监测监控。 本项目不位于生态红线范围内 符合 4.2 加强自然岸线保护。编制实施山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自然岸线保有率目标控制,将自然岸线控制目标逐级细化分解至沿海各县(市、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岸线保护布局,分类划分优化利用、限制开发和严格保护岸线。统筹岸线、海域、土地利用与管理,加强岸线节约利用和精细化管理;实施最严格的岸线开发管控,对岸线周边生态空间实施严格的用途管制措施,实施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严格控制在海岸线向陆 1 公里范围内新建建筑物;

25、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禁止新增占用严格保护岸线的开发建设活动,通过岸线修复不断增加自然岸线(含整治修复后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岸线)长度和保有率。到 2020 年,渤海海域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 40%。定期组织开展海岸线保护情况巡查和专项执法检查,严肃查处占用海岸线的违法行为。 本项目位于海岸线向陆 1 公里范围内,但拟建项目在现有厂区内进行建设,不新征建设用地。企业已取得土地证,用地类型为工业用地, 符合用地要求和规划要求。不涉及自然岸线的破坏。符合文件要求 符合 八、选址合理性1、规划符合性分析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莱州市金城镇海北嘴村北侧,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拟建项目

26、在现有厂区内进行建设,不新征建设用地。企业已取得土地证,用地类型为工业用地,符合用地要求和规划要求。 莱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三山岛城市用地规划分别见附图 3 和附图 4 所示。2、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生态红线:根据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 年),距离本项目最近的生态保护红线区为烟台莱州、招远北部沿海防风固沙生态保护红线区(SD-06-B3-01),项目与其距离为 650m,不位于上述红线区范围内,符合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 年)要求,烟台市市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图见附图 5。 表 6 项目选址与生态红线规划的符合性分析一览表序号 生态保护红线区名称 代码

27、所在行政区域 边界描述 面积(km2) 距离(m) 市 县(区、市) 1 烟台莱州、招远北部沿海防风固沙生态保护红线区 SD-06-B3-01 烟台市莱州市、招远市 / 12.8 650 环境质量底线:根据烟台市区 12 个国、省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数据统计,2018 年, 烟台市区空气质量六项主要指标全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根据莱州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6 年)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质量监测结果,莱州市 8 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监测数据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6 个地下水监测点监测数据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拟建项目主要

28、污染物为大气污染物,经相应废气治理措施处理后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对周边环境质量影响较小,满足环境质量底线要求。 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建成后不新增现有工程运行时数和运行负荷,不新增燃煤量, 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 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本项目为热力生产和供应项目,不属于烟台市工业行业发展导向目录中的禁止建设项目。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三线一单”的要求。 七、平面布置供热首站建筑占地面积1031.68m2,建筑面积2475.36 m(2 建筑平面轴尺寸为39m24m),三层框架结构(局部二层)。主要功能包括供热首站厂房,卫生间、热网首站 380 配电室、热网电动配电间、热网电子设备间等。厂区平面布置见

29、附图 6,供热首站车间布置见附图 7。 八、与莱州市城市热电联产规划符合性分析莱州市城市热电联产规划(20192035 年)(远期:2021-2035)符合性分析如下:1)远期热源布局方案: “第一和第二供热分区(莱州市集中建设区) 远期考虑到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主管网敷设至中心城区, 形成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为城市主力热源,各小型热电联产机组互补的整体布局方案。 同时, 结合区域热负荷布局特点、发展需求和供热现状条件,将近期的第一和第二供热分区合并为一个供热分区, 即莱州市集中建设区。远期总体方案如下: (1) 远期加快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对 1#和 2#机组供热改造,将其发展成为城区供热的

30、主力热源。2035 年提高额定供汽量达到 2380t/h,最大供汽量 2550t/h。供热抽汽直接输送至厂区新建汽水供热首站。 (2) 远期保留莱州龙泰热电有限公司 3130t/h+1260t/h 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配1C24MW+1B25MW 机组。 (3) 远期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莱州市明阳热力有限公司现有 1130t/h 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按锅炉最大供汽能力合理配置背压机组,新建采暖型 1B20MW 机组,采暖季运行,改变蒸汽直接减温减压直供模式,蒸汽梯级利用。远期保留莱州市明阳热力有限公司 1130t/h 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配 1C25MW 汽轮机+130MW 发电机

31、组。 (4) 远期保留莱州市鑫晖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 1130t/h 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配 1C25MW 汽轮机+130MW 发电机组。 (5) 远期规划莱州元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17MW+214MW 生物质常压热水锅炉,作为中心城区南部区域的备用调峰热源。 (6) 远期规划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采暖面积 330 万 m,折合 0.98MPa 蒸汽 165t/h。” 项目将对 3#4#机组进行改造,建成后,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将成为城区供热的主力热源,符合莱州市城市热电联产规划要求。 九、公用工程1、给水 本项目给水系统包括循环水系统、工业水系统及生活水系统。循环水系统水源为莱州湾海水,工业水系

32、统水源由海水淡化水。生活给水水源为莱州市自来水公司自来水。 生活用水 项目不新增劳动定员,不新增生活用水。 工业水系统 本工程新建热网补水处理间,处理间设备补给水由二期电厂海水淡化供水管道引接, 热网补水处理采用反渗透装置处理, 反渗透水作为补水进入热网。热网水设计流量5750m3/h,考虑了 1%的化学正常补水,则热网补水量为 57.5m3/h。 1) 依托海水淡化水系统 海水淡化用海水夏季取自循环水母管、冬季取自虹吸井。电厂二期工程海水淡化系统设置 2165m3/h 海水反渗透装置(目前为 1 用 1 备)。目前海水淡化水用量为 107m3/h,剩余 223 m3/h,本项目海水淡化水用量

33、为 60m3/h,可满足项目需求。 海水淡化工艺采用两级反渗透处理工艺,一级反渗透设计出水率为 40%,二级反渗透设计出水率 80%。 海水淡化系统流程为:循环水虹吸井排水(夏季直接取海水)反应沉淀池清水池清水泵超滤超滤水箱海水反渗透给水泵海水反渗透一级淡水箱二级反渗透给水泵二级反渗透装置二级淡水箱一级除盐+混床系统。 2) 热网补水处理系统 热网补充水采用电厂原有海水淡化产水,热网补水处理系统出力:160t/h,处理工艺:淡水输送泵补给水箱补给水泵淡水反渗透二级淡水箱热网补水系统。 循环水系统 本项目首站内设备冷却水依托电厂二期项目主厂房来闭式水,冷却后回主厂房闭式水系统,冷却水量约为 30

34、m3/h。采用软化水作为循环水源,循环水量约为 30m3/h,正常工况不补充,无废水不外排。 2、排水 海水淡化浓水 按照一级反渗透设计出水率为 40%,二级反渗透设计出水率 80%计算,海水用量为 187.5 m3/h,海水淡化水产生量为 60m3/h,则本项目海水淡化浓水产生量为 127.5m3/h,排海处理。 反渗透浓水 本项目海水淡化水用量为 60m3/h,反渗透水产生量为 57.5m3/h,本项目反渗透浓水产生量为 2.5m3/h,排海处理。 拟建项目水平衡情况见图 1。 海水淡化装置浓水127.5海水淡化水60187.5海水热网补水处理系统反渗透浓水2.5 反渗透水57.5热网补充

35、大海图 1拟建项目水平衡图(t/h) 3、供电 高压厂用电由 4 号机主厂房 10kV B 段 40BBB16 回路供电;供热首站 380V 开关柜布置在供热首站厂房内的低压配电室;供热改造化水 380V 开关柜布置在供热改造化水低压配电室。 九、组织定员本项目不新增劳动定员,从现有工程抽调,年运行 3264h。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一、现有及在建工程建设内容 现有及试运行工程组成及配套的环保设施见表 7 所示。 表 7现有及试运行工程机组及配套的环保设施一览表项 目 单位现有一期工程 试运行二期工程 1、2 号机组 3、4 号机组 出力 出 力 MW 21000 2100

36、0 锅 炉 种 类 超超临界煤粉炉 超超临界煤粉炉 蒸发量 t/h 23033t/h 22717t/h 汽 机 种 类 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四排汽、凝汽式 超超临界、二次中间再热、单轴、五缸四排汽、凝汽式 出 力 MW 21000 21000 发电机 种 类 水-氢-氢冷却、静态励磁汽轮发电机 水-氢-氢冷却、自并励静态励磁汽轮发电机 容 量 MW 21000 21000 配套工程 冷却水方式 海水直流冷却 海水直流冷却 工业供水 工业用水来自海水淡化和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 生活供水 来自城市自来水 储煤系统 2 座圆形封闭煤场,每座煤场直径 120m,可存煤 32 万t 2 座条

37、形封闭煤场,储煤 36 万 t 除灰渣系统 采用气力除灰方式,风冷干式排渣。3 座灰库(2 座粗灰库1 座细灰库),2 座渣仓 2 套气力输灰系统和 3 座灰库(2, 粗 1 细),2 套风冷干式排渣机、2 座 350m3 渣仓 燃料及运输 采用神府东胜煤。已建成7.8km 铁路专用线,但由于大莱龙铁路未建成,铁路专用线一直未启用,实际依托厂区北侧“烟台港莱州港区 23.5 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鲁环验2014238 号)”采用海运方式 采用内蒙烟煤,铁路、海运联合运输方式,煤炭由供煤方负责运至秦皇岛港、曹妃甸港等沿海港口,下水装船海运至本期工程配套专用卸煤码头 灰场 利用已批复的仓上金矿废弃矿

38、坑作为灰场,灰渣全部综合利用,因综合利用良好,一直未使用存灰 本期工程不设永久性灰场。事故钢板灰库和渣棚正在建设,临时租用莱州百纳建材有限公司、青岛良港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6 座灰库(总库容 12104m3)及 1 座渣棚(总库容 4104m3)作为备用灰库及渣棚 烟气治理设施 烟气脱硫装置 种 类 石灰石石膏湿法 石灰石石膏湿法 (双塔双循环,不设 GGH) 脱硫效率 % 98.89 99.2 烟气除尘装置 种 类 四电场静电除尘+湿法脱硫附带除尘 三室五电场低温静电除尘系统+双脱硫塔高效协同除尘系统。预留湿式除尘器位置 综合除尘效率 % 99.98 99.985 NOx 控制措施 种 类

39、锅炉设低氮燃烧器 锅炉设低氮燃烧器 种 类 配套 SCR 脱硝系统 配套 SCR 脱硝系统 效 率 % 85.7 87 烟 囱 240m 高双管集束烟囱,单管内径 8.0m 240m 高双管集束烟囱,内径 8.2m 扬尘治理 建设全封闭圆形煤场、输煤系统,并设置自动喷淋装置及除尘装置 建设全封闭煤场、输煤系统,并设置自动喷淋装置及除尘装置 废水处理 生活污水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设计处理规模 5m3/h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设计处理规模 10m3/h 含油废水 油水分离处理工艺,设计处理规模为 110m3/h 依托一期 脱硫废水 絮凝沉淀工艺,设计处理规模为 150m3/h 絮凝沉淀工

40、艺,设计处理规模为136m3/h 其他工业废水 200m3/h 工业废水处理设施 依托一期 固废处置 灰渣、脱硫石膏外售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灰渣、脱硫石膏外售综合利用; 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二、现有工程污染源强及达标分析 1、废气 (1)1#、2#机组有组织废气 在线监测结果 本次环评收集了近期在线监测数据,现有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 8表 9。 表 8现有工程 1#机组废气达标排放情况(2019 年在线监测日均值)统计值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颗粒物 实测浓度 (mg/m3) 实测浓度 (mg/m3) 排放量 (t) 实测浓度 (mg/m3) 实测浓度 (mg/m

41、3) 排放量 (t) 实测浓度 (mg/m3) 实测浓度 (mg/m3) 排放量 (t) 平均值 24.1 23.4 1.276 39.6 38.8 2.093 1.22 1.20 0.064 最大值 29.5 27.8 1.937 45.5 42.5 2.963 2.03 1.97 0.123 最小值 13.8 16.5 0.042 19.4 20.5 0.059 0.899 0.898 0.003 累计值 - - 407.027 - - 667.573 - - 20.385 表 9现有工程 2#机组废气达标排放情况(2019 年在线监测日均值)统计值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颗粒物 实测浓度

42、(mg/m3) 实测浓度 (mg/m3) 排放量 (t) 实测浓度 (mg/m3) 实测浓度 (mg/m3) 排放量 (t) 实测浓度 (mg/m3) 实测浓度 (mg/m3) 排放量 (t) 平均值 23.8 23.3 1.362 39.9 39.3 2.278 1.48 1.47 0.083 最大值 28.2 27.2 1.949 45.3 42.4 3.216 2.02 3.17 0.122 最小值 8.33 17.1 0.025 9.37 9.97 0.014 1.22 1.13 0.003 累计值 - - 248.62 - - 583.173 - - 21.187 X21#、2#号机

43、组烟道出口 NOX、烟尘、SO2 排放浓度能够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664-2019)表 2 标准要求(NO 50 mg/m3、烟尘 5 mg/m3、SO 35 mg/m3) 例行监测结果 2020 年 03 月 26 日,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委托山东恒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对 2#机组特征因子汞及其化合物、烟气黑度进行了例行监测,例行监测结果见表 10。 表 10现有工程 2#机组例行监测数据采样日期 2020 年 03 月 26 日 完成日期 2020 年 03 月 29 日 排气筒名称 2#机组排气筒 排气筒高度(m) 240 净化方式 电除尘、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SCR

44、脱硝 测点截面积(m2) 85.350 检测期间排气筒参数 废气流速(m/s) 10.6 测点废气温度() 54 大气压(kPa) 101.8 含湿量(%) 12.1 含氧量(%) 6.0 标干废气量(m3/h) 2.40106 检 测 项 目 检 测 结 果 汞及其化合物 实测浓度(mg/m3) 未检出 折算浓度(mg/m3) / 排放速率(kg/h) / 烟气黑度 1 级 根据监测结果,2#号机组烟道出口汞及其化合物、烟气黑度排放浓度能够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664-2019)表 2 标准要求(汞及其化合物 0.03mg/m3、烟气黑度 1 级)。 1#机组与 2#机组,

45、采用相同煤质、采用相同的污染防治措施,类比 2#机组监测数据,1#机组能够满足标准要求。 (2)3#、4#机组有组织废气 目前 3#、4#机组正在开展自主验收,已召开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议,本次引用验收监测数据说明 3#、4#机组污染物达标情况。 表 113 号锅炉出口监测结果一览表表 123 号机组出口其他污染物监测结果一览表监测点位 脱硫设施出口 监测时间 两日平均值 2019.11.4 2019.11.5 两日平均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标干流量(Nm3/h) 2275233 2223319 2230149 2236959 2260631 2257264 224

46、8826 2242858 汞及其排放浓度(g/m3) 4.82 4.13 3.82 3.96 4.16 3.98 3.97 4 排放速率0.011 0.009 0.008 0.009 0.009 0.009 0.009 0.009 监测点位 脱硫设施出口 监测时间 2019.11.4 2019.11.5 两日平均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含氧量(%) 6.1 6.1 6.1 6.1 6.1 6.1 6.1 标干流量(Nm3/h) 2240679 2314866 2319001 2170980 2248165 2259967 2258943 NOX 排放浓度(mg/m3

47、) 33 36 37 28 28 28 32 折算浓度(mg/m3) 33 36 37 28 28 28 32 排放速率(kg/h) 73.942 83.335 85.803 60.787 62.949 63.279 71.683 颗粒物 排放浓度(mg/m3) 2.2 2.3 2 1.9 1.7 2 2 折算浓度(mg/m3) 2.2 2.3 2 1 .9 1.7 2 2 排放速率(kg/h) 4.929 5.324 4.638 4.125 3.822 4.52 4.560 SO2 排放浓度(mg/m3) 15 14 13 12 12 12 13 折算浓度(mg/m3) 15 14 13 12 12 12 13 排放速率(kg/h) 33.61 32.408 30.147 26.052 26.978 27.12 29.386 化合物 (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