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荷塘,2,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3,莲,花之君子者也。,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 池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7,出淤泥而不染, 濯青莲而不妖。,8,“月”,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唐 杜甫月夜忆舍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 苏轼水调歌头),举头望明月,低
2、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9,荷塘月色,朱自清,10,作者简介,11,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在杭州第一师范(现在杭州高级中学)、扬州第八中学等校教书。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任教。,12,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我是 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当时的诗坛。 1929
3、年出版诗集踪迹。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作者简介,13,朱自清,主要作品有: 雪朝(诗集)1922, 踪迹(诗与散文)1924, 背影(散文集)1928,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散文名篇 春、绿、背影、威尼斯、匆匆 荷塘月色(1927.7)、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4,“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 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 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 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从他一生的 言行来看,他是始终以极其诚实 的态度对待人生和时代的选择。毛泽东称
4、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15,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 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 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16,朱自清“四奇” 19岁考入清华 28岁任教清华 得领袖毛泽东之盛赞 数篇文章入选中学教材,17,朱自清故居在今扬州城安乐巷27号,大门朝东。进门北向,有小院一区,内有客房两间,乃朱自清的住处。此宅二道门内,有上堂屋三间,下堂屋三间和两侧厢房,系朱自清
5、的父母及姐妹们的住所。而今房屋保护良好,环境雅静,已列为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朱自清故居内陈列着朱自清曾经使用过的部分家具、朱自清著作及一些实物照片,正屋内还有朱自清塑像。1992年10月,朱自清故居正式对外开放,江泽民总书记亲笔提写了朱自清故居的挂牌。,18,1916年12月15日,朱自清在扬州琼花观街朱宅与武钟谦女士完婚。武钟谦曾随朱自清辗转杭州、台州、温州、白马湖、北京等地,夫妻感情甚好。1929年11月26日,武钟谦因肺病逝于扬州家中。朱自清有小说笑的历史、别、散文给亡妇和一些旧体诗词记述了他们美好而深厚的感情。,19,1932年8月4日,朱自清与陈竹隐在上海结婚。,20,19
6、32年与英国友人摄于伦敦,二排右二为朱自清。,21,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在拒绝“美援”和“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名。 6月19日平津各大报纸刊登朱自清等一百一十名教师签名的严正声明。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22,相关图片,1978年秋,清华大学纪念朱自清逝世三十周年时,将原清华园内的古亭命名为“自清亭”,以示纪念。,23,清华园中的荷塘,24,近春园(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址),25,荷塘自清亭,这是1927年7月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夜不成寐, 悄悄披衣来到的“日日走过的荷塘”。 现已建为“荷塘自清亭”,26,清华河塘有仙则名,27,28,文学常识 朱自清(1
7、8981948),现代散文家、诗人。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文学研究会成员。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后从事散文写作。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因病在北平逝世。著有诗文 ,散文集 、 其中优秀散文有 、 、 、 、 等。有些诗作和散文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未来的期待。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著称。,踪迹,背影,欧游杂记,春,背影,荷塘月色,绿,威尼斯,29,课文字词,生字词: xi p du wng m nio nu 煤屑路 幽僻 踱着 蓊郁 弥望 袅 娜 s b qin yuan zho lin j 羞涩
8、 斑驳 倩影 媛女 櫂 敛 裾 fn zhu sho x hn wn 梵婀玲 点缀 树梢 空隙 酣眠 宛然,配乐朗读,30,幽僻() 蓊蓊郁郁 ( ) 曲曲折折( ) 独处() 霎时() 脉脉() 袅娜()( ) 颤 动( ) 煤 屑 ( ) 羞 涩( ) 踱 着( ),p,wng,q,chn,nio,wn,宛 然( ) 倩 影() 梵婀玲( )( ) 峭楞楞( )( ) 媛 女( ) 鹢 首( ) 纤 腰( ) 敛 裾( ) 弥 望( ) 酣 眠( ) 乍 看( ),qio,sh,lng,nu,fn,检查预习,ch,m,yun,y,xin,j,qin,xi,m,s,hn,du,zh,31,整
9、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 “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想起走过的荷塘,他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32,踱路感受 ,33,第二课时,赏析文本 赏析语言,34,感情变化的句子依次是,心里颇不宁静,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35,去途,荷塘,归途,整体感知,不宁静,得宁静,求宁静,出宁静,36,1阅读散文我们首先要抓住散文的“文眼”,请找出哪一句是本文的“文眼”,并说明其理由。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篇的“文眼”,后三句紧接着由些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颇不
10、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37,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 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 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 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爱莲说的线索或文眼就是第一句“可爱者 甚蕃”中的“爱”字,它是全文总括,统领了下文。 作者不仅写了陶渊明及世人的花之“爱”,更写了 “予独爱”,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态度。,38,2、本文主要描绘的是“荷塘月色”,但第三自然段却未提到“荷塘”与“月色”,作者为什么要如此设置呢?这样设置有什么作用? 第三段是一段作者的内心独白,直接而集中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宁静
11、到观赏荷塘月色的怡然自得的一个过渡,表达了作者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寻求摆脱冲突的愿望。作者的这种心情在月下荷塘这样一个幽美的环境中,表现的便是忧愁与喜悦相交织的审美情怀。,39,3、作者描写了有关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总之,写出荷塘四周和荷塘当中的各种景物,其中以写荷 塘中的景物为主,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幽、朦胧、恬静之美。,小煤屑路幽僻、寂静; 荷塘四周的树木阴森森; 荷叶繁密,出水高,亭亭玉立; 荷花姿态各异,尽显秀色; 荷香随风飘荡,不绝如缕; 荷叶的波动急如闪电; 月光清幽,如流水; 轻雾薄如轻纱; 云天淡淡的; 树影奇形异状,如画如乐; 树缝灯光没精打采; 蛙叫蝉
12、鸣最为热闹。,40,第四、五段是历来为人们所推崇的散文名段,请说出你喜欢的语句,并分析它们好在哪里?,41,月色下的荷塘,4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43,有袅娜地开着的,44,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4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46,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47,又如碧天里的星星,48,又如刚出浴的美人,49,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拟人 娇怯不语 轻盈多姿,闪闪发光忽明忽暗,晶莹剔透,冰清玉洁 纤尘不染,博喻,50,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为什么此
13、处要用博喻手法来修饰荷花? .博喻: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用博喻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形象生动,51,通感,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扩大意境,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荷香,荷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52,53,一、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如“风来花底鸟声香”,将
14、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她笑得很甜”将视觉转为味觉。,(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品读下边两个句子,分别指出其感觉的转移,以及产生的表达效果。,54,(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解析:由嗅觉向听觉转移 效果:“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
15、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解析:由视觉向听觉转移 效果: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将景物写活了,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其次,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55,通感示意,相 通,时断时续,隐隐约约,和 谐,相 通,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16、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56,补充讲解: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这叫通感,也叫移觉。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观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通感”也有以形状声的感觉转换。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两句唱词:“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其中“燕语”、“莺歌”都诉诸听觉,而“剪”是器物,“圆”用于形状,都属视觉范围,怎么
17、“燕语”会像“剪”,“莺歌”会成为“圆”呢?原来人们可以从“剪”的形状上得出锐利、轻快的联想,从“圆”的形态上获得珠圆玉润的启示。可见,“通感”艺术要在感觉转换中才能完成。读者如果不能产生联想,甲感觉与乙感觉沟通不了,便不能完成转换的目的,也就体会不到“通感”的妙处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七:“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说“境界全出”表示写出了作者的感情,即感到春意的蓬勃。钱钟书在通感中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象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通感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57,“通感”还有以色写声的
18、,如清代诗人严遂成满城道中中的“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声”明明是听觉,“绿”属视觉,怎么“声”会变绿呢?因为风拂柳絮,婆娑有声,柳丝飘动,宛若一道绿帘散开,从这绿丛里发出的声音也似乎染了绿色。“绿”在这里,既点染了色美,同时又作了轻巧宜人的声美的同义语。,如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中“晨钟云外湿”,说的是由于天气阴湿,传到云表的钟声瓮声瓮气,不仅听起来不那么清脆、响亮,而且有些潮湿(视觉)或湿润(触觉)的感觉。钟声本是诉诸听觉的,因杜甫在具体的天气阴湿的环境中来感受,钟声就从听觉通向视觉甚至触觉,这就写出了对于钟声的独特感受,避免了一般化。,58,举例:,1、松风落叶水声凉。 2
19、、红杏枝头春意闹。 3、观众的目光刺得他浑身疼 。 4、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 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 5、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 。,(听觉转化为触觉),(视觉转化为听觉),(视觉转向触觉),(视觉转化为听觉),(听觉转化为视觉),59,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月下荷塘的美景的?,荷叶,荷花,荷香,荷波,田田 亭亭的舞女的裙,袅娜 羞涩 明珠 星星 美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凝碧,月光下的荷塘,静动 结合,拟人,博喻,通感,静态(无风),动态(有风),60,荷塘上的月色,61,泻,“泻” 与“流水”相照应,而且有
20、动态美,显得生动活泼。,“泻”字的表达效果: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62,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化实为虚,洁白而鲜艳,轻盈透明,亦真亦幻。,63,“画”字的表达效果: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却说成“画”在荷叶上,“画”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倩影”。“画”这个动词是经过锤炼的,与“倩影”搭配得很好,表现出一种趣味,也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21、;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6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听觉,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和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像,把人带入到一种朦胧的美的幻境,65,月光 月影,如流水 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灌木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光和影的和谐像名曲,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实,虚,实,虚,朦胧优雅,塘上的月色,66,体会语言特色 深入探究文本 小结全文,67,荷 塘 四 周,68,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
22、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以动衬静,比喻,69,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 明暗结合,喧寂相间。,景物特点:淡雅、朦胧,衬托手法: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70,“叠词”的表达效果,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是田田的叶子。 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 4、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6、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7、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8、静静地泻在这
23、一片叶子和花上 9、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10、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 11、这些数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12、树色一例是阴阴的 13、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71,叠 词,迷迷糊糊 悄悄 蓊蓊郁郁 阴森森 淡淡 曲曲折折 田田 亭亭 层层 缕缕 一粒粒 静静 薄薄 峭楞楞 弯弯 远远近近 阴阴 高高低低 隐隐约约 轻轻,叠词节奏鲜明,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 舒展,音节和谐。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 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72,合作探究,1、作者联想起江南采莲的情景,并引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军阀白色恐怖的统治的“怕人”和反动御用文人如蝉鸣、蛙叫一般的“热
24、闹”鼓噪,使人厌烦,毫无自由的现实使人忍不住产生相反联想,作者为了说明自己描写的采莲的情景“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就引用了南朝梁元帝的采莲赋。,作者引用西洲曲把“现在”和“旧时”、“这 儿”和“江南”进行对比,突出了“现在”“这儿”的 不自由,表达了对江南过去的那种自由的向往。,73,采莲赋译文 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摇着小船互相默默地传情;船慢慢地来回摇荡着,双方传递着酒杯;桨要划动,却被水草挂着,船要移动,就把浮萍分开了。那细细的腰肢,裹着洁白的绸子,走走退退,不住地回视自己的动作;春末夏初,叶正嫩花才开,恐怕水珠溅湿身衣,笑容微微,害怕船儿倾斜,提一提衣裳。,74,作
25、者的感情发展线索:“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笼罩了全文。,2、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5,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人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人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
26、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懑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对黑暗现实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题探究,76,探寻背景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 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 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 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 封信) 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 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 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 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 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 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朱自清哪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考试卷(解析版)
- 茶叶原料供应与加工合同(2024年度)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分包合同
- 茶叶展会参展协议(04版)
- 二零二四年度环保项目委托研究合同
- 保温水杯采购合同书 3篇
- 二零二四年度物业服务投诉处理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知识产权许可合同标的说明
- 二零二四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分包合同(04版)
- 二零二四年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合同
- 项目管理与时间规划培训资料
- 园林植物的识别基础-园林植物的识别基础
- 高危孕产妇管理护理课件
- 奇经八脉完整版本
- 六氟化硫检测报警仪校准规范
- 便利店顾客关系维护与投诉处理培训
- 中国邮政面试的问题及其参考答案
- 攀岩公园可行性报告
- 眼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 计算机桌面运维技术服务方案
- 厨师营养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