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的职业卫生课件_第1页
主要行业的职业卫生课件_第2页
主要行业的职业卫生课件_第3页
主要行业的职业卫生课件_第4页
主要行业的职业卫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六章主要行业的职业卫生,.,2,掌握化学化工行业、新兴产业等行业相关职业有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熟悉上述行业相关职业有害因素可引起的健康损害;了解上述行业产生职业有害因素相关的工序、工艺。,.,3,第五节化学化工行业职业卫生,.,4,概述,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简称化工行业。 具体可分为: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肥料制造、农药制造、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品制造、日用化学产品制造等众多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5,一、化学原料制造业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 of basic chemicals industry 主要是指各在进行三

2、酸一碱等化学原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健康损害。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主要包括三酸一碱,即硫酸、硝酸、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化学原料制造工业。,.,6,基础化学工业的职业卫生特点,生产过程复杂,每一工段都有其特有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化学反应,从原料、中间产物、成品、副产品、夹杂物以及废弃物都有可能是有害物质; 易燃易爆物品多,可燃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分散到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都会引起爆炸; 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多,既存在职业卫生问题又有环境污染问题。,.,7,生产工艺流程图(一),硫酸:生产方法有接触法和硝化法。 接触法 硝化法是利用硝石或硝酸所产生的氮氧化物的作用,使SO2转换成

3、SO3,制成65%或76%的硫酸。,破碎含硫矿石,溶解吸收,焙烧,净化SO2,转化,.,8,生产工艺流程图(二),硝酸:大多采用合成氨为原料,经触媒氧化成一氧化氮,再与空气经加压或以98%硫酸氧化即可转化成二氧化氮,用水吸收而制得不同浓度的硝酸及发烟硝酸。 小规模生产用硝石(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制得硝酸和副产品硫酸钠。 氢氧化钠(烧碱)和盐酸:主要采用电解食盐法生产。在电解过程中,这两个产品同时产生,用饱和食盐溶液经直流电电解制得烧碱、氯气和氢气。,.,9,职业有害因素,硫酸生产中主要危害工人健康的是有害气体、粉尘及高温; 主要在密闭不良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出料装罐时有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外逸; 烧

4、碱有腐蚀和刺激作用,有汞暴露。,.,10,健康损害,肺水肿:当发生SO2或氯化氢等刺激性气体泄漏,吸入高浓度气体引起中毒性咽喉炎和肺泡内及肺间质过量的体液潴留为特征的中毒性肺水肿(toxic pulmonary edema),最终可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眼、皮肤的灼伤:在工艺过程中,从业人员暴露于盐酸或氢氧化钠时,有可能发生化学灼伤事故,主要是眼睛和皮肤的化学性损伤。,.,11,预防措施,工艺改革:提高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尽量选择低害或无害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如硫酸生产从卫生学观点看,采用气体原料比固态原料好,接触法比硝化法好,因生产过程在密闭设备中进行,且无氮氧化物。 防尘、防毒、防噪声设施:

5、针对工艺流程中有严重的职业健康损害部分设置必要的防尘、防毒、防噪声设施,如通风除尘、通风降温、通风排毒、湿式作业、减振消声及防止跑、冒、滴、漏等措施。,.,12,二、化学制品制造业职业卫生,石油加工行业职业卫生 合成材料制造业职业卫生 塑料制品业职业卫生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业,.,13,(一)石油加工行业职业卫生,石油加工业主要指对石油进行炼制或以石油为原料进行化学生产形成化工产品的行业。 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多种化学毒物和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属危害较严重的化工行业之一。,.,14,职业有害因素,化学因素: 硫化氢主要发生于原油电脱盐、分馏过程中; 苯系化合物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

6、等芳香烃化合物,以催化重整中产生最高,加氢精制、原油蒸馏、延迟裂化等产生汽油馏分的装置都可产生; 氨主要存在于原油蒸馏、催化原料加氢、加氢裂化及氨制冷系统中; 延迟焦化过程中会产生加热炉会产生一氧化碳; 液化气脱硫醇工段存在氢氧化钠。,.,15,职业有害因素,物理因素: 石油化工噪声是该行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 多数装置配备有加热炉或反应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强度的高温和热辐射; 石油炼制所配备大功率送变电装置可产生极低频电磁场。,.,16,健康损害,化学性中毒: 吸入数分钟工业气体可发生职业中毒; 噪声聋: 主要是对听觉系统的特异性影响(噪声聋)和听觉系统外的非特异性影响。,.,17

7、,预防措施,选用无毒和低毒物料 技术改造 加强作业场所通风 噪声控制措施 高温防暑降温设施,.,18,(二)合成材料制造业职业卫生,合成材料制造业是指通过人工方法,将低分子化合物加工聚合形成高聚物的工业。 合成材料目前已应用与日常生活、农业、工业和国防等各个领域,这对其生产提出了新的挑战。 合成材料加工生产流程中容易释放多种化学毒物和物理有害因素,使该行业成为危害较严重的化工行业之一。,.,19,职业有害因素,包括: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锰及其 无机化合物、电焊烟尘、氧化锌、其他粉尘、盐酸、硫酸、氢氟酸三氧化铬、可溶性镍化物、氨、硝酸、磷酸、硼酸、氰化物、甲苯、 二甲苯、三氯乙烯、环己酮、

8、丙酮、乙酸丁酯、氢氧化钠、碳酸钠、噪声、高温紫外线,等。,.,20,职业有害因素,作业人员经常暴露于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引发各种健康损害。 呼吸系统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21,预防措施,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生产过程密闭化、自动化和程序化;安装有效的局部排毒设备,定期维修。完善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作业人员防患意识。 卫生保健措施:建立职工卫生保健制度,帮助工人在工作中正确合理的使用安全防护器材,定期对职工进行体检,建立职工健康备案。,.,22,(三)塑料制品业职业卫生,塑料制品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生产生活以及军事工

9、业中。 多数塑料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作业人员参与工作。 塑料制品业也存在物理、化学等许多职业危害因素。,.,23,职业危害因素,有毒气体(氯乙烯、乙烯、硫化氢以及有毒液体的挥发气体等)、有毒液体(苯、甲苯、二甲苯、二异氰酸树酯、甲醛、丙酮、糠醛、苯酚、甲酚、汽油、柴油等)、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粉尘(塑料粉尘、铅尘)、物理危害(噪声、高温等)。 可以导致机体皮肤、呼吸、消化、精神、神经症状的多系统、多脏器损伤。 生产过程中所用原料、单体、助剂绝大多数具有一定毒性、变应原性和致癌性。,.,24,健康损害,塑料行业中出现的职业性病损主要与塑料生产所使用的原料有关,且主要表现为机体多系统、

10、多器官的健康损害。 急慢性职业中毒 皮肤腐蚀 变应原反应 呼吸道损伤 致癌作用,.,25,预防措施,合理布局 生产线的防护设施 应急救援设施 职业健康体检,.,26,(四)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业,涉及的涂料生产、油墨生产、颜料生产等的生产流程和所用原料有很大的相似性。 生产过程中都存在很多潜在的职业性危险因素。,.,27,职业危害因素,危害因素主要来自于原来和生产环境。 易燃或易爆物质:生产中使用的许多溶剂均系易燃或易爆物质,因而火灾危险始终存在。如易燃的载色剂或溶剂在使用时存在严重的起火和爆炸危险,从贮藏阶段直至废物处理都必须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 有毒有害配料:原料通常极易挥发或呈

11、微粒状态,而易被吸入,发生中毒的危险,大量粉尘的长期吸入也容易诱发尘肺。,.,28,健康损害,该行业中常涉及很多易燃易爆品的加工处理,如操作不当可导致火灾或爆炸等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长期暴露可致各种职业性病损。 作业人员接触众多有害物质所引起的职业性病损视所涉及的化学物而定。,.,29,预防措施,降低火灾等事故隐患:电气装置设备均应是具有防爆性能,作业场所应保证有充足的通风,以防止易燃蒸气聚集。保证作业场所有畅通无阻的安全出口与通道、火灾报警装置、灭火器和并定期对职工进行消防训练。 选用无毒和低毒原料:如应用新型环保颜料和溶剂,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高毒的物质,限制使

12、用或禁用具有致癌作用和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物质。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防护的关键。对于接触某些皮肤刺激性毒物的车间,应设置良好的卫生与洗涤设施,并提供护肤膏和润肤霜,供工人洗涤后使用,同时向工人详细说明其使用方法。,.,30,三、化学医药制造业职业卫生,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职业卫生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职业卫生 生化制品制造业职业卫生,.,31,(一)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ygiene in chemical medicine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主要是指各类化学药品原药在其制造、生产加工等过程

13、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健康损害。 化学药品原药(chemical medicine materials) 是指供进一步加工药品制剂所需的原料药,如抗菌素、内分泌品、基本维生素、磺胺类药物、水杨酸盐和水杨酸酯、葡萄糖和生物碱等原料药。,.,32,职业有害因素,有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及有毒化学物质、噪声、高温、微波等。 在其主要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原材料的磨碎、配料、混合、制粒、干燥、筛选、包装和成品等均可接触。 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的机会主要是因为设备和管道密闭不严、锈蚀渗漏,上道工序来料、检验分析取样及出料、废弃物料排出,清洗或检修设备及管道中残存的有毒化学物质有可能

14、污染作业环境。,.,33,健康损害,噪声的危害: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有调查显示,暴露在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工作场所噪声中的作业人员,其耳鸣、失眠、头痛和记忆力下降等自觉症状较对照组高;作业环境中的噪声还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主要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异常。 有毒化学物的危害:在工艺过程中,甩干物料中含有盐酸时,有可能发生化学灼伤事故,主要是眼睛和皮肤的化学性损伤。当发生吡啶、氨气等刺激性气体泄漏,吸入高浓度气体引起中毒性咽喉炎和肺泡内及肺间质过量的体液潴留为特征的中毒性肺水肿(toxic pulmonary edema),最终可导致急性呼吸

15、功能衰竭。,.,34,预防措施(一),生产工艺改革:生产过程密闭化、自动化和程序化,减少作业工人与化学物质接触机会;选用新型低噪声设备,并对主要产生噪声的设备加装基础减震垫、隔声罩、安装消声设备,使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符合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通风排毒:如果通风排毒系统设计不合理或排毒口排毒效果不佳,就可造成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增高甚至国家卫生标准,工人长期接触有可能受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也加大了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风险;采取密闭尘源和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逸和减少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使其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35,预防措施(二),设备布局:封闭和隔离产生有害气体或蒸汽的车间

16、;对产生噪声的车间,设立隔声值班室;有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要求的精烘包括洁净生产区中的设备应设立独立房间。 个人防护:接触吡啶、盐酸等刺激性、腐蚀性有毒化学物质的作业人员应配备符合要求的工作服、靴、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防止或减轻其对眼睛和皮肤的化学性损伤;工人配置3种以上声衰值足够、舒适有效的护耳器(耳塞或耳罩),并经常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注意个人卫生,杜绝将粉尘或有毒化学物污染的工作服带回家。,.,36,(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职业卫生,化学药品制剂是指凡根据药典、药品标准或其他适当处方,将原料药物按某种剂制成具有一

17、定规格的药剂,即制成的药物生物制剂。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职业卫生,主要是指各类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诊断的化学药品制剂在其制造、生产加工等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健康损害。,.,37,职业有害因素,包括金属类(如锰、铬等)、有机溶剂(如苯及苯化合物、氯仿等)、刺激性气体(如氯、硫酸二甲酯等)、窒息性气体(如氰化氢、一氧化碳等)、高分子化合物等化学物,还包括粉尘、高温、噪声、振动物理因素和劳动时间安排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强迫体位以及其他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38,健康损害,职业中毒:以刺激性气体中毒和各种有机溶剂中毒最常见。 职业性皮肤病:常见者为

18、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小面积化学性烧伤亦不少见。 其他:尘肺、局部振动病、噪声聋和激素综合征等,在某些制药行业中偶有发生。,.,39,(三)生化制品制造业职业卫生,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原料为各种微生物、细胞、动物和人源组织、液体等生物材料。 生化制品制造业职业卫生(The occupational health of biochemic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主要是指各类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生化制品的生产活动、加工制造等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健康损害。,.,40,职业有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及有毒化学物质、噪声、高

19、温、微波等。 在其主要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原材料的磨碎、配料、混合、制粒、干燥、筛选、包装和成品等均可接触。 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的机会主要是因为设备和管道密闭不严、锈蚀渗漏,上道工序来料、检验分析取样及出料、废弃物料排出,清洗或检修设备及管道中残存的有毒化学物质有可能污染作业环境。,.,41,健康损害,常见职业病为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噪声聋、高温中暑、体温过低与冻伤、职业中毒等。 还因为接触生产原料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及动植物、昆虫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发生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和职业皮肤病等。,.,42,预防措施,应按照三级预防措施加以控制,以保护职业

20、人群健康。 职业危害的控制措施是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它涉及劳动安全卫生立法、卫生标准制订、安全生产卫生监察管理、卫生工程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应与职业医学中的早期检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高危人群的健康监护等,组成完整的劳动卫生三级预防体系。,.,43,四、其他化学产品制造业职业卫生,农药制造业职业卫生 肥料制造业职业卫生 日用化学品生产职业卫生 专用化学品制造业职业卫生,.,44,(一)农药制造业职业卫生,农药指用于消灭、控制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鼠类、杂草及其他有害动、植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药物称为农药,包括提高药物效力的辅助剂、增效剂等。 农药的种类繁多,按其主要用途可分为

21、杀虫剂 (insecticide)、杀螨剂(acaride)、杀菌剂 (fungicide)、杀软体动物剂 (moIluscide)、杀线虫剂 (nematocide)、杀鼠剂 (rodenticide)、除草剂 (herbicide)、脱叶剂 (defoliant)、植物生长调节剂 (Plant growth regulator)等。 按农药的大鼠急性毒性的大小,可将农药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类。 按农药的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等。,.,45,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农药制造、配剂和包装。,.,46,职业有害因素,事故统计表明中毒、火灾、爆炸是其主要危

22、害。 农药门类品种较多,生产过程所涉及的单元反应过程和单元操作过程十分广泛,凡化工单元反应如氯化、氧化、还原、硝化、氨化、磺化、歧化以及单元操作如反应操作、抽提、萃取、蒸馏、分离、冷凝、干燥等均有涉及。 既有连续生产(如光气生产),又有间断性生产。 农药生产所用原料、中间体大都有毒易燃,所以具有较高的危险性。,.,47,健康损害,农药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三条: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 不同的农药,进入人体的途径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同一种农药也可以有多种进入人体的途径。 农药生产工人长期过量暴露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引起各种健康损害,甚至导致职业病。 农药对人体的主要危害表现为三种形式:急性中毒

23、、慢性危害和“三致”危害。,.,48,急性中毒,农药经口、呼吸道或接触而大量进入人体内,在短时间内表现出的急性病理反应为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主要取决于农药的急性毒性大小和作业工人短时间内可能的接触剂量,有时农药的活性成分毒性不大,但所使用的溶剂和助剂成为罪魁祸首。 急性中毒往往导致神经麻痹乃至死亡,甚至造成大面积死亡,成为最明显的农药危害。,.,49,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临床表现,毒蕈碱样症状(轻度中毒) 烟碱样症状 (中度中毒)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重度中毒) 其他,.,50,慢性危害,农药生产工人长期接触农药,可使农药在体内不断蓄积,短时间内虽不会引起人体出现明显急性中毒症状,但可产生慢性危

24、害,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即慢性中毒。 慢性农药中毒可出现习惯性头痛、头晕、乏力、多汗、抑郁、记忆力减退、脱发、体弱等症状。 有些农药慢性蓄积还会影响神经系统,破坏肝脏功能,造成生理障碍,影响生殖系统,产生畸胎,导致癌症。,.,51,预防措施(一),遵守相关管理条例: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人畜安全。,.,52,预防措施(二),呼吸防护:所有农药原料、中间体和成品大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生产过程中,急性中毒都由泄漏引起,有的则是检修失措或个人防护不当造成的。中毒类型可分为:有机磷类农药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25、、黄磷中毒、光气中毒、甲基异氰酸酯中毒,为防止中毒现象发生,作业时必须佩带防毒装备。,.,53,预防措施(三),手部防护:农药厂的工人长期接触一定量的农药,可使农药在体内不断蓄积,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必须做好农药绝缘措施。农药厂的工人工作时应戴橡皮手套,禁止吸烟或进食,不要用手擦脸或揉眼睛,皮肤污染时,立即用肥皂洗净,工作服和手套需用碱水浸泡,再用清水洗净。,.,54,其它防护: 农药生产工人要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通常一年一次,除常规项目外,可针对接触相应的农药增加有关指标,如有机磷接触工人的全血胆碱酯酶活性。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明显肝肾疾病以及其他不适宜从事这类作业的患病者,要

26、调离接触农药的岗位。 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也不适宜继续从事接触农药的作业。 农药制造工厂应积极改进农药生产工艺,防止跑、冒、漏、滴,加强通风排毒措施,使用机械化包装代替手工包装,以降低工人农药接触剂量。,.,55,(二)肥料制造业职业卫生,肥料一般施入土壤或池塘中改善土壤、水质以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或喷洒在植株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 肥料可分为单元肥料和复合肥料,前者指仅含有一种养分元素的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后者指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养分元素的肥料,包括氮磷、氮钾和磷钾的二元复合肥以及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等。,.,56,工艺过程与职业有害因素,主要特点包括高温、高压、易燃、

27、易爆、易中毒、强腐蚀、高转速、高度连续性等。 生产环境中存在煤尘、噪声、一氧化碳、氨、硫化氢及放射线等多种危害因素,严重威胁化肥生产工人的健康。 尿素是应用最广泛的化学肥料,以尿素化肥厂为例叙述其生产工艺过程及其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57,健康损害,噪声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对听觉系统的特异性影响(噪声聋)和听觉系统外的非特异性影响。 职业中毒:化学毒物可以引起各种职业中毒。如:一氧化碳导中毒致窒息甚至死亡;盐酸主要对皮肤、眼及呼吸道黏膜产生腐蚀和刺激作用,高浓度可引起严重的灼伤。二氧化硫中毒。二氧化氮属高毒类,不易溶解于水,对眼黏膜和上呼吸道作用较小,到达深呼吸道后形成硝酸及亚硝酸,

28、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导致肺水肿。其它化学物导致的相关疾病。,.,58,预防措施,脱硫、压缩、脱碳、变换、氨合成循环机工作场所设置一氧化碳自动报警装置和机械通风。 氨合成、冰机、液氨灌区、尿素等工作场所设置氨自动报警装置和机械通风排风装置。 在配制和使用腐蚀性、刺激性物质的岗位和场所安装淋洗器、洗眼器等防护设施,其服务半径15m,并安装在与疏散撤离方向一致的相对安全处。 生产过程中加强密闭,对管道、阀门、容器、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及时更换老化设备,进一步加强管道、设备的密闭化,减少跑、冒、滴、漏。 加强个人防护,应根据作业人员所在岗位特点,配备必要的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防护服、防护

29、手套、防护眼镜等劳动安全防护用品。,.,59,(三)日用化学品生产职业卫生,日用化学品制造业,也称日用化学工业,简称日用化工,指生产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精细化学产品的工业。 日用化工产品也称日用化学品。 日用化学品行业(简称日化行业)分为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化妆品、口腔清洁护理用品、香料香精以及家用其他化工制品5个子行业。 从产品的生产工艺上看,除表面活性剂和和合成香料等品种的生产多为原始的化学反应合成,其他大量日化产品主要的加工工艺是采用各种化学原料按确定的配方混合调配制得。 本行业产量占绝对多数的产品品种在生产中本身基本没有污染物排放,因此日化行业总体上对环境的污染较小。,.,60,职业

30、有害因素,危害因素种类繁多,如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生物性因素等。 日用化学品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工效学方面的危害相对较少。 特殊体位暴露,见于产品的包装和灌注流程,如包装工人的长期站立体位。 化学物的接触是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由于日用化学品的种类繁多,因此接触的化学物品种类繁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常见以下几类:重金属、酸碱、有毒有害气体、有机化学物。,.,61,健康损害,呼吸系统:在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行业中多见;在火柴和墨水制造中,接触煤烟尘或炭黑尘,可导致职业性的尘肺;还可引起慢性鼻炎、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接触氯气、氨气和二氧化硫可能导致职

31、业性中毒,以及呼吸道的灼伤。 皮肤损伤:是由于强酸强碱和有机溶剂导致的损伤,主要是局部的组织红肿、炎症以及溃烂。 腱鞘炎:见于产品包装工人,由于长时间单纯反复性的包装动作,可引起腱鞘炎。,.,62,预防措施,选用无毒和低毒染化料:应用新型原料和添加剂剂,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高毒的物质,限制使用或禁用具有致癌作用和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原料和添加剂。 技术改造:通过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革,提高自动化机械化作业,可有效减少暴露时间和降低污染水平。 个人防护用品:在化工合成中,物料运输和加工中,操作者正确使用隔离衣和隔离手套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63,第六节新兴产业职业卫生,航天航空 信息产业 纳米材

32、料,.,64,航天航空,.,65,一、航天航空,概述 发展非常迅速 航空技术最初用于军事,自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航空技术在民间领域逐步应用。 80年代以来,中国的航空工业发展非常迅速,也带动了民航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航空旅客人数自2000年已经翻了三倍多。 应用广泛 航空在促进经济发展、服务于各行各业、应急救援及国防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66,航空作业的职业卫生问题 航天作业的职业卫生问题,航天航空职业卫生主要内容,.,67,现代航空的分类,民用飞机 军用飞机 研究性飞行器,.,68,由于航空飞行环境中的气压变化,所引起的航空性中耳炎、航空性鼻窦炎、变压性眩晕、高空减压病、肺气压伤五种

33、疾病属于职业性航空病。,职业性航空病定义,.,69,航空飞行环境中气压变化导致的健康损伤,.,70,航空作业的可能导致的健康影响,高空缺氧 高空减压病 航空性中耳炎 航空性鼻窦炎 航空性牙痛 高空胃肠胀气,.,71,高空缺氧对健康的影响,机体各器官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突出的有 神经系统机能障碍 感觉系统机能障碍 循环系统机能障碍 听觉系统障碍 视觉系统障碍 ,.,72,未经高空锻炼的健康青年人,高空缺氧的主要表现,.,73,2. 高空减压病,高空减压病是飞机在上升过程中乘员可能发生的一种特殊综合征。 是由于在人体组织、体液中溶解的氮气离析出来形成了气泡,压迫局部组织和栓塞血管等而引起的一系列

34、临床症状。 但在民用航空中,由于增压失效可引起缓慢减压,导致减压病。,.,74,在8000米以上,飞行高度愈高,发病率也愈高。 在8000米以上,停留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 飞机上升速度越快,人体内过剩的氮越来不及排出体外,发病率愈高。 24小时内重复暴露于低气压环境容易发病。 寒冷的温度条件,能增加本病的发病率。,影响发病的因素,.,75,3. 航空性中耳炎,在飞机上升过程中,一般不会引起航空性中耳炎。 在飞机下降过程中,中耳腔内负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鼓膜破裂,即为航空性中耳炎。,.,76,与飞行高度和飞机的下滑率有关,下滑率越大,鼓室内、外压差也越大,发生航空性中耳炎的几率越大; 不

35、同高度的大气层密度不同,越接近地面,密度越大。故当下降率相同时,越接近地面,气压增加率越大; 一般来说,中耳气压性损伤多发生在4000米以下,以1000米2000米高度发生为多。 上呼吸道感染常引起咽鼓管咽口周围黏膜组织充血、水肿,从而影响咽鼓管的开放,易导致中耳气压性损伤。,影响发病的因素,.,77,航天作业的职业卫生问题,.,78,大气的分层,.,79,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 (暖层),内大气圈,外大气圈,.,80,航天(spaceflight):通常指航天器离地球表面100公里以上的飞行,又称空间飞行、太空飞行、宇宙航行或航天飞行。 航天活动的目的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与天体,为人类服务

36、。,航天定义,.,81,宇宙环境是极为恶劣的,航天器在太空中运行时遇到真空、太阳电磁辐射、高能粒子辐射、等离子体、微流星体、行星大气和磁场等空间环境,均会对航天器和人的健康、安全产生显著影响。,航天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82,目前航天环境对人体的影响研究有限,模拟环境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积累研究资料。 空间电离辐射对载人航天的安全影响最大,可导致染色体DNA损伤,产生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 研究发现航天失重可导致心肌萎缩、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 航天员在飞行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立位耐力降低; 航天飞行可导致骨质脱钙快,在脱钙的基础上容易导致骨折、软组织钙化、肾结石级血管粥样硬化等病理

37、变化; 失重可以导致骨骼肌萎缩; 血液系统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浆容量减少、红细胞质量下降、异形红细胞增多等; 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对健康的影响,.,83,.,84,二、信息产业职业卫生,信息产业是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IT产业。是高新技术、劳动力高度密集性产业,发达国家中1/2以上的从业人员从事以信息为主的工作。 信息产业结构分为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两大部分。由于这两部分的工作性质不同,其职业卫生特点也不同。,.,85,信息技术和设备制造业,主要涉及微电子工业生产,其支柱产业是以生产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为主的半导体工

38、业。,.,86,大型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流程复杂,各步骤反复进行,主要工序如下:,.,87,集成电路生产行业职业性有害因素,.,88,化学因素,一般化学毒物 (按生产工序分类),.,89,特殊材料有毒气体,特点:种类多、量少,但毒性较强,主要危害因素: 1. 高毒性气体:砷化氢、磷烷、硼烷和一氧化碳等; 2. 刺激性气体:溴化氢、氯化氢、氨和氯气,单纯窒息性气体氮气、甲烷和易燃性气体如硅烷、氢气等; 3. 其它气体:六氢化硼、三氟化硼、三氯化硼、三氯氧磷、六氟化钨、氯化硅、二氯二氢硅、四氟化碳、六氟化碳、三氟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三氟化氮等。,.,90,物理因素,.,91,微小气候及工效学问

39、题,.,92,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特点:从业人员多为白领,在有空调的写字楼里利用计算机进行着紧张复杂的脑力劳动。 主要的职业卫生问题:视屏终端作业、人体工效学问题和心里紧张等问题导致白领职业病。 发展趋势:在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范围十大职业病中,肌肉筋骨系统障碍、神经系统障碍和心理障碍就分列第三、第七和第十位。在我国,越来越多的白领职员抱怨他们颈部和腰部不适,感觉肩背腕疼痛、抽筋、肌肉拉紧或无力,有的还有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焦虑、失眠、紧张、免疫力降低等症状。我国还没有把“白领职业病”列入法定职业病范围,但现在卫生部门和越来越多的专家已认识到它的危害性。,.,93,白领综合症

40、,“病态建筑综合症” 在电脑、地毯、空调、装修密封良好或超净工作环境的工作场所里,空气过分干燥、新鲜空气的补充量不够、空气负离子减少等,加上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工作人员密集造成的环境污染(过多的臭氧、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病原微生物)导致“病态建筑综合症” 。,.,94,“病态建筑综合症”,常见有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及咳嗽、流鼻涕、头昏脑胀、四肢酸痛、疲乏无力等症状,常被误认为感冒。,.,95,“电脑眼”,长期从事电脑操作的人员,由于眼睛紧盯屏幕,眨眼次数减少,约为平时的1/3,因而减少了眼内润滑剂和酶的分泌,眼睛干涩发痒、灼热、疼痛和畏光。 眼科检查发现有近视、散光眼、结膜炎、麦粒肿、眼压升

41、高及泪液分泌障碍等。,.,96,肌肉骨骼系统疾患,流水线上手臂单调重复操作、计算机操作人员需要持续、快速敲击键盘或是长时间使用鼠标,加之桌椅缺乏工效学设计、姿势不当或固定姿势维持太久,会对肌腱、肌肉、神经和其它柔软的身体组织造成危害,易患颈背痛、滑囊炎、鼠标肘、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又称鼠标手。,.,97,身心、心理疾病 人员构成:多为软件工作人员。 疾患表现:心理上表现为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焦虑,甚至愤怒,觉得丧失生活乐趣,社交恐惧等。而生理上也可能随之出现头疼、胸痛、腹胀、内分泌失调、睡眠障碍等情形。除此之外还有“信息焦虑综合症”。多为功能性表现:

42、突发性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妇女还会并发停经、闭经和痛经等。,.,98,“过劳死”,近年来,许多3545岁的年轻IT精英和高学历的精英们,面临社会和家庭的双重高压,事业心强、期望值高、玩命工作,经常工作到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地连轴加班,忽视休息和放松的机会,最终引发心理疲劳、抑郁症、高血压、脑溢血或心肌梗死。,.,99,“久坐病” 由于长期坐位工作,导致盆腔静脉回流受阻,继发痔疮、前列腺炎、颈椎病、腰椎病等,女性会出现痛经、月经不调。,.,100,防护措施,1. 隐蔽性,2. 多样性,3. 工效学性,4. 现代性,5. 滞后性,.,101,三、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102,

43、纳米技术 (Nanotechnology),生物技术 (Biotechnology),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认知技术 (Cognitive Science),21世纪四大主要的前沿科学技术,科学前沿,.,103,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是一个尺度,但是当物质细分到纳米以后,其理化性质就会发生很多变化,这时就不仅仅是尺度问题。,.,104,Endogenous nano-machinery,Nanomedicine,Diverse nanostructures,Carbon nanomaterials,.,105,纳米技术应用的多个领域,医药卫生 家电 电子计

44、算机和电子工业 环境 纺织工业 机械工业 化学化工 能源 军工 化妆品等等,.,106,我国目前可生产的纳米产品,年产量均在1001000 吨,且在迅速增长,铝;钴;铜; 镍;铁;锌;银; 碳包铁; 碳包钴 碳包镍粉体; 纳米Ta;纳米Cr; 纳米Ni-Ti 纳米Ni-Mn-Al; 合金钢纳米粉末; 纳米锌、 锡等多种纯金属,复合材料; 抗菌材料; 紫外屏蔽材料; 导电材料等; 纳米碳管; 富勒烯; 金属富勒烯; 纳米金刚石,金属粉体,氧化锌;二氧化钛; 氧化硅;氧化镁; 氧化钛;氧化铝; 氧化锆;氧化镍 氧化钴,氧化物,其他,.,107,规模及职业人群,据美国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估计,到2015年美国至少有80万工人从事纳米技术相关产业,全球将有2百万工人,市场份额将达到1万亿; 16%的纳米产品在医药卫生领域,50%应用于电子及信息领域,如纳米碳管,2011年将可能占有460百万市场份额。,.,108,如其他职业场所有害物质一样,职业场所纳米材料也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 关于纳米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