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粗纱工艺上机实验,芜幂汁军饿乓戍择涪涅宗棕锐土疵谎枯契菩篱蒂痘产性斗乏圈铂笋癌竣译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基础知识 粗纱机工艺上机实验是根据纺纱品种及要求,对粗纱工艺进行设计和工艺计算、上机试纺和调整,纺出合格的粗纱。 粗纱机工艺设计,主要包括粗纱定量(粗纱线密度)、锭速、牵伸倍数(牵伸分配)、罗拉隔距、捻系数、径向卷绕密度(铁炮皮带每次移动量及成型齿轮齿数)、轴向卷绕密度(升降齿轮)和下铁炮齿轮(卷绕齿轮)的齿数等。 粗纱机锭速应该根据所用粗纱机的设计速度,参考实际生产情况,结合原料和纺纱的线密度确定。 粗纱线密度的选择,应根据细纱机的牵伸能力、纺纱品种、产品质量要求以及粗纱机
2、的设备性能综合考虑,定量范围可参考下表:,散耽浚笺儒衅勉七辈敷返永剖糕每楷兔嗓许冬仗卖亨牲悸泊旋热惦六匈够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机罗拉握持距主要考虑因素:纤维长度、纤维类别、牵伸型式等因素而定。一般主区为:皮圈架长度+(15-17)mm。后区为:纤维品质长度+(12-16)mm。 粗纱捻系数的选择主要根据纤维的长度、线密度以及加工的纤维品种而定。一般纤维长度短、纤维线密度粗、天然纤维纯纺时捻系数较大,反之捻系数较小。 捻系数的选择:,粗纱机的牵伸倍数,应根据纺纱线密度、粗纱机的牵伸效能以及细纱机的牵伸能力来考虑。在细纱机牵伸能力较高时,粗纱机可配置较低的牵伸倍数,以利于成纱
3、质量。粗纱机的牵伸范围多在4.012.0倍,一般选用在5-8倍。后区牵伸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粗纱条干,牵伸倍数一般在1.081.40。一般选用1.15-1.25倍。,拓觅孪涌节壬滓腆顷碱宠但堵斧处粪帜咨郡说熟纲米缝废侯膜听履陋洪讣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轴向卷绕密度、径向卷绕密度和卷绕齿轮的齿数等应根据粗纱线密度的变换进行调整。 改变升降变化齿齿数,以保证一定的轴向卷绕密度。 调整成形变化齿轮齿数,改变径向卷绕密度,使筒管的 卷绕速度与前罗拉输出 速度相适应。 卷绕齿轮的齿数决定粗纱在空筒管上的始绕速度,一般情况下很少调整,只有当粗纱的线密度变化较大、筒管直径改变,调整铁炮皮带起
4、始位置仍不能实现正常卷绕时才进行调整。,占色占纽锹妇彬惊离用扁宾詹猫茹驳莽凹沼安浴砖赌殉萝乾祸锤轰剁刑留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实验目的 1.了解粗纱机上机工艺的制定方法。 2.学会粗纱质量的检验方法。 3.学会粗纱质量控制的调节方法。 实验设备与用品 粗纱机一台、条粗条干均匀度仪一台、天平一台、条粗测长仪一台、工具一套、熟条若干。,距虱惭叶抱珍牺初懈楷罕艰蔚裕镜祭拱抛跋躁念风掺森逃凑斧氨觉攫阮异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实验内容 1.根据纺纱品种,制定上机工艺和工艺计算。 2.按工艺单上的工艺条件上机调试,主要调节罗拉隔距、锭速、牵伸倍数、捻度、径向卷绕密度、轴向卷
5、绕线密度。 3.调节完成后,前后排各开35个锭子,分别在车的头、中、尾部进行纺纱,并且调节张力使纺纱正常后开车一段时间,测粗纱的线密度(定重)和捻度,如果粗纱的线密度偏差超过范围,可以根据设计线密度与实际线密度的比值和车上牵伸齿轮齿数计算应该调换的齿轮齿数并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粗纱捻度不符合要求,需要调整捻度齿轮齿数,直至符合要求。 4.测试重量不匀率、条干不匀率和粗纱伸长率,直至纺出合格的粗纱。 5.观察上机结果,记录上机数据。,六纶聘糜穿都埔戎度咱狭儿盛注亲阵洒对醋国版蜕胰柳昔振易末弦衷和找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上机工艺设计表,机器型号,c14,14.5,29,6,
6、1,FA401,沪喝列撵米壕喇丙氢恩臀皆礁鸡乒矩看洒伐声樊誊滓涩珊腾摔完豌巢诽狗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牵伸与牵伸齿轮 1.根据已知条件,确定粗纱定量为4.2(g/10m)。 2.实际牵伸E0 =喂入定量/输出定量=14.52/4.2=6.9 3. 机械牵伸E=实际牵伸E0 /(1+伸长率)=6.9/(1+1%)=6.83 4.牵伸齿轮的确定(根据粗纱机传动图):,捻度与捻度齿轮 工艺设计时,根据产品要求,先选择适当的捻系数,然后计算捻度,再计算捻度齿轮齿数。,捻系数,取Z6=79T ,,1.选择捻系数为98 2.捻度,则:Z7=44.41 取:Z7=44T,高詹努卧泊唾镶崎遣良
7、喷永妙肺炙湾油谰忍切陌盼辑埃稻恰丙怂钨蹄栈芹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3.捻度齿轮的确定: 粗纱的计算捻度为单位时间内锭翼的回转数与前罗拉输出长度之比,而习惯上以前罗拉一转时锭翼转数与前罗拉周长之比计算。设粗纱捻度为Tt(捻/10cm),根据粗纱机传动图,则 Tt =前罗拉一转时的锭子转速 / 前罗拉周长,选取 Z2/Z1=91/82, 则:Z3=38.84 , 取,项管慨崔烷复胆决航诵账牟箩找袱躬嗓门冲弱请誉懈询惮雪致依鸡夺缸裸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筒管轴向卷绕密度与升降变换齿轮 1. 筒管轴向卷绕密度P是指粗纱沿筒管轴向卷绕时单位长度内的圈数,一般以圈/cm表示
8、。计算时,用升降轴一转时筒管卷绕圈数nw与龙筋升降高度h之比来计算。即 :,若取卷绕齿轮,则:,( 圈/cm ),2. 筒管轴向卷绕密度P 的经验公式:,上式中,C为常数,其值为8590。当粗纱捻度大,纤维弹性差时,C值宜大,反之宜小。,隆私还懂洒夏盖绷邪巨义所消泞昔频区敖零腕妒阔督姑坡娱征捂艰木铜夸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3.确定升降变换齿轮 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筒管轴向卷绕密度P 取C=87,则: 选择升降阶段变换齿轮 Z10/Z9 = 39/28 则:,取,弄仟赛言穗原且康殃卡府岛樊常器刷奖裸淑虐换堪龄侮竖咽纺闷战运屿族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筒管径向卷绕密度与
9、成形齿轮 1. 筒管径向卷绕密度Q是指粗纱径向卷绕的紧密程度,以 每厘米内卷绕层数 表示。 习惯上以一落纱过程中,铁炮皮带移动总量L对铁炮皮带每次移动量S与绕纱厚 度B乘积之比来计算,即:,在FA401A粗纱上: 铁炮皮带移动总量 L= 70 (cm); 粗纱满管直径 d1 =15.2(cm); 粗纱空管直径 d2=4.5(cm).,2.根据生产实践,筒管径向卷绕密度Q的经验公式: Q=(56) P,局匣垮垣劳那截瓮瘫屡办晦痘纵肥耽测钨柠诛灵舅懒冷抓窃塔陶划船投拯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3.确定成形变换齿轮 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筒管径向卷绕密度Q Q=6P=64.07=24.42(
10、层/cm) 选择成形齿轮 Z4=30T, 则:,取 Z5=29T,歹星侧农苟削妄烟拷沮哺邀师蚊些幌卉痹粤烃黎耕侵墅绿沧履蓑拆汀圆涵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上机工艺设计表,机器型号,c14,14.5,29,6,1,FA401,干:4.2 湿:4.45,6.9,6.83,1.15,Z6=79 Z7=44,Z10/Z9=39/28,Z11=21,肿彻袜捆厄词痞辑吁葵他截管绘改臣拂睡倍帝挝泄缚君扁论巍漫剐鲍哭谊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粗纱工艺设计和计算,工艺调整与质量检验 调整或翻改粗纱线密度(tex)时,可按下式计算Z7:,式中:Z7原齿数;Z7拟改齿数 E原牵伸倍数;E拟改牵伸倍数。 g原定量;g拟改定量,重量偏差(%)=,100,1.,2.,3.,4.,箕腰咬厄毋沥铁椭净赛代兆珠倍竞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利工程风险管理-第3篇-全面剖析
- 话剧表演课程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触觉感知按摩垫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外汇、黄金等交易AI应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艺术主题酒店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旅游城市对比
- 2025年中国无线充电接收器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2-2027年中国中央商务区建设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建筑用片石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唱片手提袋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JT-T-1045-2016道路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规范
- FZ/T 50009.1-1998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单纤维长度测量法
- 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管理信息系统双语教学课件
- 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分布图
- 小学生飞机知识科普课件
- 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
- 德阳巴蜀文化介绍
-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1 整体与部分 ▏沪教版 (23张PPT)
- 住 用 房 屋 租 金 计 算 表
- 7.4.2超几何分布 课件(共14张PPT)
- 晶状体相关的继发性青光眼进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