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课件15117.ppt_第1页
水粉课件15117.ppt_第2页
水粉课件15117.ppt_第3页
水粉课件15117.ppt_第4页
水粉课件15117.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粉静物写生,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色彩静物写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色彩基础知识以及室内光色变化规律。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掌握色彩写生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难点在于掌握正确的观察、表现方法。 掌握基础色彩知识及室内光色变化规律 掌握色彩的观察、表现方法 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及通常表现技法 了解静物写生的一般方法、步骤,第一节 色彩基础知识,三原色,红黄蓝三色, 三原色不能由其它颜色混合而成。又称一次色。 以不同比例相混合可调配出各种色彩。,间色,将三原色中任意二种原色相混合,就得到一种间色又称二次色。通过三原色表,我们可以看到,蓝黄=绿、蓝红=紫、黄红=橙;橙、紫、绿也称标

2、准间色。,复色,一种间色与另一种间色相混合,就得到了复色称为三次色。绿橙=黄灰,紫橙=红灰,紫绿=蓝灰。黄灰,红灰,蓝灰也称标准灰色。,色彩的冷暖,色彩有冷暖之分,暖色如红、橙、黄等,其物象联想如火、太阳等,抽象联想如温暖、热烈、欢乐等;冷色如蓝、绿、紫等,其物象联想如冰雪、大海等,抽象联想如寒冷、寂寞、绝望、死亡等的感觉。,一些具体色彩的联想,色彩属性,色相:色彩的相貌和名称。例如红、黄、 蓝等颜色。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例如淡黄、中黄、深黄等颜色。 纯度:色彩的鲜明、饱和程度,又称饱和度,色彩属性,构成色调的三要素,1.固有色 2.光源色 3.环境色,固有色,指物体在一般白日光线照耀下经

3、常呈现的色彩,我们视其为该物体的固有色,例如黑头发、蓝天、白云、红苹果等,其中的黑、白、蓝、红就是固有色。,光源色,指发光源的色彩,例如太阳光、灯光、火光等的色彩。直射太阳光偏暖,一般画室的光线是从室外射进来的漫射光,色调偏冷。,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对物体反射的色彩以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色彩。环境色常在暗部反光带出现,一般情况是物体表面越光滑,环境色的互相影响就越大。,色调,色调是一幅画总的色彩感觉,是大的色彩效果。色调的形成,与光的照射、物体的固有色、环境色的相互映衬是分不开的。当光源色是暖的并物体的固有色多呈现暖色,画面就形成暖调子,光源色是冷的就形成冷调子,当光线很强的时候就形成亮调子,

4、光线弱就形成暗调子。,色调,色调从几个角度分: 色相:蓝绿,紫红等 纯度:明亮,浅灰,深谙等 色性:冷色,暖色,中性色调,色彩对立统一,同类色:同一色相,深浅不同 类似色:也就是相似色,90度角内相邻接的色彩 对比色:色环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生理作用,视网膜对色彩的平衡作用) 补色:色环上180度对角的颜色,红色与绿色互补,蓝色与橙色互补,紫色与黄色互补,第二节 水粉画的概念,水粉画是绘画的一种,用粉质颜料与水、胶调和绘制而成。颜料本身不透明,运用得当,能够兼有厚重和明朗轻快的感觉效果。它可以画在各种画纸、木板或布上。,水粉画的特点与工具,水粉画的特点: 水粉画的性能简言

5、之为一个“水”字,一个“粉”字。即是指用水调合粉质颜料所作的画,称水粉画。因此对于颜料的色量和水量的了解是初学水粉画首先遇到并应掌握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技法运用和画面的效果。,水粉画的工具和材料,颜色,水粉笔,调色盘,洗笔桶,摸布,颜料 水粉画颜料属于不透明的水溶液颜料,其成份由颜料粉、白粉和调合剂根据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黄色类:柠檬黄、中黄、土黄、橙黄等; 红色类:朱红、大红、玫瑰红、深红; 褐色类:土红、赭石、熟褐、生褐; 绿色类:粉绿、土绿、 深绿; 蓝色类:湖蓝、钴蓝、 群青、普蓝; 黑 色:煤黑、象牙黑。,粉质颜料具有透明及覆盖力强的特点,可以象油画那样,先安排大色块,然后层层履加,

6、从而产生强烈、丰富、浑厚的色彩效果,也可以与水调合象水彩那样使用薄湿的画法,产生透明或半透明滋润流畅的画面效果。,画纸,水粉画用纸以质地结实,吸水适中。常用的有铅画纸、水彩画纸、绘图纸、有色纸和卡纸。,在调色盒里颜色的排列,在调色盒里挤颜料,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暖到冷的次序。白、黄色系列、红色系列、棕色系列、蓝色系列、绿色系列、最后是黑色,但黑色一般不用。,正确的调色方法,错误的调色方法,第三节 水粉表现技法,干画法,又称厚画法,笔上水份少,颜料较多,有时直接用颜料与颜料调配,要求用笔肯定、准确,笔触感觉强烈。适用于山石、树木、陶罐、水果等坚硬的物体。,湿画法,又称薄画法,在调色过程中,水分很充

7、足,笔上的水明显多于颜料的画法,通常是在前面的颜色未干时就接着画第二笔颜色。在静物写生中,背景部分,透明的暗部和柔软的衬布等适宜用此画法。,干湿结合画法,指干湿两种画法结合使用的画法。一般在背景和物体的暗部多用湿画法,在亮部和物体的主要部分用干画法。一般用干湿结合画法视觉效果会更好。,“勾”的表现手法,用细和小的笔调适量的颜色,根据画面的需要画出长短、曲直、粗细、轻重、虚实等不同的线条,也称“勾线”。,关于用笔,“涂”的表现手法,笔上调满颜料,在画面上到处涂刷所需要的色彩关系,注意色彩的自然衔接和笔触的变化,用笔宜大一些。,“摆”的表现手法,按照物体形体结构的走向,一笔一笔地把色彩摆在画面上,

8、要求用笔肯定、有力。,“擦”的表现手法,又称“扫”,从字面意思即可理解为在画面上快速揉擦。分为干擦和湿擦。干擦可以表现物体的粗糙和某些物体的边缘,起色彩虚实过渡的作用。湿擦是用干净的笔在色彩未干和浓淡不匀的地方轻擦,可使笔触不明显,多用在湿画法中。,“点”的表现手法,一般用来点物体的高光、画树叶、花瓣等。要求用笔准确、肯定。,最后一节 水粉写生中几个问题,关于色彩的“脏”,“脏”,主要是画面的色彩紊乱,没有注意到色彩的比较,色块倾向与分寸掌握不当。例如,当你需要调某种蓝灰色,没有经验的学生就会在新鲜的蓝色中加入黑、白或其它颜色,这样的色彩肯定就会脏。正确的调色应该是在新鲜的蓝色中加入少许它的补

9、色橙色,这样的色彩既沉稳又漂亮。,关于色彩的“粉”,“粉”,主要是粉质颜料用得不当,削弱了色块自身的特点,画面没有明确色彩对比,特别是冷暖倾向不当也造成画面显得粉。要注意的是在暗部和鲜艳饱和的部位尽量少加或不加白色。,关于色彩的“花”,“花”,主要是画面的色彩关系不准确,过分强调局部色彩,忽略了色彩的整体关系。克服的办法是整体地观察、整体地表现、尽量多看色彩的“大关系”。多用大号画笔作画。,关于色彩的“灰”,“灰”, 主要是画面色彩缺少色彩对比。从素描关系来看就是亮的没有亮起来,暗的暗不下去,黑、白、灰关系拉不开。从色彩来看缺乏明度上的对比、纯度对比和冷暖对比。,关于色彩的“燥”,“燥”,也可

10、称为“火”这种感觉多发生在一些色彩较强烈的画面,主要是色块的组合和关系搭配不当,色彩显得较“生”,色块在画面中显得过跳。避免的办法是作画时尽可能使色彩感觉湿润,降低某些色彩的饱和度。,关于整体,画好色彩的首要条件是要掌握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而“整体观察”和“相互比较”是正确观察色彩的两个要点。在观察色彩时要把“形”放在次要的位置,不要受到“形”的制约。学生要想熟练的把握画面的整体效果,需要在学习训练时多做小色稿和记忆色调的练习,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把握好画面的色彩关系和整体关系。,第四节 什么是构图?,所谓构图就是面对一组静物,如何将其安排到画面的空间结构之中,使之自然、优美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

11、个整体,也就是中国古代画论中所说的“经营位置”。通俗地讲,就是在画纸上面考虑物体画多大、空间留多少,“上下、左右、高矮、疏密”这些构图因素怎么安排。,三角形构图具有重心稳定、画面饱满、主体物突出 的特点,适合静物数量摆放比较 少的组合,构图的几种模式,四边形或者多边形构图空间感和透视效果很强烈的,画面冲击力较大,但必须注意的是画面的平衡感,此构图容易失衡,构图的几种模式,S形和C形构图画面动感程度优于其他形式构图。这构图方式使画面具有流动性,更容易表现较大空间的静物组合,构图的几种模式,构图的几种模式,垂直构图,构图的几种模式,圆形构图,构图的几种模式,复合型构图,构图的原则,一:构图饱满 二

12、:上紧下松,左右均衡,主体物稍偏上, 放在黄金分割线上,平面大一点,立面小一点 三:a,物体做低点排队,2个物体不在一条 水平线上 b,3个物体不穿串,3个物体不等距 c,至少3处以上叠压关系 四:光源要明确,第五节 四项基本原则,一,主色占(蘸)饱和 二,会调高级灰 1,大量白+三原色+倾向色 2,大量白+对比色+倾向色 三,正确使用调色盘 四,用笔有力肯定,侧锋入笔,压拧,自然留空隙,铅笔起稿,1、构图,2、空间,单色素描稿,1、明确明暗交界线,2、明确光源的位置,确立物体间关系,1、确立物体明度层次,2、确立物体冷暖秩序,设色阶段,1、先铺暗部和投影等重颜色,2、拉开物体暗部的明度层次关系,1、最重颜色的灰部,2、灰部的纯度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