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高考地理 艺考生文化课 专题五 大气运动规律 课时9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ppt_第1页
(全国通用)2020高考地理 艺考生文化课 专题五 大气运动规律 课时9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ppt_第2页
(全国通用)2020高考地理 艺考生文化课 专题五 大气运动规律 课时9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ppt_第3页
(全国通用)2020高考地理 艺考生文化课 专题五 大气运动规律 课时9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ppt_第4页
(全国通用)2020高考地理 艺考生文化课 专题五 大气运动规律 课时9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理编排,有效备考。 1.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 2.知识网络 3.应试指导 4.要点精讲 5.能力摸底 6.课堂评价 艺考生朋友,我的特点就介绍到这了。来吧,及时拥抱我,大胆地走进我的空间,让我们携手走进大学校园。,专题五 大气运动规律,课时9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二、知识网络构建,三、应试指导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通过把天气形势图示化来考查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应用能力。多利用数据或图像提供的背景信息,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 熟练掌握气候基础知识(分布、成因、特点),结合区域地理,分析气候对某区域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关

2、注重要的气象灾害,分析灾害的成因、危害等内容是高考关注的焦点。,四、要点精讲 要点一 锋与天气 1气团 (1)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2)气团分类及其对比 根据气团温度的差异,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暖气团温度比移经地区气温高;冷气团温度比移经地区温度低。因此,冷、暖气团是相对的。,【课堂导学】,2锋 (1)基本概念,(2)锋面天气系统的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典题展示1】 (2019新课标卷68题)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

3、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 (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解析】第(1)题,大气对流过程中,温度较高、受热的地区空气膨胀上升,温度较低、冷却的地区空气收缩下沉,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气流上升,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渐渐

4、冷却凝结形成积云;气流下沉,随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冷却凝结,云层少。因此气流上升地区天空形成积云,而下沉地区天空无云(云量极少),而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使积云的分布被无云天空分割,分布呈间隔的团块状,没有连续分布,A错C对;鱼鳞状、条带状都不是间隔分布的,B、D错。第(2)题,积云由气流上升运动(对流运动)产生,而气流上升运动与下垫面气温相关,近地面气温越高,空气越容易受热膨胀上升从而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即积云出现的频率越高;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处于高纬寒带地区,全年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弱,积云极少出现,A错;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处于中低纬温带

5、地区,夏季气温高,容易出现积云,但冬半年气温较低,积云出现频率小,B、C错;热带雨林地带处于低纬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积云出现的频率高,故选D。,第(3)题,积云云底高度为“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当水汽的凝结高度由下垫面温度决定时,则下垫面温度越低,水汽开始冷却凝结的高度越低,积云云底的高度值也就越低。一天中,通常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下垫面温度较高;日落前后,太阳辐射减弱、消失,下垫面温度较低,从日落到半夜再到日出前后,因没有太阳辐射(或极微弱)下垫面温度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下垫面温度才开始慢慢回升。因此一天中,下垫面温度最低的时间多在日

6、出前后,即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A,B、C、D错。,【答案】(1)C(2)D(3)A 【名师点睛】气温的日变化中,通常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左右(下垫面最高气温出现在13:00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些学生容易误认为一天中最冷是半夜而误选D答案。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的原因是: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此时太阳辐射最强,而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使温度到达最高需要一段时间,约为13时左右,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为地面,地面再将热量传导给大气吸收,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大气温度达到最高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的原因是:日落后太阳辐射消失,地面以地面辐射的形式不断散失热量,下面

7、温度不断下降,虽然大气能以逆辐射的形式返还部分热量,但总体来说地面和大气的热量以支出为主,因此地面和大气温度均不断下降,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出现并不断增强,地面和大气才由支出热量为主转换为吸收热量为主,温度开始回升。,要点二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基本气压场,2.气旋和反气旋,【方法技巧】用“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 借鉴物理学科中的“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 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

8、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典例展示2】 (2018新课标卷37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1)(4)题。 如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4)

9、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解析】 第(1)题,读等压线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可知图的左上角有个不完整的等压线部分,其数据由外而内增大,则为高压;图中间有个由外而内等压值减少的部分,则为低压。高压位于低压的西北方。 第(2)题,根据图中锋面的排列推测锋面数量为3个;图中左、右的冷锋和暖锋是因气旋中气流水平辐合,导致冷暖气流相遇而成,北边的冷锋是西北侧的高压(反气旋)气流顺时针水平辐散而形成。 第(3)题,从图中看,P点位于暖锋锋前,西北方较远处又有冷锋锋面,因此其分别受暖锋过境、暖空气控制、冷锋过境、冷空气控制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答出其相应的天气状况(阴、晴、雨、雪等)和气温变化即

10、可。 第(4)题,该区域处于中低纬亚欧大陆东岸,春季南北温差较大,产生较大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快,致使该天气系统活跃。,【答案】 (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低。 (4)中低纬度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强,)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11、。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锋面气旋这种天气系统。这组题中最难的是第(2)、(4)题。第(2)题中北部那个冷锋的形成解释较难,需要结合第(1)题得出的图示西北部的冷高压作答,即(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第(4)题中解释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难度较大,需要抓住气流水平运动的主要动力来自水平气压梯度力分析,该区域春季南北温差大使得气压梯度力大,导致天气系统活跃。,五、能力摸底,如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时刻的天气系统,ced一线(锋线)向西北移动,降水区用虚线表示。读图回答12题。,1.图示时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地比b地气温更高 B.ced一线附近气流稳定 C.降水区正

12、在进行连续性降水 D.b地比a地更湿润 2.关于该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狭长区域是从反气旋中向外延伸出来的 B.ced一线附近气流为下沉气流 C.“一场春雨一场暖”所指的天气系统与该图相似 D.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所经过地区气压升高,1.【答案】C 2.【答案】C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可知本题考查了暖锋系统中不同部位的气温、降水特征。结合雨区存在的位置和该天气系统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锋面的雨区位于锋前,故判断为暖锋。暖锋过境时会出现连续性降雨;此时a地比b地气温更低、更湿润;锋线附近气流不稳定。 第2题,根据题干,可知本题考查了暖锋系统的特征。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天气系统为暖锋

13、,锋面从气旋中向外延伸出来,且锋线处为上升气流;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所经过地区气压降低,气温升高。,(2018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图示意2018年1月29日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等值线分布。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该时段内,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 A.大寒B.立春C.雨水D.小寒 4.该时段内,图示区域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可能是 ( ) A.藏南B.青海C.川西D.滇东,3.【答案】B 4.【答案】D 【解析】第3题

14、,图示为2018年1月29日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该时段内,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所以B正确。第4题,图示为2018年1月29日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该时段内,图示区域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可能是滇东,所以D正确。,读江汉平原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回答56题。,5.从周一到周六该区域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受到单一气团控制 B.冷锋经过该区域 C.受到反气旋的控制 D.暖锋经过该区域 6.有关本周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低气温出现在周六日出前后 B.本周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周三与

15、周四大气逆辐射最弱 D.周六最有利于提升农作物的品质,5.【答案】D 6.【答案】D 【解析】第5题,依材料可知,冷空气经过大湖后会增温增湿,则图中过程形成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且暖气团势力较强,故类似于暖锋。气流强弱决定了水汽含量的多少,同时也决定了降水量的多少;监测主要用RS技术;为距离地面较高的高空冷气流,不受大湖效应影响。第6题,丁地位于湖泊的东南,冬季来自西北的冷空气经过五大湖增温增湿;同时丁地位于山脉的西北,处于冬季风迎风坡位置而降水多。,六、课堂评价,(2018湖南省益阳市高三4月调研考试)下图为世界某区域中纬度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实线、虚线分别为等压线、等温线,箭头表示风向)。读图,

16、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地所处半球及天气系统分别为( ) A.北半球 准静止锋B.南半球 冷锋 C.南半球 暖锋D.北半球 冷锋 2.受图中甲地天气系统移动的影响,乙地未来一两天( ) A.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B.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C.乌云压顶,阴雨连绵 D.东风狂吹,雪花漫舞 3.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A.洋流、纬度B.地形、太阳辐射 C.纬度、大气环流D.洋流、地形,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C 【解析】第1题,图中实线是等压线,虚线是等温线。等温线数值向南减小,甲地所处半球是南半球,A、D错。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根据风向判断,图示气压中心为低压中心,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甲地位于锋面气旋左侧,是冷锋,B对,C错。第2题,冷锋降水在锋后,受图中甲地天气系统移动的影响,乙地未来一两天将有冷锋过境天气,气压升高,气温降低,A对,B错。阴雨连绵是暖锋过境的天气特征,C错。冷锋过境,不一定是雪花漫舞,图示锋面过境时,应是偏西风,D错。第3题,图中等温线分布符合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规律,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