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工作原理及失效模式.ppt_第1页
蓄电池工作原理及失效模式.ppt_第2页
蓄电池工作原理及失效模式.ppt_第3页
蓄电池工作原理及失效模式.ppt_第4页
蓄电池工作原理及失效模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蓄电池原理及失效模式分析,张玉江,基本知识 极板材料: 正极板:过氧化铅 (活性物质) 负极板:海绵状铅 (活性物质) 铅蓄电池内的阳极(PbO2)及阴极(Pb)放入电解液中会产生约2V的电力,化学反应如下: 放电反应: 过氧化铅 海绵状铅 PbO2+2H2SO4+PbPbSO4+2H2O+PbSO4 阳极 电解液 阴极 充电反应: 硫酸铅 硫酸铅 PbSO4+2H2O+PbSO4 PbO2+2H2SO4+Pb 阳极 电解液 (水) 阴极,故障与判断 - 断格,原因: 连接处的电化学腐蚀,单格之间、单格和极 板之间或单格和极柱间虚焊而造成。 现象: 电压测定时不太稳定,现象明显时会呈现2.1V

2、 倍数递减(如10.5V、8.4V等); 负载测试时,趋势为0A、0V; 充电电压高(如额定的16V),但充电电流为0A。,故障与判断 - 短路,原因:隔板开裂、穿孔和错位;焊铅飞溅到板栅上;金属铅 析出到隔板孔隙中;活性物质脱落;极板膨胀。 现象:正、负极板直接接触,非短路单格处于高荷电状态, 蓄电池电压为10.5V左右,或以2.1V的倍数递减。大 电流放电时,电压、电流均较低,但不会为0A、0V。,故障与判断 - 深放电,原因:a)车辆漏电严重或操作不当。 b)电池自放电:蓄电池中有杂质,形成局部电池而自放电; 蓄电池长期放置过程中,电解液上下层密度不同致使同一 块极板产生电位差而放电。

3、现象:当蓄电池电压在10.5 12.2V时,负载放电会出现电流、电 压均较低的现象; 当蓄电池电压低于10.5V时,负载放电为0A、0V; 充电开始阶段电流较大(20A左右),并能维持一段时间。 深度放电蓄电池可以通过补充电恢复正常,故障与判断 - 容量不足,原因:a)充电电流过大、过充电或电解液温度过高;起动时间过长, 使极板拱曲引起活性物质脱落。 b)蓄电池经常性小电流放电,导致极板孔隙内层生成硫酸铅, 平时补充电不能恢复蓄电池的容量; c)蓄电池在放电状态下长期放置,温度变化时硫酸铅交替进行 溶解和结晶,形成粗晶粒硫酸铅附着在极板上。 现象:a)充电时有明显酸雾从排气孔中喷出,且有刺鼻的臭味. b)电解液密度较低,充电时蓄电池电压和电解液温度上升快, 充电早期产生气泡,放电检测时,蓄电池电压下降迅速。,(良好),检测人员未对退 回蓄电池进行例 行检测而退回,(电解液缺乏),泄漏 车外过充 发电机输出电压过高,(硫酸盐化),深度放电后未及时补充 车辆漏电严重或司机操作不当 长期搁置,(铅沉积),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无法满足负载要求 在较低的荷电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