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ppt_第1页
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ppt_第2页
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ppt_第3页
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ppt_第4页
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位置和范围,一、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东,南部面向东海和南海。 在35N南,北回归线通过其南部(台粤桂楚)。 大部分位于98E123E之间,2、范围:3、邻国:4、面积:面积占全国的25%。 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地区五省二区和西南地区三省一市。 缅甸、老挝、越南。 二、自然地理特征,一、地形:(一)南方地区以平原和丘陵地形为主。 长江中下游平原包括江汉、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江淮平原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均为商品粮食基地,水稻土较多)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浙江省省丘陵、两广丘陵在内的云贵高原(多岩溶地形,水库子为农业区)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南岭、武夷山、大巴山、雪峰山

2、、大别山、巫山、30N和长江附近的地理事物、重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北回归线附近的地理事物、2,气候:2,气候:(1)气候类型: (2)气候特征:夏天高温多雨,冬天温暖湿润,一月平均温度在0以上的山区的横跨气候垂直变化大。 云贵高原是两种季风交汇的地方,冬季昆明静静地停锋。 长江中下游地区67月受江淮静止锋的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副高压控制下形成干旱,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主要气象灾害冬季寒流,夏季洪水沿海夏秋季台风,四川、广东、海南、贵州、云南受寒流影响小,台风:减轻风灾和水灾带来的干旱灾害,减轻酷暑。 (一)主要河流:长江、钱塘江、福建江、珠江等。 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

3、鄱阳湖水系四川盆地向心水系(岷江、雅亩江、乌江、嘉陵江)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北江钱塘江淮河; 横跨福建省江浊水溪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 3、河湖:河湖多,水资源和水能丰富;(2)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明显台风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资源丰富的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水上(3)主要湖泊:长江流域是中国淡水湖的主要分布区。 中游:鄱阳湖(中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下游:太湖,洪泽湖,巢湖台湾:日月潭云南:滇池等。 4、植被:地带性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云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最大的原始热带季雨林东南丘陵是我国第三大

4、林区,主要是次生林和人工林。 用材林主要为杉木和马尾松(松柏)。 经济林主要是茶叶和各种水果。 5、土壤:长江中下游:稻土,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沃,四川盆地:紫色土,磷,钾成分丰富,土壤肥沃,东南丘陵:红土,有机质含量少,酸性强,粘性重,瘦瘠1 .人口和生活: (1)人口:占全国55%,(2)人口少数民族30多个,人数5000多个,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3)生活:以大米为主食,注意通风散热居住,重庆、武汉、南京被称为“三大火炉”,水陆运输发达,进行游泳、龙舟竞赛,(1)水田主要有: (2)耕作制度:二年五熟或油料作物:油菜(长江流域),糖蜜作物:甘蔗(粤)

5、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茶叶,淡水鱼,天然橡胶(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2,农业:(4)农业生产条件:有利条件:水热资源丰富,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土壤肥沃,河网密集,灌溉方便,对淡水养殖发展也有利的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贯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有利于林业生产的发展。 不利条件:江淮地区:干旱、台风影响较大。 东南丘陵:红土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险峻,土层薄,地表水不足,不利于农业发展。 本区经济林木种类繁多,如茶、桐、漆树、毛竹、杉木、樟树、椰子、橡胶树等。 杉木、马尾松、毛竹、茶、桐、漆树、热带、亚热带的主要水果产区分布在两广丘陵。 大量

6、生产亚热带和热带水果(香蕉、荔枝、桂圆、菠萝等),其中柑橘类产量最多。 海南岛还生产椰子。橘子、香蕉、荔枝、桂丸、菠萝、蚕、橡胶、剑麻、椰子、椰子、樟子、(5)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和在全国的地位:粮食基地:“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平原和珠江三角洲都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的棉花基地: 糖(甘蔗)基地:油料(油菜)基地:分布于长江流域。 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 亚热带和热带水果亚热带分布最广的柑橘类、热带香蕉、荔枝、桂圆、菠萝热带椰子(海南岛)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为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林业基地:用材林基地横

7、断山地、东南林区。 经济林基地茶、油茶、桐、漆树、毛竹、杉木、樟树等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山地丘陵。 蚕基地: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成都平原)。 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一种新形式的混合农业。 (6)农业灾害:主要灾害:水土流失、洪水和干旱。 3、工业: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1)矿产资源、能源利用与开发情况、南方地区有色金属矿资源丰富、南方地区煤炭、石油资源少。 如何解决区域能源供应问题? 建设核电站的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送等。 (2)工业发展:长江沿岸工业地带沪宁杭工业基地南方外向型工业地带珠三角工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性工

8、业,三,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一,形成:在高温多雨条件下发育,二,特点:不毛、酸、粘,四,利用:栽培茶树、油茶、杉木和马尾松等经济林木,防止水土流失(二)长江水患治理,(一)长江洪涝灾害严重原因,(一)流域面积大;(二)亚热带季风气候,流量大,集中在夏秋季节;(三)支流多南北对称,同时进入汛期,容易引起河流激增。()中游河道弯曲、蓄水不足、放水场所人为的原因;(1)主要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长江下游地区河湖沉积严重;(2)围湖造田等行为,导致湖泊萎缩,影响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排水能力。 2、长江流域洪灾治理措施: (1)长江中下游地区加强水库、水利枢纽(三峡工程等)下游地区江

9、防大堤、洪水、蓄水工程等。 (3)在长江中上游地区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干湿灾害,开始“长江中上游”防林工程。 (2)在长江中游地区退田还湖,提高湖泊调蓄能力。 长江防护林工程的意义: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减少干湿灾害增加植树地区的经济收入减少水土流失农村用材林和“三种材料”(燃料、饲料、肥料)的紧张(1)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原因:能源不足、森林乱伐危害:单位土地产值高、单位面积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土层薄,水土流失容易变成石质裸体,几乎不可能恢复。 本区河流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使河流更加不稳定,加剧旱灾。 (3)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合理开发;(2

10、)综合开发利用:开发立体农业的道路优势资源系列生态建设(推进封山育林、生活用煤、炉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沼气,建设速生煤林)。 (四)西南地区交通建设: (四)西南地区交通建设1,西南范围:河、滇、黔、渝、桂三省一区一市,大西南也包括西藏自治区。 2、西南地区交通建设的地理条件(1)区位条件位于中国西南边境,邻国经济落后的中国内陆腹地,作为经济落后、开发程度低的我国战略的大后方,国防区位优势新时期的地区优势显着:对外开放深的三峡建设重庆直辖市成立的西部大开放(2)自然条件:地形:山多,地形起伏大,跨三级台阶,地质灾害频发,交通建设困难。 气候多样: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等。 夏天的暴雨容易

11、影响滑坡和泥石流等交通。 水文:高山峡谷、多条大河、不利于航运的丰富水能川江及其支流的中下游和西江水系运输价值高。 水热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分布集中,区域组合好。 农林资源、矿产资源各占一半,有利于工农业的协调发展。 能源资源丰富,水占全国70的四川天然气贵州省是中国南方第一煤炭大省,被称为“江南煤炭海”的广西北部湾的油气资源前景良好。 (3)资源条件:丰富潜力大;(4)形成了以社会经济条件、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钢铁、有色金属、能源、化工。 交通制约经济发展:区内经济联系与合作薄弱缺乏外运能力,影响生产。 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交通建设方案、出海道路

12、:成都贵阳南宁北海南昆铁路:昆明南宁泛亚铁路:昆明新加坡川藏铁路:成都拉萨,3、西南交通建设出海道路泛亚铁路南昆铁路,建设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崩塌,滑坡)。 意义:大幅缩短到拉萨的距离,填补川北西、藏东南、甘南地区没有铁路的空白,扩大西部地区的网络规模,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和产业配置,牵引沿线“老、少、边、贫”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中国和南亚的(五)开发海南岛;(一)开发海南岛的意义:丰富的渔业、矿产资源和优良港湾。 保护国家海洋权益,保证国家安全。 (2)海南岛的开发区位优势明显:地理区位优势、热带资源优势、海洋资源优势等地理区位优势:陆地国土与海洋国

13、士的结合部,大西南是走向世界的前沿,也是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 它靠近香港、珠江三角洲,是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靠近国际深水航道,海运的交通位置非常重要。 热带资源优势:海南岛位于热带边缘,光照充足,夏长冬温暖。 1月的平均气温超过16,7月的平均气温在2529之间。 农作物一年可熟三次,降水量丰富。 许多有利因素使海南岛成为中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见下图)。 海洋资源的优势: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海南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全岛接近椭圆形,地势中高度周围低,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环状分布特征、海岸带、丘陵和台地环带、山地丘陵带、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港口的建设

14、、加、b、丘陵和台地环带、海南隆盛咖啡、自然条件:海岸带和山地丘陵带之间地形平坦,土壤好,发展方向:发展热带农业,建立蔗糖、粮食、畜牧业、城郊等农业基地。c、山地丘陵带、自然条件:中部偏南,生物种质资源丰富,全岛水源区,发展方向:首要任务是发展热带森林植被恢复和保护的特色旅游业,适当配置山地特色工业,重点发展特色经济三大支柱产业,发展意义和方向, 发展特色经济依靠海南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国家需求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全国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部门,主要是新兴工业、热带农业和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 (六)浦东新区开发: (一)上海市经济发展布局条件、便利交通:位于中国沿海航线中间位置和长江航线出口,

15、通过京沪杭铁路连接全国铁路网,是中国最大的交通枢纽。 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劳动力充足的农副产品供给有利的自然条件。 (二)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道路狭窄、交通拥挤: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的用地紧张;(三)浦东新区建设:作用:条件:城市规划:上海市略图、浦东新区自然条件好、地形平坦水路纵横、气候温润土地面积大、开发成本低的上海以浦东为首,推进长三角和长江流域整体经济发展,有助于解决上海发展中的城市问题,城市划分: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配置模式:多核心、开放模式交通发展:快速干线道路、主干河道等新区建设:加强绿化。八、三峡水利工程建设: (1)位置特征:三峡位于湖北宜昌西陵峡三斗坪,河流峡谷地

16、带,蓄水条件好,全国地势位于二、三级台阶过渡带,落差大,水储量大,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河流流量大,冬季不结冰;(2)工程投资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移民安置400亿元。 (3)工程作用:防洪发电航运;(4)三峡移民安置问题:是三峡工程建设中艰巨复杂的重要任务。为了保证移民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当地采用了靠后、靠近安置和开发性移民方式,促进了移民安置的长治久安。 (5)可能发生的影响:正面: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效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下游平原湖地区生态环境有助于防治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洞庭湖萎缩和泥沙沉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水质减轻环境污染和酸雨危害减:主要是仓库水库淹没土地和文物史迹的移民和转移可能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的地震,仓库地区的滑坡可能提高仓库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