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实验_第1页
九年级物理实验_第2页
九年级物理实验_第3页
九年级物理实验_第4页
九年级物理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九年级物理实验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如图a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旋(选填“左“或“右”)(2)如图b所示,在A位置上挂两个相同钩码,应该在B位置挂上个同样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如图c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使用杠杆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如图d所示,下列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1)将杠杆的中点O挂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2)杠杆平衡后,小英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

2、码,可在B位置挂上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乙),测力计示数将(4)完成实验后,小英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杠杆的质量将杠杆的B位置挂在支架上,在B的右侧挂质量为m的钩码,前后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用刻度尺测出此时钩码悬挂位置E到B的距离L1和的距离L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杠杆的质量m杆=(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表示)3某班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们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的个数、物

3、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等因素有关,各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杨阳那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物重(N)物体上升的高度(m)拉力(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机械效率(%)110.10.60.283.3210.10.40.462.5320.10.650.476.9410.20.60.483.3(1)比较第1、2次实验数据得出: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动滑轮个数越多,;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比较第1、4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2)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便于读数,就让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

4、态时才读数,该同学的读数与实际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测得机械效率(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有关(3)有两个组所用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的物体也相同,测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可能是绳子滑轮或滑轮轴之间的不同,影响了测量结果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给各种机械加润滑油,是为了它的机械效率4下表是小明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收集的有关数据动滑轮重G动/N物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动力F/N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510.10.70.347.6%20.520.11.10.360.6%30.540.120.3(1)请在图中画出实验中

5、滑轮组的绕绳方法(2)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3)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提升的物重增加时,除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额外功外,其它额外功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动滑轮和绳重一定的情况下,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和有关(4)第一次实验中,钩码上升0.1m所用的时间为1.5s,则动力的功率为W5如图是测定斜面机械效率的装置图每次实验时,被拉的小车沿同一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如表是小亮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 斜面倾斜程度小车的重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较缓100.1311333%较陡100.241最陡100.46

6、14667%(1)“较陡”时,做的有用功为;总功为;机械效率为;(2)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要求写两条)(3)实验完毕后,同学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匀速拉木块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大C匀速拉动木块过程中,木块机械效率不变D匀速拉动木块时,木块克服摩擦力做额外功6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慢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

7、一个原因:(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次数钩码悬挂点钩码总重G/N钩码移动距离h/m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A点1.50.100.70.3071.42B点2.00.151.20.3083.3如果仅就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并简要说出依据?答: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

8、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12,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mAmB)(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无关(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3)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4)如图乙、丙所示,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8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是否有关”实验中,小明先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是否有关”,所用的器材有:一个用长

9、木板搭成的斜面;三个质量不同的实心铁球; 一个木块各器材的组装示意图如图甲所示(1)每次实验时,都要将铁球从斜面的由静止释放,其目的是(2)铁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来间接反映的(3)该实验在操作时很难做到的是(4)某同学对小明的实验方案进行改进:不用木块,在木块的位置上固定一个面积较大的挡板,在挡板前面贴上足够厚的长方体橡皮泥,如图乙所示,每次实验后都要换上另一块相同的橡皮泥此外,还需要对小明的方案进行怎样相应的调整?(如果需要,可增加其他器材)9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

10、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求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明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 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h1h2h3(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当下落高度一定时,(3)比较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物体质量相同时,下落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4)比较C、D两球,发现两

11、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选填:“有关”或“无关”)(5)小球在下列过程陷入沙面前,将重力势能转化为能,陷入沙中后到小球静止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能10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为此,小明选用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A和B(长度和粗细相同),小球、木块和长刻度尺各一个,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中,木块起始位置相同最后得出以下实验记录表实验次数使用的弹簧被压缩后弹簧的长度/cm木块移动的距离1弹簧A5s12弹簧A8s2

12、3弹簧B5s34弹簧B8s4(1)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测量木块移动的距离,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下列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是(填序号)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2)请将探究猜想一的方案补充完整将弹簧A、小球、木块按如图安装好;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5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推动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s1;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推动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比较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3)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能(4)为了探究猜想二,可选用实验次数和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若,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

13、弹簧的材料有关11某同学在探究物体内能改变的方法时作了两个实验:(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的现象,说明内部气体的升高,增大(2)如图乙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通过打气筒给瓶内打气,达到一定程度时,瓶塞跳出,同时还能看到的现象,其能量转化过程是转化为(3)如图丙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橡皮塞被,同时管口出现“白雾”,这是管内水蒸气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的能转化为橡皮塞的能(4)如图丁为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空气,抽取中间的玻璃板,过一段时

14、间发现两个瓶子都变成红棕色,这种扩散现象说明了;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子里应装入气体12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

15、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选填“相同”或“不同”)13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1)该同学连接电路时开关应(2)该同学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不发光,其原因是(3)随后该同学在原电路上只改动了一根导线便完成了实验请你在图中改动的一根导线上画“”,并用笔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电路,使两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的电流(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如图所示,则通过L2的电流为A14“探究串联电路特点”时小明选用两只规格相同的灯泡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1)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

16、想:L2灯丝断了;L2短路;灯L2也工作,但L2中电流比L1中电流小以上猜想中正确有(填序号)(2)为了寻找“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分别把图中A、B、C各点断开,然后把接入,闭合开关前,发现其中一个电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3)在寻找“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时,小明将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4)正确实验操作后,测得A、B、C三处的电流记IA、IB、IC,测得AB、BC、AC两点间的电压UAB、UBC、UA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AIBIC BIAIBICCUAB=UBC=UAC DUAC=UAB+UBC(5)为了使结

17、论更有普遍性,可采用的方法是:A、换用不同规格灯泡多次实验,B、改变电源电压多次实验15李芳同学在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实验探究时,利用现有的器材按如下步骤进行了操作:A按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B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C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李小芳同学为了节省试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D测出AC间的电压(1)对小芳同学以上实验操作评价是: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小芳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2)李芳同学改正后,要用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连接电路如图2甲所示图中只有一根导线连错了,请

18、你在连错的导线上划“”,并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3)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电压表如图2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V,若电源电压为3V,则灯L1两端的电压是V16在“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实验中,小阳同学设计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10V,电压表、电流表均选择了合适的量程且能正常使用(1)闭合开关S后,小阳发现电压表V2的示数为OV,而电压表V1、V3的示数均为12V,电流表也有示数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2)恢复正常后,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V1的示数变;V2的示数变(3)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依次记录了以下几组数据次数U1(V1示数/V

19、)U2(V2示数/V)U3(V3示数/V)1210122481236612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4)完成并记录了第3次实验数据后,小阳想测量一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结合题目信息,以下操作可以达到目的是和A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V1的示数为10V,同时读出电流表示数B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V1的示数为10V,同时读出电流表示数C向左移动清动变阻器滑片,使V2的示数为2V,同时读出电流表示数D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V2的示数为2V,同时读出电流表示数17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时,将两盏标有“2.5V,0.3A”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到可调直流电源两端(1)

20、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要求:电压表测量L1的电压,且导线不能交叉(2)小明在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丙所示,这是因为;上述问题纠正后,小明正确操作测出了L1的电压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为了节省实验时间,小明采用了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小明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答:(3)调节直流电源两端的电压,使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即灯泡两端的电压均为2.5V)突然,原来正常发光的两盏灯同时熄灭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是什么呢?指导老师经过分析检查,给出下列两种原因供小明选择,你认为可能的是A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完好

21、 B一盏灯短路,另一盏灯完好为了检测故障,指导老师又提供了下列四种器材:A规格仍为“2.5V,0.3A”的灯泡B符合要求的电压表C符合要求的电流表D一根导线从它们中间每次选择一种器材来检测故障,你认为不适用的有(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理由是(4)故障排除后,小刚测出的数据如表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总和;串联电路中各部分两端的电压相等请你对下述实验表格设计及结论进行评估:;实验次数UABUBCUAC12.02.04.022.22.24.532.52.55.018小芳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导体的材料 B导体的长度 C导体的

22、横截面积为验证上述猜想,小芳用图甲的器材进行实验,其中、是镍洛合金丝,是锰铜丝(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2)为验证猜想B,应选用编号为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3)分别将、两金属丝接入图中M、N两点间,电流表的示数不同,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电阻跟有关(4)小芳同学想进一步测出的电阻大小,把接在M、N的同时并联上电压表测出其两端的电压为1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读数为A,则的电阻为19小明、小红和小亮在做“探究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时,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

23、的长度有关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三: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 )A镍铬合金0.251.0B镍铬合金0.501.0C镍铬合金0.252.0D锰铜合金0.251.0(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导体,通过观察相关现象来比较导体电阻大小,小明、小红和小亮对图中的电路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小明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观察灯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小红认为:灯泡是多余的,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小亮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因为灯泡可以保护

24、电路,从而防止烧坏电流表你赞同(选填“小明”、“小红”或“小亮”)的观点(2)为了验证猜想二,可依次把M、N跟(选填“A、B、C、D”)的两端相连,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3)依次把M、N跟电阻丝A、B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分析比较A、B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的关系,其结论是(4)小丽在探究同样的课题时,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那么,她利用这根电阻丝和上述电路,不能够完成猜想(选填“一”、“二”或“三”)的实验验证(5)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被称为控制变量法下列4个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A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

25、验 B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C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D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20如图所示,给出了几种电路元件,要求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请完成下列问题:(1)设计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并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3)电路中接入变阻器后,在闭合开关前,滑动片P应调到端(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5)当接变阻器的和 接线柱的两种情况下,移动滑片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6)请按照你的连接方法完成下表:滑片P的移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小灯泡L的亮度变 化电流表的示数变 化向左向右21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连接电路时

26、,图甲中导线E端应与滑动变阻器的(选填“A”、“B”、“C”或“D”)接线柱相连,使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A端(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压表始终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只填序号)A滑动变阻器断路 BR短路 CR断路(3)排除故障后,将5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1.5V,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A(4)将5的电阻换成10的电阻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合适位置,记录试验数据,此操作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5)再将电阻换成15重复操作(6)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电阻R/51015电流I/A0.150.12

27、2小军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1)小军连接的电路有一处错误,请只改动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2)小军改正错误后,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最(选填“右”或“左”)端开关闭合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电路可能的故障是(3)图乙时他解决故障后某次实验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则小军选择的定值电阻是若使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小军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移动(4)小军进行了多次实验后,绘制了定值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正确的图象是(选填“A”或“B”)(5)小

28、军看到实验桌上有一个额定电压为U的小灯泡,他想挑战只用一只电流表测量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军又找来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和两个开关S1,S2,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请补全小军的实验步骤只闭合开关S和(选填“S1”或“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只闭合开关S和(选填“S1”或“S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用字母表示)(6)小军又想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他利用如图戍所示的电路图,选择三个阻值分别为5、10、20的定值电阻规格为“10 1A”的滑动变阻器若他想三次实验中控制电压表的示

29、数为2V不变,则电源电压的选取范围是2VV23图甲是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的实验图(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将滑片P向左滑动时,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4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I=A,则未知电阻R=(3)若实验中只有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电阻R0,小明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Rx,请在空格内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闭合S、断开S1,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U1;,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压U;请写出用测量值U、U1及R0来表示Rx的表达式:Rx=24在测量未知电阻R1(阻值为150)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3V)、

30、滑动变阻器R(050),电阻箱R0(09999)、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开关及导线若干(1)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根据实验器材数据可粗略估算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则最大电流是A,最小电流是A,你认为小华(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出R1阻值(2)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明先将开关S拨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1,再将开关S拨至另一位置,调节,使电压表的示数恰好为U1记下电阻箱的示数为R,则未知电阻R1的测量值为25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标有“2.5 V”字样):(1)如图甲所接的实验电路

31、存在连接错误,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3)某次实验中,测得电路中电流、电压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压表的示数为V,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W(4)某同学绘制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丙,是否正确,原因是(5)在实验中,若把电流表与电压表的位置互换,闭合开关后造成:A电流表被烧坏 B电压表被烧坏C小灯泡被烧坏 D小灯泡不亮(6)若实验中电流表已损坏,现有一个已知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和若干个开关,请你按照如图丁所示的电路,

32、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情况下,正确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正确连接电路后,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是:闭合开关,断开,移动滑片至某一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保持滑片位置不动,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S2,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得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26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王军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他将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通过短玻璃管与相同的气球相连,两次实验电源电压不变(1)实验中通过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2)甲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3)在装置甲、乙的两次实验中,通过比较相同时间里气球B与D

33、的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4)甲、乙两装置同时实验,在相同的通电时间里,与气球(填气球字母标号)相通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最多27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盛着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煤油,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甲烧瓶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乙烧瓶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1)通电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大,表明其它条件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产生的热量越多(2)本实验使用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通过两段金属丝串联的方式,控制及相同;还使用了转换的科学性,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3)小明想把该装置改成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则他应将其中一个烧瓶中的煤油换成相同的水,将甲烧瓶中的铜丝换成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