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9荷塘月色课件粤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语文9荷塘月色课件粤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语文9荷塘月色课件粤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语文9荷塘月色课件粤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语文9荷塘月色课件粤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散文(1),9荷塘月色,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学习并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熟记赏析散文的基本的方法。 2.会分析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连线作者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散文作家、学者。祖籍浙江省绍兴市,1898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

2、预科班,次年改名为“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以后的五年里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教书。,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在大学时代,朱自清就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4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病逝于北京。他既是作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逝世后整理出版有朱自清文集(四卷)、朱自清诗文选集。,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2.写作背景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

3、”运动,向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2.辨字组词 (1)僻幽僻譬譬如癖癖好辟开辟 (2)梢树梢稍稍微鞘刀鞘峭陡峭 (3)裾裙裾倨倨傲踞蹲踞据根据 (4)惦惦记掂掂量踮踮脚,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3.词语积累 (

4、1)幽僻:幽静,偏僻。 (2)弥望:满眼。弥,满。 (3)凝碧:青绿凝结在一起。 (4)脉脉:含情相视的样子。文中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5)袅娜:柔美的样子。 (6)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7)妖童媛女: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妖,艳丽;媛女,美女。,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4.词义辨析 (1)颤动颤抖 辨析“颤动”指人或物体短促而频繁地振动。“颤抖”指不停地颤栗,控制不住地抖动。,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2)亭亭玉立婀娜多姿 辨析“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婀娜多

5、姿”形容轻盈柔美的姿态。,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3)没精打采萎靡不振 辨析“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萎靡不振”形容情绪低沉,精神颓废。两者的区别在于词义的轻重,前者语义轻。,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我”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 思维激活:要注意联系时代背景。 提示:“我”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此内心苦闷,“颇不宁静”。 2.“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中“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另一世界”是何种世界?该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平常的自己”指“心里颇不宁

6、静”的自己、被苦闷困扰的自己。“另一世界”指超脱了苦闷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流露出作者希望借对眼前幽雅淡静景色的欣赏来摆脱心中苦闷的情感。,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3.文章四、五、六段集中描写“荷塘月色”,但写景角度各有不同,描绘出三幅美丽的画面。试简要概括各段内容,为三幅画命名。 思维激活:应依据每段描写的不同对象来概括。 提示:第四段先总写荷塘,再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命名为“月下荷塘”。第五段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月影的斑驳、稀疏,光与影的和谐来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命名为“塘上月色”。第六段写树色、树姿、树梢上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蝉声和蛙声,是描

7、绘荷塘的周围环境。命名为“荷塘四周”。,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4.作者为什么说“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思维激活:联系“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进一步思考。 提示: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5.为什么作者会突然

8、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提示:在文章中,这句话起着行文转接过渡的作用。如果究其深味,就有必要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江南是作者的故乡。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前后共6年。其间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歌和讴歌江南秀丽山水的散文。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写了我的江南一诗,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就在写荷塘月色的同时,他在一封信中写道:“今天吃过午饭,偶然抽出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三年前给S君的一封信。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间的台州。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

9、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 因此,如果要深究,“惦着江南”便有着身处忧烦而忆往怀旧的意义。,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1.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何作用? 提示:这句话是本文的“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古人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自然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问题导学,

10、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2.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引用采莲赋西洲曲在文中有何作用? 提示:作者漫步荷塘,触景生情,联想到采莲,又由采莲联想到江南旧俗,想到古代采莲那种自由而热闹的盛况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作者由眼前的荷塘想起诗歌里的采莲,顺理成章,水到渠成。采莲赋和西洲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都是赞美爱情、歌颂青春。作者面对的现实世界是孤独寂寥的,所以他就在他精神的王国里幻化出一个热闹、风流、自由、美好而又多情的世界来与之对抗,并满足自己的向往,只不过这种满足只是暂时的。所以采莲赋和西洲曲反映了作者对青春、快乐、自由、美好的憧憬,是对现实的不满和否定,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自由与

11、光明的向往。,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3.文章表现作者情绪变化的句子有哪些?由此可以看出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 提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路历程的需要。,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自

12、主探究 对于朱自清先生浸透在文中的淡淡哀愁,有人认为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也有人认为这恰恰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提示:解读一:这浸透文中的“哀愁”,是作者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中的时候,一种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忧心忡忡中是一种高度的国家责任感的流露。这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忧患意识的体现,他们即便身处陋室,穷愁潦倒,也不忘以“兼济天下”为己任! 解读二:这里可以窥见中国知识分子既充满忧患意识,又有其“软弱性”,只知抒发心中伤感惆怅,而缺乏壮士情怀,更缺乏大丈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挺身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壮行。,问题

13、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景语即情语。荷塘月色中无论是“月下荷塘”,还是“塘上月色”,都能让我们真切自然地感受到作者彼时彼境淡淡的情怀淡淡的忧,淡淡的喜。在荷塘上,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荷香、叶子、花的总体特点都是朦胧的,这正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哀伤的心情。,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2.多角度、多方面描写景物,增强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文章第四、五、六段都围绕荷塘月色来写,但各有不同的角度: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是月色下荷塘的四周。丰富而细致的刻画使景物立

14、体而生动形象,带给读者无限的美感享受。其次文章写景还注意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是正面描写;“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通过月色下的“青雾”“叶子和花”从侧面写月光。,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3.比喻、拟人贴切形象,尤其是通感的运用更加传神,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比喻形象生动,形神兼备,不仅写出了荷花的形态美,而且化静为动赋予了荷叶勃勃生机。“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写出了盛开与含苞两种不同情韵的荷花之美。而通感中“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两个优美的意

15、象叠加在一起,扩展了意境的内涵,也使环境显得更加幽雅宁静。,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导练 请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要求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300字左右。 创意激活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文学中的景物描写决不应是自然景物的简单翻版,而是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其中寄寓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范例展示 在中国的北方,有一片苍凉的黄土高原,在冬雪中熟睡着。当一股孕育着希望的春风,从东南方一遍遍地抚摸着这片广袤的土地时,太阳的双眼也渐渐地开始注视着这片厚土。这时,在屋顶上,层层的白雪缓缓地

16、流下温暖的泪水,这泪水顺着屋檐,扶着冰凌柱,把希望滴向了大地。远处雪白的大地,也逐渐褪去了厚厚的冬装,开始孕育着新的希望。看!那一株翠绿的小草,从黑暗中奋力挣扎着,终于看到了这大得难以形容的、刺眼的蓝色天空。它身上感受着阳光的温度,它从泥土中呼吸着饱含着力量的空气。渐渐地,冷色调的大地被一株株草、一粒粒芽和一抹抹绿,点缀上了绿色的希望和红色的温度。,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1)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三袋面粉,全家十二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

17、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病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以下话题中:。 提示:骨气、尊严、气节、爱国、人格与国格,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2)朱自清治学上认真严肃,从不滥竽充数。1934年应郑振铎邀请,一个晚上赶写了一篇论逼真与如画,其材料依据佩文韵府,因来不及检查原书,就在文章后面写明是“抄佩文韵府”。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提及蝉,有人说

18、蝉在夜晚是不叫的。他请教昆虫学家后说:“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推论。例如有些蝉子夜晚不叫,推论到所有的蝉夜晚不叫。”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以下话题中:。 提示:严谨、认真、态度决定成败、细节与成功,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拓展阅读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整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